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修善作惡如種穀(文白對照)

修善作惡如種穀

譯文

世間人往往愚癡,不明白因果道理的事實真相。見到修善而有禍秧,便說善不可以修。見到作惡而仍享福報,便說惡不足以戒。不知禍福的降臨,有近有遠。遲早不一定。近的凡夫都可以看見,遠的或者此生或者隔若干生才會受報,如果不是有宿命通的人,是不能見到的。現在做一個比喻,以希望大家能夠明了。

修善作惡,好像種稻穀一樣,某人今生雖然修善,因為前生所做的不能沒有罪過,所以今生所受到的果報就不可能沒有逆境。今生的這個身體,叫做報身。因為今生是男是女、或好或醜,以及長壽、夭折、貧、富、聰明、愚蠢、健康、疾病等等,都是前生所做所為招感而得到的報應,所以此生叫做報身。意思是前世心行造作的果報之身,由於前世的前因,造成今生的果報。

今生雖然修善,而前世的罪業重,因此不能馬上就能得到此生修善的善報,而先要遭受前世所造作的惡報。比如某人去年沒種糧食,今年雖然勤勞耕種,但是在未收穫之前,也不能免於飢餓。這個沒有糧食的情況,並非今年勤勞耕種所造成的啊。今年的沒有糧食,是因為去年沒有耕種造成的。今年既然辛勤耕種,待到收穫以後以及明年就有糧食了;

作惡的人,尚且還沒有受到惡報,是因為還有餘福沒有享盡。比如某人去年辛勤耕種,今年雖然不耕種,而仍然不至於受飢餓的原因,是因為去年的收成還有盈餘。而等到去年的糧食吃完後,因為今年沒有耕種,就會沒有糧食吃了。要知道善人得惡報,假使他不修善,他受到的惡報就會更加大。因為修善的原因,而他的惡報也隨著減輕了;惡人得善報,假使他不做惡,他的善報就會更大。因為作惡的原因,善報也隨之減輕了。

世間人對於衣食等等供給身體必須的物品,都知道預先備辦,這樣才不會導致臨時茫然無措。然而對於身心性命的頭等大事,不但不知道預先修持,而且對於預先修持的人看成是愚癡,而把自己的肆意縱情、放縱淫殺,看成是有福,有智慧。殊不知世間盲聾喑啞、殘廢無所依靠的可憐人,和牛馬豬羊等動物,或者給人做苦工,或者被人吃,都是這種自以為有福有智的人,所最終得到的真實“好報”而已。修行之人,必須具有堅決、剛烈的志向。

任憑他譏笑毀謗,我仍然是絲毫沒有懷疑。如果聽到別人毀謗,就退失道心,這種人也是由於前生善根浮淺所造成的。不把佛金口誠言做為皈依,而卻把愚夫愚婦的歪理邪見做為根據。固然會常在生死輪迴之中,永遠遭受三途的苦難。而想要得到人天之身尚且困難,何況了生死超凡入聖,以至於成佛的大利益呢?

淨土法門,用真實的信心、懇切的願力念佛,堅決求生西方做為宗旨。如果念佛人不願意求生西方,就是違背佛教,好比王子寄居在其他的國家流浪,不相信自己是王子,只想能夠天天討飯,不至於餓死就感到心滿意足了。這種的下劣知見,怎麼能不讓人憐憫呢?
原文

世間愚人,不知因果。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見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可戒。不知禍福之來,有近有遠,遲早不定。近則人俱得見。遠則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今設一喻,以期易知。作善作惡,如種穀然。其人雖善,以前生所作不能無過,故今日所受不能無逆。今生之身,名為報身。

以今生之為男為女,或好或醜,以及壽,夭,貧,富,智,愚,康,病等,乃前生之所作所為所感之報,故名此身為報身。謂其為前世所作之果報之身,以前世之因,為今生之果。今生雖善,前世之業重,不能即得其為善之報,而先得其前世之惡報。如人去年未種穀,今年雖勤勞耕種於未收穫之前,亦不免於無糧。此無糧,非因今年之勤勞而無也。今年之無糧,乃去年不下種所致。今年既勤耕種,則收穫後及明年則有糧矣。

為惡之人,尚未受禍,以有餘福未盡。如人去年勤耕種,今年不耕種,而仍不至飢餓,乃去年之所餘。吃完,則今年未種,將無所食矣。須知善人得惡報,使不為善,其惡報當更甚。由作善,而惡報隨之減輕。惡人得善報,使不為惡,其善果當更大。由作惡,善報亦隨之減輕。

世人於衣食供身之物,悉知預備,不致臨時失措。而於關於身心性命之事,不但不知預修,且以人之預修者為痴,而以己之肆志縱情,恣行淫殺,為有福,為有智。不知世間盲聾喑啞殘廢無依之人,與牛馬豬羊或為人服役,或充人口腹者,皆此種自以為有福有智之人,所得其福智之真實好報耳。修行之人,須具決烈之心。任彼誚謗,我總了無疑慮。若聞人誚謗,便生退心,此種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淺所致。不以佛所說者為依歸,而以愚夫愚婦所說者為根據。固當長在生死輪迴中,永受三途之苦。而欲得人天之身尚難,況了生死超凡入聖,以至成佛之大利益乎。

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佛,決定求生西方為宗旨。若念佛人不願求生西方,即為違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國,不信自是王子,但願終日乞食,不至餓死,便為志得意滿。其知見之下劣,能不令人憐憫乎。——《文鈔》之《复楊宗慎居士書》印光大師著述佛弟子敬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