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罪與福中的不二法門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不是獅子,是人天之師。罪就是普通講造業,福是修福報。人有福報是善行來的,遭遇煩惱是宿世業力和今生的行為來的。罪與福相對,同善與不善有密切關聯,人活著都是受罪,尤其是年紀大了,更會受生老病死之苦。完全無病無痛,心境永遠是快樂的,這是最大的幸福。能這樣就是福報中人,福報不一定是錢多或是地位高,錢財愈多、權力愈大,他的煩惱可能比一般人更多。

    所以什麼是罪,什麼是福,很難下定義。中國儒道兩家的觀念看來,什麼是幸福?知足常樂就是。人能安於現實就是幸福,但是人類的心理,不論古今中外、男女老幼,統統是不安於現實的,這是人的通病,所以統統沒有幸福。真正的幸福在哪裡?就在禅宗講的,“當下即是”,就在現在這一剎那。你現在有張椅子坐,手中有本《維摩诘經》,不管它是二是不二,就把心一放,那管你是講佛經也好,歌星唱歌也好,安於現實馬上就舒服了,這一下就是福,就在一念之間,這就是不二。

    剛才搭一位同學的車過來,他開上一條剛剛新修好的公路,然後告訴我這一條叫馬殺雞路,我被搞得摸不著頭腦。他解釋因為路修得不平坦,車子開過去,一路在顛,就像公路在給我們按摩,我聽了啞然失笑。如果換一個心態,那不一邊開車一邊罵施工的單位才怪,這就是個安於現實的例子。由這個罪與福講到馬殺雞,你看它明明是受罪,給人又捏又搥的,還要吩咐師傅重一點。嘿,再重一點就痛死人了,輕微的痛和刺激,我們把它當享受,在受罪當中求福。可見罪與福只是我們觀念的區別,因一念感受不同而生,它們的本性是一個東西。

    再舉一個例子,東南亞盛產的榴蓮,號稱是水果之王,但是很多人連聞那個味道都受不了,不用說吃了。我生平第一次吃是二十多年前在國外,招待我的朋友極其慎重地端出來時,那個氣味真不敢恭維。但是同桌一班德高望重的朋友都說這是珍品,勸我試試。既然如此,我就把心中負面觀念拿開,當成是好吃的吃。頭三口真不好吃,不過我裝作好吃的樣子,到了第四口,我吃出滋味來了。從此就敢吃榴蓮了,每次碰上了也吃個一兩口。這真像是北方人吃臭豆腐一樣。你能把感受觀念拿掉,受罪與享福都是一回事。

    有位同學開始帶人學靜坐,他告訴我有一個問題,學靜坐的人真到了空的境界,每個都會害怕的。我說,你們是窮小子發了財就忘了窮。一切眾生都怕空的,都抓著個有。《金剛經》說,如果能在空的境界來臨時不怕的話,這人的善根是過去生親近了無量佛所種下的,空對他實在是一種享受。一個人單獨過生活,那種寂寞和無聊,能夠當成享受才能學佛。享受與不享受,罪與福,只是在一念之間,不是兩樣,如果當成兩樣就是有分別心,是不能學佛的。

    能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是普通的智慧,是金剛慧。金剛是形容顛撲不破的意思。有這樣的智慧,自然不受一切相對理論所束縛,連解脫束縛的觀念也沒有了。如此,是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出家人的袈裟,上面有一塊塊的,就叫作福田衣,象征出家人是為眾生種福田。現在福田菩薩為我們講行,什麼是行?就是行為、動作。做人每天不是在做福行(善事),就是做罪行(惡事),所以得善報或惡報。如果每天只睡覺,不做善也不做惡,那還是有報的,得無記報。得無記報就變豬了,因為無記業就是罪業,昏頭昏腦當然有罪,不過算是消極的惡。

    不動行是上善之行,已經得了道,不空而空,自然清淨。孟子說自己的修養是“四十而不動心”,他從年輕作學問修道,到了四十歲才敢說不動心。孔子也說要到四十歲才“不惑”,不惑就是不動心。但是不動心不算悟道,孔子孟子到四十歲並沒有悟。你問,孔子到了幾歲才悟了?五十歲,他“五十而知天命”,破初關。用功十年,“六十而耳順”,破重關。再下十年功夫修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才破三關,才成就了。孔子是很辛苦的,他是個孤兒,十二歲就要自立,養一個後娘,還養一對同父異母的兄妹,家中貧困,不能不挑這個擔子。雖然這麼艱苦,十五歲就志向已定,“志於學”。要到四十歲才不動心,可見不動行之難。

    所以這三種行,福行是善報來的,罪行是惡報來的,不動行是修菩提果報來的。普通看起來,這三行是不同的,其實這三種行為都在一念之間,因為“三行實性即是空”。要從這裡見空,真見到了空,善的、惡的都沾不上了。

    像剛才說,孔子孟子在四十歲時還沒悟道,要進一步曉得三行的自性皆空才是悟道,“於此三行而不起者”,那才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才是入不二法門。入了不二法門你福行也對,罪行也對,不動行也對,那是菩薩境界,才可以為眾生種福田,這不是凡夫可以想象的。

    出家的同學要注意了,你要反省有什麼資格穿福田衣,為一切眾生種福田啊?如果披了這一件衣服而不好好修行,果報是很嚴重的,來世連人身都得不到。所以若有同學披了袈裟來聽課,我可就不敢坐在這上面了,那是因為它所代表的精神。同樣的,有同學穿了袈裟我就不能罵他了,這正應了“不看僧面看佛面”這句老話。

    但是,“披上袈裟事更多”,這是真的,出家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度一切眾生,為眾生種福田。所以你的修行是為一切眾生而修,成就了更要去利他,當然事就更多了。這一句話也被用來批評出家人反而攀緣更多。菩薩是多情慈悲的,從圓滿的境界看,菩薩也可以說是癡情不得解脫的。反過來說,如果是一個沒有情感的人,他就沒資格學大乘,修成了也是個小乘羅漢,是自私的。所以有詩曰:“只說出家堪悟道,誰知成佛更多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