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是善的,哪些是不善的
「惡趣者,畜生、鬼、地獄三惡趣也。惡趣極苦,欲令出離,教人離惡,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惡趣確實太可怕了,一般人對於三惡道知 道得不多、知道得不透徹,所以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如果墮到惡趣,後悔莫及。這三個地方很容易去,很不容易脫離,非常恐怖、非常可怕。佛確實以無盡的慈 悲,把這個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了,目的是希望我們覺悟。惡果必定有惡因,這個惡因就是貪瞋癡。貪瞋癡這三個字,意思深、廣無有邊際,細說,說一百年都說 不完。六道裡眾生哪個人不犯?多多少少都干了,只是影響深遠不一樣,結罪的輕重也各個不相同。同是一個地獄,受果報的人對於苦的程度也不一樣,實在講,與 我們在人世間遭遇很相似。
人道非常非常不容易得到,經上講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隨便說的。佛說出這句話,是要我們明了、珍惜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最 大的利益是什麼?是能夠超越六道輪回,六道裡頭只有這一道容易,其他的五道都非常之難。天人享樂,樂多苦少,所以覺得眼前環境不錯,沒有出離的念頭。三惡 道太苦,想出離,沒有機會聞法、沒有機會修行。唯獨人道有這個因緣,諸佛菩薩出世都在人道,這就是人道比較容易覺悟,苦多樂少。現在人是真正苦,說老實 話,沒有樂,為什麼?所造的都是苦因。苦中作樂,那個樂就像我們所看到的吸毒、打嗎啡。這些人你要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得樂,他不吸毒他就痛苦。解決他的 痛苦,這個方法有效,有暫時的效,長遠,中毒愈中愈深,他的病愈來愈嚴重,到最後把一條命賠上了。死了之後,來生一定是三途,沒有說吸毒的人、打嗎啡的人 會生天堂,會來生再得人身享福報,沒有的。理跟事都要參透。
佛教給我們的五戒十善,必須要遵守,這個叫根本大戒。五戒是根本大戒,五戒不能夠持住,十善不能夠落實,基礎完全失掉了,佛法從何建立?不但大乘法你沒 有,天天學也沒有,小乘也沒有。為什麼?小乘人三皈五戒做到了、十善業道做到了。我們在斯裡蘭卡看到的,那個地方很值得人尊敬,農村裡面都落實了小乘法。 小乘法千萬不能夠忽視,沒有小乘決定沒有大乘。所以,深深希望同學們遵守佛陀的教誨,先學小乘,後學大乘。如果不學小乘,一定要落實《弟子規》、《感應 篇》、《十善業道》,這才具足學習大乘的條件。否則的話,大乘法即使佛菩薩來教你,你也得不到利益,什麼原因?你沒有根,這個根就是佛法講的善根。你沒有 善根、你沒有福德,因緣具足也得不到利益。
真正學佛人要認真反省,要反省到起心動念之處,做好事是為自己的名聞利養,還是為大眾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正法久住?都在這一念。一念為自己就是私, 私就是罪、就是業;一念為公,那就是福、那就是德,都在一念之中。有這一念,最重要這個念頭要念念相續,如果覺得自己念頭錯了,趕快要改,為什麼?不改, 你的前途是三途。你改過來,這才是極樂世界,不改過來,念佛,極樂世界也沒有分。極樂世界不會容納一個有惡念的人、有自私的人,這是不能不知道的。為什麼 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六十年前李老師常說,他說自己的蓮社,不說別人。蓮社裡面的蓮友們聽他教誨,每個星期都有一次在蓮社共修,是輪流的,每天都有 二、三個班。我知道他們那個時候念佛班是四十八個班,就是分成四十八願,一班,多的三、四百人,少的也有一、二百人。每天都有二、三個班,利用蓮社的場所 在一起念佛。老師說這些人,一萬個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五個。六十年後的今天,我說,一萬個念佛的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一、二個,不是三、五個, 一、二個。為什麼?心術不正。念佛求生淨土裡頭還摻雜著貪瞋癡慢,還有這個念頭,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那怎麼能成就?
