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二輯)

 

如本法師著

 

1.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2.如何是『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

3.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

4.在家三寶弟子,如何護持三寶?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6.如何破『我執』?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體系,立論如何?有何差別?

8.男眾與女眾在修持上,證果上有何差別?

9.明心未必見性,見性必得明心,這句話是否正確?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為主?其餘能否往生極樂世界?

11.要消業障,要從那方面入手,才能達到真正的消業障?

12.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13.『閉關』的實際意義何在?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閉關?

14.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種心態來正見它……?

15.眾生會因妄想而起心動念,請問佛還會起心動念嗎?

16.請問佛法和生活之間,是否有關連?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17.菩薩度化眾生,要有那些方便?

18.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19.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還是以『生』為主的宗教?

20.何謂『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

21.眾生有生有死,有來有去,為何聖者卻說無來無去?

22.人從那裡來?

23.如何才能達到『實相念佛』?怎樣才能見到佛性?

24.何謂『道』?

25.眾生業重,如何轉業力為願力?

26.佛法有空門與有門,如何能深入?

27.禪淨雙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為主要支柱?

29.佛教對『正見』的看法如何?

30.請問成佛之後,會變為眾生嗎?還有因果嗎?

31.學佛要出三界,請問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32.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33.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34.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35.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36.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37.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38.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40.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41.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42.請問如何修行?

43.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44.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45.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46.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47.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48.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50.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51.請問在平常見到鬼界的眾生,是好或不好?

52.要怎樣才能攝心念佛?

53.何謂『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是涅槃』?

54.請問一位弘法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55.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56.請問身為學佛的人,怎樣才能達到解脫?

57.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該如何安住?

58.請問聽經、念佛都要迴向嗎?其意義為何?

59.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60.學佛貴在精進,請問精進的定義為何?

61.請問真正的禪定是什麼?

62.發願到極樂世界修行,與發願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別?

63.何謂『三德』?

64.何謂『念佛三昧』?

65.請問『三慧』與『三學』其意義為何?

66.佛教常說『隨緣』,這是否含有消極的態度?

67.佛教徒和外道同樣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別?

68.請問往生極樂世界,得生三輩九品,須具備修持何法?

69.佛教徒對『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70.世間的忍辱和出世間的忍辱,有何差別?

71.何謂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義?

72.請問戒律中的『開、遮、持、犯』,其意義何在?

73.何謂『譏嫌戒』?何謂『根本重戒』?

74.請問『供養』的定義為何?

75.何謂『三聚淨戒』?其意義為何?

76.何謂『現報』?何謂『花報』?

77.何謂『無緣大慈』?何謂『同體大悲』?

78.請問佛與菩薩有何不同?

79.世人修行何以學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80.何謂『有佛無佛法住法空』?

81.何謂『獨頭意識』?何謂『微細念頭』?

82.何謂『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83.請何『信佛』與『學佛』有何不同?

84.請問在家居士組成團體共修,如不如法?

85.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沒有『道行』?

86.為什麼佛教徒對人會說你很有『福報』,而不說你很有『慧報』?

87.學佛有些人思想活潑,有些人思想較呆滯,這兩種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

88.請問每尊佛菩薩示現的形像都不一樣,其意義代表著什麼?

89.請問『法律』與『戒律』有何差別?

90.佛門有句『清淨不用掃,空門不用觀』,其意義如何?

91.『般若』是什麼意義,分為幾種?

92.何謂『十二因緣』?

93.六根清淨如何解釋?

94.佛門中常見『卍』字,是代表什麼意義?

95.什麼叫做『八種福田』?

96.何謂『三種慈悲』?

97.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階級,何謂『四姓階級』?

98.出家有那些類別?

99.佛門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100.何謂『龍華三會』?

 

1.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所修證的果位有何不同?

 

菩薩是梵語,是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的簡稱。佛是梵語,是佛陀耶(梵語Buddha)的簡稱。

 

站在因果的立場而言,菩薩為因,佛為果。佛的果位是菩薩道行者最終目的,究竟的菩薩道,果位是平等的,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是通於出家與在家,所謂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是也!

 

若站在戒相立場而言,在家菩薩戒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出家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這是佛法給予修行者的一大權宜方便,在家戒質量少,出家戒質量多,因中質量有差別,果位亦有差別,不然就不用分為在家菩薩戒與出家菩薩戒之異矣!

 

在家菩薩戒僅是出家菩薩戒之部分而已!這是佛法給予在家眾行菩薩道的一種方便權宜,是過程而非終極之道。

 

菩薩戒云:『在家菩薩戒雖少,但不易受持,何以故?在家牽纏多,累贅多,業務繁雜多,是故不易受持;出家菩薩戒多,但牽纏少,不必受家庭種種牽纏,不用經理雜煩瑣碎之事,是故聖戒易持。』

 

2.如何是『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

 

首先,必須將三寶之義略釋一番,而後詳盡闡述,請仁者諦聽:

 

佛法僧稱之為三寶,何謂佛寶(梵語Buddha)?佛陀耶是印度梵語的翻譯,中文為覺者,覺悟人生與宇宙萬法,非但自覺,還能覺悟他人,一切覺行圓滿,故稱之覺者。佛有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不可稱計之數,已徹底圓證菩提,永超三界,具足悲智圓滿者,故稱之為佛。

 

何謂法寶(梵語Dharma)?達磨由印度梵語所譯,中文就是佛所覺悟的真理與覺悟之方法,又稱為無比法。

 

大般若經云:『法由佛說,從佛心生,從佛口生;法者證悟義,法者實相義,法爾如是義,法者解脫義。』

 

何謂僧寶(梵語Sainklesa)?僧伽耶是梵語,華譯為和合眾,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稱僧伽。僧寶割愛辭親,修習解脫之道,悟證無為法,廣度無量眾生,故稱之為僧寶。

 

那麼,什麼叫做『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呢?諸位大德們!三寶是世間大明燈,能讓我們由世間而出世間,由迷得悟,由苦得樂,由凡入聖,這一連串的功德力,有賴三寶而得度之,譬如渡河需要竹筏而促成;同樣的理由,要得度生死,共度覺悟彼岸,亦需三寶莊嚴以度之。

 

凡夫(梵語prthag-jana)處於生死大海中,無依無靠,受業力支配,不得自在,如水中之浮萍,隨波逐浪,無有定處,甚可悲愍;眾生能歸依三寶,依三寶而實踐,必能共證無上佛道,與諸佛正等無異。

 

若無緣歸依三寶,必將無止盡沉溺三界,永漂六道,招受邪說謬論毒化法身慧命,如是輪迴終無止息,受無量痛苦不在言下,如此下去,始終周旋不出生死洪流。

 

成佛之道云:『歸依(梵語sarana)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3.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

 

這是佛門中,為一些無法即時茹素者的一大方便,最終目的還是要全茹素的。

 

所謂三淨肉者,就是三種情況之肉類不得食,何等為三?

 

一、不自殺:不得親自殺一切眾生(梵語眾生bahu-jana),謀得其肉,若得其肉則犯。

 

二、不教他殺:自己想吃肉,自知不能親自殺,而教別人殺來給我吃,若得逞則犯。

 

三、不聞殺:非自己所殺,非教他殺,而親聞他人宰殺,眾生哭叫之聲,其肉不得食,若得其肉則犯。

 

這是所謂三淨肉之真義,為了減低犯罪之權巧而為,那麼,什麼叫做五淨肉呢?就是由前面三淨肉再加上兩種情形,合稱為五淨肉,何等為二?

 

一、自死:所謂自死者,就是眾生自己命終,非他人打擊之死,亦非種種策謀之死,得其肉而食者不犯。

 

二、殘食:所謂殘食者,就是眾生被弱肉強食,因而剩下之殘餘之肉,若得其肉可食,食而不犯也!譬如老虎追殺山羊,羊肉吃不完,剩下殘肉,得其肉者,食而不犯。

 

由三淨肉加上後兩種情況者,稱之為五淨肉,這是佛教界,為一些要茹素者,一時辦不到而開的方便法,減少犯重之嫌,特立所為,最終目的還是要全茹素才對!

 

4.在家三寶弟子,如何護持三寶?

 

佛法是覺悟之法,是世間的明燈,是出世之寶筏,不但在家三寶弟子要擁護之,出家佛弟子更應該全力以赴,換句話說:佛法之存亡,興盛與衰微,是每一位佛弟子的共同責任,佛法出現人間,猶如曇花一現;有緣者即可親近得到,無緣者,縱使奉獻在面前,亦然如隔千里。

 

在家三寶弟子,若欲護持佛法,應該護持正法,令正法飄揚寰宇,不是正法就不要護持,的確有許多在家三寶弟子,不能分辨正邪,一概無知的盲從與護持到底,壯其外道,如此一來,只有加速佛法的衰滅而已!可不慎之!

 

三寶(梵語tri-ratna),三寶之存亡興衰,有賴僧俗二眾之支柱。

 

大般若經云:『三寶不斷絕故,如來一切法,亦不斷,三寶斷絕故,如來一切法,亦斷絕。』

 

是故,護持三寶是佛門四眾弟子所應力行之責,佛於經典常呼籲在家弟子,要行四事供養三寶,普讓僧寶能安心立命行道,廣度眾生,何謂四事供養,分別如下:

 

1.飲食

2.衣服

3.醫藥

4.臥具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梵語菩提心(bodhi-citta),菩提譯為覺悟之義,菩提心就是覺悟之心,覺悟宇宙萬法,而自性解脫自在,發成佛之心,故名發菩提心。眾生始終未曾覺悟,不得稱為菩提心,唯有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yana)、菩薩(梵語Bodhisattva)、佛(梵語Buddha)等四聖,方得稱為菩提心,四聖中以佛的境界最為圓滿,菩提心最為究竟;六道眾生對三界亦有迷惑,知見不正,不得稱之菩提心,不妨稱為迷惑之心、染污之心、沉淪生死之心、無常之心、貪瞋癡之心是也。

 

發菩提心是學佛者必修的課程,只要你想成就佛道,就必須虔誠懇切的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因為菩提心是成佛的原動力,菩提心是因也是果,果由因而成,因是促成果之要素,無因即無果,是故,只要是佛弟子,自古至今,無不發菩提心,何以故?

 

高僧大德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播種。』

 

華嚴經云:『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

 

華嚴經云:『菩提心是善中之王,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

 

成就諸佛的淵源,就是在菩提心的有無關鍵,發與不發為分水嶺,若發菩提心,因而行菩薩道,即可成就佛道,指望有期;若不發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終無是處。

 

那麼,如何發菩提心呢?略提三點:

 

1.自己沉淪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周旋不出,因而廣受無量苦,今為出離生死,必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莊嚴福慧,以期證成佛道,是故,引發菩提心。

 

2.自己有生死輪迴,有無量逼惱,大地一切眾生也同樣有生死輪迴,有無量逼惱,如是對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故,發起菩提心,悲愍一切有情,廣行菩薩道。

 

3.眼見聖教衰微,存心不忍,為振興佛法,普令聖教共存人間,使眾生有緣共霑法雨,是故,發起菩提心,為護法護教故。

 

6.如何破『我執』?

 

我執(梵語atma-graha),眾生所以會輪迴生死,就是有我執,因我執致使不得證菩提,如來一代聖教,無非以無我破我而立論,我執意識堅深,生死就越深,我執一旦淨化,生死一齊休,即與涅槃相應。

 

華嚴經云:『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性。』

 

一語道破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寂滅性,寂滅性即是空性,空性(梵語sunyata)即無我,無我即解脫;眾生強烈我執,已經是根深柢固,始終以我為中心,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是故,有生死、有煩惱、有輪迴。

 

無我(梵語anatman)是建立在我之上而說無我,離開我並沒有無我,無我從我中解脫而得故,換句話說:我執是生死的根本,要得到解脫也必須從我執之處下功夫,並不是離開我執,另尋一個無我可得,若離開我執,另外有個無我可得,即是魔說。

 

是故,破我執須從無我的深觀中,正見我執是無我的,是寂滅性的,是空性的,是無自性的,我執是不可得的,若如是正見我執,那麼,我執亦是無我。

 

龍樹菩薩云:『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不依第一義,不得解脫。』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體系,立論如何?有何差別?

 

依據佛教(梵語Buddha-sasana)大乘經典有三大思想體系,立論是有差別的,不然何有大乘佛法三大體系之說呢?一代如來聖教不外乎空有二門,自古至今,始終不能超越此二門,此二門演化有大乘三系之說,何等為大乘佛法三大體系?分別如下:

 

一.虛妄唯識系:虛妄唯識系者,不但大談空性,而且信受一切法空,是指離心的外境是空,如論到不離心的現境,就又不得承認它們是有,如果心也是空無自性的話,那就不能建立一切,過失則非常重大,所以唯識學者盡管不斷的說空,但在究竟仍然保留虛妄分別的心識不空,這是唯識學者的立論,所以,依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的聖典而探源,這虛妄唯識系的立論,還是結歸有門的。

 

二.真常唯心系:真常唯心系的立論,比虛妄唯識系來得更進一步,不但外境是空無自性,就是虛妄分別心也是空無自性的,不能說它是有;可是妄心是空的,但隱藏在妄心背後的真常心,絕對不可說它亦是空的,因為,真常心從中具有一切真實功德,就是流轉還滅亦是依它而建立的,假使真常心也是空無的, 如何能夠建立一切,這就是真常唯心的立論,若以畢竟空的聖典來衡量,既然真常淨心不空,這真常唯心的系列,亦屬有門之系也。

 

三.性空唯名系:性空唯名系者,不但外境是空性,連同心識亦空,不但心識是空,乃至真常唯心亦空,依空建立一切法,所以,唯有勝義空為究竟,而歸宗於畢竟空,是為真正空宗,這是性空唯名系之所立論也。

 

法句經云:『於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中熾然建立,是善知識也。』

 

大乘佛法三大思想體系,真正開顯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義的,唯有性空唯名系的思想理論。虛妄唯識與真常唯心兩大系,雖然不斷講空,但以究竟空義衡量,就不能不判它們為有宗了。

 

8.男眾與女眾在修持上,證果上有何差別?

