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修行最重要是心,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清淨是一絲毫都不染著。一定要曉得,「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是什麼?迷惑、顛倒,自己找煩惱,自生煩惱。沒有煩惱,煩惱在哪裡?你認真去找,最後肯定是覓煩惱而不可得。所以煩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真的你會找到它,假的找不到。一時迷惑而造成的,覺悟就沒有了。保持清淨心,保持本來沒有事情的心,你心裡頭本來沒事,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攬事。

用清淨心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大事,這是最重要的事,其它的全都給放下。古人告訴我們,「知事多時煩惱多」,告訴我們別多事,多事你心不清淨,你清淨心失掉了。清淨心是佛心,染污的心是輪迴心。也不必認識很多人,一切人與事用平常心對待。平常心是真心,平是平等,常是永恆不變。守住戒律,守住倫常道德,中國傳統的倫常道德都在佛法戒律之中。要修忍辱,什麼都要忍。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布施,這三種布施修福、修德,忍辱能夠保持你的福德而不失去。大家都聽過佛法裡面常說「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煩惱、怨恨、瞋恚,這個念頭一生起來,功德就沒有了。功德是什麼?是戒定慧,就沒有了。

功德很不容易修,一心常住戒定慧中,功德才能夠增長;戒定慧失去,功德非常非常不容易成就,這樁事情不能不知道。忍真難,可是你要知道萬法皆空那就容易了。《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忍辱就成就了。前面我們才學過的,我空、法空,我是正報,法是依報。只有自性是常是一,十法界依正莊嚴非常非一,假的,不是真的。

你要認真就生煩惱,你曉得是假的,隨它去,沒事,你就得自在。隨它去是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眾生是一切現象,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像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統統隨順,沒有計較,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計是分別,較量是執著,我們講沒有計較就是佛經上沒有分別執著,你就得自在。所以心開意解,法喜充滿,你就得到,你雖然在世間,你享受的、你過的日子是佛菩薩的生活。飲食起居愈簡單愈自在,不要給自己添麻煩。
  
  
    ...

 

    我們的麻煩事情就是放不下,知道放下好,就是放不下,麻煩在這裡。所以學佛學什麼?過去章嘉大師常常給我說,就是學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就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真的是妙絕了。我們看破,但是不能放下,那就停止在這裡,就不動了。看破要幫助放下,他就步步高升,它起作用。放下幫助看破,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的他就向上升,他就能爬到頂層,頂層是妙覺。

所以我們常常勸導同學,從哪裡放起?從自私自利放起,從怨親平等放起,很重要!如何把我們不喜歡的人、討厭的人,把這個情緒放下;我們很喜歡的人、很愛的人,常常掛念著,這也要放下。怨放不下,冤冤相報。親情放不下,你往生不了,臨命終時你還掛念著親情,阿彌陀佛忘掉,你不能往生。要常常想到,真如自性裡頭沒有一物,惠能說「本來無一物」,這句話重要,自性清淨心裡本來無一物,遍法界虛空界裡頭本來無一物。

 

  我們現在眼看這些物都在,前面我們學過的四個字,非常有味道,叫「不斷之無」,很有味道,是無,但是它不斷。就像我們電影膠卷一樣,確實是無,你看在放映機裡面,一秒鐘二十四張,它停留在銀幕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就沒有了,但第二張又出來了,第三張又接著來,不斷之無,非常有味道。現在我們曉得,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這個頻率多快?一秒鐘不是二十四張,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不斷之無。

這是一個什麼?真正把事實真相掌握住,原來整個宇宙一切萬法是不斷之無。所以你不要想控制它,你可以享受它,就像看電視一樣,你可以享受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不能佔有它。你要是控制、佔有,錯了,它根本沒有,它根本不存在,所有一切是幻相,絕對沒有一個是真實的。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我們放下大有幫助。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什麼天災人禍你完全不放在心上,為什麼?不斷之無。

 

  體會到不斷之無很有趣,生活在不斷之無,那是很幸福,佛菩薩的生活,這種生活在大乘佛法裡,正常的生活。我們在這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正常。正常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正常。我們對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明了。明了之後你就曉得,沒有一樣放不下,統統放下,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真叫隨緣妙用、遊戲神通。對自己是不斷向上提升,不斷放下,這對自己;對別人,為他示現一個好榜樣,做給別人看。

 

    ...

