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靜意覺照,領會精微
【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靜意覺照,領會精微。定慧在其中矣。】
我們先說這一小段。大乘經不能不讀,大乘經怎麼讀法?諸位一定要懂得要領。先讀一種,在一種裡面得定,得清淨心,然後就可以選擇一些大乘經來讀。遍讀,我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也沒有這麼多的精力,說實在話也沒有必要。
為什麼一開端不能多讀?一開端我們的心是亂的,你讀太多,你並不能了解經意。讀多了、讀雜了,反而會增長妄念,佛這個經上這麼說,那個經上那麼說,你記得很多,你的妄想執著很多。這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有解」,解是你廣學多聞;「無行」,你沒有真正的功夫,沒有修行的功夫;「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行是什麼?我們在這個經上知道了,依照金剛般若的行是要離相,是要破執、斷念,這是行。
在淨土宗裡面,行是老實念佛。到什麼程度我們才能夠涉獵一切大乘經?最低限度要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絕對沒有第二樣東西,這是功夫成片。也許有人問:這不就是一心不亂嗎?不是,不是一心不亂,是功夫成片。一心不亂是見思煩惱斷掉了。我們見思煩惱沒斷,見思煩惱還在,只是見思煩惱不起作用。
佛號功夫得力了,心裡面所想的就是阿彌陀佛。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心裡沒有第二樣東西。這種功夫給諸位說,就決定往生;不但決定往生,你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所以念佛人,講老實話,到這種功夫,你叫他去讀誦大乘,他不幹,他不要讀了。為什麼不要讀?他要想學大乘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跟一切諸佛學。他哪裡在這個世間找這種麻煩,不幹!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話。
讀誦大乘在古時候的標準,是得根本智以後。根本智,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後得智是起作用,起作用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要先求無知。無知說實在話,心清淨,先修清淨心;因為清淨心生智慧,前面不是念過嗎?「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清淨心生智慧。
智慧生出來,你看一切大乘經很容易懂,一看就明瞭。所以這一部《大藏經》需要多少時間,從頭到尾把它看完?三個月足夠了。但是你沒有得根本智,三年也沒有用,三十年都沒用。你不相信,你去看看,你從頭到尾看,看上三十年,你還是一塌糊塗,你什麼都不懂。可見得根本智重要。
中國在古時候,無論是出家、在家,教學都從根本智下手;也就是說一定要培養你的清淨心。出家人五年學戒,就用五年的時間來培養清淨心,讀一樣東西,不講解,就是叫你讀,用這個方法修清淨心。因為你不讀經,你會打妄想,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用讀經的方法把妄想滅掉。不求解義,只是把經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念到能夠背誦,念得很熟。五年之後再聽講,再求解,它是分兩個階段。不是一開頭就求解,一開頭解不了,沒那回事情。
世間的教學,從前中國古時候的小學,學生從七歲到十二歲,培養他根本智,跟現代的教育不一樣。小孩天真,就利用他的天真,小孩要不誘導他,也胡思亂想。怎麼辦﹖讀書。古聖先賢這些書讓他背、讓他讀,從七歲念到十二歲。差不多在過去像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裡面挑選出來的,都背得透熟,都背熟了。天天在讀經背書,他的腦子裡不胡思亂想。
以前那個社會,跟現在社會在教育觀念上不一樣,方法上也不一樣。一般聰明的子弟十三歲入太學,入太學就是聽講解,過去所念的、小時候所念的,這個時候聽講解,他一聽就明瞭,就開悟了、就覺悟了。
我們在歷史上看,許許多多未成年考取舉人、考取進士,成年是二十歲,不滿二十歲。不滿二十歲考取舉人、考取進士就分派到地方上當首長、當知縣、知府,他就能夠把這一個地方治理得頭頭是道。現在二十歲的人,他有這個能力嗎﹖因為他明理,他通達人情事理,他有能力治理國家,這是教育的觀念跟方法不一樣。我遇到一個人,十九歲當縣長的,是在抗戰以前,張齡居士。以後學佛,我在台北講經,夫妻兩個是每天晚上一定會到的,十九歲當縣長。這是在清末民初受的老教育,他能把一個縣治理得井井有條。
現在的教育要回歸到從前,已經是不可能!沒有法子,唯一的方法就是印光大師講的,要提倡因果這個理論與事實,希望這個大時代的眾生起心動念,要想到確實有因緣果報。你修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惡因一定有惡報。我們在講堂也講過多少遍,這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因緣果報的相續相而已,這叫事實的真相。發財有發財的因果,作官有作官的因果,確確實實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何必去造業?印光大師一生極力的提倡《了凡四訓》,非常有道理。
告訴你,一般普通人決定有命運主宰,只要你有念、有我,有我、有我所有,你就決定被命運支配。哪一天你把我忘掉,我所沒有了,你就超越命運。命運不能支配你,就沒有了、超越了。只要有我的念頭,有我所有的念頭,你就沒有辦法逃過命運的主宰。換句話說,你要遇到一個高明人給你算命,就會算得很準。你要是說無我、無我所,再高明的人都沒辦法,也沒有辦法給你算、給你看相,超越了,就是超越數量。
這是說明讀誦大乘要有程序、有次第,不是我們現前就能夠做得到的。我們現前讀一部經,在一部經上得定,在一部經上得清淨心,得智慧就好了,智慧開了再多讀大乘。靜意覺照,領會精微。這是非常非常重要,要體會經裡面的義理,不在文字。定慧在其中矣,可見得讀經目的很明顯,目的是修定修慧。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43集1995/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