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你的心清淨一分你就得一分佛法,清淨兩分你就得兩分佛法

發布:心源

  如來藏性是什麼?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講這一句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來者諸法如義」,這一句就把如來藏性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諸法如義是什麼?世尊在經文裡頭也就解釋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兩句話可以用它來解釋諸法如義。我們怎樣修才與如來藏性相應?清淨心、平等心就相應。於一切法中,修清淨心,什麼叫清淨?遠離貪瞋癡慢,心裡頭決定不會起貪瞋癡慢,不會起邪見,邪知邪見,你的心清淨了;於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你的心平等。所以,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執著就不清淨,與藏性就相違背。

  如來藏性也就是世間人所講的真理,這是如來甚深法藏,一切佛法都含藏在其中。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只要你得清淨心、得平等心,所有一切佛法統統現前,為什麼?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學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這樁事情說起來倒挺現實的,你的心清淨一分你就得一分佛法,清淨兩分你就得兩分佛法。這個話怎麼講法?譬如我們展開經典,無論是哪一部經你把經打開,你一分清淨心,你看一分的經義,你看這個經你懂一分。一分雖然很少,非常可貴,因為你是真懂得,懂得的淺,不多,但是不是假的,確實會有受用。你有兩分清淨心你就解兩分經義,所以經有無量義。實在講,經哪有無量義?是我們心清淨的程度有無量無邊,一分、兩分、三分、四分到無量分。一直到如來果地上,成佛了,到果地上,究竟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換句話,他還欠缺一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圓滿。

  所以,這是講到世出世間法你真想學,到哪裡學?從清淨心中學,從平等心中學。我們不用第七識,就清淨了,第七識是執著,不用第六識就平等,第六識是分別。所以你就曉得,功夫要怎麼用?就在平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真正懂得不分別、不執著,你要真正懂得,真正會用,你就學到了。在生活當中,不分別行嗎?不分別能辦事嗎?不執著能行得通嗎?所以在事上、在相上,還是要分別執著,這就是佛法裡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你要跟世間人在一塊相處,跟他共同生活,他分別,你不分別,他執著,你不執著,你不能跟大家相處。所以,在表面上要分別、要執著。什麼地方不分別?心裡頭不分別、不執著,心裡干淨。心清淨、心平等,對人對事對物隨緣,這叫隨緣。不攀緣,攀緣是什麼?你有心就攀緣了。

  菩薩前面講無心,「何妨萬物常圍繞」就是隨緣,你分別,我隨你分別,你執著,我隨你執著。我們端起這個,這是什麼?你們叫它做茶杯,我也叫它做茶杯。你們是真的認定這是茶杯,我知道這是假的,它也沒有名,它也沒有相,你們執著,我就隨順你們!佛菩薩就是這樣學習的,一切隨順眾生的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自己心裡確實沒有執著、沒有分別。自己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沒有受到外界絲毫的干擾,這叫功夫,這個叫得力了。我們學佛、修行是不是這樣修法?要真在這上面做功夫,就是從內心裡頭,不是從事相上,不在事相上,是在心地上。把心地上的分別執著減少、淡化,這個人是真正修行,是「明修勝解如來藏性」。

  『暗障既除』,你的功夫得力了,暗是無明,障是煩惱。無明除了,就是逐漸的你自己覺得你有智慧了,會發現自己聰明了,有智慧,這是你無明破了一點點。覺得自己心裡很自在,法喜充滿,是你的煩惱輕了,你得受用了。你得聰明智慧,你得法喜自在,你真正得到受用。『明現己心』,自己的真心、智慧、德能明顯的現前,真心裡面般若智慧、種種德能現前。『故曰受持』,佛在經上常常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講經也常常提醒同修,佛這句話的關鍵就在受持。而一般人把受持意思會錯了,以為受持就是我每天把經念一遍,就叫受持,其實那個意思完全錯了。真是「開經偈」上講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你不能把佛的意思錯會了。現在多少人是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所以學佛學幾十年、學一輩子,絲毫的受用都得不到。這不能怪佛的經教,怪自己把意思錯會了。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六集)  199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