幾個人認真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善的,哪些事情是不善的?善的要繼續,不善的要改正過來。沒有人認真反省,為什麼?自己迷了。自己做錯了 的事情是以為是善的,以為是正常的,這就沒有法子,這怎麼能補救得過來!唯有真正從反省當中覺悟了,真找到了,改過自新,這才能往生。不把往生放在第一樁 大事,他不會往生;真正往生的人,決定是把這個做為我這一生頭等大事,其他都是小事,絕不重視。
《弟子規》要認真學習,做個好人。人在世間應當做好人,來生才能得人身。真正奉行《弟子規》,不好意思做壞事,良心責備,但是效果不如《感應篇》。受持 《感應篇》,這是明清兩代讀書人,他們並不是佛教徒,明清兩代,功過格很流行,連出家人都修,成了一個風氣。功過格是一條一條列出來,斷惡修善。《感應 篇》裡面,一共為我們說出具體的業因果報,善因善果,惡因惡報,總共舉了一百九十多條。熟記在心頭,時時刻刻拿這個來反省。惡,我有沒有?有,趕快斷。 善,有沒有?沒有的要加緊努力。這個熟透在心中,不敢作惡,《弟子規》是不好意思作惡,這不敢。再加上佛法的《十善業道》,佛法十善業道條目很簡單,只有 十條,可是它的義理含攝是無有窮盡。小乘聖人把它擴大了,擴大成三千威儀,大乘菩薩更殊勝,把它擴大到八萬四千細行。所以,十善業道圓滿就成佛了。菩薩八 萬四千細行,歸納到最後就這十條,十條展開八萬四千。佛門講開合,開是演繹,合是歸納。不能小看這十條,愈細愈能入微,微細到起心動念。甚至於起心動念自 己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知道?自己心浮氣躁,微細的念頭完全不知道。菩薩知道、佛知道。
惡決定不能做。所以畜生、餓鬼、地獄是自己變現的,不是外面真有。佛家講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識是分別,自作自受,跟任何人都沒有關系。你要是怪 罪別人,你罪加一等,為什麼?冤枉別人。明明是他害我,我沒有冤枉他。他害你,你願意接受,那你能怪他嗎?他來誘惑你,你不接受不就沒事嗎?所以,閻羅王 跟你談話,談到最後才知道全是自己錯,於別人真的沒有干涉。別人只不過做你造作罪業受苦報的一個緣而已,取捨決斷還是在自己,所以不能怪人。這個怪人的念 頭,你出不了三途。真正能悔過,我自己錯了,別人沒錯,你有出六道輪回的希望,為什麼?這叫真正覺悟了。什麼都是別人錯,你迷到底了。為什麼菩薩在順境、 逆境他都能成就?我在順境逆境全被迷惑,全被污染,是非顛倒,這才造作種種不善。
佛菩薩慈悲,將十法界第一個業因說出來了。業因很復雜,最重要的一個,佛說給我們聽了。成佛,成佛的業因,第一個業因是什麼?平等,平等是佛心。佛怎麼 平等?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平等了。起心動念就不平等,不起心不動念是平等的,真平等,本來平等。我們所有一切的過失,就是在起心動念裡頭 造的,大乘教上常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動念就有分別,開口就有執著,錯了。不起心不動念就全對了,為什麼?跟自性圓滿的相應。我們要學佛,得從這個 地方學,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鼻嗅香不起心不動念,舌嘗味不起心不動念,那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有起心動念、有 分別,沒有執著,是阿羅漢。如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你就要承認,我是六道凡夫。
所以,只要不執著,這就是小聖。學佛的人怎麼?這叫入門,於一切法不執著,不執著就能夠隨緣。不能隨緣的人是因為他自己有執著,別人贊美幾句很高興、很 得意;別人要罵你幾句、毀謗你幾句,你就怨恨好幾天,氣消不掉。這不行,叫六道凡夫,這是迷惑。你要真要修行,別人贊美你,那是菩薩,為什麼?你能夠不生 歡喜心,平常心看待。你在這邊鍛煉,歡喜是煩惱,能夠不生貪愛。逆境,別人毀謗你、侮辱你、傷害你,這是菩薩,我在這裡修逆境沒有怨恨,心地清淨光明。如 果不在這上磨煉,你到哪裡去修?
