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背誦的重要性: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背誦在古代的教育中,它就叫做童子功。大抵名人幼年、少年時期受家教,於私塾中念書,都要聲聲背誦,如四書五經,唐詩三百首。古人背書程度照今人看來,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全書從頭到尾,包括註解,倒背如流,運氣發聲如行雲流水一般。

自白話文出現以後,默讀習慣漸漸養成。譬如看報,不可能搖頭晃腦,大聲朗讀。若如此,一天也「看」不完一張報紙。默讀、瀏覽成了主要的閱讀手段。而傳統的背誦、朗讀功夫已經漸漸失去主要地位。

一、背誦的快感源於玩味

但是,背誦的益處仍然是現在很多閱讀方式所不能替代的。照筆者看來,背誦的快樂遠遠勝於痛苦。背誦一篇辭藻華麗,思想深刻的文章如品一瓶美酒,它是很有味道的;背誦一篇有奇幻詭譎的想像,思維極富跳躍性莊子的文章如遨遊天地之間,它是很有廣度的。背誦玩味,我們可以體會到《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

背誦對於學習語言、提高文學素養、了解古代文化都大有益處。

二、背誦的益處

1、學習語言助融會貫通

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葉蜚聲先生曾經說過:「學習語言必須多讀、多講、多背誦。……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語言,我都喜歡背誦,因為背誦是幫助融匯貫通的方法之一。」

2、涵養情趣

背誦文學可以涵養一個人的情趣,經常誦讀一些文學作品,久而久之,文學作品會在我們的意識裡面,不知不覺間「發酵」,而一個人的談吐會變得更有味道。

3、背誦古文開啟古代文化寶藏的鑰匙

古人談到古文學習時說道,「放聲疾讀又緩讀,及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做外行也。」現代文化的根源主要還是從我們的老祖宗那邊傳承下來,古代文化思想仍然是東方思想的大本大源,而要研究這大本大源又不得不精通文言文。精通文言文必經過一番背誦功夫,方可漸入佳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三、背誦的一些技巧

1、背誦貴在有所擇

若我們背誦什麼都背,那麼仍然抓不到重點,也徒耗光陰。我們要背誦的東西必然是精心挑選的精華,古代名篇可以背誦,現代佳文亦可以背誦玩味。借用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話就是,「自亦宜熟讀,雖不求其能寫,而熟習的其語言乃能深味其意義,較之僅僅看一二遍好得多,在此意義上,現代文亦須熟讀,即使不能篇篇熟讀,亦宜挑若干佳篇讀之」。

2、讀一句思一句

林語堂在《英文學習法》中說:「背誦法有活法與死法之別,鸚鵡能言的背法是無認識而無用的。正當的背誦應與體會同為一事,再閉書再體會、再嘗試,這是正當的背誦方法。」所以,按照筆者看來,背誦必須是背一遍思考一遍,思考一遍再背一遍,一定要動腦筋,必須要有心智上的活動,不然和和尚念經沒有什麼兩樣,即使爛熟,也是讀死書而已。

3、舉一綱而萬目張

一般文章都有一個脈絡,這就是文章的綱領。在背誦一篇文章時,可以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環環緊扣,便可連綿不斷。這樣不僅僅記得快,而且讀懂作者的邏輯,才能記得牢。

3、溫故而知新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古文和現代文名篇或者一門新的語言,都是一個從死到活的過程。死的東西積累多了,量變引起質變,變可以把書讀活了,也就是所謂的「死去活來。」

經上面的說明,背誦的方法和重要性是再透徹不過了。一言以蔽之,默讀細看更像是武俠劇里用的利劍、軟劍;而背誦的功夫更像是楊過手裡的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此拙之道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ducation/bxbxr9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