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舍就有得,這是大自然的感應

末後一條叫「功能」,「謂諸如來於所作利益眾生之事,無所作願,無所取捨,而自然成就。」這是佛菩薩,這是如來功德,我們應該安住功德法中。為什麼一般人讀了經、聽了經做不到,為什麼?害怕,我舍了之後怎麼辦?誰給我?說老實話,舍了之後並沒有人給你,自然感應。大自然的感應,舍就有得,這個道理深,這個現象很複雜,我們用一句話來說,叫感應道交,絲毫不爽,這是與性德的感應道交,因為你所想的、你所做的與性德相應。我們起心動念水知道,我們一個善念,它回應我們的是美麗的結晶;我們一個惡念,它回應的是醜陋的結晶。

所以就像《十善業道經》上講的,你的心善、念頭善、言行善,無一不善,你所得的果報是超越一切的惡業,超越了。菩薩境界裏面,這是法身大士跟佛一絲毫差別沒有,無所作願。我們要問他,佛普度眾生,他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他立刻就幫助你。幫助你的時候,無所取捨,他對你有沒有求?沒有。為什麼?我們心裏想,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這個答案一定可以答得出來,那要答不出來,你聽經就白聽了,一體。我的左手這裏有點癢,右手去給它扒一扒,左手問右手,你為什麼要給我抓,你希望我怎樣報酬你,有沒有?沒有。為什麼?一體。一體裏面,取捨、作願就沒有了,對立的時候才有。

  對立在佛法裏頭入門的時候已經放下了,你看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五種見惑放下了。頭一個身見,不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不會跟一切人對立,不會跟一切事對立,不會跟一切萬物對立,對立沒有了,這就是無所作願,那個願是圓滿的。願是什麼時候發的?在因地上發的,剛剛初學發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到成佛的時候是自然的,只要眾生起心動念,必然有感應,他就有應。雖有應,沒有取捨,也就是說,沒有起心動念事情辦得圓圓滿滿,讓各個人都滿意。他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這叫什麼?叫自性起用,不可思議!所以他自然成就,沒有絲毫造作的痕跡,那麼樣的圓滿。我們要把心安住在此處就好。

無量壽經菁華  (第二十二集)  2010/1/15  華嚴講堂  檔名:02-038-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