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應該怎樣去關懷父母、關懷家人?

問:

請教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去關懷父母、關懷家人?感恩您!

----------------------

蔡禮旭老師答:

  在關懷父母方面我們要能時時看到父母的需要。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我們常常去關懷?身體。我們把它歸納一下,「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個「志」也可以當心願。

「養父母之身」,所以生活起居、食衣住行都應該去關懷。假如我們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者住得很近,在食物方面,我們就可以回去的時候帶些水果、帶些蔬菜回去。

我小時候就常常看到我母親差不多兩、三個禮拜就回我外公外婆家,我是標準的跟屁蟲,所以每次都跟我母親一起回去。一來可以學習到母親的孝心,二來因為每次回去,外公外婆很高興,常常就拿很多東西出來給我吃。一罐飲料喝完,他馬上又去拿另外一罐,有時候一連都喝了兩三罐。

在這個喝的過程,也能夠感受到外公外婆對我們的疼愛。其實讓孩子多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接觸,他就能夠感受到天倫之樂,這也很重要。常常回去,就能夠在食物當中去觀察到,可能米快沒有了,油快沒有了,我們都主動幫父母去買,父母一定會覺得非常窩心。

  另外,人老了就怕身體不好,所以我們也要常常跟父母溝通一些健康的觀念,有健康的知識才會做出健康的抉擇跟判斷。我們見面,人家說人老了見面都說,吃壞一點才不會高血壓,才不會得癌症;因為年老吃得愈清淡,身體的負擔愈少。

但是你也要透過跟父母溝通,再慢慢告訴他,吃清淡好,不然因為我們的上一代窮怕了,所以他覺得不多吃些魚肉,好像營養不夠。甚至於現在都提倡吃糙米、胚芽米,比較營養,那都是全營養素,白米飯只有醣類。

但是假如我們拿糙米,甚至於拿番薯(這些都比較營養)給父母吃,他們會覺得:我現在生活比較好了,還要我吃這些東西,我要吃白米飯。他們的觀念一時間轉不過來,你都要循循善誘跟他們溝通。

我們在建立父母,還有建立家人的正確觀念,讓他身體好,這個觀念的建立也決不是一蹴可即。欲速則不達,我們不可以操之過急,不可以強加於人:你就是給我吃就對了,不要說那麼多!這樣父母也好,家人也好,心裏好不好受?不好受。當心裏不好受,吃的東西再營養不好消化。

  所以有位朋友(一位女士),她剛好聽了我們的課程,瞭解到飲食應該少肉類,多素食,對身體會有很大的幫助。她聽完之後很高興,回去就跟她先生說:從今天開始,我不再煮肉給你吃,我是為你的身體好,你要領情。

當天回去,有沒有魄力?很有魄力!但是太操之過急,會有反效果。所以一、兩個禮拜以後,她到我們中心去找我,臉色不好看。她跟我說:我先生真是不受教,我為了他好,希望他健康一點,所以就不煮肉給他吃,他居然不接受。發了些牢騷。

  我就跟她倒了一杯水,然後她在喝水的時候,我就告訴她,我說:你先生假如有外遇,你要負責任。她嚇一跳,我說:你先生假如得了高血壓,你也要負責任;你的孩子愈來愈少機會可以跟他父親相處,父子關係受到影響,你也要負責任。

我愈講她愈納悶,怎麼會這樣?我接著就問她:你今天不煮肉給你先生吃,請問他還有沒有吃?她說:有!他都到外面去吃了。我說:對!到外面去吃,可能又跑到酒店去吃,到時候那邊有很多女生,剛好遇到不好的緣分,是不是有可能會出狀況?

所以,有外遇你要負責任。到外面吃東西,外面煮的都又油又鹹,可能吃個三年血壓上升,就得高血壓,你也要負責任。先生每天都在外面吃,跟孩子都不能夠有很好的溝通,很好的關懷,所以父子關係也是你搞砸了,你也要負責任。

  她就很委屈的樣子,我跟她說:你當初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先生、讓家人更健康。那請問你,現在達到這個目的了嗎?人很多時候目標都正確,但是路走到一半都忘記了,都在中途意氣用事。

我就跟她說:你要讓一個人接受一個觀念,不是一下子的功夫,你要做得不露痕跡。比方說這個禮拜煮三樣肉,下個禮拜把它變成兩樣,再下個月變一樣,慢慢減少,讓先生沒有察覺。但是你把肉拿完了,端上來的菜要很好吃,所以你要趕快去跟別人學習,如何把素食做得比肉還好吃。你先生一邊吃說:這道菜是什麼?怎麼這麼好吃?你說這個叫素食什麼什麼菜,他會對素食就更能接受。

  另外,這些正確的觀念,你要常常一點一點去跟他溝通。比方說,我們女人就可以發揮我們的溫柔,就跟先生說:你的健康是我一輩子的幸福,所以你的健康太重要,怎麼吃得健康?雷久南博士這本書寫得很好,或者哪個專家寫得很好,裏面有什麼觀念,你就一句、兩句慢慢給他灌輸進去,他就很能接受。

我接著又跟她建議,我說:有時候你就帶你先生一起來上課,上完課中午就留著跟大家(我們中心這些老師)一起吃飯。他就會覺得,你也吃素,他也吃素,他就不會覺得吃素是很希奇的事情。邊吃的時候,旁邊的老師就會跟他說:素食不錯吧!他先生就會說:不錯,不錯!慢慢就有團體的氣氛。後來她先生兩、三個月以後,也很自然就吃素了。

  所以,我們在關懷父母、關懷家人,也都不能操之過急。當然你要關懷別人的健康,首先你自己的知識要足夠,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很多人他在某些方面的知識特別豐富,都是在生活當中需要的時候才會提升。比方說媽媽的身體有點狀況了,我們才懂得趕快去研究這些學問,我們不要等到家人身體出狀況了才學,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比較辛苦了。我們現在先好好學,好好把這些觀念帶到家庭當中,這是「養父母之身」。

  再來,「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心裏面能夠常常很歡喜、很自在。這裏有個前提,就是我們所作所為一定要讓他安心、放心。假如我們的德行不好,縱使你每天都供養父母很好吃的飯菜,父母吃了之後會不會快樂?也不會;他可能邊吃還邊幫我們提心吊膽。中國的父母比較含蓄,他心裏面的感受,有時候不會在言語當中流露,所以我們要善於去體會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論語》裏面有說,君子要有「九思」,要有九個常常懂得觀照的一些態度。哪九個?第一個是「視思明」,第二個是「聽思聰」,要能從父母的言談當中,聽出他們心裏的需求。比方說我們很久沒跟父母打電話,母親打過來,還等父母打給我們,我們已經太失禮了。
父母過來跟你問問你現在的工作狀況,雖然是在問你的工作狀況,事實上我們應該能聽出來,他已經在想念我們,甚至於是想念孫子。我們聽得出來,我們就不等父母開口,主動要回家去探望。

其實人只要上了六十歲以上,老得就會愈來愈明顯,當我們一、兩個月沒看到父母,一回去一看到會有什麼感覺?怎麼老這麼多!所以我們要珍惜跟父母相處的機會,善體親心,常常去關懷、去問候。這是「養父母之心」。

  再來要「養父母之志」,父母的心願。《孝經》裏面有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我們把身體照顧好,這是孝道首要的工作。「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假如我們用自己的德行,對家庭、對社會有所貢獻,最高興、最滿足的是誰?是父母,還有老師。

這是養父母之志。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分善心,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很多父母因為全心全意栽培孩子,在很多社會方面他想盡力有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當他的孩子能夠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他會覺得很欣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