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教法師:“唯我獨尊”是佛的狂傲嗎?

浴佛節的緣起是釋迦佛的聖誕。在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有一個富庶的迦毘羅衛國,國王稱為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有一匹六牙白象進入她的身體,隨後就有了身孕。當時的印度有一習俗,女子在生產之前要回到娘家去。摩耶夫人也在此時動身回家。當她走到藍毘尼園無憂樹下時,心中異常歡快。這時,摩耶夫人手扶花枝,隨後太子降生。太子生下來東西南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外人不懂佛法,錯誤的從一般認知角度揣測聖意,認為這是佛剛出生時的狂妄,理解為:“'唯我獨尊',不僅是釋迦牟尼本身,也是人生從幼稚到成熟的經歷過程。成熟的表現:成熟的穀穗總是搭拉頭!向日葵也是如此。屬於自然規律”。甚至後來“唯我獨尊”演變成狂妄自大、自高自大的近義詞。這只能說是無知的表現,此處的“我”不是你我之“我”。

 

凡夫由於不知此迷界的真實相,於世間規律的無常執著為常、於諸苦執為樂、於無我執為我、於不淨執為淨,這就是佛教所謂的四顛倒。凡夫不知一己與世界之真相本為無常、苦、無我、不淨,而生之四種謬誤見解。常,以為人將永遠存在;樂,以為人生是快樂的;我,以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體之'我';淨,以為身心是清淨的。此亦即四顛倒。為對治這四種顛倒,佛教導眾生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四念處。此外還有四種顛倒:聲聞、緣覺二乘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所悟之境是滅無之世界,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種妄見。即於涅槃之'常、樂、我、淨'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

 

大乘涅槃與如來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稱涅槃四德。達涅槃境界之覺悟為永遠不變之覺悟,謂之“常”;其境界無苦而安樂,謂之“樂”;任運自在,周遍法界,謂之“我”;無煩惱之染污,謂之“淨”。可見,作為涅槃四德的常樂我淨是佛的境界。

 

《涅槃經》中佛告訴我們:“汝等比丘,當知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復如是。為大醫王出現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醫,諸王眾中唱如是言:我為醫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無我無人眾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比丘當知,是諸外道,所言我者,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來於佛法中唱是無我,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說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藥非藥,非如凡夫所計吾我。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如來說我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是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

 

涅槃經中講的是:佛作為大醫王出現於世間,為了調伏外道邪醫,針對他們的錯誤見解而講無我。所以,佛在佛法中講“無我”,這是為了調伏眾生,從而根據時機而對他們講無我。但又根據眾生的接受能力,有因緣時而講有我。這就像良醫對症下藥一樣。佛所說的“有我”不是常人所說的“我”。眾生迷失了本來面目,執著於非我為我。所以,佛說諸法無我,對於二乘執著無我的現象,又說有我。什麼是“我”呢?那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

 

 

所以釋迦牟尼佛降生時口稱“天上地下,惟我獨尊”的“我”與涅槃之際宣講的“常樂我淨”的“我”是一個意思,這是對佛性的無上認知。誕生與涅槃遙相呼應,猶如日出和日沒一樣,太陽所照的都是高山。所以不是佛狂妄自大,而是無知者狂傲,不知道此“我”非彼“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