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淫好色之淫禍案集

案例一:李登,年歲十八即考中解元。奇怪的是,在他考中解元之後的大約三十二年當中,也就是直到五十歲時,他參加歷屆科舉考試都以名落孫山而告終。命運似乎告訴他,這一輩子他也不會及第。對此他十分懊惱不解,感覺自己的學問很高啊,怎麼會年年考而年年不中呢?

 

於是他去請教一位法號為葉的道家法師。法師問清楚緣由之後就開始做法事,祈請文昌帝君對此給予開示。帝君隨感而應現身示現,命吏官拿出一本簿籍展開念道:“李登出生時,上帝賜李登玉印,令其十八歲中解元,十九歲做狀元,五十二歲官至右丞相。”吏官接著念道:“由於李登在考中解元之後行為不端,私窺鄰居之女,雖然邪行未遂,但卻因此連累其父為他坐牢。為此,李登科考及第推遲十年,名次從狀元降為二甲。然李登不思檢點,繼而又侵奪他哥哥的房屋地基,導致兄弟二人公堂訴訟。為此,科舉及第又推遲十年,降為三甲。又後來,他在長安官邸寄宿時淫一良家婦女,為此又推遲十年。今年他又盜淫鄰女,造下新罪孽。李登長期以來作惡多端,不知改悔,祿籍削盡,死期將到。”

 

法師得到帝君的開示之後,將開示的內容原原本本告訴了李登。李登聽罷悔恨交加,一言未發。後至家中,憂鬱而死。

 

批:李登就是所謂“長期造惡不知止,福報日損而不知”的愚癡人。假如他能早點覺悟、早生悔恨,止惡行善、修德贖怨,那麼他命中的狀元和宰相尚可以完璧歸趙。或者前惡雖做,但做一次惡事就能覺悟到“因果可畏”,真心發願“後不再造”,那麼科甲顯榮依然可以“得半而居”,以此彰顯天地之所栽培。再者,祖宗累代所積的福德因李登一人而喪失殆盡,真是辜負祖宗無窮啊!所謂“祿盡身亡”,正是對李登一生結局的寫照。

 

至於造作邪淫罪業對“科甲及第或功名考取”的嚴重影響,我們用古聖賢人的一個比喻來說明,叫做“萬不及一”。就是說,一人造邪淫,一人的錄取受到影響;萬人造邪淫,萬人遭削藉,萬人遭落榜,不會有一個幸運者能逃過因果報應的懲戒!簡言之,若有一萬個人造作了邪淫,那麼這一萬個人參加科舉考試,其結果將是個個難以考中!人人都受影響,不是不中就是名次降低,所以叫做“萬不及一”。

 

一個人能享終身的富貴榮華,僅僅是能忍片刻功夫的男女之歡娛而已!由此可見,世間有多少這樣的愚癡者用一生的富貴功名只換來不到半晌功夫的男女之歡!真乃可嘆至極!世間人有多少人有緣分、有福報能看到乃至能聽到這個道理?看到和聽到之後,又能堅信不疑的人又有多少呢?

 

考取狀元、官至宰相,歷史上數百年中僅出這麼一兩例而已。只因造作邪淫罪孽,便使本來該出世的狀元和宰相蕩然無遺。至於世間芸芸眾生,命運各異,但與李登的命運相比,可謂萬分不及李登!我們的命運不如李登,而我們所造的罪孽卻超過李登不知多少倍!我恐怕司祿神未必只是用“降甲、降官職”以示懲罰,更嚴重的果報、地獄三途之報眨眼就到。那些暫時還沒有受報的人應當引起高度的警覺,這是上天給我們機會和時間,讓我們自我反省和覺悟;這是上天憐念我們“性本善”,而期待我們能及早改過向善。危險啊,危險!當今之世,凡是才高學廣而依然窮困不堪、或大志難酬之人,看到這則案例應該好好反省平生的所作所為,捫心自問:自己曾造過此種罪孽否?

