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邪淫、手淫,關於“不淨觀”的一些事兒

不淨觀是佛教中“聲聞乘”入道之初的“五停心觀”之一。 所謂“五停心觀”,是用五種“觀法”對治身心煩惱,具體的觀法,有兩種分類,其一是: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分別觀;五、數息觀。 其二是將“界分別觀”併入“因緣觀”,增加“觀佛”,因為對於“因緣”的解說中也可以含納“界分別”的道理,而觀佛的“相好”,能夠對治一切煩惱。

在這五種觀法中,“不淨觀”是對治“多貪”煩惱的,其準確的含義是“觀境界不淨之相”,在古今佛教弟子的實際修持中以觀身不淨為主。 對此,人們普遍都是了解的。 可是……

涉及到具體的觀什麼,怎麼觀,人們就誤會多多了。 不但是不熟悉佛教文化的人有誤會,很多本應相當了解佛教文化的人也有誤會,乃至一些真信實修的佛教弟子,也有誤會。

比如日本現代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長篇歷史小說《少將滋乾之母》中,滋幹的父親藤原國經在失去年輕貌美的愛妻“北夫人”後,痛苦難熬,無論借酒澆愁還是吟詩唱歌都難以釋懷,於是從“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這句詩(白居易《夜雨》中的一句)中得到啟發,開始修“不淨觀”,半夜三更跑到亂葬崗,在慘淡的月光下細看渾身生滿蛆蟲的年輕女屍……不用說,後來,他死了。 而且這耄耋之年的老爺子死得和《紅樓夢》裡的賈瑞有幾分相像——都是跟著幻覺中的絕色美女走的。

國經大納言的行為已經夠可悲了,更可悲的是,很多鑑賞這本書或講述這個故事的人也認為他那種做法真的就是佛教裡的“不淨觀”!

先來個不淨觀的標准定義: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 為治貪心,觀身之不淨也。 此中有二:一者觀自身之不淨,二者觀他身之不淨。 觀自身不淨,有九相:一死想,二脹想,三青瘀想,四膿爛想,五壞想,六血塗想,七蟲啖想,八骨鎖想,九分散想。 智度論中加燒想,而缺死想(參見:九想)。 觀他身不淨有五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以過去之結業為種,現以父母之精血為種。 二住處不淨,在母胎不淨之處。 三自相不淨,是身俱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淨。 四自體不淨,由三十六種之不淨物所合成。 五終竟不淨,此身死竟,埋則成土,蟲啖成糞,火燒則為灰,究竟推求,無一淨相。 出於智度論十九,俱舍論二十二,大乘義章十二。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

簡單說明一下,“智度論”即《大智度論》的簡稱,印度龍樹著,鳩摩羅什漢譯,是為篇幅浩瀚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作的論釋。 《俱舍論》印度世親著,玄奘漢譯。 兩書都是關於佛教“名相”、“法數”(約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概念”)之內涵與外延最權威的著作。 《大乘義章》是隋代慧遠著,與兩種《一切經音義》同為漢譯佛學的古代辭書,而《一切經音義》以“梵言”“華言”對釋為主,此書以辨析法義見長。 可以看出,關於“不淨觀”,智度論與俱舍論中的說法基本相同,只是在“九想”中智度論比俱舍論少了一個“死想”,多了一個“燒想”。 而大乘義章顯然依據的是俱舍論。 說明完畢。

大家發現了吧,從死想、脹想、青瘀想一直到散想、燒想這些,都是“觀自身不淨”的方法! 藤原國經首先就錯在用觀自身不淨的方法去觀女身不淨,結果看看這、看看那,想的都是自己心愛的北夫人死後,這裡那裡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呀,而不是自己死後這個身體會成個啥模樣。 難怪他兒子滋幹覺得老爹這麼做純粹是在糟蹋美麗的娘親。

國經大納言的這個錯誤導致另一個錯誤,就是他看腐屍時知道腐屍是難看的、不淨的、讓他厭惡的,可是腐屍與活人怎麼說也完全是兩回事兒,他其實只是反感醜,而依舊戀慕美,不過就是硬把“美的”想像成“醜的”,自己騙自己罷了,可自己怎麼可能騙得了自己哩? 甚至越看那些死去數日的女子,越覺得還是他健康活潑的北夫人魅力無窮啊! 驚擾、輕侮了死者,又加重了自己的貪欲、執著,天天讓自己身心遭到摧殘,不是速死之道是什麼?