 

立場有差別,業報懸殊,故修持與證果是有差別的,現在分三點以答之:

 

一.以現世而論定修持與證果的話,不很正確,何以故?因為男眾或女眾累世所修,與今世的修持是有密切的關係,假使同樣修持一種法門,男眾累世已修持已久,當然女眾未曾修持,就不能相提並論,修持與果位就有所懸殊了;同樣的理由,假使女眾累世已修持已久,男眾未曾修持,同樣也不能對比了。

 

二.若以心理或生理而論,男眾遠比女眾來得殊勝,以身體結構而言,男眾較結實、勇猛,具有威德力;女眾較柔弱,威德力不堅定;在心裡方面,男眾性情比女眾來得寬廣大量些,女眾之心往往較脆弱,變化忽起忽落,不穩定性,在修持上與證果上,如此一來,就差別甚大了。

 

大愛道比丘尼戒經云:『沙彌具足亦得阿羅漢(梵語arhan)。身中能出水火。以足指按須彌山頂。三千大千國土皆為六反震動。如是女人雖得阿羅漢道。不能搖動一針大如毛髮也,何以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示現大丈夫相,而成就佛道故,不以女人之身成佛也。』

 

三.若男女眾同證同等果位,其體用亦然有別,願力亦有別,神通(梵語rddhi)智慧(梵語jnana)亦有別,畢竟,男女之報有別故,若女眾成佛的話,也必須女轉男身,因而成就無上佛道呢!如法華經所云:『龍女欲成佛,必將女轉男身是也。』

 

9.明心未必見性,見性必得明心,這句話是否正確?

 

佛法要義在見性,見性必定有明心,明心未必見性,何以故?心有善惡,善惡有生死、有輪迴(梵語samsara),必受善惡之心所支配,這是處於凡夫之心,不能自在故;二乘三乘乃至一乘聖者,皆明此心是生死煩惱之法,不究竟故,因而迴光返照,見自本性,永超生死善惡之心。

 

是故,聖者既能明心又能見性,見性又能明心,了知心性本不二,凡夫但知善惡之心,不能了見自性,捨性逐心,甚可悲哉!因此,無法超越善惡之心,就不得不受善惡之心所驅使,由此可見,佛法呼籲四眾弟子要見性,其意義在此。

 

涅槃經云:『見佛性(梵語boddha-dhatu),不名凡夫;不見佛性,是名凡夫。』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為主?其餘能否往生極樂世界?

 

阿含經云:『佛法以人道(梵語manusya-gati)為得度對象,旁度五道。』如來聖教根本意趣,以人道為得度對象,其餘五道是旁度對象,但是,佛法演變越來越脫離軌道,甚至讚揚天道,讚揚鬼道,以天或鬼為殊勝,更嚴重者,還有專門超度亡靈為主,卻疏忽了自己的修行,如此捨本逐末的作為,在末法現象的現階段,頻頻而出,這是佛法逐漸走入下坡的危機,是大家有目共睹。

 

自己不修行,不證道,僅為超度五道的悲願,這跟原始佛教有些背道而馳。至於其餘五道是否能往生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要看五道眾生是否具足信願行的資糧,若欲往生淨土,必須要有往生淨土的條件,若構成往生的條件,必然往生無疑;若往生條件不足,則往生淨土的希望,就如同空中樓閣,水中月哩!

 

11.佛教要消業障,要從那方面入手,才能達到真正的消業障?

 

業障(梵語karmavarana),生死輪迴的凡夫,大家都有業障,這是不容懷疑的,佛弟子都想消業障,但是要從何處著手呢?

 

諸位同參們!若欲根本解決業障,必須從心地下功夫,對人生與宇宙的真相,應徹底了知一切實相,使內心不迷惑,不迷惑才至於廣造一切業,若無業那來的業障呢?

 

普賢菩薩行法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梵語dharmata),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罪業本空,緣起空幻,了不可得;佛弟子不修行則罷,若欲發心修行,不要怕業障現前,此人永遠無法入道,心始終不得安寧,不能正見如來正法故。

 

修行者心裡應存著: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若能如此,就是真正的消業障,別無法門,更無捷徑可圖,佛法不講斷滅的,有因必有果,逃避業障就是逃避因果,自己不敢承認自己所作所為的業果,這不是大丈夫所應有的氣概,為智者所憐愍!大聖佛陀成就佛道,也要受因果之報,頭痛三天呢!

 

諸位同參們!佛神通廣大,為什麼不要逃避業障(頭痛三天)呢?因為聖凡不離因果(梵語hetu-phala),離因果無聖凡,是故,佛以如如不動之心,接受因果之報,豈可逃避而不受報呢?

 

12.教禪宗常提到破三關,何謂『破三關』?

 

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其次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禪宗本來是主張頓悟的,但學人根機有利鈍,智慧有深淺,為了適應學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關的辦法,除了上上根機之外,一般禪宗行人,都要經過三關的階段,其中以破本參為最重要。

 

太虛大師云:『不破本參,則根本談不上二關,然破本參而不知有重關須破,則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悟透末後牢關,亦易安於小乘涅槃。所以,必須透過三關,始能真實達到佛的境地。』

 

現在將教理配合宗門之修法,劃出表格,有個漸次可參究,分別如下:

 

生死煩惱→修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破三關→菩提涅槃

 

修三觀           修空觀             修假觀              修中觀

破三惑           破見思惑           破塵沙惑            破無明惑

證三智           證一切智           證道種智            證一切種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脫德            成法身德

破三關           破本參             重關                牢關

(轉凡入聖)       (轉聖入凡)         (凡聖不二)

 

13.『閉關』的實際意義何在?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閉關?

 

閉關這個名詞是禪宗的術語,具備有抖擻精神,保養聖胎(佛性),透悟佛性(梵語buddha-dhatu),成就佛性,圓滿佛性之義。

 

歷代禪宗的行者,若無破本參,就不得閉關,破本參就具有明心見性的條件,依此明心見性,方得閉關,因為沒有明心見性者,一入關房,不得實際修法,不得其門而入,生死根源不得破,唯有虛度光陰而已!

 

晚近以來,一些淨土宗的行者,乃至一些修行者,動不動就要閉關,似乎以閉關的名譽來襯托自己的聲望,甚至帶有消極以待而閉關,這些行為是不當的,與原本閉關的含義,大失所違,歷代祖師會叫冤枉的。

 

14.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正見它?對風水地理,又該存何種態度以待?

 

身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禍福吉凶之際,應以正見以待,了知眼前一切禍福吉凶,乃自己無始劫以來所作所為的果報,現在是果報現前之時,應以因果律給與適當處斷,該討的就讓它討,該剝奪的就讓它剝奪,我們生活圈內;點點滴滴皆是因果(梵語hetu-phala)的展現,只是自己迷而不知而已,被討剩下的,或剝奪剩下的,那就是我該得的福報,內心不得怨天尤人,或不滿禍事與凶事,因為這些是自作的業因(梵語karma-hetu),是你所該得的果報,沒有理由不接受,若不接受,盡未來際還是跑不掉的,何必當初呢?

 

地理風水的存在,是眾生廣造善惡之業,因而感召的依報(環境),佛弟子不要對地理風水太執迷,地理風水若有禍福吉凶,眾生自身也必須具有禍福吉凶之業因,才會感召其果的;眾生若無業因,縱然地理風水有禍福吉凶,也不會有果報展現的,何以故?無造作惡因,則無有惡果;有造作惡因,則有惡果故,如是因果絲毫不爽。

 

如果佛弟子太執迷地理風水,往往不能正見因果律的真相,被世間諸法所迷惑,因而不能正見實相,無法更上一層樓,佛弟子若沉溺三界內的法術,將無法進道,欲證成菩提,無有是處。

 

佛遺教經云:『不得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

 

15.眾生會因妄想而起心動念,請問佛還會起心動念嗎?

 

眾生(梵語bahu-jana)因妄想而起心動念,眾生妄想是染污的、無常的、不自在的、受業力支配的、黑暗痛苦的;佛所起心動念,無非利益一切眾生,佛無緣無故不會起心動念,有必要時,有因緣時,佛才會起心動念;佛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而得自在,佛之心念是清淨的、光明的、自在的;眾生之心處於因地,佛之心處於果地,因地與果地有別,乃至迷悟染淨有異故。

 

16.請問佛法和生活之間,是否有關連?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佛法的生活並沒有離開人世間的生活,只是於人世間的生活從中覺悟而已!若離開人世間的生活,另外尋找佛法的生活,欲得證菩提(梵語bodhi),終無是處。

 

換句話說:生活覺悟,生活即佛法;佛法不能覺悟,佛法即是世間法。佛法與生活是一體的,僅是迷悟差別,佛門弟子,若不能正見如此,將佛法歸佛法,生活歸生活,這麼一來,修行窮劫,始終無法與佛道相應,沾不到佛法的邊緣,豈不悲哉!

 

歷代高僧大德云:

 

佛法與世法    本來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    心惡是夜叉

 

17.菩薩度化眾生,要有那些方便?

 

是的,菩薩度化眾生須要方便之法,若無方便之法,無從度起,是故菩薩度化眾生,有無量妙法,所行之妙法皆從智慧心所流露,所謂粗言細語概歸第一義。菩薩(梵語Bodhisattva)的心目中,為了度化眾生解脫生死,悲心是不變的,動機是亙古亙今的,但是方法或手段是可以靈活運用,菩薩度眾生,巧妙難思議,有時喜、有時怒、有時哀、有時樂、有時憤、有時悲、有時智、有時憂、一切作為無非令眾生正見正法,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涅槃經云:『雖得戒定慧,無有方便,不能解脫。』

 

由此可見,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的行者,要成就佛道的過程,除了勤修第一義諦之外,必須廣學方便之法,以方便法自度度人,這是必然須要的,若不依方便之法,焉能自利利人!

 

現在引證聖典,來廣談菩薩度化眾生所行的四攝法,何等為四?分別如下:

 

一.布施攝:布施攝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

 

菩薩濟度眾生,除了正見第一義諦之外,必須廣行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

 

18.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佛法以忍辱來對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對治法,火燒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時的憎恨或發脾氣,把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燒盡,毀在自己的手中,這是要不得的,因此,才有這句火燒功德林的格言。

 

凡夫易起無明(梵語avidya),因無明暴跳如雷,這是常事,有時候防也防不得,避也避不開,閃也閃不來,真是難以免的事實,修行者要將忍辱得到徹底解脫,要修到好幾劫的功夫,才能度彼岸。

 

既然如此,修行的法門該如何著手呢?現在分別闡述三點,供給諸位同參共同勉勵:

 

一.諸法本空,了不可得:脾氣是空性的,憎恨心是如幻如化的,心意識是生滅不已的,暴跳如雷也是無常的,何必多此一舉,跟境界過意不去,引來與別人結下惡緣呢?

 

二.功德(梵語guna)是功德,脾氣是脾氣,罪過是罪過:雖互有牽連,但是境界是截然不同的,功不能抵過,過不能抵功,因果絲毫不差,始終沒有錯亂,功德林豈有被燒呢?這是勉勵行人要堅守忍辱之道,以達成度脫憎恨之心,乃至暴跳如雷之脾氣,免得八識田中再種下惡因,導致循環不已,其義在此也。

 

三.發脾氣,生大憎恨,必招惡果,除自心腐化之外,亦傷及別人,觸惱他人,如是廣結惡緣,將招來因果(梵語hetu-phala)循環的後遺症,怨怨相報,這是划不來的,非菩薩道行者所應有的風範,戒之!戒之!

 

19.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還是以『生』為主的宗教?

 

如來一代的聖典,由小乘到大乘,從有門到空門,從實教到權教,無非普令眾生能『現生』得以解脫,現證菩提,共登彼岸,佛教實質本懷是以『現生』修證為宗旨的宗教。

 

聖典所闡述的苦、空(梵語sunny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是要令修行者正見諸法實相義,以破除對諸法無知之過,因而淨化自性強烈之迷執,以達成自性解脫為正宗。只可惜,去聖遙遠,佛法隨著時空演變,因人因時因地,將佛法逐漸蒙上一層薄紗,加上或多或少的色彩,形成一股似是而非的佛教,甚至成為佛門中的外道,偽經偽論,顛倒如來正法者,其數亦不少。

 

不以『現生』求得證悟,與解脫之道相應,反而以『死亡』後為前提,注重死亡超薦者,這是沒有理念的抉擇,是背道而馳,本末倒置的現象,與正法尚有一段距離。

 

20.何謂『三業清淨佛出世,三業不淨佛滅度』?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修持三業清淨而得成佛道。身業(梵語kaya-karman)、口業(梵語vak-karman)、意業(梵語manas-karman)是名三業,修行者若論修行,必論身口意三業,以三業染淨差別,而論境界深淺。

 

把三業(梵語trini-karmani)守持清淨無染,與諸佛正等無異;若三業守持不淨,當然佛入滅了,何以故?因為十方諸佛皆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的當下,身口意是究竟清淨的,一塵不染的,光明自在的;諸佛沒有染污佛,染污佛不得成佛,成佛不得染污,是故,三業不淨佛滅度,其義在此也。

 

21.眾生有生有死,有來有去,為何聖者卻說無來無去?

 

這是由迷而悟的語錄,由生死(梵語samsara)而涅槃(梵語nirvana)的聖境,由煩惱(梵語klesa)而菩提(梵語bodhi)的世界,聖者如是說,是站在果地而言,知道嗎?諸位同參們!因迷而悟,悟由迷而得;因生死而涅槃,涅槃由生死而得;因來去而無來去,無來去由來去中得,這顯然發露甚深解脫意境,非凡夫知見所能窺探,這是真槍實彈的功夫,唯有聖者方可說出這種法語,凡夫若如是說,便成誑妄,造下墮落因種。 聖者自性中,生死之相,來去之相,早已無念無住了,淨化烏有,一塵不染,何有生死來去之幻影呢?