 

   第四個「輕安覺支」,這個輕安是享受,「斷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輕利安適」,這是智慧。為什麼會得到輕安?身心,你看輕利安適,關鍵在放下,他真放下。他把憂慮放下,把牽掛放下,把煩惱放下,把習氣放下,所以才得到身心安穩。這個粗重是什麼?粗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壓力。

他身心都沒有壓力,全放下了,每天生活在這個世間,就彷彿生活在極樂世界一樣,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生活在無障礙的法界。你要問為什麼?答案很簡單,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個世界本來是極樂世界,是你們自己搞亂了,這話是真的,一點不假。

《六祖壇經》,能大師給我們說得很好,他開悟了,頭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話說得多好!自性是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清淨的,有沒有被染污?沒有,永遠不會受染污,真心。受染污的是什麼?妄心。阿賴耶接受染污,心性不接受染污,沒有染污。換句話說,你用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你用妄心這才有染污,才有妄想分別執著,為什麼不用真心?用真心你就是佛菩薩。

 

  凡夫成佛在一念,一念回頭我用真心,我不用妄心,你就成佛,經上所講的一切你全得到,都是你自己本來有的。如果你用妄心,你跟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這個苦難是自己找的,與任何人都不相干,與你自性清淨心是更不相關。可以這麼說法,都是迷惑惹的禍,一念迷了,惹出六道輪迴、惹出三惡道,本來沒有!現在有沒有?現在還是沒有,而你自己認為是有,這就是麻煩。所以輕安就非常重要,這是學佛最初得到的受用。

如果沒有這些真實的受用,誰肯學?今天學佛的人很多,不得受用,不得受用為什麼還要學它?求一點精神寄託,世間太苦了。有沒有得到效果?沒得到。如果說有效果,那大乘經上所說的,阿賴耶里種下佛的種子,只有這個好處。這個種子沒有發芽,所以實際上的利益不在這一生,來生後世遇到佛緣,也許這個種子會發芽、會茁壯、會開花結果,那就好了。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你修行的肯定只有淨宗法門,只有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許許多多的例子擺在我們面前,這些人為我們作證轉。

 

    ...

 

    念老批註裡說,「世人愚癡貪愛,不知世間萬物都是幻夢空花,誤為實有,而不知無常迅速,不能永保」。我們有幸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大乘,佛在經論裡把這些事情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聽了總還有疑惑,這一點疑惑我們要感謝近代的量子學家,這些科學家他們在研究科學報告當中,把他們所發現的一些事實真相給我們做報告,我們看了、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原來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確確實實幻夢空花,真的是誤為實有。大乘佛教給我們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為什麼會有我這個觀念?這個觀念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根。

佛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我,你怎麼會有這麼一個錯誤概念?這個我到底是什麼回事情?相宗的八識講得清楚,第七末那執著阿賴耶的一分,誤以為是我。阿賴耶好比是我們身體,我們整個身體,末那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意識在整個身體上它只抓了一個細胞,以為這個細胞是它,錯了!

 

  這整個身體是阿賴耶的相分,見分執著相分之一點點誤以為是我,堅固執著,不肯放下,這是佛法講的一念不覺。是不是能真的抓到?沒有。為什麼?剎那生滅。可是雖是剎那生滅,它這個影響立刻就傳到底下一念,底下一念不是前面這一念,但是它把它的信息傳下去了,於是下一念也執著,就產生一種相似相續相。那一念有沒有?一念實在講不存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念時間多長?一秒鐘裡面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千六百兆的細念才構成一秒鐘,一千六兆!諸位想想,你怎麼能得到它,我怎麼能抓住它?以前用幻燈片快速播放,這是電影。