不淨觀應先觀自身不淨,破除對自身的執著,比如以青瘀想,破除對自己膚色美好或妝容美好的執著,以膿爛想破除對自己胴體完好、體味清新的執著,以血塗想破除對自己精神彌滿神采奕奕的執著等。 破執著不是否定,美好的容貌、體膚、氣味、神采……當然都不是壞事,只是要知道這些都是暫時的、危脆的、相待而言的,以此了悟,依於身體而生的種種苦樂感覺都無自性、無實體、畢竟空、不可得,故而不再受身體慾望所左右,進入以身修道的狀態。

至於觀他身不淨,方法則是觀“五不淨”,而非把他人和腐屍聯繫在一起。 若觀腐屍,依然是在美醜分別中動心思,誘惑到了眼前,觀修的工夫往往一毫用力不上。 五不淨觀是當下破分別。

只要是人,無論人我,無論美醜,無論善惡,無論老少,無論東西,都平等有這五種不淨:
首先,受身的因都是貪嗔的情緒,受身的緣都是父母精卵,此中有何美醜?

其次,出生之前都蜷縮寄生在母親的五臟六腑之間,此中有何美醜?

其三,身體都開著九個孔穴,耵聹、鼻涕、唾沫等等分泌液在有生之年都無窮無盡,此中有何美醜?

其四,組成身體的都是筋、厚皮、薄皮、臟器、肉、指甲、牙齒、體液、毛髮等等一共三十六種解剖學對象,此中有何美醜?

第五,身體的最後,都是或者化成泥土,或者化成其他動物的糞便,或者化成灰燼,此中有何美醜? 這裡沒有任何想像,完全是理論的分析,從分析得到平等一味的結論。 所以觀他身不淨,絕不是向一些學者作家所以為的,把美女想像成醜女等等,恰恰是如實“觀”我們都有的這個身體,從而知道所有肉體的貪愛不從對像生,惟從自己心念想像生,真正是色不迷人人自迷。 對於修行者來說,這個觀想的過程自然可以使其對於色欲有一種幽默的態度,不會被其奴役,身不由己地隨之而去。

省庵法師作有《不淨觀頌》(觀自身不淨的九想),祈有意修持者讀誦思維,身心受益!
不淨觀頌(並敘) 佛為貪欲眾生說不淨觀,觀之既久,貪欲即除,可以越愛河而超苦海。 餘閒居閱《大智度論》,因取意而為之頌,以此自警,並以警世云。

死想有愛皆歸盡,此身寧久長? 替他空墮淚,誰解返思量? (先作此想,為下九想張本)
脹想記得穠華態,俄成胮脹軀。 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
青瘀想紅白分明相,青黃瘀爛身。 請君開眼看,不是兩般人。
壞想皮肉既墮落,五藏於中現。 憑君徹底看,何處堪留戀?
血塗想無復朱顏在,空餘殷血塗。 欲尋妍醜相,形質漸模糊。
膿爛想腐爛應難睹,腥臊不可聞。 豈知膿潰處,蘭麝昔曾熏。
啖想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 不知人與畜,誰臭复誰香。
散想形骸一已散,手足漸移置。 諦觀嫵媚姿,畢竟歸何處?
骨想本是骷髏骨,曾將誑惑人。 昔時看是假,今日睹方真。
燒想火勢既猛烈,殘骸忽無有。 試看煙焰中,著得貪心否?
前詩粗示端緒,尚未諦審觀察,復作五言律以廣之。

死想所愛竟長別,淒涼不忍看。 識才離故體,屍已下空棺。 夜火虛堂冷,秋風素幔寒。 勸君身在日,先作死時觀。

脹想風大鼓其內,須臾胮脹加。 身如盛水袋,腹似斷藤瓜。 垢膩深塗炭,蠅蛆亂聚沙。 曾因薄皮誑,翻悔昔年差。

青瘀想風日久吹炙,青黃殊可憐。 皮幹初爛橘,骨朽半枯椽。 耳鼻缺還在,筋骸斷复連。 石人雖不語,對此亦潸然。

壞想肌膚才脫落,形質便遭傷。 瓜裂半開肉,蛇鑽欲出腸。 枯藤纏亂發,濕蘚爛衣裳。 寄語嬋娟子,休將畫糞囊。

血塗想一片無情血,千秋不起人。 淋漓塗宿草,狼藉污埃塵。 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 哀哉痴肉眼,錯認假為真。

膿爛想薄皮糊破紙,爛肉棄陳羹。 膿血從中潰,蠅蛆自外爭。 食豬腸易嘔,洗狗水難清。 不是深憎惡,何由斷妄情。

啖想屍骸遭噉食,方寸少完全。 不飽飢烏腹,難幹饞狗涎。 當年空自愛,此日有誰憐? 不若豬羊肉,猶堪值幾錢。

散想四體忽分散,一身何所從。 豈唯姿態失,兼亦姓名空。 長短看秋草,穠纖問晚風。 請君高著眼,此事細推窮。

骨想皮肉已銷鑠,唯餘骨尚存。 雨添苔蘚色,水浸土沙痕。 牽挽多蟲蟻,收藏少子孫。 風流何處去,愁殺未歸魂。

燒想烈焰憑枯骨,須臾方熾然。 紅飛天際火,黑透樹頭煙。 妄念同灰盡,真心並日懸。 欲超生死路,此觀要精研。

轉自: 夜光茶新浪博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