 

22.人從那裡來?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不相信宇宙有個創造神,專門創造宇宙與人類的神權,乃至禍福吉凶,是非善惡由神權所主宰,這一連串的邪說謬論,在目前的時代,已逐漸被文明的人士唾棄,在歐美各國皆視為天方夜譚。 佛教相信:宇宙形態的變化,生命過程的流轉,那是由於眾生所造的『業力』,因而感召的結果。

 

至於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現,佛教相信是由變化而來,下至單細胞的生物,上至人類,都是一樣。地球形成之後最初的人類,是從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來,他們是飛空而來,天人的業報已盡,必然感召墮落,天人貪愛地球上的一種天然食物,吃了之後,身體粗重不能飛行,就在地球安居下來,這有關天人墮落人間之事,在世紀經、大樓炭經、起世經皆有記載。實際上,天人的天福享盡,禪定(梵語dhyana)一消失,必定又隨業受報,要往生到那一個世界去,就由自作的業力所支配,如是於十方世界循環不定,換句話說:這些天人在未生於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之前,就已造下生於光音天之業因,因而感召生於彼處的,依此類推,在未感生於光音天之前亦有他們的世界, 如是無止盡的生命歷程,佛法稱為生命是無始的,不是神權創造人類的,甚至生命所擁有的禍福吉凶,乃至善惡之報也不是神權在支配驅使,而是眾生自作自受,隨自業自報,生命歷程是無終的,是永恒不滅的,絕對不會斷滅,或被主宰,僅是隨業受報,一世又一世周旋輪迴罷了。

 

23.如何才能達到『實相念佛』?怎樣才能見到佛性?

 

實相(梵語dharmata、bhuta-tathata)。實相乃遠離對待,能念所念泯除,所念之佛不離能念之心,能念之心是所念之佛,能所俱泯,不一不異,光明自性當下顯赫,如是念佛,是名實相念佛。實相念佛是見性後的念佛,念念菩提,頭頭是道,步步無生,如歷代高僧慧遠大師、少康和尚、善導大師、永明壽禪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皆以實相念佛是也。 見即是性,離見無性,若欲見佛性,始終找不到佛性,何以故?因為當下見即是性,離見無性可尋,離性覓性,頭上安頭,越追越遠,窮盡未來,欲得見性,終無是處。

 

六祖慧能大師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24.何謂『道』?

 

『道(梵語marga)』之一字,層次深廣無涯,包括人生宇宙真理,廣說不能盡,但是一般宗教之類,卻把道推得高高的,講得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更把道說是宇宙的創造主,甚至人類是道所創造,這些嚴重毒辣的謬論思想,把道的本意弄得牛頭不對馬嘴,幸虧道不會說話,若會說話,它一定會叫冤枉的、會申訴的,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世俗人,或一些推動宗教之士,把『道』徹底解說錯誤了,搞砸了。 既然如此,那麼道的本義是什麼呢?就是人生觀與宇宙萬法的實相本體,乃至事理的真相,因緣果報的真相,正報依報的真相,生死涅槃的真相,煩惱菩提的真相,色心不二的真相,體相用的真相,甚至明心見性重大的問題,都是道所探源的規範。

 

所以佛陀為了闡明人生宇宙的實相,花費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亦然廣說不能盡,但是從來就沒有聽佛陀說過:道是創造主,主宰的神權,支配者。如此一來,這未免太主觀了,太狹義了,嚴重對道的本義錯解橫飛,有心向道之大德們,可不慎哉!

 

25.眾生業重,如何轉業力為願力?

 

願力強業力則弱,業力強願力則弱,兩者成反比,進修佛道者,無非為轉業力為願力而努力,那麼,如果眾生業障深重該如何轉化呢?這是修行者面臨的一大考驗,只要是凡夫,各個都有自己的業障(梵語karmavarana),現在引用佛經的修持法則,略引三點作為修道者共勉之:

 

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業力就是我們行為的造作,行為是一股無形的力量,行為的威力可大可小,大之無外,小之無內,行為是不可思議的,只要我們以理性處置得很中道,行為是很慈悲的、智慧的、自在的、安祥的、光明的、解脫的。

 

行為若沒有處理得體,將帶來無限的貽害,使自己陷落痛苦中,接受一連串的不安,蒙蔽智慧,因而廣造無盡的惡業,致使沉溺萬丈業海中。

 

是故,修行者應該處處提醒覺性,令覺性覺照自己的念頭,勿隨念頭奔馳,當下明白自己的念頭是善是惡,了知善惡當體即空,如幻如化,當下即是覺悟,如是念念覺悟,即是念念菩提,學佛弟子,不怕念頭起,最怕覺悟自己的念頭太遲,依此進修漸入,機緣成熟,必得道果。

 

二.念實相、念法身、念真如:眾生始終不得證成菩提,不外乎念念世法,追憶五欲六塵之境,染境生心,業力相續不斷,是故,漂流三界不得歸路,現今既然修學佛法,就不應該如以往一般的追求世間欲樂,應該一心背塵合覺,痛下決心,浪子回頭,勇猛精進佛道,專心念實相、念真如、念法身,與其相應,涅槃解脫之道眾生太生疏了,六道路上走得很光滑,所以要加倍精神朝向實相(梵語dharmata)、真如(梵語bhutatathata)、法身(梵語dharma-kaya)之道而邁進,則能轉業力為願力。

 

悟新禪師云:『念念向本家,本家即心也;念念行吾道,吾道即性也,吾心性不二,佛祖更無差別。』

 

三.前面兩種修法著重理修,現在談及事修,何謂事修呢?就是將業力之心念轉增願力之心念,由衷懺悔,披陳發露自己無始劫來的業障(梵語karmavarana),一絲罪因也不留滯,坦誠懺之,令自性清淨;同時,今後堅守如來聖戒,不犯諸惡,守戒如命,以戒度脫生死業海,如是懇切而悔之,再加上平常聽經聞法,念佛誦經,心念轉移,日久功深,必得轉業力為願力,是名為事修。

 

上面所敘述的三點,頻頻將業力轉增為願力,若肯精進勤修,道心堅固,因緣一旦成就,就如同瓜熟蒂落,業盡情空,到時候,一點頭一舉手都是願力所成就的功德。

 

26.佛法有空門與有門,如何能深入?

 

有門乃泛指現象界乃至有為生滅諸法,譬如因緣果報,輪迴(梵語samsara)生死,十方淨土,業力,緣起法,諸佛法名言,唯識學,廣談有生有滅,有造作等法,皆屬有門。空門乃建立在現象界而談空法,並非離諸法另有空可得,譬如諸法本空,因緣果報本空,輪迴生死如幻無自性空,業力無我,緣起性空,有為法畢竟空,十方淨土無自性,諸佛法名言無我,唯識無我,造作本空,如是等皆屬空門。 如來一代聖教不外空有二門,廣說不盡,那麼,學佛者該如何深入空有二門呢?首先必須從有門著手,廣明人生觀與宇宙觀的真相,人類受業力支配,導致流轉生死,從人生觀徹底由迷而悟,窺探究竟,到底生死的根源何在,這生死流轉的系列,深廣無涯,如何有規律的正見生死的真相,這是入有門的初步功夫。

 

既知生死流轉的根源之後,更應該深入理會諸法無我,一切生死流轉本是幻化而有,死皆為緣起的,非自生的,單因單緣不能成立諸法,諸法所成,皆為緣起(梵語pratitya-samutpada),既是緣起,當體即空,依此正見諸法自性空的深觀,是入空門的必經。

 

宇宙所成亦復如是,亦不離緣起,乃眾生廣造善惡之業,因而業力所感召之果報,宇宙之存在,是眾生的存在而存在,眾生解脫業縛,共證佛道,宇宙隨即消失無蹤,是故,宇宙是由眾生業力所感而有,宇宙之存在,是操縱在眾生的業力之有無而決定。這一系列的宇宙觀,由生而住,由住而異,由異而滅的流程階段,是名為有門,乃正見宇宙觀的初步功夫。

 

既知宇宙觀的來龍去脈,乃至生住異滅的過程,不因此就罷事了,更應該深入宇宙的本質空幻不可得,若不能正見宇宙空性如幻,將無法徹底覺悟宇宙實相之道,只見有不見空的弊病,如此一來,亦然處於生死迷妄中,焉能證悟無上菩提。

 

中觀論云:『因緣(梵語hetu-pratyaya)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龍樹菩薩云:『雖空亦不斷,雖有亦非常,業果報不失,是為佛所說。』

 

27.禪淨雙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禪宗最終目的無非成就佛道,修淨土最終目的亦無非為成就佛道,禪就是佛心,淨亦佛心,佛心與佛心有何分別,若有分別,十方諸佛大妄語。 離禪別無淨土,離淨土別無禪,禪即是淨,淨即是禪,禪淨不二,不一不異,只是慈悲的祖師大德,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宜方便而開立。

 

一般人總是把淨土看扁了,我說此人不明淨土真義,若論淨土,淨土可深可淺,深可談理,所謂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自性清淨淨土、自性彌陀,如此堂奧之淨土大觀,豈非泛泛之輩可了知乎?

 

通常人僅是談事相的念佛淨土,忽略理念的淨土,這是以偏概全的一環,不能代表淨土的全貌,再深入而言,事相與理念不相礙,事中有理,埋中有事,離理則事不生,離事則理不得彰,事即是理,理即是事,理事不二,理事一如,如此一來,淨土的風光,豈不是大放光芒,光明顯赫,照耀十方嗎?

 

是故,禪宗亦可修淨土,淨土亦可修禪宗,歷代高僧大德,諸如永明壽禪師、道綽禪師、徹悟禪師、如空禪師、性沖禪師、無不禪淨雙修之聖僧矣!通達聖典者,一心一意廣修禪淨,並非不可,請仁者安心勤修出道,明白嗎?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為主要支柱?

 

往生淨土蓮邦,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正信釋迦所言真實不虛,深信人生苦短,娑婆(梵語saha)非究竟安居之處,五濁惡世是一面鏡子,不得苟且偷生,應當發願求生淨土,親聽彌陀演音,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還到娑婆廣度有情,日日夜夜痛念發願求生彼國。

 

早晚定期功課,不得進退不定,要持之以恒,平常專念彌陀聖號,念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為宗,不參不雜,一門深入,末了必生彼國。能否往生在信心與願力足不足夠而定,蓮池品位高下在持名堅不堅定而論,願淨土行者們!以堅定不拔之心,抖擻信念,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同登彼岸,共證菩提。

 

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29.佛教對『正見』的看法如何?

 

正見(梵語samyag-disti)是通於世間與出世間的一把慧劍,正見的含義就是:對宇宙萬法,乃至人事物給予正確的認知,了知它的真相,不至於偏差錯謬,是名正見。 換句話說:對世間之法與出世間法,乃至中道勝義諦、因果、事理、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六度、三法印、如來一代聖教,皆能信受理解,並作為自己的見地,為八正道(梵語ariya-magga)之一,八正道以正見為首,顧名思義,佛法是以正見為最重要,因為有了正見,對於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破除謬妄偏差的俗見,因而悟入正道。

 

慧能大師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雜阿含經云:『若人生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

 

30.請問成佛之後,還會變為眾生嗎?還有因果嗎?

 

成佛之後,不會再變為眾生了,請放心,如果成佛還會變成眾生,普天之下所有修行者,就可以停止不修行了,修成果位還會墮落凡夫,這種行業是不究竟的,修行就沒有意義了,你說是嗎?除非所學非佛法,非佛法當佛法而修,或學錯外道當為佛道,誤修誤練,誑妄自稱是佛,如此之佛當然還會變為眾生哩!畢竟,非如來正法,焉得證成無上佛道?非正法所成之佛,如是由佛而墮落眾生,是理所當然哩! 若依如來聖法而勤修,得證佛果,終不退墮,何以故,佛(梵語buddha)與諸法實相不二故,佛與中道法相應故,佛與法性正等故,佛已圓滿六度波羅蜜故。

 

成佛之後,絕對不會再變成眾生,譬如金礦經過冶鍊,將雜質棄除,所集成的純金,始終不會再變為金礦了,成佛不會再變為眾生之義,亦復如是。

 

成佛之後,因果(梵語hetu-phala)還是存在的,不會因成佛就不受因果之報,在凡有因果,在聖亦有因果,譬如釋迦太子成佛之後,亦然接受過去所造的惡因,感召頭痛三天的果報,目犍連證成阿羅漢,也要遭受過去所造的惡因,遣遭外道的亂石所擊斃;只是聖者受果報之際,內心不惶恐,不憂不慮,自在自得,心地始終不被外境所惑動,永遠安住在不生不滅的自生中,光明赫赫,如如不動是也。

 

31.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梵語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淨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嗎?這是不容懷疑的,當然佛已出離三界,而且已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淨,煩惱諸垢,皆已淨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淨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32.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修行是本分事,度眾生隨緣,莫以頭髮試火,將有燒毀的危機,自己還處於凡地,業障(梵語karmavarana)深重,苦苦惱惱,而且最根本的見思惑都尚未斷盡,怎麼可以亂發願來生度眾生呢?自己來生都不能自保了,甚至六道那一道還是未知數,發如此之願,是自不量力的作為,看到別人發願很莊嚴、很爽快,自己也想揣摹一番,學別人亂發願,卻忘了自己的身分還在凡夫因地呢! 大智度論云:『未斷惑眾生,發願留於娑婆度眾生,猶如一隻破漏之船,想運載一個人登於彼岸,無有是處。』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斷惑的眾生,就是見惑思惑全未斷盡,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生死煩惱之網,猶如稠林密佈,全部未斷,因此,發願來生度眾生,就如同一條破漏之船想要運載一個人,共登河岸,如此一來,始終辦不到,何以故? 因為船的本身就破了好幾個洞,船當下就會沉沒海底,自身難保了,怎麼能夠保他人渡河呢?

 

有些泛泛之輩,總是喜歡高喊著:要有大悲心,發大願,生生世世留於惡世,救苦眾生,要學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菩薩的大智、大行、大悲、大願才如法。像這種情況,具有悲心而無實智,應該好好深入三藏教典,正見佛陀解脫之道,然後再重新發願還來得及,千萬不要太衝動,不要顧面子,不要博得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如何,應該思量自身,乃是薄地凡夫,正處於因地中,是學習的階段,知道嗎?這一連串的思想觀念,自古至今就有人如是妄為發願,結果十之八九,一敗塗地,慘不忍睹,豈可任意妄為發願呢?

