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四種念佛之三——觀想念佛

第三觀想,我們看批注,「觀想念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著重在想。「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這也相當困難,為什麼?凡夫心浮氣躁定不下來,所以這個觀不能成就。觀想有十六種,除了觀像跟持名這兩種還有十四種,十四種都屬於觀想。

第一觀,這是講最方便、最容易觀的,第一觀,觀落日懸鼓。西方極樂世界,想著西方。西方在哪裡?太陽下山那個地方,你看太陽剛剛下山那個太陽是紅的。觀成功了是什麼樣子?你睜著眼睛看到太陽在面前,閉著眼睛太陽也在面前,那叫觀成功的。如果睜著眼睛看到太陽在,一閉著眼睛太陽沒有了這不行,這沒有成功,要到閉著眼睛太陽也在面前。

這要很細心、很專心,專細到極處,所以它有一定的難處。「故雲:境細心粗」,你所觀的境界微細,自己的心太粗,「妙觀難成」。唐朝時候智者大師,他往生西方是修觀想念佛,他修成了。他是用《觀經》,所以智者大師有《觀無量壽佛經》的批注。

「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持名念佛「不問上智下愚」。你看這種觀想念佛得上智才行,下愚不行,這個境界你觀不成。「無論苦樂忙閒」,這講持名,「人人能念,個個可行」。這就是念佛,幾種念佛,念佛裡頭有難有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三十二集)2011/11/2 檔名:02-037-00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