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雖有利他心,但為什麼最終都是害己害他?


發布:學佛娃娃

  利他很重要。如果是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自己所得到的暫時和究竟的功德與利益是不可思議的。

  利他心必須要前面所講的那些功德,以此為前提和基礎,才是真正的利他。如果有前提的這些基礎和功德,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才是真實的,否則都是虛假的,按佛法的角度來講,也都是不如法的。

  第一是智慧。智慧至關重要,是最基礎的一種功德。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人以及我們一些學佛人,很多人都有利他心,經常做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但最終都是害己害他,沒有好的結局。因為什麼?你有利他心,去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是沒有錯的,但主要問題在於缺乏智慧。如果缺乏智慧,都是虛假的,最終會害己害他,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在理智的情況下,比較智慧地去利他,這是很重要的。世出世間都有很多取捨之處,對此一定要明了,然後能把握適度,這才是正確的。在世間有很多人做慈善、義工,在出世間也有很多人開始要“發慈悲心、利益他人”了,但是大家根本不了知取捨之處,也無法把握適度。

  首先要具有智慧。如果自己沒有智慧,不但利益不了對方,自己也可能會陷進去,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智慧很重要的。

  第二是穩重。我們在利他的同時,自己的自道一定不能退轉,自己要有主見,這也很重要。否則,去利益他人也沒有多大意義,同時也會失去自己的自道和信心,這樣是不好的。

  無論是從世間的角度,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講,自己都要有自己的見解,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這一點,在利益他人的同時失去自己的道心和信心,這樣不但利益不了對方,甚至自己也會被染污,自己也陷入進去了。尤其是我們想要弘法利生,首先自己要有修證,這是最重要的。若是自己沒有修證,就不能弘法利生,否則只能以盲引盲,害己害他。

  第三是有愧。若是有慚愧之心,就不會有自私自利。無論是從世間的角度,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都不會自私自利。若是沒有一點慚愧之心,表面上看似很善良,表面上看似在利益他人,但實際上還是自私自利,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是不好的。

  第四是不放逸。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一定要以正確的取捨為前提。若是身口意不謹慎、放逸的,這樣很難真正能夠做到利益他人。

  第五正直。對於任何時候都公平公正的這樣一個人而言,發菩提心(利他心)都是不難的。若是那種狡詐的人,看似在利益他人、幫助他人,實際上有自己的目的,圖回報,這種利他不是真實的,是虛假的。尤其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這不是真實的菩提心。如果不是一個正直之人而是一個狡詐者,肯定沒有真正的利他心,也不可能真正能夠發菩提心。

  第六誓言堅定,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七,知恩圖報。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在有珍寶般的知恩圖報之心的基礎上,才能發出真正的利他心。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知恩報恩是發慈悲心、菩提心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願行菩提心的基礎是什麼?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礎是什麼?就是知恩報恩。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都是有理由的。是什麼理由呢?就是知道對自己有恩,而且自己要報恩。不用說在世間,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也要有知恩報恩之心,這樣才能發出真正的慈悲心;有慈悲心,才能發出真正的願行菩提心。前前是因,後後是果,這是因果關系。從世世間的角度來講,知恩報恩都是必須要具備的功德。

  只有具備了前述這些功德,再去發利他心、做利他之事,才是真實的,才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也在做利他事,但就是不長久,暫時做一做,遇到困難就不做了,有機會的時候偶爾做做,平時就不做了,這樣肯定不會成就的。所以,只有具備前述的那些基礎、功德,才有真正的利他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