電影現在都用數碼,不用膠卷,膠卷比較容易覺察到,為什麼?膠卷一秒鐘二十四張,現在告訴你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張,不能比!電影在銀幕上放映的時候,我們容易感覺到它是假的,它的確是相似相續相。每一張幻燈片都是獨立的,就是每一個念頭都是獨立的,它不是前頭那一念,也不是後面這一念,念念都獨立。只是這一念不覺,抓住阿賴耶里面相分的一點,不是全部,相分裡面的一分。我們這個身體是阿賴耶相分裡頭的一分,像一個細胞一樣,誤以為是自己。

 

  阿賴耶的相分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今天科學所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都是阿賴耶,都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只在物質現象抓了一點,精神現像上也抓了一點,以為是自己,錯了。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所說的是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大乘教裡常講「徹法底源」,在這一切法要把它的根源找到,中國人有一句諺語說「打破沙鍋問到底」,大乘的精神就是這樣,這是科學的精神。一定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究竟是什麼?我到底是什麼?阿賴耶有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見分。

末那隻在相分裡抓了一分、一點點,見分裡頭也抓了一點點,把全體疏忽了、忘掉了,不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那叫法身。應身是法身的一個細胞而已,如果把法身比喻作大海,應身只是大海裡頭的一滴水,怎麼能認一滴水是自己,大海不是自己?這一滴水並沒有離開大海。這個錯誤大了,一錯到底。錯誤的結果是什麼?錯誤的結果產生幻夢空花,就是六道輪迴跟十法界都是幻夢空花。十法界聰明一點,聽了佛的教誨明白了,所以他們能夠斷惡修善。還要努力修行,要把自己的根找出來。

 

   六道苦了,六道迷惑不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殺盜淫妄,造極重的罪業。這些眾生沒有覺悟,沒有覺悟他不服,他怨氣消不了,於是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但他要報復,不覺悟,一世比一世淒慘,一世比一世痛苦。全是假的,就像作夢一樣,作惡夢,作夢不知道作夢,真受苦!遇到惡劣的境界,嚇得一身冷汗,醒過來還心有餘悸,何苦來?不知道無常迅速。

無常,所有這些現象,無論是物質、精神或是自然現象,都不是存在的。它存在的時間,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鐘裡面它已經生滅一千六百兆次,這叫無常。你怎麼能永保?暫保都保不住,哪裡能談到永?哪有這個道理。真常、永保,有沒有?有,那是你的真心、是你的本性。你的真心,你的本性,不生不滅,本無動搖,它是不動的。

 

  阿賴耶是什麼?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它是波動的現象,而且是高頻率,極高頻率的波動現象,佛經稱它作阿賴耶,阿賴耶稱之為藏識。眾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習氣,阿賴耶像個倉庫,像個資料室一樣,全部都保存在其中。你覺悟,它不現前,它什麼都沒有。你迷的時候,它起作用,它現前,就好像他作夢,夢中的境界現前,雖現前,不是真的,全是假的,這叫事實真相。菩薩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全明白之後,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頭不會起心動念,那就沒事。起心動念才有事,不起心動念沒事。所以菩薩才真正入般若法門,妙絕了!性相不相妨礙,理事無礙,理是性,事是相,沒有障礙,理事沒有障礙,事事無礙。只要你不起心、不動念就無礙,起心動念就障礙它,為什麼?起心動念有我了,障礙就出現。

 

  有我怎麼樣?我愛、我癡、我慢,末那四大煩惱常相隨,常是相似相續,這一個錯覺會影響底下一念,下一念又會影響下一念,它變成不斷了。雖然不是一個,它的影響,好像接力賽跑一樣,我這個棒子交給下面去了,下面接著跑,確實不是我自己,他跑了一段,又交下一個,又接一個,永遠不間斷。這就是世間人世世代代,你看傳給第一代,第一代傳給第二代,第二代傳給第三代,世世代代,不是一個人。我們要曉得,明白事實真相,我這個身體、我這個意念,是不是前一分鐘的?不是,前一分鐘不存在了。是不是後一分鐘的?不是,後一分鐘還沒來。我們講一分鐘太長,照彌勒菩薩講應該是一秒鐘。一秒鐘都太長,為什麼?一秒鐘裡面生滅次數已經一千六百兆次,一千六百兆分之一才叫做當下,那就是。

