淨空法師:菩薩也示現惡人

 
    

《涅盤》五行,梵行後面第三是天行。這個天是第一義天,是從性德上說的,也就是剛才我們舉的《還源觀》上的四德,那是第一義天。第四嬰兒行,第五是病行。這兩種要有智慧才能覺察到,沒有智慧你會看錯。病行是什麼?示現種種叛逆的行為。《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伐蘇蜜多女,他們所示現的叫病行。示現什麼?貪瞋癡,勝熱婆羅門的愚癡,甘露火王的瞋恚,菩薩也示現。為什麼?度那一類煩惱習氣重、造作五逆十惡的那些眾生。你要度那些眾生,你必須跟他們同類,他要看到你是善人、是菩薩,遠遠就離你而去,他不接觸你。為什麼?他要接觸同類的,他是個壞人,你也是壞人,兩個很容易做朋友。所以菩薩也示現惡人,跟他混在一起,去度他。這叫病行,這病態。嬰兒行是示現善的相。後面這兩條在四攝法裡叫「同事攝」,是最不容易的事情,跟他志同道合。有時候幫助他,幫助他墮地獄,這個事情對不對、好不好?好事情。為什麼是好事情?他要不感受這種苦報,他回不了頭來,那就幫助他早一點墮地獄、早一點受苦、早一點回頭。菩薩心腸!我們諺語所謂長痛不如短痛。菩薩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那個用心、目標是幫助他回頭。用什麼方法?只有用這個方法。今天大家都知道,社會風氣不好。有沒有菩薩在這個世間?有,不少。在哪裡?菩薩帶頭造惡。為什麼?感來大災難,讓這些人吃盡苦頭,他回頭是岸。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佛菩薩所干的大事業、大因緣、大智慧,後面是大福報。所以不是人天智慧、聲聞緣覺的小智慧,他們做不到。

……

今天的社會,太多的人把欲認為是諸樂之因,他不知道是苦,他認為是享受。佛家講五大類的欲望,財、色、名、食、睡,今天在這個世間,你出去調查調查,你去問問,誰不愛!所以這個欲的前面加了個字,「愛欲」。你說這是諸苦之因,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愛欲是諸樂之因,他拼命在追求,不擇任何手段。這是現代人的理念、現代人的思想、現代人的價值觀,他怎麼肯放下!你說他這個東西將來要墮地獄、要墮三途,他不相信,你是迷信、你是愚癡,你不知道享受。他在旁邊譏笑你,不承認他錯,他說你錯了,你想錯了、你做錯了。在這麼一個大環境之下,佛菩薩怎麼度眾生?佛菩薩示現病行,跟眾生同事,你貪戀五欲六塵,他比你貪戀還厲害,最後把果報展現給你看。你看了有沒有警覺?有一個覺悟、回頭了,菩薩度一個人;有兩個看到覺悟了,菩薩度兩個人。看到貪戀五欲所受種種苦報,健康失掉、家庭破裂,或者是連命都失掉,有看到的、覺悟到的,那是跟他有緣的人,得度了。

菩薩用這種種示現度眾生,他能不慈悲嗎?在現前這個社會,菩薩示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在從事幫助這些造業迷惑顛倒的眾生,幫助他覺悟,用種種方法,慈悲到了極處,用現世報的方法感悟眾生。這正面的,菩薩示現回頭是岸,回頭之後他修布施、修持戒。布施容易懂,施財、施法、施無畏。這個戒是什麼?倫理、道德、因果。從自身做起,從自己家庭做起,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回頭,讓一般人看到之後也覺悟了,生歡喜心,感動、贊歎,向他學習。把愛欲受的那些苦做出來,然後反過來修施捨、修倫理道德,那就是持戒,所得到的幸福、所得到的樂,做出來給人看,人家就相信,就有很多人回頭是岸。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六一集)  2011/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2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