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中醫——俞尚德老中醫談學中醫的要點

俞尚德為國家級名醫,我國著名的中醫消化病專家,在近60年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優異療效。他結合自己多年讀書、治學及臨床的經驗體會,認為要讀懂古籍,學好中醫,應該掌握如下要點。


1.學習古文知識,打好古文基礎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包括醫籍)均為古文,由於年代久遠,文字變遷,在漢語中的某些「字」,含義與現代漢語迥異。例如「並」字,今義是並立的意思,而古漢語中的意義卻是相背。又如古漢語的「病」字是指重病,一般的病或小病則稱作「疾」或「恙」。所以,要讀懂中醫古籍,必須要有較深的古文修養。可以說,掌握古文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學必須打下的基本功。

對於這一點,秦伯未先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講得非常明白:「初學於丁師(滬上名醫丁甘仁)門下,丁老首先要求背誦《古文觀止》中的220篇文章,每天1篇,天天如此。尤其《出師表》、《桃花源記》、《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要求背得滾瓜爛熟,一氣呵成。當時覺得乏味,卻不料古文程度與習俱增,從此博覽群書亦覺易也。」的確,掌握了古文這把鑰匙,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就易於打開了。俞老在古籍中能自由徜徉,如魚得水,也得益於幼年時私塾教育打下了良好的舊學根底。所以,俞老擇徒,對於學歷要求並非嚴格,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古文基礎。

2.廣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奠定傳統文化基礎

古往今來的名中醫,均是通曉諸子百家、學養深厚之人。如前人所言:「名醫必然飽學,斷無儉腹名醫」、「醫非學養深者不足以嗚世」。為什麼呢?乃是因為中醫學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這片土壤上,因而中國傳統文化是打開中醫學這一寶庫的一把鑰匙,舍此無他。俞老主張學習中醫的人,應該認真研讀《論語》、《孟子》、《周易》等儒家經典,從中可以領悟古人立身處世之道,有助於我們坦蕩胸臆,和諧處世。其中對《周易》一書,俞老尤為重視,數十年來,反覆研讀,現今年屆九十,仍手不釋卷,時有所悟。俞老認為,《周易》易理象數之學,的確繁複精深,但究其根本,《周易》之所以被後世譽為群經之首,乃是因為這裏邊蘊藏着我們中華民族的大智慧——以宏觀、形象、整體、辯證為特點的中國哲學方法,並以此指導了各門傳統學術的建立和發展,中醫學也不例外。研讀《周易》,把握這一套哲學方法,有助於我們提高中醫理論思維水平,從而做到高屋建瓴,執簡御繁。正如古人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此外,《周易》尚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指示人們當剛健有為,革故鼎新。數千年來,它激勵着無數的讀書人奮發圖強,出世有為,建功立業。至今,清華大學仍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可見,這一乾健有為的精神已經滲透到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我們民族的精神特質之一。況且,自古以來,醫界即有「醫易同源」之說,孫真人甚至明確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可見醫易淵源之深。
除此以外,俞老認為,前人的筆記小說,稗官野史等,如《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隨園詩話》等,也宜廣泛閱讀,以掌握更多的文、史、哲知識,加強自己的人文修養。這一點對於中醫的學習亦十分重要。如秦伯未先生所言:「專一地研討醫學可以掘出運河,而整個文學修養的提高則有助於釀成江海。」

3.醫學專業的學習

3.1由淺入深,由博返約,逐漸深入

《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湯頭歌訣》等書,淺顯通俗,可作為人門之階梯。繼而深鑽《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宜精讀深思,曉暢經旨,熟諳典要,奠定堅實之基礎。而後可以旁及各家,如隋唐之《外台》、《千金》,金元之劉、李、朱、張,溫補之薛(立齋)、張(景岳)、孫(一奎)、趙(獻可),溫病之葉、薛、吳、王等等,均宜涉獵,明其要旨。

最後,應由博返約,由雜而專。俞老長期鑽研脾胃學說,診治消化系病症,臨床上以補土派為主要學術淵源,認為東垣學說注重補中益氣,調理脾胃升降之氣機,以升清為主,清升則濁降,切合臨床實用,是治療消化病最基本的法則。另外,俞老亦重視張景岳等溫補學派醫家的經驗,認為適宜於多數慢性脾胃病的治療。

