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如何辨別佛經真假?
這幾句還是很重要,『如教奉行』,「表彌勒領解佛訓,決定遵行也」。 『不敢有疑』,「表領受舍疑之勸」,請佛勸大家疑一定要放下,「不敢生疑。疑者乃萬惑之所由生,故應斷也。」疑的害非常嚴重,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把疑斷掉。 世間最可以相信的是佛的經典,但是佛的經典也有偽造的,有假的,那就不可靠。 如何辨別真假? 老師教我們一個方法,凡是收入《大藏經》的都沒有問題。 為什麼? 古時候這個經典,你的著作要入藏,那是大事,要經過當代高僧大德的審核,然後送到皇帝那邊去,皇帝批准才能入藏,如果有問題決定入不了藏。
老師又告訴我,最好是古時候的《藏經》,看《藏經》目錄,因為現在人編的《藏經》就沒有這個標準。 古人標準非常嚴格,取信於後代。 中國最晚的這部《藏經》,經過這種檢驗的就是《龍藏》,乾隆時代,以後就沒有這麼嚴格了。 所以老師告訴我,《龍藏》以前的可以相信。 新的東西我們查查古時候《藏經》裡頭有沒有,有的時候跟它對照一下,如果裡面是真的,沒有錯誤,這個就可以相信。 都是教我們斷疑生信。
會集本,為什麼夏蓮居居士要重新會集? 就是有疑。 最早會集的是王龍舒,龍舒居士是舒城人,他 的老家跟我老家很近,大概只有二十幾公里,不到三十公里,宋朝人,了不起,往生的時候站著走的。 他的會集本,五種原譯本他看到四種,唐朝的《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會」這一部他沒有看到,所以他是四種原譯本的會集本,少了一種。 而唐譯裡面確實有不少經的句子很重要,他都沒有看到,這是會集不完整,有缺陷。 另外他也改了幾個字,這是很大的忌諱。 當然他改的是沒有錯,讓我們更好懂,念得更順暢,但是這個例子不能開。 開了這個例子,他可以改,後人覺得我也可以改,每個人都以為可以改的話,大家都改,這個書傳到後來就變質了,所以這是很大的忌諱。
會集跟翻譯不一樣,翻譯可以自己用什麼字去選擇,會集不行,會集必須要原文,一個字都不可以動,你不能改動它的,因為有這些問題在。 但是王龍舒的會集本還是被收到《龍藏》裡面,而且蓮池大師批註《阿彌陀經疏鈔》引用《無量壽經》這個經文多半都是王龍舒的會集本。 由於這麼多缺陷,清朝康熙年間,這是二百多年前,魏默深居士重新會集,會集的本子比龍舒的本子好,大概是文人的習氣,他也改動了字,這個印光大師有批評,決定不贊成隨便改字。 他在五種原譯本里面都看到了,取捨有問題,有一些很重要的他沒有取,漏掉了,有些不重要的他也寫得很多,這是個遺憾。
因此夏蓮居居士不得不第三次來會集,這次會集把前面兩種會集的過失統統改正過來,所以變成一個完善的本子。 我們看到這個本子,我想有些人會找原本,找王龍舒的本子,找魏默深的本子,合起來看,我們對這個譯本就產生信心,就不再懷疑了。 所以我們有《無量壽經》九種本子的合訂本,沒有批註經文,讓大家看看,讓大家自己比較,九種《無量壽經》,你喜歡用哪一種你就選哪一種,統統好! 不能說哪個第一、哪個第二,本本都第一,我們用平等心來看待,你喜歡哪個版本你就用哪個版本,總是緣分。 我對於夏老的這個會集本特別有緣分,特別喜歡。 不能說哪個第一、哪個第二,《金剛經》上所說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樣就對。 問題在契機,就是我們的喜歡,各人喜歡不一樣,我喜歡吃甜的,他喜歡吃鹹的,那個喜歡吃辣的,都好吃,沒有一樣不好吃,所以都是平等的,這樣就好。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一八集) 2011/7/27檔名: 02-039-05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