 

道綽禪師云:『凡夫發願欲生生世世留於娑婆世界,度化眾生,聖者所不容,何以故?猶如逼雞下水,準死無疑。』

 

33.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這是解脫(梵語vimoksa)之後的法語,明心見性者,他的身口意三業,必然能超越善惡之心,遠離對待之法,不受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所染,自性光明自得,念念解脫,念念覺悟,對自己的心念一清二楚,絲毫不迷惑,一念一世界,一念一國土。見性的行者,一舉手、一跨步,施為動作,皆亦解脫,無有束縛,念念與步步,於自性中皆無相無住,故名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34.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以修證果位而論:小乘佛法修證終極果位是阿羅漢果,大乘佛法修證終極果位是佛。 大乘(梵語maha-yana)與小乘(梵語hinayana)所修持之法門,略有偏重之別,以小乘修持法門而言,著重自覺自利的一端,以苦(梵語duhkha)、空(梵語suny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五蘊、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乃至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為進修的道糧,勤修空觀,斷見思惑,出離三界,證一切智,成就般若德,最後成就阿羅漢果。

 

小乘的二乘行者,以佛法的啟示,往往厭離心較強,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因此,對五欲六塵極為厭惡,隱居苦行居多,對弘法利生總是抱著隨緣的態度,不會積極濟世利生,悲心微薄,大多以獨善其身為小乘行者的風貌。

 

大乘佛法很著重悲心濟世的熱誠,不但自利而且還要利人,乃至自覺又要覺他,如此兼善天下的悲願,是大乘佛法的傾向;大乘佛法以六度萬行,不二法門,中道實相義諦為進修的道糧,大乘行者廣修中觀甚深義理,頓破無明惑,實證一切種智,成就三德,最後圓滿佛道。

 

大乘佛法很強調修行不離世法,若證悟世法,世法即是佛法;若佛法不能證悟,佛法即是世法;佛法不離世法,離世法求佛法,窮盡未來,佛法終不可得。因此,大乘佛法之義理著重不二法門,中觀思想,比起小乘佛法要來得圓融無礙,這是大乘佛法特別偏重的一環。

 

35.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佛法依勝義諦而言,並非因緣法,諸法無言,諸法無相,諸法離心緣相,離語言相,離名字相,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故;佛法若依世俗諦而言,是有因緣法的,諸法本緣起,緣起諸法是幻有的存在,是故,佛法稱之因緣法。諸位大德們!不但佛法是因緣法,世間法同樣是因緣法,因為世間本是因緣和合所成,若無因緣和合,世間一切法一概無法成立,世間若非因緣所成,即不成世間,乃至不落實的世間。

 

佛法在勝義諦,畢竟空義,不說因緣法,若言佛法是因緣法,依然落於語言文字相,非佛法之究竟之道,通常佛法稱為因緣法,是站在世俗諦的一端而言,雖然如是說,但勝義諦並非離世俗諦而能獨立存在,勝義諦是依世俗諦的存在而存在,若無世俗諦的存在,勝義諦亦不得存在。

 

勝義諦的空和世俗諦的有是互為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統一的,佛法要人們在存在的現象界,去把握現象界的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能這樣的觀察、體驗,就能得度一切苦厄。

 

勝義空從具體的世俗有上顯出,世俗諦的有在無自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衝突。一切法由因緣而成,諸法本性是性空的,但假名施設其名。

 

大智度論云:『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36.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這個問題, 是佛門中自古至今,高僧大德們,常提及的重要論題,現今重複略提,供給諸大善信有個正見的共識。 依佛法正信觀點而言,不可說先有真如(梵語bhuta-tathata)而後有妄想,若先有真如而後有妄想之說,豈不是成佛還會變成眾生嗎?若成佛還會變成眾生,就是真如先於妄想,但事實上,成佛不可能再變為眾生,是故,不得說真如先於妄想之說。

 

若言妄想先於真如之說,這更是無稽之談,泥沙如何煮成白飯呢?泥沙本質無白米的存在,再如何煮沙,沙亦不得成白飯;如妄想中無真如,妄想如何用功加行,始終不得菩提,見不到真如哩!妄想先有,真如後而居上,這是邪見之謬論。大聖佛陀無上的大智慧,能正見深觀二者的弊端,皆非佛法的正道,亦非證成果位的寶筏,因此,呼籲佛門弟子莫步入如是邪見之法,免得修錯法門,窮劫不得菩提。

 

既非真如先於妄想,亦非妄想先於真如,那麼,正見的佛法是如何呢?諸位大德們!應該是真如與妄想是不可思議的共存,不可言及先後之說,二者非二性非一性,亦非一二性俱,若能正見如是,依此而勤修,必得道果,與諸佛無異。

 

37.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大智度論記載五種人可以說法:『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宣揚如來正法人人可以演說,只要具足 正見,引導他人出世解脫,莫陷入生死泥沼,依正見說法,依如來戒律次第而為,宣揚佛法沒有各別申請專利的,大家在學佛的過程是人人平等的,只要依如來之戒律而為,不得犯上犯下的弊病,若如法而說,是名正說,若不如法而說,是名邪說。譬如;不依七眾次第如法如儀而說,因而犯如來之戒律,顛倒倫次,演說再好的正法,正法亦成非法。

 

現引律藏之例,節錄三點供給同參共研,分別如下:

 

一、出家人不可以站立而為白衣(在家人)說法,應高座而說法,若犯則不如法,破壞如來戒律。

 

二、白衣高座說法,出家眾下坐,若如此而為則不如法,有犯如來戒律。

 

三、比丘尼高座說法,比丘下坐,,若如此而為則不如法,亂了如來律法。

 

戒經云:『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梵語Bodhisattva)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 罪。』

 

如來正法若無戒律維繫,會提早滅亡的,過去有佛世,因無戒律住世,佛滅度不久,佛法也隨之而滅亡;可見戒律是何等重要啊!戒律是維繫如來正法的橋樑,又如防腐劑一般,能使佛法不變質,持續不斷故。

 

四分律云:『毘尼藏者,佛法壽命;毘尼若住,佛法亦住;毘尼若亡,佛法亦亡。』

 

這是佛陀給予佛弟子刻骨銘心的格言,不得不牢記心中,畢生勿忘!

 

佛門七眾弟子即是: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沙彌(梵語sramanera)、式叉摩那尼(梵語siksamana)、沙彌尼(梵語sramanerika)、優婆塞(梵語upasaka)、優婆夷(梵語upasika),是名七眾也。

 

38.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身教與言教同等重要,理與事是不二的,內心解脫,外在必定亦解脫(梵語vimoksa),所謂誠於衷形於外,內外一如是也。 心地解脫者,身教愈如法,所行所為不越心地功夫,這才是真正學佛者本有的風範。時代的歪風,時代狂流,往往一般人,喜歡學習時髦,依此時髦之心來學佛,導致身心不相配,高談禪法,弄玄搬虛,使自己的行為無法規律化,顛三倒四,身教不約束,不檢點,成為現代佛教的一股無形悲劇,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佛法若不伸張,身教與言教若不並重並行的話,那麼,佛教越演是越不盡理想的,不樂觀的,唯有直線走下坡,導致佛教衰滅的正因。

 

出家眾應該好好把佛教的戒律,為出家眾與在家眾正確的教好,讓四眾弟子有個方針可遵循,不至於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感受,有關這點相當重要,祈望諸方出家眾的大德們,能有如是共識,以挽回時代的弊端,讓如來正法始終飄揚人間。

 

身為佛教徒若入大殿,細節頗多,有心即可學成,今略提一二,讓後學者有個正確的觀念,免得毫無頭緒呢?首先,不得從大門(正門)跨入,應從兩側小門(側門)走入,入大殿應行禮佛三拜,禮佛完畢,有事見住持法師,即由知客師引進見之,見出家師父應行禮作拜,有事直言,心存虔誠恭敬心,同時,應長跪合掌,而後請法,出家師父為開示完畢,心存感激教導之恩,而後再行三禮拜,事方究竟圓滿,切記於心!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這應該從三方面談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過失,必定惡因已種下八識田中,將後隨機緣成熟,必感召惡果,造作何因,將得何果!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若信佛學佛之後,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廣造一切善因,亦將感召一切善果,這話如何說呢?因為種善因必得善報故 。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語hetu-phala)是有規律的,不會脫離軌道的,因果是平等的,遲早總會受報的,甚至不會錯亂的,因果受報輕重絲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論有信佛無信佛,因果總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後,因果才開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因果從此就沒有了,若有人不信因果,因果還是宛然存在的,不會因你的不信而因果就自然不存在了,是故:

 

佛陀告訴弟子說:因果的存在與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無因果就沒有因果的,不是強辯來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產物與申請專利品,因果是來自每個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無造作則無因果,如是正見,是名因果之義,因果(梵語hetu-phala)不離心(梵語citta),心不離因果,因果由心造作所得,心能造作諸因果,心與因果正等無異。

 

二、過失與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業不定業,輕業與重業而言,就有差別了;若輕業或不定業,所造的惡因不很強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進用功,廣造諸善,大行布施、愛語、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是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惡因久而無因緣促成,必得乾枯焦芽,因而不復造成惡果;譬如一顆種子置於無水分及泥土的石頭上,久而久之,被太陽曬乾水分,又無泥土滋潤,必將枯死無疑,輕業與不定業亦復如是。

 

若造下重業與定業,因果則另當別論了,重業與定業在八識田中,已構成明顯的因果條件,遲早總是必報的,雖勤修佛道,已證成佛果,聖位亦有果報,聖凡不出因果,只是聖者受果報之際,心地如如不動,不恐慌,自在無動本尊,內心始終光明無惑,何以故?因為聖者明白造何因必感召何果啊!

 

三、化業力為願力,以願力淨化業力:如果修行者的願力堅強,能勇猛精進,往往可以將業力轉為願力的,這要看行者的智慧與悲願的造化來決定,這話如何說呢?因為,有業力則無願力,有願力則無業力,業力與願力不能同時存在;修行者就是將願力抖擻圖強起來,將業力加以淨化而已!

 

若業力不能淨化,不能清淨圓滿,那麼,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業力就可以轉化為願力了,何以故?因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們亦可以成佛, 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們欲得成佛,必將業力淨化為願力,依願力而淨化業力。

 

40.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三業梵語(trini-karmani),身業、口業、意業,是名為三業。三業又分二種業:一者、三業清淨。如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四聖皆修得三業清淨,免受生死輪迴,而以佛之三業最究竟清淨。二者、三業不清淨。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等六道,六道三業未得清淨,故得生死輪迴。 三障(梵語triny avaranani),煩惱障、業障、報障,是名三障。煩惱障者:如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是也。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也。報障者:如地獄惡鬼畜牲等之苦報是也。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證果。

 

41.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初發心學佛,對佛法一竅不通,易入歧途,行門不通,修從何起!是故,剛發心學佛者,應該低聲下氣常親近善知識,因善知識而引發我們的善根、慧根,開啟我們的智慧門,踏上菩提之道,關閉生死之因,是故,學佛者須常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云:『常親近善知識,乃至窮劫發願與善知識在一起,可得無量法門,得無量智慧,堅固無比道心,速成佛道故。』

 

善知識應具備有正見,正見是構成善知識的根本正因。正見的條件必須具備精通三藏十二部聖教,身教與言教並行者。若有言論,必能廣益群生,令一切眾生知苦離苦,乃至破迷啟悟,轉凡入聖的功用,若不開口,則與寂滅性相應。

 

身教方面,具足威儀,身口意三業始終安祥寂靜,不紛不亂,不參不雜,因果分明,善惡分辨,聖凡了知,所作所為按部就班,頭頭是道,條條有理,如是殊勝莊嚴之相,皆能引發一切眾生信佛,因信佛而學佛,因學佛而證成菩提,若如是者,是名為大善知識。

 

42.請問如何修行?

 

眾生所以會沉淪生死,無非由身口意起貪瞋癡,因貪瞋癡廣造諸業;修行就是發起戒定慧三學來息滅貪瞋癡,貪瞋癡是修行者面對挑戰的大障礙,如來一代聖教無不以種種法門來對治貪瞋癡之病,普令貪瞋癡之心病徹底解脫冰釋。 雜阿含經云:『涅槃(梵語nirvana)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是名涅槃。』

 

涅槃經云:『夫涅槃者,名為解脫(梵語vimoksa)。』

 

涅槃後的世界,就是證成果位的世界,其生活是解脫的、是光明的、是無束縛的、自由自在的世界。

 

修行的法門有無量之多,為了契機契理,法門固然千差萬別,但於證成果位的目標,並無差別,只要法門是正見的、是了義的、是出世的、皆為修行之道。

 

修行的法門有無量之多,不論以宗門或教下一齊修,或一門深入,或雙管其下皆可,修行宗旨在於開悟菩提自性,正見人生宇宙真相,讓自性莫染污五欲六塵之境界,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胸襟,若如是正觀者,諸佛讚歎,龍天護法。高僧大德云:『如何修行,但莫染污自性,即是修行。』

 

43.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結界是佛門中的專有名詞,亦是術語。凡建伽藍,或作戒壇,所行的一種作法,而定其區域境界也。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謂之結界地。 結夏亦是佛門的專有名詞,亦是術語。結夏即結夏安居是也。結者結成之意。

 

資持記云:『立心止住,名為結耳。』

 

荊楚歲時記云:『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掛搭,精進禪法或修證,謂之結夏。』

 

44.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發願對學佛者有相當之重要,只要不發虧損他人,以及有害於自己的口願,因而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如此必與正法相應。 嚴格說來,發願並無忌諱,在入佛門受三歸依之際,就發過清淨莊嚴之願,所謂歸依三寶者,依三寶為依為師,不依天魔外道,乃至不依外道典籍與邪師。

 

佛陀在三歸依就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歸依三寶之後,應以三寶(梵語tri-ratna)為師,不得歸依天魔外道,若歸依天魔外道,乃至依外道典籍與邪師,如此發願就忌諱了,不能與如來解脫之道而相應, 卻偏於天魔外道,怎麼能夠證悟菩提呢?智慧未解脫,易受外道邪法所感動,不能自度,焉能於外道邪法轉大法輪呢?薄地凡夫絲毫辦不到,是故,相當不適宜發外道邪法之願,甚為忌諱。

 

初發心學佛者,應該專心一致,聽佛陀的話絕對沒錯,若佛語不聽,專聽外道邪法,佛亦愛莫能助也。

 

高僧大德云:『世間好話佛說盡,佛言不信何言可信。』

 

45.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四弘誓願是事願,普願六道眾生各個皆能發菩薩弘誓,著重慈悲利益一切眾生也;自性四弘誓願是理願,不但自己要度脫,而且普願六道眾生皆能頓四弘皆是性具,著重自性自度也。 眾生無邊誓願度者:眾者(梵語bahu-jana)即眾法相生也,謂五陰和合即有此身,既有此身,則有諸苦遷逼,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雖無量我願悉度,不但自度自己無量之苦,而且眾生無邊,我願亦無邊,願悉度盡,此緣流轉生死門之果報位,於四聖諦中,是苦諦所發誓也。

 

煩惱無盡誓願斷者:煩惱(梵語klesa)即三惑,惑者迷惑妄想也。見思惑為六道煩惱,塵沙惑為二乘煩惱,無明惑為菩薩微細煩惱,唯佛全淨。眾生因迷積迷,終日集諸妄想煩惱,願令悉斷,而且眾生煩惱無盡,我願亦無盡,這是生死流轉門之因位,於四聖諦中,此緣集諦所發誓也。

 

法門無量誓願學者:以九法界根機千差萬別,如來設教多方,我願悉學,且諸佛法門無量,而我願亦無量,這是涅槃還滅門之果位,於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中,此緣道諦所發誓也 。

 

佛道無上誓願成者:如來對三惑已圓淨,二死永亡,一塵不染,九界咸歸,今願悉成,佛道雖無上,而我願亦無上,這是涅槃還滅門之因位,於四聖諦中,此緣滅諦所發誓也。然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修,普令六道諸有情,皆能速得無上菩提。

 

自性四弘誓願著重自性自度,以理性發誓願。九法界諸有情,當念迷,因而不能自覺,則隨染緣之用。佛界已妙明無礙,具足諸法,圓滿自在矣!

