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又出新手段:有人以郵包有毒品為由騙財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昨日從深圳警方獲悉,近段時間來,“郵包未領”短信詐騙報警高發。警方提醒市民,郵政局包裹未領提醒一般專門有張提醒單貼在家門口,不要輕信手機上的聯繫電話。如被告知要轉賬,則十有八九是詐騙。


昨日,家住羅湖的郭女士收到一條短信:請您來我郵電局盡快領取郵包聯繫電話8266××97。郭女士打電話過去,對方告知該郵包已被公安局扣下,然後又給了一個“公安局電話”。聯繫上所謂的“公安局”後,對方稱郭女士的郵包內查出有毒品及銀行卡,要凍結其所有銀行賬戶。郭女士急忙否認並按照對方要求將銀行卡插入櫃員機操作“以證清白”,慌亂之下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將卡內5600多元轉出。隨後發現被騙。


據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相關民警介紹,近段時間以來,警方頻頻接到“郵包未領”類短信詐騙報警。儘管網警與刑偵部門已經打掉多個詐騙團伙,但此類詐騙還是層出不窮。同郭女士的情況相似,首先,嫌疑人會群發“郵包未領”的短信,沒有固定對象。接著,嫌犯冒充郵政局工作人員,先套取事主姓名,問有沒有從某地來的郵包,謊稱該郵包內有違禁品被公安機關暫扣,再給你一個所謂公安機關諮詢電話。第三步,另一個或兩個人冒充公安民警,騙取事主信任,並強調不能讓轄區公安機關知曉,否則郵包問題將擴大。第四步,讓事主把銀行卡內的錢轉入其所謂安全賬戶中,騙錢成功。


深圳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郵政局包裹未領提醒,一般專門有張提醒單貼在家門口,不要輕信手機上的聯繫電話。如果收到的短信中包含“110”等號碼,同樣需要警惕。作案分子在詐騙過程中使用非法改號軟件來顯現類似公安“110”或者其他公檢法機關的辦公電話,非法改號軟件只能虛擬號碼,並不具備真實呼叫功能。因此,含有“+”號的類似電話,需要市民仔細甄別。




警方強調,“110”是警方接處警平台,只受理群眾涉及公安職能範圍內的求助、報警、舉報、投訴,不具備辦案的功能,警方不會通過110撥打群眾的電話來辦案。依據法律法規,任何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等政府部門辦案有嚴格的法律程序,其工作人員不可能在電話裡讓事主轉賬到所謂的“安全賬戶”或通過電話核查賬戶資產。


如果市民違反了法律、法規,肯定會有專門辦案民警上門核對情況,不可能只通過電話轉賬。外省市的公安機關一般會尋求本地公安機關協助,如有問題可以先諮詢自己轄區派出所或警務室民警。


此外,最關鍵的一點,所有詐騙嫌犯都會給出賬號,讓事主進行轉賬。因此,民警提醒市民,無論遇到任何情形要向他人賬上匯款前,不妨告訴家人和好友,務必核實情況後再進行轉賬匯款,謹防上當造成財產損失。(記者黃順)


五類詐騙手段需防範


近期,除了“郵包未領”短信詐騙高發外,警方還接到另外五類較為多見的電信類詐騙報警。


涉嫌經濟犯罪詐騙。家住福田的李小姐接到電話“+0755110”稱,她在福建涉及一宗金融詐騙案,讓其撥打福建經偵大隊電話“+87986621”諮詢,並稱帶“+”的號碼是公安局錄音報案。李小姐打過去被告知,嫌疑人掌握其個人信息隨時會將其銀行存款轉走,並按提示將15000元轉入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後發現被騙。




提供個人貸款詐騙。寶安的劉先生收到短信“您缺資金嗎?××公司提供個人貸款,無需擔保無需抵押”。聯繫上對方後,嫌疑人先要求劉先生提供相關材料,後稱貸款已匯入其賬戶,但對貸款做了暫封,要求其先交首季利息2000元錢進行解封。為盡快拿到貸款,劉先生將錢打入對方賬戶,但公司及“貸款”卻沒了踪影。


異地刷卡消費詐騙。羅湖的魏先生收到短信稱,他的銀行卡剛剛在惠州某商場“刷卡消費”5899元,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某號碼諮詢。魏先生根據號碼回電後,嫌疑人稱自己是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魏先生的銀行卡可能被“壞人”複製盜用,讓他把剩餘的錢轉到一個“安全賬戶”,魏先生隨後被騙。


低價二手車詐騙。龍崗的徐先生收到短信,稱有大量九成新套牌車(本田、奧迪、奔馳等)在本市出售,售價不到8萬元。徐先生撥打電話稱想要購買,對方提出必須交定金才能進一步辦理。隨後,徐先生被騙3000元。


“總公司領導”出書詐騙。福田的李小姐在一家區一級單位當辦公室主任。日前她接到電話,對方稱是她所屬總公司的老總秘書“×××”,名字一個不差,聲音也很像。對方稱,其老總剛剛出了一本書,希望基層單位購買。李小姐和單位領導商量後,決定購買300冊。隨後,向對方指定的賬戶支付了訂購款,後發現被騙。(記者黃順)


教你如何“玩”騙子


近幾年來,電信類詐騙幾乎人人都會遇到,讓人不勝其煩。如何對付這些騙子,民間想出多種辦法,目的只有一個:玩死騙子,讓詐騙絕跡。




每天輸錯密碼。當騙子公佈自己的賬號後,網友就在網上用這個卡號隨便登錄,然後亂填密碼,填錯三次,這個銀行卡當天就被凍結。由於大多數銀行都是凍結一天,因此接下來每一天,網友會接著再亂填三次,再將卡凍結。更絕的是,有網友凍結了騙子一個賬號後,還專門打電話去跟騙子說,剛剛那個卡號轉賬沒有成功,希望重新給一個賬號。然後,再把新的賬號給凍結了。


“訂叉燒飯”。根據騙子在短信中公佈的“諮詢電話”,有網友在網上發起“訂叉燒飯”運動,就是讓大家不斷撥打該電話,要訂叉燒飯,把詐騙電話打爆。然後,大家把和騙子的對話發到網上以博一樂。比如,網友:“是建行×××中心嗎?”騙子:“是的,請問有什麼事可以幫到你?”網友:“我收到短信在萬象城消費了9000元。


你們不會是詐騙集團吧?”騙子:“哦,你誤會了,我們這裡是……”騙子:“那好,你幫我定個叉燒飯吧。”騙子把電話掛了。搞笑的是,最後連騙子都被網友感染了,也主動“入戲”。網友:“我找叉燒飯。”騙子:“哦,你找叉燒飯有什麼事嗎?”網友:“不告訴你。”騙子:“哦。叉燒飯不在這里幹了。”網友:“他們兩個都不在這里幹了嗎?”騙子:“兩個?”網友:“是啊,我朋友,一個叉燒,一個飯。”騙子:“(笑了)是啊,他們都不干了。”網友:“是不是你們太蠢,業績不好,騙不到錢啊?”騙子把電話掛了。


記者提醒


“轉賬一分錢”這個不可行


有網友出主意,每次給騙子的賬戶轉一分錢,然後讓騙子支付2元錢手續費。但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並沒有轉賬讓對方出手續費的服務。而且每次轉賬一分錢,給銀行系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因此這種方法不可行。(記者黃順)


(深圳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