真正修行人,善財做榜樣,他現身說法為我們表法。從早到晚你所接觸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是佛菩薩,都在那裡表演。那表演是什麼?是折磨我的習氣。 你看到的有順境、有逆境,有善緣、有惡緣,什麼現象都有,叫你在這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成佛了,五十三參圓滿了。你以為修行到哪裡修?深山裡 挖個洞把自己埋起來,那叫修行嗎?錯了,全錯了。真正大修行人,沒有世間跟出世間,他有本事讓萬物隨心轉,他就得自在了。他的心是什麼心?不起心、不動 念,一切萬物、現象在他面前統統是平等法,清淨平等覺是這麼修成的。離開這些環境,到哪裡修?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真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 決定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迷了,不起心不動念是覺。心是清淨平等心,清淨平等心起作用是覺,絕對不造業、絕對不迷惑、絕對不落三惡道。
佛的理最深、佛的理最圓滿,為什麼?他是圓滿證得自性的人,我們得相信這一點。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也能證得圓滿的自性。先在境緣當中鍛煉,鍛煉什麼?不 受干擾。這是我們得定、開悟前方便,就是預備的功夫。這些考試都不能通過,就說明你的心不可能定下來,換句話說,開智慧沒希望。要禁得起考驗,在考驗之 中,你能夠見到眾生相,這就是長你的見識。《華嚴經》上五十三類,五十三參是五十三類各個不同的境緣,物質的境界,人事環境,你在裡頭去煉。煉到像佛菩薩 一樣,即相離相,相都在面前,心不染,沒有起心動念就是離一切相。離一切相不是一切相都不要了,我這麼離開了,錯了。一切相是假相,根本就不存在,你要離 開干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用不著離。有即有離你就著相了,不即不離是真不著相,那個管用。
首先要知道惡趣極苦,我們看到有這個現象,真苦。佛教我們出離,怎麼教?教我們離惡,十惡決定不能做。今天這個社會,有幾個人不做十惡的?十惡前面三 個,身業殺、盜、淫,當中四個口業,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最後是意業,起心動念有三惡,就是貪、瞋、癡,我們後面再加兩個慢、疑,貪瞋癡慢疑,這十 惡。哪個不做?換句話說,大多數的人都造作地獄業,地獄有分。這是果報裡頭最苦的果報,佛教我們如何出離?你能把十惡放下,反過來修十善,你就出離了,你 決定不會墮惡道。十善跟中國五常、八德非常相似,每個宗教裡面都說到,不能不做。所以我們常常講,愛、慈悲是自性的核心,真如本性的核心。眾生迷了,第一 個就是不自愛,這迷了,與十惡相應。心是十惡的心,緣是怨恨惱怒煩,造的業是殺盜淫妄,這個人的結果不問自知,他會是什麼樣的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在這個世間真的是無常,年輕人沒有意識到,中年人就意識到了,老年人就更清楚,為什麼?來日無多。眼看著同輩分的朋友們一個一個都走了,下面輪到我 了。人想到死,才知道什麼都是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知道是空的,趕緊放下,這才可貴。如果還是患失患得,那就迷到底了,叫至死不悟,這種人很多,這種人 的前途不光明,多半是惡道去了。佛菩薩慈悲教導我們,教我們把惡趣的門封閉、堵塞,只留一條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道,其他的全堵塞。佛這樣教我們,真正去實行 要靠自己,這佛菩薩沒有權,要靠自己覺悟、要靠自己真干。淨宗學人,只要把我們修行五個綱目抓到就行了,淨業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我們就五 個科目,很好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常常想到,相不相應?三福其中第一福,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真修行要從這個根下手,沒有這三個根,這五個是佛門的口 號,不起作用。有這三個根,它就起作用。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末後一句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都是分量很小的。 不真干不行,不真干就要想到三惡趣,不真干肯定在三惡趣,真干才能出離。
「今經彌陀大願曰: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是真實之杜惡趣也」。我們縱然干,縱然認真修行,不造惡了,惡的習氣在,習氣斷不了。要認真忏悔、要每天磕 大頭,不是說斷就斷掉的,不知不覺的它又冒出來了。每天至少拜三百拜,就為這樁事情,忏悔業障。起心動念之處,還有自私自利、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癡 慢,怎麼辦?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實際是斷斷續續,斷的時間長,續的時間短,功夫不得力,往生沒把握。印祖教給我們,他用這個方法得力,把這個方法傳給我 們,每天看那個「死」字。他把這個字貼在佛像的背後,牆壁上,每天看到佛像就看到這個字,警惕自己,想到我今天就要死了,我今天起心動念什麼最重要?當然 是念佛最重要,其他的不再過問,這就對了。印祖一生功夫得力處,就用這個方法。其他真是假的,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生到極樂世界,身是法性身,居住的 環境是法性土,跟這個地方完全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是色身,阿賴耶的相分,居住的環境也是阿賴耶的相分,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把阿賴耶的見分以為是自 己的心,阿賴耶的相分以為是自己的身,全搞錯了。《楞嚴經》七處徵心,身心都不可得。
《楞嚴經》也是指歸淨土,你看它最重要的一段經文,二十五圓通。佛叫這二十五個菩薩,你們自己說,你們成佛是用什麼方法成就的?二十五位菩薩各人說各人 自己修因證果。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文殊菩薩在大會裡頭就選中這兩個人,這就是《楞嚴》回歸淨土。「大 勢至圓通章」文字最短,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它比《心經》還少,那是淨土宗的心經。印光大師把它節錄出來,放在淨土四經的後 面,號稱淨土五經。淨宗依靠的典籍,到這個地方圓滿了,叫五經一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淨土殊勝,真的能夠幫助我們不再墮惡道;換句話說,一定要求往 生,這真實的「杜惡趣」。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 2013/1/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