 

故眾生、煩惱、法門、佛道,莫非即性體上本具之用,然用雖有染淨,性體本自不變。猶鏡雖現像,鏡體亦自不變。勤修佛道之行者,如果能夠依此正見自性四弘之法,則眾生煩惱不斷自斷,法門佛道不證自證。

 

46.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廣修諸法不離戒定慧,戒定慧是佛法的總綱,依狹義而言,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通常屬定門,律藏(梵語vinaya-pitaka)屬戒門,論藏(梵語abhidharma-pitaka)屬慧門;依廣義而言,三藏中的每一藏皆具有三學之法。 戒定慧三無漏學,若依因地而論,在初發心的方便,精進佛道的階段,必然先充實戒法,因戒成定,由定發慧,慧破諸惑,因而證成菩提。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這是因地下功夫的必然階段,眾生業重,智慧門未開,縱得勇猛精進,戒定慧亦無法同時受用,持戒忘定慧,修定忘戒慧,用慧疏忽戒定,弊病百態,無法如聖者一般巧妙運用,是故,在因地下功夫之際,要依循戒定的程序以入道,不得馬上學圓融,一旦學圓融,修行必然會礙道,無法邁進菩提。

 

戒經云:『佛制出家(梵語pravrajya)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

 

戒學有基礎,參禪悟道才能開花結果,不至於修到最後,心生我慢,誑妄無知,自稱已悟道,目中無人,執理廢事,以偏概全,如是自誤誤人,自墮墮人,豈不悲哉!

 

若依果地而論,勤修戒定慧是無先後輕重之別,戒中有定慧、定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乃至修戒定,戒定中必有慧;修定慧,定慧中有戒;修戒慧,戒慧中有定,一即三、三即一,達到圓滿的具足法,是名戒定慧等持,這是果地上的境界。

 

是故,勤修戒定慧的現階段,在因地用功與果地的立場,是截然懸殊,是修道者必然的過程,畢竟,因到果尚有一段距離故。

 

47.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禪者梵語為禪那(dhyana),華譯為靜慮,或正定之義。禪的分類千差萬別,廣說不盡,今略提三種,供給諸位大德共參研:

 

一.世間禪:就是一般民間或修心養性之士,為了鍊丹鍊氣,讓身體得到健康安泰為主,如社會上的瑜珈術、靜坐、數息調氣、打坐、冥觀、或於大樹下吸取樹之靈氣之說,乃至於日月之下靜觀打坐,不分日夜,為吸取日月精英,這一連串的民間修鍊之士,無非顧及身體之精氣神,能延年益壽為宗,旨多少亦能有點精神的統一,達到身心的安康與舒適,甚至有療治與感應之事跡,如此的行法,佛門稱之為世間禪,這些與開悟見性毫無相關,尚有一遙遠距離!

 

二.四禪八定及四空定: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稱之為八定,這是三界中的色界與無色界所有的禪定,尚未出離三界,亦有生死輪迴,僅是禪定所維繫,禪定若盡,則隨業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禪的境界,固然遠此前面世間禪來得殊勝,勝過百千萬倍之禪悅,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門弟子所依所歸之處。

 

初禪的境界,有三天: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二禪的境界,有三天: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三禪的境界,有三天: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四禪的境界,有九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根據大涅槃經所說:初禪天人,因他們心中粗細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人,他們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禪天人,他們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

 

以上是詳細介紹四禪的境界,現在介紹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何謂四空定?分別如下:

 

空無邊處定:是修行人心想出離患難重重的色(色蘊物質)的牢籠,於是捨色想而緣無邊的虛空,做到心與空無邊相應。

 

識無邊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外在的虛空,於是捨虛空而緣內在的識,做到心與識無邊相應。

 

無所有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做到心與無所有相應。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粗想(非想),又非無細想(非非想),做到如癡如醉,無所愛樂清淨無為的境界。

 

以上就是所謂四空定,依此定而修,必感召生於四空處天,因為此四空處的眾生,於五蘊中無色蘊,只有受想行的四蘊,亦無物質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無依報的國土宮殿,故名無色界,或四空處;無色界的四空天尚未解脫三界,故其禪定亦未究竟圓滿,禪定若盡,亦有墮落之日,並非佛弟子所依所歸,應該更上一層樓,以求解脫,共證菩提。

 

三.出世間禪:如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皆已出世解脫的聖者,其禪名為出世間禪,即已出三界之禪定,其中以佛之禪定最尊最上,最究竟、最圓滿。

 

48.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解脫梵語為(vimoksa),解脫的境界可分大乘與小乘之別,其境界略有差異,依小乘佛法而言,要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位,方稱得上解脫,而以四果為小乘終極圓滿之果地,必須斷見思惑,出三界,得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 依大乘而言,要證成初地以上,乃至佛的果位,皆為解脫的境界,每一個階位解脫的境界漸次入深,而以佛的果位是大乘佛法終極之位,必須勤修六度萬行,以中道實相義而正行,破塵沙惑、破無明惑,因而證成佛道。

 

涅槃經云:『夫涅槃(梵語nirvana)者,名為解脫。』

 

由此可見,解脫之名亦稱為涅槃之義也。證入自性涅槃的境界,在成唯識論有提到四種涅槃的層次,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一.有餘依涅槃。

二.無餘依涅槃。

三.無住處涅槃。

四.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因果梵語(hetu-phala),通常因果在佛門中可分為三種因果,何等為三?分別如下:

 

一.種因得果:何謂種因果呢?佛法深信一切人事物,乃至宇宙萬法,其所形成,必有前因與後果的流程。換句話說,若無前因,果就不能成立。譬如一棟房屋的形成,就是果(結果),但這棟房屋由各種不同的材料、元素、鋼筋、水泥、人工、木架、工程師、建築師,等等條件所共同促成的。若無這些條件,房屋就無法建造完成,既然能成立房屋,就離開不了那些種種材料,水泥.......等等,問題出來了,若以佛法而論:房屋建成即是果,那些材料等等即是因緣,若無因緣和合,果即不得生,普天之下,一切的一切,皆必然如此一般,這稱為種因得果。

 

二.雙重因果:何謂雙重因果呢?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是名雙重因果。譬喻一顆種子而言,種子可因可果,如何而說呢?因為種子當下就是結成的果,是站在果位,但是果的當下,亦可當因來種植於田裡,如是具備有雙重條件的關係,佛法稱之雙重因果。

 

若以時間而論,即是三世因果,過去所造為因,現在所受是果,現在所受之果亦可當因而作,以後再感受果,如是周而復始,至於無窮,佛法稱為三世因果。

 

三.無盡重疊因果:何謂無盡重疊因果?就是無量劫以來,所造作的善惡,因而不斷累積重疊,重疊又開花,開花又累積重疊,如是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反覆共薰,窮劫不止,形成因果不斷周旋,猶如鐵鍊,一環鉤一環,緊密不鬆,沉淪的眾生,起惑、造業、受苦、乃至無盡受生,一切因果亦復如是。

 

50.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慈悲壯(梵語maitrya)與感情是有差別的,慈悲是由感情的淨化而來,感情本身未得修行淨化,是故,慈悲是慈悲,感情是感情,現在細膩分析慈悲與感情之不同處。 慈悲是拔生苦,給予眾生快樂,故稱為慈悲。慈悲眾生是沒有條件的、是奉獻的、無對待的、持續不斷的、無望報的、是隨喜的、慈悲的本質是自性本空,無我的淨化,破除時空觀念的流露,是永恒不變的,慈悲具足光明的、自在的、無束縛的、清淨的、遠離生死、無有輪迴的、慈悲是涅槃的、解脫(梵語vimoksa)的。

 

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感情當下就是自私的、佔有欲的、未透過智慧,因而有美中不足之遺憾事,感情是危脆的、是無常遷變旳、是黑暗痛苦的、感情是沒有規律的、不能突破時空的,是一切煩惱叢生的大本營。

 

不論是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甚至國與國,世界與世界,有無數事件,都發生在五欲中的色(感情)欲,自古至今,傾家蕩產,國破人亡的事跡,循循可據。

 

總之,世人常呼籲人與人之間要感情和睦,家庭感情要建立幸福美滿,國與國之間要建立真善美的邦交,這是始終辦不到的,何以故?因為世人不明感情的實質,對感情的真相一概無知,以無知的感情,而昧於感情的真相,而要他人相處融洽,敦親睦鄰,若論效果,正如水中月,空中樓閣。

 

51.請問在平常見到鬼界旳眾生,是好或不好?

 

通常看見鬼界的眾生,有三種情況。

 

一、餘報:自己八識田中,有過去生中的業識果報,尚未淨盡,是故,鬼道眾生亦然可見,有些人小時候可見,長大就看不見了;或有些人,小時候看不見,但長大可看見;或有時候可看見,有時候看不見,時有時無,不定時可見,這些都是業報所現,不是好現象,但也不用緊張或恐怖,平常多做功德迴向,布施喜捨,廣種福田(梵語punya-ksetra),或誦經念佛迴向,普令鬼界眾生能離苦得樂。

 

有些人一輩子始終不信有鬼界,但在命終前的幾個月,或命終前幾個星期,就開始可以看見已故的亡者,甚至直叫亡者的姓名,這時候陰境開始浮現,業報不斷漂浮與展開,自己陰界現前,就可以看見陰境的種種情景,自己業識與鬼的業識一樣,故可看見,有時候連自己也不知道是陰境的現前,把那些亡者當做朋友來看待,自己完全不能自覺,像這些例子,中外古今,常見常聞,不在言下,不勝枚舉。

 

二、他力所化:何謂他力所化呢?就是鬼道眾生知道你看不見他,他就以神力變化給你看,如此神力所為,是名他力所化。鬼類來的動機,是好是壞,要看你與鬼之間,有恩或怨,是仇是愛,依此來決定你的禍福吉凶。平常多做功德,布施(梵語dana)種福田,迴向給鬼道眾生,逐漸可消除自己的業障,鬼道眾生亦蒙受你的迴向,亦可離苦得樂,往生善處。

 

三、因修所見:何謂因修所見呢?就是修道者,精進勤修,自己的道業有所成,或開悟,或證果,自性光明,神通自在,因此,能夠看到鬼道眾生的世界,瞭如指掌,歷歷分明,這種情況,叫做因修所明。

 

綜合上面三種情況而言,前面兩種是不盡理想的,不是業障現前就是鬼道所變化,應該多加懺悔,勤修佛道,廣植福田,布施喜捨;求得自度度人,才是當今之務,不得苟且與怠慢。

 

後一種是因修所見,見而無妨,這是自己修行而得的果報,神通廣大所見,不傷大雅,一切如意自得。

 

52.要怎樣才能攝心念佛?

 

攝心念佛的方法頗多,今略舉八點供給諸大善信共參共修: 一、徹底淨化感情,勿戀戀世法,生心留情,是念佛的大障礙。

 

二、發菩提心,真為生死而念佛,是攝心通途。

 

三、以深切信願,專注一心(梵語eka-citta),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四、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為淨行歸宿。

 

五、以大智慧折伏現行煩惱,為攝心念佛要務。

 

六、以種種苦行,為念佛攝心助緣。

 

七、痛念輪迴無常逼惱,是為攝心念佛之借鏡。

 

八、堅持四重戒法,攝伏三業(梵語trini-karmani),為入道根本,因而正念攝心念佛。

 

53.何謂『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是涅槃』?

