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趙子昂畫馬的故事


發布:清淨心
 

  宋末元初的時代,有一位文人才子,叫作趙子昂(即趙孟頫),他是一個文學家、博學者,又是一個畫家,他喜歡畫馬,對馬特別鐘情。他畫了好多種馬,之後他要畫一幅一百零八只的馬,好不容易已經畫了一百零七只,最後的一只,這一只馬的形狀是四腳要朝天的形狀。因為馬的種種形狀都已經畫出來了,只剩下四腳朝天的馬還沒畫過。由於他喜歡馬,想畫馬,因此也常跟馬在一起,觀察馬的性情、表情、動作、形狀等等。種種形狀的馬都看過了,可是四腳朝天的馬沒有看過,那怎麼畫呢?他就用心去想象、思維,日也想,夜也想,吃飯也想,做事情也想,乃至睡覺做夢也在想,想得幾乎入神。有一天中午,用過了午餐,他就睡在他的床鋪上想象四腳朝天的馬,也依自己身體的姿勢、手腳的形狀來比擬馬的形狀,不久疲累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這個時候他太太正好也想進入房間休息,一開房門一掀蚊帳,赫然發現床鋪上不是他的丈夫趙子昂,而是一只四腳朝天的馬,當下嚇得一聲大叫,立刻倒退,結果碰到門檻暈倒在地。變馬的趙子昂被這一聲驚醒了,看到太太暈倒在地,立即將她喚醒,並問她怎麼會嚇倒在地呢?她的太太就說她要上來休息,可是一看床鋪上不是他,而是一只馬。趙子昂就奇怪了,明明我是睡在床鋪上,怎麼會是馬睡在床鋪上呢?

  這時候,他佛緣來了,他請教佛法大德,法師就跟他開示說,所謂“三界唯心所現”,一切萬物都來自於我們眾生共同的業力,我們心想什麼,久而久之形成業力,就會顯現什麼。因為你常想馬,模擬馬的心境以及形狀,到了入神、到了極點,不知不覺身體就變為馬。趙子昂他這一聽領悟了,他想到畫馬、想馬,結果變成了馬,那如果來畫佛菩薩的像,想佛菩薩,豈不將來就成為佛菩薩呢?此後趙子昂就改變畫風,不畫馬了,也不畫其他動物,就專畫佛菩薩的像。這也印證佛經講的“唯識所變,唯心所現”。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有緣遇到一位學佛的老人家,當時他跟我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三界唯心所現”。當時我並不曉得這句話的意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還有人類與動物、植物、礦物,都是自己的心所顯現的,這哪有可能?人的心念是很微弱而且是無形的,怎麼能夠成為有形的而且又是那麼的廣大呢?但當時“三界唯心所現”這一句話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後來出家了,了解佛教教理了,才體認到真的是有形廣大的三界,善與惡、好與壞、苦與樂的三界都是由我們這一點微弱之心所顯現的,所謂“一念三千”。

  世間上速度最快的是什麼?是電力?是磁波?還是光速?其實不是,是心,心念最快速,心的磁場也最有力。

  我們想到哪裡,心就到了那裡,譬如美國雖在地球的另一個邊,可是只要我們想到美國,我們的心就立刻到那裡,甚至有些景象就會出現。不過,雖然想到美國,但並不是身體就到美國,身體還是在台灣這個地方;我們想什麼也不能立刻顯現什麼,還是凡夫這個身體,這個形狀、相貌,那是因為我們被身體束縛住,被我們的業力束縛住。假設我們沒有這個身體,甚至沒有那個業力,我們想到哪裡,立刻就能到哪裡;我們想什麼,就會立刻變現什麼。

  譬如人死了之後,中陰身(神識)離開這個身體了,這是所謂“意生身”,是意念、念頭,念識所成就、所生長的身體,這個叫做中陰身。所以中陰身雖沒有實質的身體,但是還是有身,還是有微細的四大,其實就是一個念頭、業力。可是趙子昂他有身體,也不是肉體死亡變成中陰身,也不是斷貪瞋癡超凡入聖的羅漢有神通,他怎麼能夠即身成馬,變為馬呢?那是靠他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功夫,日夜思維馬,到了出神入化,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就變成馬,這是靠他的自力。

  由這則畫馬變馬,想馬成馬的典故,也可以啟發淨土經典的道理,讓我們了解淨土法門的奧義精髓。

  《觀無量壽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諸佛如來所證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都是一樣的。既然證悟到了三身,就能夠遍入一切眾生的心念當中。前面有講到,“心”的速度比磁波、光速更快,具有互相共鳴、共振的能量,所謂“同心共振”。心想什麼,那一種磁場就會散發出去。譬如我們心心念念某一個人,想念某一個人,為那個人操心掛懷或愛慕留戀,不知不覺就會跟對方有了共振,就會觸動對方,感動對方,這就是一種共振、共鳴,所謂“心想事成”。因此,我們對任何人、事、物,都要盡量抱著正面的思維,我們內心為對方好,對方肯定也會為我們好,這個就是一種共振。

  我們的起心動念也會跟諸佛菩薩共振,因為十方諸佛證悟到了三身,自然能夠遍滿整個虛空法界,超越過去、現在、未來,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其實對佛而言是無所謂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就凡夫來講的;佛也沒有東、南、西、北、上、下這一些空間的范圍,就佛來講,是無所謂空間的。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超越有形,因此能夠遍入一切眾生的心想之中。因此,我們如果想佛的相好,想佛的慈悲,尤其是憶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那佛的相好、佛的功德,就會在我們內心顯現,我們跟佛、佛跟我們就合而為一,一體不離,一方面佛心中有十方眾生,一方面有緣的十方眾生心中有佛,那豈不是心跟佛、佛跟心都結合在一起。

  趙子昂想馬變馬,那是自力,非常不容易。尤其若要以自己之力去想佛成佛,那必須想到自己的貪瞋癡煩惱以及無明惑業悉皆斷除才有可能;但如果是想阿彌陀佛,那是他力,就很容易,為什麼?因為是阿彌陀佛主動先想念我們,來到我們的心,我們起心動念念佛、想佛、憶佛,就跟阿彌陀佛共振、共鳴,跟阿彌陀佛一體交融。因為這樣,所以才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以自力來講,必須“息慮凝心,入定觀佛”才能夠成就,但我們完全是靠佛力。阿彌陀佛想念我們、懷念我們、憐憫我們,要救度我們,也進入我們的心中,如果我們不知道或者是拒絕、不相信,那就跟佛永遠都是隔離的;如果一念回心也憶佛念佛,當下就與佛成為一體了。

  不過,古來沒有接觸善導大師法脈的學者,他們在解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法語時,多從自力的角度去解釋,這樣就不吻合淨土法門,也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那樣的解釋,也無法顯露出彌陀主動、積極、平等、懷念眾生、憐憫眾生、救度眾生的悲心。

  ——摘錄自慧淨法師《念佛成佛的原理——馬年談馬》一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