 

“命由自己造,果報還自受”,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縱觀世間人事沉浮,感想深切,偈誦由心自然而起。

 

《可憐》偈誦曰:

 

每每富貴當升遷,美色悄然現在前;

迷惑愚癡多障難,不知上天來考驗;

衣冠禽獸貌岸然,錯將毒食當美餐;

官祿榮華將削盡,怨天尤人不知然;

真可憐啊好可憐,自以為是幾十年!

 

案例二:出身官宦之家的徐生,年少有才、有名。因私見鄰居的女兒長得很美,便蠱惑其妻,讓妻子給這個小女子先送些好處,然後再請她到家裡來做刺繡活計。此後小女子便開始頻繁出入徐家。有一天,徐生預先藏在床下,待小女子進屋開始刺繡後,徐妻便假裝出屋去廚房,此時徐生突然從床下鑽出強暴了小女子。事發之後,小女子的父母因愛面子而逼著女兒自盡,致使小女子含怨而死。

 

後來,徐生每次參加科舉入試,在考場中都會突然看見一個女子披著血衣而來,且屢試不中。再後來,徐生居然被亂兵所殺!

 

案例三:張明三的父親在瓊崖為官,他則隨父而居。閒遊中,張明三結交上了鄰居指揮使家的兩個女兒。時機成熟之後,他暗中帶上二女渡海私奔他鄉。女孩子的父親發現兩個女兒失踪,急忙尋追。張明三怕事情敗露,不想承擔責任,情急之下在渡船上將二女推下大海,致使二女死於非命。

 

事情過去十年後,張明三患上了腰疾,便請孫醫生來治療。孫醫生醫術高明,使張明三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轉。當晚孫醫生夢見有二女拉扯著他下水,邊拽邊說道:“我們本是瓊崖人,是來找張明三索命的,你為什麼要阻止我們?!”孫從夢中驚醒,把夢中之事告訴了張明三。張明三聽了,用手搓著自己的胸口感嘆道:“罪孽已經造下,我豈能不危在旦夕!”轉過月來,張明三即死去。

 

批: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縱然逃過世間法律的製裁,最終也逃不過因果報應。

 

案例四:龍舒縣的劉堯舉專門包了一條小船去參加科試。船主的女人也在船中,劉見其色美,竟多次暗中引誘調戲。因船主在場,劉無法得手。等到第二場考試,劉堯舉交卷出考場很早,春風得意,一路趕回船上。他見船主去了岸邊的集市,遂與船主女人通姦。

 

當天晚上,劉堯舉的父母同時夢見神告訴他們:“你家郎君本應該得首薦狀元,因他今天的行為實為不義(淫他人婦是謂不義),故他已天榜除名了。”

 

等到放榜後才知,主考官本已把劉堯舉擬定為狀元,後卻發現他違反了考場規則,於是劉的考卷便被作廢,因而除名。得知這個情況後,劉堯舉生起了大悔恨心。後來竟然終身沒有及第。

 

案例五:常熟縣有位叫錢外郎的人,家住在武斷。鄰里中有位婦女,色美而家貧。錢外郎“起心私之”,遂貸銀子給這位美婦的丈夫,讓其夫到很遠的臨清去販布做買賣。如此一來,錢外郎就有了與此婦相通的機會。一天,鄰婦的丈夫坐船出門,船因潮落不能啟航,於是他又返回家中。不料回來發現錢外郎正摟抱著自己的老婆,他見狀既羞又怒,扭頭返回自己的船上。

 

錢外郎怕事情敗露,遂與該婦定下計謀,晚上派人到船上把女人的丈夫當做偷船賊給殺掉了。丈夫家族的人知道此事有怨,於是告到官府。錢外郎二人被抓到官府後雖已認罪,但他心有不甘,又出錢上訴,居然得以倖免,被判無罪釋放。二人從衙門牢房出來,剛出大門,忽然雷雨驟作,一個閃電霹雷下來,兩人當場被雷擊而死。

 

批:淫其婦而殺其夫,天理難容,冤魂不散。因此,人雖巧於計謀,而上天更神於報應,所謂人算不如天算!試看錢外郎此等人,犯殺、淫罪孽而安然不受報的,百人當中不得一個。殺害別人,與舉刃自殺有何兩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