 

佛法非對立法,遠離相對待,方得契入涅槃之道。 知見當下就是真如之體用,若另外再立個知,就是捨離真如,另尋他法來安真如,真如本一非二,是二非真如,是二即落入相待法,即有生死(梵語samsara),是故,名為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真如本體已無相、無住、無念、無見、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故;若知見有見,即有相、有住、有念、不能與法性相應,又落入無明深淵;佛之知見已解脫,徹悟諸法本性空義,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是故名為知見無見是涅槃。

 

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54.請問一位弘法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弘法者所應具備之條件,現今略舉十點,若依此而弘法者,必能振興佛法: 一、應具足正知正見之佛法。

 

二、應以戒為師。

 

三、言教與身教並行。

 

四、智慧(梵語jnana)廣大。

 

五、相好莊嚴。

 

六、辯才無礙。

 

七、尊師重道。

 

八、應具足為法忘軀之精神。

 

九、勇於破邪顯正,因而護法護教。

 

十、破除我執而說法,以佛陀解脫之道為中心。

 

55.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陀的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弟子。二則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堅守如來聖戒,以自度度人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處於在家修持,為了適應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無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是人道的護照,顧及人與人之間相互保障,使人倫道德更具有次第,讓家庭、社會、國家安和樂利,敦親睦鄰。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類立場所需,是欲界眾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眾生而言,色界眾生則無男女之欲,無飲食之欲,以禪為食,清淨自得,無此男女之欲所累贅,依此循次漸入,色界無色界,乃至出三界,便無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處於欲界眾生之所須要,畢竟,眾生(梵語bahu-jana)是以欲為依為命,乃六道中的一環;若已證果或出三界的聖者,對婚姻已解脫,不須受婚姻所束縛,因而牽纏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塵欲所染。

 

總而言之,聖者已證得聖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與不婚姻已無法束縛聖者的境界,猶如蓮花處於污泥而不染,清淨自得故;六道眾生於種種之欲未得解脫,故須以婚姻來襯托,以達人倫次第,帶來人道美好和樂為通途。

 

56.請問身為學佛的人,怎樣才能達到解脫?

 

解脫(梵語vimoksa)修行者只要能斷見思二惑,即能出三界得解脫,乃至破塵沙惑、無明惑等等,直到成佛,皆是解脫範疇之內。若能依見思二惑而精進勤修,必得解脫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何謂見惑呢?就是凡夫於三界的見解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即是,因為人總是隨思想而行,思想偏激,若無法正見,焉能走出光明之道!凡夫知見錯謬,不得出離三界之門路,故處於生死流轉。

 

何謂思惑呢?就是凡夫對三界內的思想迷惑錯誤,如貪、瞋、癡、慢、疑等五煩惱即是,這是著重凡夫的習氣而言,一旦習氣深重,對人事物貪執取捨,生大我慢,引生三界內的生死事,終無出三界可望,若斷此見思二惑,即能證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出離三界。

 

57.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該如何安住?

 

尚未明心見性的人,的確易受外境所侵,往往身不由己,該如何安住,如何下功夫呢?今略舉兩點:

 

一.明白輪迴生死,就知道如何安住其心:什麼叫做輪迴(梵語samsara),又什麼叫做生死呢?起心動念,隨順之,如是廣行造業,周而復始,是名輪迴生死。譬如說:貪欲是從無量劫就貪下來了,如今還在貪欲不休,將來還是貪欲無窮,這樣永無止盡的貪欲下去,稱為輪迴生死。還沒有明心見性之人,先明此意,知道輪迴受苦不是好玩的,是充滿逼惱,不得自在的。

 

這一連串的輪迴生死是從何而生起呢!就是從無明妄想動念而發,人所以會生死輪迴,就是無明妄想之心所帶動,這些妄想之心是不清淨的,變化無常的,非究竟永恒的,依此正見妄心的實相,即能逐漸對妄想之心,產生防患之牆,也讓自己明白妄想之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因素,即該抖擻道心奮勇修行,這是未明心見性者,初步入道之法。

 

二.逐漸入道,廣明諸法本空:既知妄想之心是輪迴生死之根本,接著,應該正見諸法本空,幻化而有,心空境空,心有境有;心生則境生,心滅則境滅,若能徹底從妄想之心給予淨化,了知妄想無自性,本不可得,因幻而有,此幻不真,眾生執幻,因而有生死輪迴,沉迷幻境,不得自覺,枉受大苦,甚可憐憫!

 

大般若經云:『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未明心見性者能正見諸法本空,當下得兩種功德利益。

 

一則正見諸法實相義(空性是諸佛眼)。

 

二則破除自己過去對諸法無知之過,次第自破我執之過。

 

未明心見性者,若如是正觀,勤修不已,此法乃步入解脫必經之道,是轉凡入聖關鍵所在,是證悟菩提不二法門。

 

58.請問聽經、念佛都要迴向嗎?其意義為何?

 

聽經念佛,乃至所做一切功德,皆須迴向(梵語parinama),迴向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殷勤所倡導,意義深廣,迴向具足有:超越、解脫、與空性相應、無我、目標、歸宿、力量、希望、因果(梵語hetu-phala)、終程,等等之含義,佛陀之智慧已達圓滿之境,聖者如是言,必有甚深法義,願我佛弟子,依佛所言而言,依佛所行而行,依佛所證而證,依佛所願而願,終極目標,必達成聖弟子所願矣!

 

59.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瞋罵打害中,不生怨恨,是名生忍。 於寒熱風雨飢渴等法,於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瞋恚憂愁,是名法忍。

 

把心安住於不生滅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於道理而心不動的意思。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實相,原無生滅,故曰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謂菩薩於無生之法,忍可忍樂,了知諸法之相,而不住諸相,無取無捨,無得無失,不動不退,是名無生法忍。

 

60.學佛貴在精進,請問精進的定義為何?

 

精則不雜,進則不退,不雜不退名為精進。學佛貴在精進,精進如披鎧甲,勇往直衝,不達終程,絕不罷休。精進(梵語virya)則能早證佛道,懈怠則慢於證成佛道;佛經記載釋迦佛與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在無量劫以前,曾經當過師兄弟,同一尊佛前發願,立誓發奮成佛,但兩者的道業卻差距懸殊,釋迦佛早先成佛,彌勒菩薩慢成佛,原因何在呢?就是釋迦佛精進辦道,勤求聖法,廣度有情很賣力;而彌勒菩薩較懈怠,如此一來,精進者與懈怠者的功行與進度,不能構成對比了,如今的釋迦佛早已成佛,彌勒菩薩尚未成佛,是釋迦牟尼佛(梵語Sskya-muni buddha)之後的補處菩薩,現今於彌勒內院為天人演說佛法,尚在等覺菩薩的果位,在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示現人間,出家而成就無上佛道。

 

由此可見,學佛的行者,應該莫以懈怠之心,空度歲月,消耗青春,無常大限降臨,誰也避免不了生死輪迴的事實,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願共勉之!

 

61.佛教請問真正的禪定是什麼?

 

禪定梵語(dhyana),禪定的種類頗多,舉之不完,說之不盡,若依佛法正觀禪定,則有三種類:一則世間禪。二則出世間禪。三則出世間上上禪。禪定固然種類參雜不一,有些了義禪,有些不了義禪,有些禪亦然停留世間,有些禪已出三界,已出三界之禪又有多種之類型,有出定入定之禪,有大寂靜之禪,有無住處之禪,舉例不完,現在就以真正了義禪定而闡述之:

 

禪定是遠離一切相對待的,不落言宣的,離文字相、乃至離心緣相的,所能襯托禪定的方法,僅以種種譬喻來表徵罷了,因而證悟禪定的內函。禪定不偏空,亦不偏有,不偏動亦不偏靜,而能於空有自在,動靜一如;禪定在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乃至動靜一如亦不可得,中道但有名,一如但有名,禪定但有名,諸有名相,造作諸法,皆不可得。

 

華嚴經云:『有相無相無差別,至於究竟終無相。』

 

華嚴經云:『法身(梵語dharma-kaya)恒寂靜,清淨無二相;為化眾生故,示現種種形;於諸蘊處界,未曾有所著。』

 

禪定最後的功能,是落實在空有,動靜諸法之上,而不著空有、動靜諸法,畢竟,諸法寂滅性,法爾甚深微妙,不可言宣,禪定若如是正觀,必與佛之大定正等無異。

 

大般若經云:『無盡無數無量無邊,若義若文,俱無差別,皆共顯了諸法空故。』

 

62.佛教發願到極樂世界修行,與發願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別?

 

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在淨土修行與穢土修行,的確有差別,差別何在呢?現在舉例三點供給諸善大德恭參:

 

一.依報有別:何謂依報有別?依報就是客觀的環境,淨土的環境莊嚴殊勝,宮殿樓閣,地面水池,以七寶莊嚴而成,始終安寧祥和,不會有戰爭,乃至不會天災地變,風火之災,在淨土修行,不必有輪迴之逼惱,直至佛道,終不退墮。娑婆穢土則不然,環境坎坷,卑陋不堅,無常變化,沙石礫粒為地,穢土世界常鬧飢荒,乃至天災地變,風火之災迭起,戰爭殺戮,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永不安寧,諸如:中日八年抗戰,南北韓戰爭、南北越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美伊中東戰役,聯軍圍勦伊拉克,慘不忍睹。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最後亦免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劇,又受業力牽制,輪迴生死。

 

二.正報有別:何謂正報呢?正報就是主觀的本師佛陀,極樂淨土與娑婆穢土的正報差別相當懸殊;極樂淨土的正報是莊嚴殊勝的,本師是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加上觀音勢至合稱三聖,乃至清淨大海諸大菩薩在彼世界,這些聖者都是正報的殊勝,在淨土修行可親近三聖及諸大菩薩演說佛法,親聽正法,耳熏目染,久而久之,機緣成熟,可悟無生法忍,共證菩提,到時候可倒駕慈航回娑婆,共度有情。

 

在娑婆穢土則不然,本師佛陀早已滅度,又逢值末法邪說繽紛,善知識不易求,聖典艱深,業障深重,穢土魔考甚多,智淺福薄,修行的過程,十之八九皆開倒車,道心易於退墮,是故,穢土之正報不莊嚴不殊勝,佛陀早已入滅,娑婆正報逢值末法,無有本師在人間演說佛法,故與淨土正報相差懸殊。

 

三.正法末法有別:極樂淨土始終皆有佛在彼處說法,年年月月都是正法期,娑婆穢土逢值佛的機會,猶如曇花一現,忽起忽滅,住世不久,不要說正法遇不到,若業障重者,連像法末法都遇不到佛法,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目前的世界,全球有五十多億人口,學佛者到底有幾位,還是寥寥無幾,豈不傷感乎!

 

63.何謂『三德』?

 

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是名三德 。 法身德 :佛常住不生不滅的法性身無不周遍。

 

般若德:佛的智慧無量無邊,了知人生宇宙的實相,無所障礙。

 

解脫德:佛所證得的最勝妙法,能夠化度一切眾生而自在無礙。

 

三德亦有三種:即是智德、恩德、斷德是也,何謂三德呢?敘述如下:

 

智德:佛的智慧深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號稱一切智人。

 

恩德:佛的慈悲廣大,誓度一切眾生,無偏無失,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六道眾生,有緣者莫不蒙度。

 

斷德:佛將一切的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

 

64.何謂『念佛三昧』?

 

何謂三昧呢?三昧(梵語samadhi)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由梵語 譯音而得,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念,把心安住於一處,而內心不散亂的意思。 念佛三昧,就是把佛號念得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能念所念雙泯,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佛一如,是名念佛三昧。

 

65.佛教請問『三慧』與『三學』其意義為何?

 

三慧(梵語tisrah prajnah),聞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禪定能生智慧。

 

三學梵語(tisrah siksah),戒學、定學、慧學,是名三學。戒即是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癡。

 

修些三學,可以由戒得定,由定發慧,最終獲得無漏道果,所以,三學又名為三無漏學。

 

66.佛教佛教常說『隨緣』,這是否含有消極的態度?

 

表面看起來,似乎有點傾向消極的意味,難怪佛教徒往往將『隨緣』的聖意,錯解橫飛,導致一般人將『隨緣』任意揮用,把它的真義多少曲折,以為隨緣就是讓他墮落,不可藥救,隨他去,如此消極以待,這是一般無知者所認識的隨緣之說。

 

若依隨緣而論,隨緣不僅隨順因緣流轉,心中無有取捨得失之過以外,還必須依此因緣創造因緣,改變因緣,諦造因緣,培養因緣,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隨緣聖意。

 

67.佛教佛教徒和外道同樣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別?

 

社會人士與外道行者,吃素的動機往往不能與正法相應,跟佛教徒的吃素確實懸殊甚鉅。社會人士或外道行者的吃素,不外乎為求平安而吃素,為求健康而吃素,肉吃太多,肉吃膩了,膽固醇過高,血壓過高,心臟負荷不了,太胖減肥而吃素,乃至發願而吃素,深怕墮落因果而吃素,家庭業障現前而吃素,一生做了很多罪業因而吃素,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他們吃素的原因。

 

他們以這種心態來吃素,是治標不治本的,在解脫之道沾不上邊緣,理念不足而吃素,亦然無法得到解脫,與如來解脫的道理尚有一段距離。

 

有句諺語云:『吃菜不懂道理,猶如牛在吃草皮。』

 

既然如此,佛門弟子吃素根本意趣何在呢?現在供錄聖典以啟發諸善大德,讓有心向道者有個正確的共識,吃素亦稱不食眾生肉,食眾生肉得無量罪業,眾生肉不得吃有八點要義。何謂八點?分別如下:

 

一.不食眾生肉,可增長我們的慈悲心。

 

菩薩戒經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二.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有佛性皆可成佛,殺眾生即是殺未來之佛。

 

三.吃眾生肉即是吃自己無始劫來的父母。

 

菩薩戒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四.吃眾生肉者,即與一切眾生結惡緣,吃一兩還一兩,吃一斤還一斤,因果絲毫不差也。

 

五.吃眾生肉者,今生來生會得到病苦之報,難醫難治,一生當中與中西藥撥不開,嚴重者夭折之報。

 

六.吃眾生肉者,得不如意眷屬,處於家庭或社會國家團體,冤家聚頭,會感召捨不掉拋不開的果報。

 

七.吃眾生肉者,罪業深重,命終時恐佈心現前,當墮三惡道,償還一切肉債,血債,生命債。

 

八.吃眾生肉者,鬼神易侵,六道眾生唾罵,日夜與造業者不相遠離,共業為依為伍;同時,始終難以親近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因而漂流三寶門外。

 

68.佛教請問往生極樂世界,得生三輩九品,須具備修持何法?