可是說就是,不曉得已經換了多少?你看我們就是,用多長的時間?一秒有一千六百兆,我們如果算一秒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秒,那也一百六十兆,這叫做無常,這叫做不能永保。不能永保,還要想保持它,這是錯誤觀念,這個觀念很累,這是煩惱。你對你所愛之物,你想把它保持,你想永遠不失掉,你說多累!它又不是真的,真的能保持,可以,講得過去,它是假的,念念生滅。這個念念是彌勒菩薩所講的那個一念,也就是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的念頭,這個里頭的一念。

 

    ...

 

   災 難這麼多,每個月我們看到一個報表,看看就好了,就可以了,不必再去打聽。十方神聖傳遞信息也沒有這個必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萬緣放下,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災難不必過問。我早就講過,在澳洲的時候,今年三月在澳洲我就說得很清楚,劫難來了,該留的留,該去的去。該去的這是共業,你不能不去,去到哪個地方我們現在可以決定;現在如果不決定,去的地方是被業力牽走的。我們希望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在這個時候真的要把萬緣放下。神明傳遞的信息也放下,就是經上所說的,要真信,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我決心要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話蕅益大師講的,在《彌陀經要解》裡頭,不必疑惑,我決定得生。

我們學了這部《無量壽經》,我在經上告訴大家的,我們決定能生淨土。為什麼?淨土是我們自己心性所現所生,是我們自己阿賴耶識所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都是自己,不在外頭。大乘經教裡佛講得太多了,「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不相信這個,念佛生淨土也是邊地疑城。真正有智慧,真正明白了,統統放下;如果我們不在共業裡頭,那還留在這個世間,留在這個世間你有使命。留下來都是善人,善人就好教,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行就是他也會念佛。那我們留下來,要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 

 

  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極樂世界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好榜樣,所以諸佛如來稱讚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讚譽怎麼來的?阿彌陀佛給一切諸佛跟諸佛剎土做出最好的榜樣,最好榜樣是什麼?講經不中斷,念佛不中斷。極樂世界念佛不中斷,極樂世界講經教學不中斷,這就是最好的榜樣,我們要應當學習。我們的老祖宗懂得,完全懂得,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修身齊家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阿彌陀佛教學為先。不能離開教學,離開教學人就胡思亂想,那就「性相近,習相遠」。一切法的成就都離不開教學,這是我們在這部經裡看得清清楚楚,有很深刻的體會。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麼?讀書,讀經書;講學,講學是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念佛,除這個之外,什麼事都沒有,天下本無事,你能不成就嗎?不可能,你決定往生,你決定成佛,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不必再多事,把心定下來,這是什麼?真明白,真覺悟了。 

 

    社會的動亂、地球的災變,你不聞不問,自然清楚明了,為什麼?你心清淨,清淨心能照見。心覺悟、明白了,眾生的別業、眾生的共業,你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自己成就功德才能幫助別人,自己不成就,沒有能力幫助別人。地球這些災難,會有一般人傳說那麼樣嚴重嗎?不會。為什麼不會?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都在祈禱,真正修行的人都在懺悔,都在改過自新,所以大災難化成小災難,小災難就變成沒有災難。這一個地區懺悔的人多,改過的人多,念佛的人多,這個地方災難就減輕。

這個地方如果沒有佛法,沒有人改過,沒有人自新,沒有人回頭,他那個地方災難就重,不就這麼回事情嗎?學佛學什麼?學智慧,不能迷信,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真搞清楚,心就定了。所以在這一品裡頭,世尊勸勉我們大家要深信,這個信淺了不行,要深信。淺了是什麼?你還到處去打聽,打聽這個、打聽那個,那信都不深;信深了沒事,心是定的。凡是生到邊地疑城都是信心不夠深,帶著疑惑。我們今天要到處問這個、問那個,問佛菩薩還是信心不夠深;信心深,佛在面前也不問他。我這個話,阿彌陀佛聽到了,你看他點不點頭?我沒有說錯,全是事實真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