3.2適當記誦,貴在領悟

中醫古籍眾多,浩繁無涯,難以窮盡。當擇其要者,如經典之精段名句,名家之精要論述,本草之性味歸經,方劑之組成主治等等,熟記背誦,練就功夫。但古籍文辭古奧,詞簡義深,尚需潛思默想,領悟其旨趣,方可切於實用,而自有所得。如蘇木一藥,臨床常作活血藥用,僅《本草拾遺》提到一句「治人常嘔吐」,既然治「常嘔吐」有效,當然治一般嘔吐就更有效了,臨床用之確有良效。

3.3法古融新,與時偕行,有個自家在內

清代詩人袁枚提出:「學無古人,法無一可;競似古人,何處着我。」清代另一位文藝評論家劉熙載則在《藝概》里強調要「有個自家在內」。俞老非常讚賞他們的治學精神,常以此二句自勵,認為讀書看病均應有獨自見解。繼往旨在開來,承前理應啟後,要在前人創造業績的基礎上,提供一點前輩所沒有的新東西留給後代。

現代醫學傳人中國已100多年,藉助於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其進步可謂一日千里,在許多疾病的診治方面,優勢日益顯著。面對如此強有力的衝擊,中醫學的臨床陣地逐漸萎縮。如何在保持中醫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前提下,吸收現代科學(包括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為我所用,以提高中醫的療效?這是近一百多年來,無數中醫同道一直在苦苦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是關係中醫學興衰成敗的重大命題。從初期的中西匯通派、中醫改革派到現在的中西醫結合派,都做出了重要的探索,然中醫學術日益萎縮、臨床療效未能突顯的頹勢仍不能挽回。

俞老通過自己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反覆的臨床驗證,發現並證明了「審病辨證,辨證治『病」』是一種發揮中醫藥優勢的有效臨證思維方法。

眾所周知,後漢張仲景提出:「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並在《傷寒論》中初步建立起中醫辨證論治的體系。千餘年來,後世醫家均從之,並進一步予以充實和完善。多年來,辨證論治一直是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思維模式,亦成為中醫臨床的基本特色之一。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醫學知識在我國普及,古老的中醫常要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如60年代以前,病人的主訴基本是胃痛、飽脹、嘔吐、腹瀉、黃疸等,而其後日益增多的主訴是痢疾、潰瘍、肝炎、胃炎、食管炎等等。近來更要求乙肝三系抗原轉陰,萎縮性胃炎病理改變逆轉等等。從上述患者主訴的改變可以看出病人就診的目的,從要求治好「症」提升到要求治好「病」(現代醫學診斷的病),這就要求我們中醫必須與時俱進,不能僅僅滿足於症狀的緩解(治「證」),而應當追求病變的徹底治癒(治「病」)。

為適應這種形勢的轉變,俞老通過多年探索,發現了「審病辨證,辨證治『病』"這一診療模式。其基本概念,就是運用現代醫學科學的技術和手段,確切診斷是什麼病(現代醫學的病),理解其基本病理改變與發病機制;將現代醫學技術所檢測到的形態學與病理學改變融人傳統中醫學的「四診」範疇(可以將其視為「四診」的延伸和擴展,故暫稱之為廣義新四診),發揚中醫特色,從「病」着手,審慎辨「證」,尋求病機;結合病理、病機與現代醫學檢查的客觀指標,從機體的整體觀點出發,綜合審「病」、辨「證」、立法;再參照中藥現代研究的新發現、新認識,擬方、選藥、治「病」。

簡而言之,就是在確診「病」的基礎上辨「證」,在辨「證」的指導下治「病」。它既繼承了傳統中醫整體辨證的特點,又能納人現代醫學的一些研究成果,使辨證微觀化,加強了辨證論治的針對性,且重在治「病」,提高了臨床療效,是辨證論治的一種發展形式。而且,俞老通過數十年的臨證工作,初步建立起了消化系多種常見病,如食管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膽囊炎膽石症等的「辨證治病」體系,並通過臨床反覆驗證,確有良效。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其伴有的不完全性結腸型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現代醫學尚無有效的辦法,而俞老運用「辨證治『病』」一這一有效的診療模式,取得優異的療效。俞老臨床觀察發現,只要是堅持數月的正規治療,這些癌前病變幾乎都是可以好轉或逆轉的。中醫臨床的優勢在這裏得到充分的體現。

展望中醫的未來,俞老一再強調,中醫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學術創新,應在保持自我,堅持自信的基礎上,以寬廣的學術襟懷,以包容性、融合性、超越性的姿態,汲納現代科學的有用成分,推動古老而又常新的中醫學發展前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3jjqnj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