 

三輩即是上輩、中輩、下輩。每一輩再分為上中下三品,三輩共分九品。現在依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三輩九品,欲往生極樂國土,若按照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的修持法門,精進勤修,必得往生無礙,往生需要有往生的條件,為讓諸方善信大德得此法門,特別一一引錄如下: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梵語parinama)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意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是名上品下生者。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持八戒齋,修持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dhijnah),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人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名中品下生者。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重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是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彿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  遍滿其室,見己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是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梵語naraka),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是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彿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是名下品下生者。

 

淨土行者,若欲往生極樂淨土,依如是經典所言,發勇猛精進之心而勤修,必得往生三輩九品蓮臺。

 

69.佛教佛教對『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是名三法印。

 

諸行無常印(梵語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所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所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印(梵語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說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涅槃寂靜印(梵語santam nirvanam):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凡符合此三原則,便是佛陀之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70.佛教世間的忍辱和出世間的忍辱,有何差別?

 

世間的忍辱沒有透過般若空慧,因此,無法正見能忍所忍諸法空幻不實,於是暫時伏住煩惱之心,勉強安住,如石壓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時卻無法忍永恒,將後的火苗亦然會再度爆發,畢竟不能與諸法空性相應故。

 

『出世間即是解脫(梵語vimoksa)之義、無為之義、出三界之義、空性(梵語sunyata)之義、涅槃(梵語nirvana)之義、登彼岸之義,既然如此,出世間的忍辱當下即是解脫、無為、出三界、空性、涅槃、登彼岸,若達此境界,出世間之忍辱即能無忍能忍,忍而無忍,凡所有順逆之境逼惱之際,必得迎刃而解,化境為烏有,畢竟解脫故。

 

出世間忍與世間忍是解脫與非解脫之差別,無為與有為之差別,出三界與三界之差別,空性與不空之差別,涅槃與生死之差別,登彼岸與未登彼岸之差別。

 

71.佛教何謂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義?

 

『三衣』是出家人的三種袈裟(梵語袈裟kasaya),這三件袈裟,用途各別,五條衣是工作服,七條衣是誦經服,九至二十五條衣是大禮服,詳細敘述如下:

 

一.五條衣:五條衣梵語安陀會,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雜作衣,凡寺中執勞服役,路途出入往返,當著此衣,五衣的製法,共分五條,每條一長一短,故名五條衣。

 

二.七條衣:七條衣梵語鬱多羅僧,此云上著衣,亦云入眾衣。此衣分七條,二長一短,故名七條衣,披在五條衣之上,故名上著衣。凡入眾、禮拜、誦經、聚會等,皆著此衣,故又名入眾衣。凡禮佛、修懺、坐禪、赴齋、聽經、布薩、自恣,當著此衣。

 

三.九條衣:九條衣梵語僧伽黎,此云合,亦云重,亦云雜碎衣。名合名重者,以割截重作合成故。此衣條數最多,故名雜碎衣,三衣之中,此衣最大,故又稱大衣。凡入王宮陞座說法,聚落乞食,當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有三,謂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中品有三,謂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有三,謂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

 

72.佛教請問戒律中的『開、遮、持、犯』,其意義何在?

 

開遮持犯是持戒者所應有的共識,為了能持戒解脫,圓滿戒法,成就持戒功德,必須深入戒律的開遮持犯,何謂開遮持犯?開者允許之義,遮者禁止之義,持者堅持戒律之義,犯者毀犯戒律之義。學佛持戒有如是正確的認識,持戒修行,必因戒(梵語sila)得度生死苦海,共登覺悟彼岸。

 

73.佛教何謂『譏嫌戒』?何謂『根本重戒』?

 

譏嫌戒即是息世譏嫌戒的簡稱,是停止做讓人家說壞話之事,如此所立之戒,是名譏嫌戒。佛陀大慈悲,深怕修行者被人家誹謗或起譏嫌,因此所制定的戒律。

 

根本重戒即是殺、盜、婬、妄等四重戒,犯此四重戒,必墮落三惡道。所有輕重之戒,乃至微細戒,一切諸戒無不由此演化而成,是聖戒之根本戒也。

 

74.佛教請問『供養』的定義如何?

 

供養即是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 、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慈悲、愛護的意思。

 

對上而言,如供養佛(梵語buddha)、菩薩(梵語bodhisattva)、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乃至僧寶、師長、父母、前輩等等;含有恭敬、報恩、奉獻之意義。對下而言,如晚輩、同道、弟妹、朋友、親戚、同事等;含有關心、結善緣、愛護之意義。

 

75.佛教何謂『三聚淨戒』?其意義為何?

 

三聚淨戒(梵語tri-vidhani silani),攝律儀戒、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是名三聚淨戒。

 

攝律儀戒者(梵語samvara-sila):是遵守佛之戒律,因而不作諸惡。

 

攝善法戒者(梵語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是奉行一切之善。

 

攝眾生戒者(梵語sattvartha-kriya-sila):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攝律儀戒與攝善法戒是自利,攝眾生戒是利他,合自他兩利,叫做二利圓滿,為大乘學者所應共持。

 

76.佛教何謂『現報』?何謂『花報』?

 

現報亦稱順現法受業、順現報受業、順現業、順現報受、現在受業等名稱。意謂現在世所造作之善惡業,於現在世受果報。

 

何謂花報呢?亦稱為華服,就是花開在結實之前,故花報乃對後得之果報而言。譬如人為獲得果實而植樹,除正得其果實之外,兼可得花,是為花報。

 

眾生植善惡之業因(梵語karma-hetu),由此業因正得之果為果報(實報、正報),果報之前所兼得者,則稱為花報。如以不殺為業因,因之而得長壽,是為花報;遠感涅槃之果報。又如以念佛修善為業因,往生極樂世界為花報;後證大菩提則為果報。

 

77.佛教何謂『無緣大慈』?何謂『同體大悲』?

 

佛具足大慈悲心,雖與眾生無緣,但也發大慈心而救度之,此慈心盡虛空遍法界,是名無緣大慈。

 

佛陀之悲心,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乃至聖凡同俱佛性,又其悲心廣大無盡,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故稱同體大悲。

 

78.佛教請問佛與菩薩有何不同?

 

菩薩的果位有次第,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最終極目的就是佛道,佛道是修行者最圓滿的果位。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覺、妙覺是也。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階位。菩薩是因位,佛是果位,有差別故。

 

79.佛教世人修行何以學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若追究其原因,有多種因素,是故得道者少,今略舉十點,供給諸大善信共參究:

 

一.誤把求感應當學道,誤把求平安當學道,誤把外道當佛道,誤把邪見當正見。

 

二.世人道心不古,退者多進者少,恍恍惚惚,道心不穩定。

 

三.逢值末法時代,邪教邪法紛紜,莫衷一是,不得正法而入門,導致誤入邪教邪法。

 

四.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難求,正法難得。五.世間迷惑,花花世界,千奇百態,定力不足,願力不堅,習氣未斷,易感召被境所轉。

 

六.世俗之見不能徹底革除,仍帶俗見入佛門,形成非佛非道,模稜兩可。

 

七.勇猛心容易發,長遠心不易持,學佛者多半如是。

 

八.今天張三,明天李四,不能持之以恒的守著道業,不能低聲下氣親近善知識,四處奔波,浪跡天涯,不得自覺。

 

九.世人修道,不以戒為師,易犯身口意,始終窮劫無法得道。

 

十.世人修道,十之八九,正法不能入,皆於三界內周旋,修行不得正見,依不了義為了義,依不究竟為究竟,依妄識為真如,依不淨為淨,依我為無我,依苦為樂。

 

由以上種種因素,昧於佛陀的正法,我行我素,無法低聲下氣,親近善知識,東奔西跑,不得究竟之道,自己不得自覺,因此,捨本逐末,背覺合塵,如此世人之學道,縱然有無量百千萬億人在學道,若欲得道,終無是處。

 

80.何謂『有佛無佛法住法空』?

 

世間諸法,本是緣起,住於其住,如如不動,是名法住 。 諸法緣起的本性是空性,是名法空(梵語dharma-nairatmya)。 法住法空是說明宇宙間一切萬法,都是緣起的,緣起的諸法,其性本空,無真實的自性可得。不論有佛來人間,無佛來人間,世間諸法本是常住,法住法空的,並不因無佛來世間,法住法空隨著就法不住法不空,是故,名為有佛無佛法住法空。

 

大般若經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諸法,常無變異;法性法界法定法住,一切如來等覺現觀,既自等覺,自現觀已,為諸有情,宣說開示,分別顯了,令同悟入,離諸妄想,分別顛倒。』

 

81.何謂『獨頭意識』?何謂『微細念頭』?

 

獨頭的意思,就是第六識能獨起思想,獨自分別一切法,或獨作回憶過去的事,單獨生出極猛利的勢用 。 因為第六識不必和前五識俱起,故名獨頭意識。

 

獨頭意識又分為四種:

 

一.夢中獨頭意識:此是就睡之時,緣『夢』中境界之意識。

 

二.定中獨頭意識:此是就『禪定(梵語dhyana)之時』,緣『定』中境界之意識。

 

三.散位獨頭意識:此非於夢,亦非於定,而且吾人未睡之時,因散亂心起,想過去,思惟現在,盼望未來所起之妄想,是故,稱之散位獨頭意識。

 

四.狂亂獨頭意識:狂即『癲狂』,如神經病者,自言自語,即使旁人不見,而神經病者之意識,依然緣於所緣之境界,此即名為『狂亂獨頭意識』。

 

何謂微細念頭呢?微細念頭亦稱微微心,乃進入滅盡定前剎那極微細之心。滅盡定之前有三種心,即想心、微細心、微微心,第一種想心屬粗想之心,第二種為稍微細之心,第三種轉更微細,故稱微微之心。於如是微微之心之後,滅盡定方才現前。

 

82.佛教何謂『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

 

聖教所闡明的道理,無不廣談諸法無自性空,無自性空即是諸法自性,正見諸法空性,是轉凡入聖的必經通途,修道者不與空性相應,即是沒有沾上出世聖果的邊緣。

 

大般若經云:『如來覺一切法畢竟空寂,證大菩提,隨順世間假立名字,故稱為佛,非為實有,若有若無,不可得故。』

 

大般若經云:『如來一切諸法,畢竟空故,不生不滅,不染不淨;如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五眼、六神通、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畢竟空故,不生不滅,不染不淨故。』

 

83.佛教請問『信佛』與『學佛』有何不同?

 

信佛是學佛的開始,學佛是信佛的實踐階段,更進一步而言,成佛是學佛終極圓滿之歸宿。信佛與學佛略有前後的差別,立場須要稍為解釋一番。

 

信佛是正信佛陀的真理,因正信佛法而學佛,信佛未必學佛,僅是信心的初步。學佛是因正信佛法之後,所採取的實踐過程,是故,兩者有別。

 

信佛要正信,若不能正信佛法,倒不如不信好,何以故?若不能正信佛法,把佛法歪曲真義,易導致迷信,因而嚴重錯解佛法,自誤誤人,引人入迷,相牽入火坑,其過失非淺矣!

 

84.佛教請問在家居士組成團體共修,如不如法?

 

優婆塞(梵語upasaka)與優婆夷(梵語upasika)是佛門四眾弟子,譯為近事男與近事女,即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應該多親近三寶,為解脫生死輪迴之苦而精進,所謂:歸依在三寶、實踐在三寶、成就在三寶,三寶(梵語tri-ratna)是出世的寶筏,是黑暗的大明燈,三寶出現人間,難遭難遇,猶如曇花一現。

 

在家弟子,平常家事做完,有空就到佛寺禮佛拜佛,聽經聞法,可得大智慧,因而破煩惱,實證菩提,發心於佛門中廣修福報,如是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是名三寶弟子。

 

目前的佛教界,晚近以來,有許多在家居士總是喜歡組成在家團體共修,請出家人到他們府上共修,維持在家團體,甚至學習出家眾為別人超度誦經、浴佛等等,如此一來,導致許多善根大展流露的在家弟子,當下斷了他們親近三寶的善根,日以夜繼,久而久之,習慣了在家團體之後,他們就不想親近三寶了,始終處於在家團體周旋往來,佛寺逐漸關門大吉,如此一來,眾生的福報就日益衰竭,與三寶斷絕故;這些在家團體,在這種環境之下,易培養成我慢之心,自己無法低聲下氣親近三寶,還向別人宣稱如此而為是正確的,如此一來,自斷善根,無法自覺。甚至以不正確的思想觀念,不斷灌輸在家居士,讚歎在家修,排斥出家修,歪曲教史與教法,使得他們沒有福報親近三寶,對三寶一味的陌生與無知,因此,內心始終是模稜兩可,形成佛教界的在家居士不斷抵觸僧寶,如此之危機,當今台灣佛教,已遍及全省,不論北部、中部、南部,幾乎每每可見可聞,這不是好現象,是正法衰微的象徵,佛陀在戒律常提到,多得不勝枚舉。

 

若如此演變下去,讓社會人士,乃至佛教界初發心者,不能辨別本末,僧俗不分,輕重不分,出家在家毫無次第,亂失如來戒律,龍蛇混珠,把一代如來聖教,在這些人的手中,嚴重的被歪曲與破壞,眼睜睜的觀看正法被摧殘!

 

這一連串的罪業與因果,誰能負得起呢?自己不但修不到覺悟的彼岸,反而帶了一些無辜者,一一的墮入偏見的思想觀念,如此自墮又帶人墮落,這些難道不是末法的現象又是什麼呢?

 

像這些不如法的事,佛陀早在當年就預言過了,唯願佛弟子,眼睛要睜雪亮點,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莫入歧途,將善根於今生毀於一旦,衲有感於此,痛心呼籲世人,祈願有緣人,共襄盛舉,來挽回末法時代的歪風,是為所祈,仁者明白嗎?

 

85.佛教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沒有『道行』?

 

道行之深淺,有時行於外,有時行於內,有時內外兼行,權實不定,正反不定,要知道修行者的道行高低深淺,是不容易的,畢竟,佛去高深莫測,非凡夫俗情所能窺測。

 

具體而言,依正法而勤修,道行不離戒定慧,戒定慧不離道行,道行之高低與戒定慧成正比,不一不二,若如此正見之,因而圓滿戒定慧,必知修行者之道行也。由於修行者的行法千變萬化,內外之行、權實之行、正反之行、隱顯不定,高低難以預測,我們倒不必費用心機試探,因為自的智慧與道行不足,焉能以井窺天,免得陰錯陽差,把聖人(梵語arya)誤當凡夫(梵語prthag-jana),把凡夫誤認聖人,聖凡混淆,豈非自亂腳步,塗敗於地!

