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真念佛人的光能照四十里,這方圓四十里之內不會遭

“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

這個幾句話我們要記住,是真的,不是假的。世出世間最吉祥的事情無過於念佛,最殊勝的事情無過於念佛,一切這些災難、魔障都不會干擾你。如果有魔障來干擾,你要認真反省,問題不在外面,一定是自己信心不足,還有懷疑;願心不足,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所以菩薩保佑你、諸佛護念你,你自己這裡有障礙,出問題了。如果自己信心不足,堅定不移,這話句句是真的。我們有些人說,我們念佛了,佛菩薩說加持,不靈啊,還是有冤親債主來找我,還是有很多魔難來找我。從這裡起疑惑,喪失了信心,怨佛菩薩不靈、不保佑、不加持,這是罪上加罪,不知道錯在自己本身,佛菩薩沒錯。中國古人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非常有道理的。只要出了問題,問題不在外頭,自己認真反省,把自己的毛病改正過來,問題就解決了。怨天尤人,一點點小事情就怨天尤人,這個罪過就重了,罪過就大了,錯了!

前面我們讀過《十往生經》裡頭佛說的,這個就在前面。

“佛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派遣二十五位菩薩擁護這個人,行、住、坐、臥,無論是晝夜,一切時一切處,這二十五位菩薩護持他,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這個話,我們應該諦信佛言,要真正相信。何況還有大勢至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只要看到真正念佛求生淨土的人,他都攝取不捨,決定幫助他遠離三惡道,得生淨土。《彌陀經》上說的“聞是經受持者”,“受持”是真幹;“及聞諸佛名者”,這個“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這個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真正一個念佛人居住在這個地方,他的光照四十里。四十里之內,這個里頭人都沾他光,都蒙他的福,這個地區沒有魔難。所以這是這一段的總結。

“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

這個他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

修學這個法門,只要真心,沒有懷疑、沒有雜念,一心一意專修,很容易成就。我們舉了一個歷史,過去大家都記得很熟的,這是我們最好的一個榜樣,諦閑老法師的徒弟鍋漏匠。這個人的命多苦啊,生長在農村,不認識字,沒讀過書,什麼都不會,靠學會了一個補鍋、補碗這麼一個手藝生活。這種生活抗戰時候有,我們見過,僅次於乞丐,比乞丐稍微強一點,真可憐!四十多歲找到了小時候的玩伴,同一個村莊生長的諦閑法師,小時候玩伴。看到他出家不錯,有吃的、有穿的、有房子住,就要求要跟他出家。在那個時候,四十歲出家,難了。出家住在寺廟裡,最低限度的五堂功課要會,那五堂功課他就學不來,他沒有這個能力;另一個途徑就是講經教學,他不認識字,這條路也走不通,兩條路都走不通,寺廟怎麼能住?到最後不得已,到寧波鄉下找了一個廢棄的小廟,沒有人住了,諦閑法師讓他住那邊。只教他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這你會念嗎?”“行,會念。”,“會念就行,你一天到晚就念這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不分晝夜。”他聽話、他真幹,你看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成功了。這樣的人三年都能成功。這個成就正如諦老法師讚歎的,老法師真讚歎,老法師不隨便讚歎人的,讚歎他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天下弘宗研教的大善知識不如你”,“弘宗”是禪宗的大德,“研教”是講經說法的這些法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這講智慧;又說“天下叢林寶剎的方丈主持比不上你”,那是講福報, “弘宗研教”是講智慧。他們那些人智慧、福報都比不上你,你到極樂世界做佛去了,誰能比得上?像這個樣子,在中國歷代,世世代代都有這樣的人。

做一個彌陀弟子念佛求往生的示範給我們看,這種人叫做證轉。你不相信,我做證據、我做樣子給你看,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能夠向這些人學習,沒有一個不成就,沒有一個不往生。凡是不能往生的,他那個障礙的根不外乎三種,放不下:一個是名、一個是利、一個是親情。這三樣,有一樣放不下,阿彌陀佛派來二十五位菩薩不見了,護法聖神也沒有了。你自己有障礙,你不是真念佛,你不是真求生淨土,你在這個世間還捨不得離開,你的情執還沒斷,所以你這一生還繼續搞六道輪迴,極樂世界去不了。跟鍋漏匠比,天淵之差,怎麼能比得上人家。

“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

大乘教裡有說到,“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這兩句話說的是一體。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什麼關係?“自性彌陀”,我們同一個自性生的,一體;極樂世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唯心淨土”,心是自己的本性,性是自己的自性,自家心性,不是外頭來的,“自他”是一不是二。所以這些都不要被人幾句話說了心就動搖了,信心就失掉了。

這個地方講得好,“因他力”阿彌陀佛的力,加持的力量,“而顯自心”,把我們的真心念出來了,妄心念掉了,真心就突出來了。妄心是妄想、分別、執著。真心是什麼?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真心。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心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自己的本性,要明白這個道理。

“ 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

“本法”是念佛方法。“深妙處”是《無量壽經》的深妙處、是持名念佛的深妙處,幾個人知道?他要知道,他就不會動搖了;他還會動搖、還有疑惑,他不知道。

“是故《彌陀要解》雲:'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

這話說得好。“了”是明了,明了阿彌陀佛就是自己。中峯禪師三時繫念裡面講得非常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就是講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你還在分自、分他,就錯了!你還有分別、執著,這是說分別、執著沒放下。通通放下,讓心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這就是鍋漏匠的成就,我們可以說鍋漏匠一類的成就。

“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

這分別沒忘。

“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這什麼?執著沒放下。希望我們把執著、把分別通通放下,功夫就得力了。這個知見不能放下,我們念佛功夫全都破壞掉了,所以彌陀想加持,加不上,這是我們一般人講的不老實,佛想幫忙幫不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