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當代佛子為什麼要重視《弟子規》、《太上感應篇》

從根本修就比什麼都重要,不能躐等。末法時期真正有把握,決定成就的,就是淨土。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是他老人家給我奠定學佛的基礎,這個我非常感激。基礎,現在我跟諸位介紹,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從什麼地方入門?從《弟子規》,《弟子規》學什麼?學倫理道德、學孝親尊師;然後從《太上感應篇》學因果教育,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再從十善業學佛門的基礎教育,《十善業道》。這個提倡不是我發明的,不是我有什麼高見,我沒有,這是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很多人疏忽了,我比較留意一點,所以得一點好處。在哪一部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跟韋提希夫人說的淨業三福。韋提希夫人見到極樂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用他的神力把極樂世界變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親眼看到。她看得歡喜,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怎樣才能往生?世尊教她先修淨業三福,這是基礎教育。

  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看這一條四句話,裏面講的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我們從根本修。孝養父母是孝道,奉事師長是師道,孝親尊師,你看擺在第一句,《弟子規》裏面就是講孝親尊師;慈心不殺,這是因果,不殺生、不食眾生肉比什麼都重要,《太上感應篇》給你講因果報應;末後一句,修十善業,這是佛門的基礎。我們今天十善業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弟子規》跟《感應篇》的底子。想到從前,過去這一百年前,無論出家、在家他都能做到,為什麼?因為他們從小就有《弟子規》跟《感應篇》的基礎,所以十善業他就不難。你今天在佛法裏面想成就,你不從第一福認真去學習,你這一輩子就空過,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這肯定的。

  有這個基礎,才能向上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講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們想想看,前面這一條是世間法,第二條才是佛法,你才受持三皈。在從前受三皈的條件是第一條修好了,第一福修好了,才有資格去受三皈、去受五戒,才有;現在是什麼?第一條沒有就受三皈五戒,所以三皈五戒是假的,做不到。第二是小乘,由小乘再進入大乘。第三福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佛說得好,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個話說得重。三世是什麼?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修行人成佛,都是以這個為基礎,你說這個多重要!念佛求往生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往生經裏面講的。我們把這段教訓疏忽,所以雖然學佛學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佛,到最後還不能往生,什麼原因?沒有按部就班的學習,錯在這裏。希望各地淨宗學會的同學要特別注意,要認真去理解這段經文,依教奉行,自行化他,你才能成就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