 

86.佛教為什麼佛教徒對人會說你很有『福報』?而不說你很有『慧報』

 

是的,的確佛教界的人士,每當遇到別人常會說你很有福報,而不說慧報,這問題實在很有趣的,在整體的佛陀教法中,是福慧雙修的,那麼,何以佛教徒但言福報而不言慧報呢?大體上有二種原因:

 

一.眾生累生累劫以來,求福的心態成習性,脫口便言:你很有福報,而不言慧報,是習性的流露。

 

二.說別人很有福報,是很正常之事,若說別人很有慧報,是乎不對勁,何以故?若有智慧如今不應依舊處於生死苦海中,沉淪又造業,畢竟,智慧(梵語jnana)可登覺悟彼岸故,佛弟子與福報相應者多,與智慧相應者少,故有如是偏失之言,嚴格而論,佛法是福慧雙修的,若偏重一邊,這是不正確的一環。

 

六祖慧能大師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87.佛教學佛有些人思想活潑,有些人思想較呆滯,請問這兩種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方能契機入道?

 

在因位而論,學佛弟子,思想太過於活潑,心地無法統一和諧,易流露社會習氣,沾染自性,往往不易自覺,因此,在凡夫因位來學佛,應該盡心盡力守持如來戒律,莫讓身口意三業放蕩,因而懈怠散慢,如此循循而進,導社會習染轉化成清淨自性流露,日積月累,可望道業成就。

 

若思想較呆滯不靈活者,是有多種因素所成,但不外乎業障所蒙蔽,個性習氣所導致,甚至專心向道,虔誠過量,忘法忘己,或被法所縛,使身心一時有不自在的感覺,但這些種種因素,只是學佛過程必然有的現象,再修持一段時間就好了,明白嗎?

 

88.佛教請問每尊佛菩薩示現的形像都不一樣,其意義代表著什麼?

 

佛菩薩示現人間度化眾生,為了契機方便,因此示現的形像就有差別,譬如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ra)常示現四臂觀音、二十五臂觀音、千手千眼觀音、龍頭觀音、白衣觀音、甘露瓶觀音、魚籃觀音、勇猛丈夫觀自在等等,這種種差別的觀音,是由法身所示現,因為觀世音菩薩已證成佛道,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因而示現千差萬別的形像來度眾生。

 

佛性本平等,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法性不二故。佛性(梵語buddha-dhatu)無相無不相,因眾生而示現種種相,相有差別,性無差別,但相由性所起,性能起一切相,離性無相,離相無性,性相不二故。佛菩薩的種種形像,諸如手勢、佩帶、莊嚴之物,是象徵著佛菩薩本有的風範與特色,甚至為了讓眾生能識別諸佛菩薩的身份,因而有如是形像的造化。

 

89.佛教請問『法律』與『戒律』有何差別?

 

國家制度的規則,為全國人民所應該共同遵守的,叫做『法律』。佛門中的戒律,徹底由心地下功夫,是具有防非止惡,制止三業造作非法之作用,終究為成佛道,同時,內心存有因果,道德的觀念,稱之為戒律。

 

法律通常是治標的,非治本的,這話如何而說呢?因為法律是制裁已構成犯罪的條件,假使內心生起犯罪的意念,但是沒有觸犯法律,是不構成法律行為責任的,動念頭不構成,犯才構成,是故稱為治標不治本。

 

戒律是治本也治標,何以而說呢?因為戒律的本質是修行用的法寶,不是世俗所用的治標產物,戒律的當下,假使你起心動念想造惡業(梵語akusala-karma),雖然還沒有去造作,當下的念頭已構成造業的因種,戒律從心地就制止了,外表的身體那來的造業呢?心中有因果、有道德、有真理、有慈悲(梵語maitrya)、有解脫之道、如此一來,此人始終是不會造惡業的,畢竟,由心裡由感而發,由內而外,由治本而治標,這是根本之道。

 

是故,法律與戒律有顯然的懸殊之差,法律重於治標輕於治本,戒律本標兼顧,不偏不失,兩者之間,立場差別甚大。

 

90.佛教佛門有句『清淨不用掃,空門不用觀』,其意境如何?

 

這是站在解脫的果地而言,自性若清淨,則無染垢之塵,既無染垢之塵,何用掃塵之舉;空性(梵語sunyata)已達彼岸,若起觀照,豈非落入能所之弊。

 

換句話說,成佛就已圓滿清淨,清淨何用掃,起了掃相,又是多此一舉;已居聖位,聖位無修相,何以故?己究竟登彼岸,是故不用觀。

 

四十二章經云:『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經文所記載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即是聖位所顯的境界,已遠離相對待法,達到究竟圓滿之果地也。

 

91.佛教『般若』含義是什麼,分為幾種?

 

般若是梵語(prajna),華譯為智慧。謂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是名智慧。般若可分為三種,可等為三?

 

一.實相般若:實相(梵語dharmata)即眾生本具真如,離一切虛妄相,為般若之實性,這是所證理體。

 

二.觀照般若:指觀察照見實相理體之般若,這是能證實智。

 

三.方便般若:亦稱文字般若,指分別諸法之一切言教,這是化用權智。

 

92.佛教何謂『十二因緣』?

 

當前人生,三界統苦,千苦萬苦,總在生死(梵語samsara),佛陀出世,即為此大事示現人間,若生死了,則一切苦了。欲了生死,必須洞明生死根源,欲明根源,須進觀人生三際(世),即過去生從何來?將來死往何去?這個問題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學術所欲探究,而未能窮盡的千古秘密,唯獨佛學能徹底說明,而且能徹底解決之。佛學不離因緣法,佛說生死苦果,因緣有十二,名稱為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今列表如下,並加以說明。

 

 

 

 

 

 

十二因緣

 

過去因緣

現在苦果

現在因緣

未來苦果

無明(無始煩惱)

行(善惡之業)

識(本識攬渧)

名色(識煖胚團)

六入(扶塵具形)

觸(根攝境界)

受(苦樂捨感)

愛(因受生著)

取(因執追求)

有(業牽後有)

生(倒識投胎)

老死(生後苦死)

 

一.無明(梵語avidya)-無始煩惱。謂無始以來,妄識於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了,故名無明。無明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枝末無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語samskara)-造作之義,即指所造作之善惡諸業。由於兩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之事業。若起無貪、無瞋、無癡等善心,則造善業;若起貪、瞋、癡等煩惱之心,則造惡業。吾人無始以來造業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以上兩支,屬過去因緣,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蘊報身。

 

三.識(梵語vijnana)-本識攬渧。即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死之開端。

 

四.名色(梵語nama-rupa)-識煖胚團。名指心識(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是說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托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德,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為心,而只稱名,且初投胎之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只稱色。

 

五.六入(梵語sad-ayatana)-扶塵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個月中,由名色逐漸六根成長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所攝,此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體。

 

六.觸(梵語sparsa)-根攝境界,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圓滿出胎,六根遂於外境相接觸。當嬰孩自出生到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當無憎愛分別。

 

七.受(梵語vedana)-苦樂捨感,即是領受之義。領納接觸六塵境界,內心所感受的違順等境,生起苦樂感受。當四五歲到十歲左右,年紀稍長,知識漸開,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醜,當未生貪愛之心,這是對境所生的一種情緒。

 

以上五支,總為五蘊報身,即過去因緣(無明與行)所引生之現在苦果。既有此五蘊假身,則熾然起惑造業,隨之又成現在因緣,將引生未來之苦果,詳情如下:

 

八.愛(梵語trsna)-因受生著,即是貪愛。因感受引起之執著。當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之時,已將成年,欲望既開,對於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對於樂受順境,則起貪愛之心;於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

 

藏經云:『貪愛如水,能潤生死。』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欲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

 

十.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種種善惡之業,感生未來有生有死之果報。以上三支,愛取又為緣,有支又為因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梵語jati)-倒識投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力牽引,再去投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

 

十二.老死(梵語jara-marana)-生後苦死,即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夭折與橫死),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果。

 

如以上所說,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緣(無明與行二支),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現在因緣(愛、取、有等三支),未來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為雙重因果,此為佛陀說明吾人生死相續的一種鐵則。

 

十二因緣,雖然只說三世,其實包括千世萬世,這如何而說呢?因為過去因緣(梵語hetu-pratyaya),更從過去果來,故上溯過去則無始;而未來苦果,更生未來惑業,故下推未來則無終。由此可見,無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來,無終之後,吾人也要如此生死下去。

 

十二因緣法有二種:一則生死流轉門。二則涅槃還滅門。

 

何謂生死流轉門?就是六道眾生輪迴生死的相狀,佛陀把生死相狀分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環無盡,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停,故稱流轉生死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何謂涅槃還滅門?就是修行者欲解脫生死,以此十二因緣法勤修,最後就能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為涅槃還滅門。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故知無明煩惱,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賊須先擒王,又如伐樹先斬樹根;一旦無明滅除,則行隨著滅除,而行一滅則識亦隨滅,乃至不去投生,則無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十二因緣涅槃還滅門之道理。

 

93.佛教六根清淨如何解釋?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名六根。根為能生之意,譬如眼對色而生眼識,乃至意對法而生意識,故名為六根。

 

清淨即離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是名清淨(梵語suddha)。六根不受五欲六塵所染污,而得六根清淨自得,名之為六根清淨。

 

94.佛教佛門中常見『卍』字,是代表什麼意思?

 

梵文『萬』字,意譯作吉祥海雲、吉祥喜旋。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種好之一,乃顯現於佛及十地菩薩胸臆等處之德相。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大般若經卷三八一等,均記載佛之胸前、手足、腰間等處有『卍』。於今印度阿摩羅婆提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數個卍字。

 

在佛教中,卍字為佛及十地菩薩胸前之吉祥相,其後漸成為代表佛教之標誌。

 

卍字之漢譯,古來有數說,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玄奘等諸師譯為『德』字,菩提流支譯為『萬』字,表示功德圓滿之意。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別,於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反方向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 表示。於佛教,現存於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為『卍』,該塔係阿育王時代之建築物,為紀念佛陀昔時於此入定而建的。華嚴經為例,全經之『卍』共有十七處,皆讀為萬,現今引錄幾段經文,供給諸善信大德共參:華嚴經卷四十八云:『如果胸臆有大人相,形如  字,名吉祥海雲』。其中『卍』字原語,即是指毛髮等旋轉重疊如海雲之相。

 

華嚴經卷二十七云:『願一切眾生得如卍 字髮,螺文右旋轉』。其中『卍』字原語,即是『有樂』之義,意指毛髮右旋,自成紋樣,令見者咸得欣悅之相。

 

華嚴經卷二十七云:『其髮右旋,光淨潤澤,卍  字嚴飾』。其中『卍』字,即指佛髮右旋之相。華嚴經卷二十七云:『願一切眾生得輪相指,指節圓滿,文相右旋,願一切眾生得如蓮華卍 字旋指』。其中『卍 』字,為『滿瓶』之義,意指佛之頭部與指節等處圓滿隆起之相。

 

95.佛教什麼叫做『八種福田』?

 

佛(梵語Buddha)、聖人(梵語arya)、和尚(授業本師)、闍梨(授業時教授威儀的阿闍梨)、僧、父、母、病人。  佛、聖人、僧屬於敬田;和尚、闍梨、父、母、屬於恩田;病人屬於悲田。

 

如果有人能夠恭敬供養上述之八種人,就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叫做八種福田。

 

96.佛教何謂『三種慈悲』?

 

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是名三種慈悲。

 

眾生緣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視如父母兄妹眷屬,常起與樂拔苦之心,這是凡夫未斷煩惱的有學之人,所起的慈悲。

 

法緣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對眾生隨力隨意,拔苦與樂,這是斷煩惱達於法空(梵語dharma-nairatmya)的三乘聖人所起的慈悲。

 

無緣慈悲:是心無分別,普救一切,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擴展至一切有情動物,皆起憐愍愛護之心,這是諸佛所獨有的慈悲。

 

97.佛教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階級,何謂『四姓階級』?

 

婆羅門(梵語brahmana)、剎帝利(梵語ksatriya)、吠舍(梵語vaisya)、首陀羅(梵語sudra)、是為四姓階級。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權威。剎帝利是王族之輩,與婆羅門同樣被人尊敬的階級。吠舍是指一般農工商階級。首陀羅是被人使役的奴隸。

 

98.佛教出家有那些類別?

 

出家(梵語pravrajya)是來自四面八方,根機深淺有別,但總不外乎四類出家者。

 

一、身出家心未出家:即身雖為僧伽,但心猶有顧惜愛世間之種種。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雖在家受用五欲之樂,但卻不耽染欲樂,心心向道故。

 

三、身心俱出家:身不但已出家,連同心亦已超越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之欲樂,毫無顧惜愛戀世法。

 

四、身心俱不出家:不但身受五欲之樂,而且內心亦不斷耽欲不休。

 

99.佛教佛門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梵語舍利(sarira),舍利子華譯為靈骨,或堅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的。佛(梵語boddha)、菩薩(梵語bodhisattva)、羅漢、高僧等,圓寂火化,每凝結有舍利,或如珠狀、或如花狀,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髮舍利,亦有五彩舍利。

 

舍利之所成,是 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其硬度堅固,難損難壞,菩薩次之、羅漢再次之、高僧堅硬遞減。

 

金光明經捨身品云:『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梵語punya-ksetra)』。

 

大悲經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若有善男女供養我舍利如芥子許,恭敬尊重兼供養,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得佛果,果報不可思議』。

 

100.佛教何謂『龍華三會』?

 

在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將示現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盡上中下根的眾生。

 

佛說彌勒下生經云:『爾時彌勒佛於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梵語arhan);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這就是佛門常說的『龍華三會』之由來。

 

彌勒佛住世六萬年,憐愍眾生令得法眼,滅度之後,法住於世亦六萬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