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過年好」融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金色鑼鼓敲起來,幸福歌兒唱出來,大紅燈籠掛起來,歡快秧歌扭起來……

  承載著每個中國人太多的祝福和歡樂,寄託著每個中國人無盡的希冀和渴望,這就是中國春節。

  春節已經如約而至,這些富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動,更是成為這濃濃年味中的另一道風景線。

  大街、小巷、親朋、鄰里,一見面,鞠躬作揖,並道一聲「過年好!」或許你並沒有太在意這一聲清淺的問候與祝福,豈不知這一句「過年好」融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悌道。

「孝悌」為中國人傳統倫理的基本構成,孝與悌本就是相生相伴的情懷。《論語》的第一篇就指出:「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也就是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很少會忤逆不道。就此,一個人擁有孝和悌的品質,已被看作是為人為事的道德保障。

那麼,何又為「悌」呢?賈誼《道術》曰:「弟愛兄謂之悌」,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長。而推演開來,「悌」所提倡的就是兄友弟恭,就是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之間的大團結、大和睦。

還記得北宋時期被稱為「司馬溫公」的司馬光嗎?溫公一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朝廷。他地位顯赫,德高望重,人們除了對他的德行備極推崇之外,他發乎真誠友愛兄弟的情懷更是流傳千古。

溫公與哥哥司馬旦的感情特別地​​好。在溫公退居洛陽的時候,每次返鄉探親,總會探望兄長,他對哥哥既敬重又倍極關懷。當時伯康已八十歲了,而溫公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長就如同侍奉父親一樣地盡心盡力。尤其老人家體質羸弱,消化不佳,為保康健,常需少食多餐,故照顧頗為費神。但溫公幾乎是時時刻刻地關注哥哥,就如同照顧嬰兒一般。當季節交替時,天氣開始轉涼,溫公就常常輕撫兄長的背,日日噓寒問暖。

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往往超過父母,所以應該彼此相互提攜照顧,正所謂是「同氣連枝,骨肉相連」,「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春節假期正是兄弟姐妹團聚的時刻,這種真摯的友愛是多麼地彌足珍貴,我們應當倍加地珍重愛惜。

可是我們也常聽說,有的兄弟姐妹間因為財物等原因鬧得不和。如此這樣,上對不起祖宗的陰德,下對不起父母的恩情。悌是孝的補充,只有兄弟和睦,家庭才能安寧,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在中國這片國土上,從小家兄弟姐妹間的和睦,到各民族友好互助,便形成瞭如今的和諧社會。

  《弟子規》中講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又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兩句話非常地精彩,他告訴了我們如何去落實悌道。

  明朝的鄭濂聞名於治家有道,他的家族歷經七世,綿延三百年不曾分家,合族聚居,人口上千,卻井然有序、和諧至樂,因此被太守賜匾「天下第一家」。「和」是鄭家的治家核心,也是家裡每個人心中銘記之訓。

一次太祖皇帝賜給鄭濂兩顆梨,鄭濂拜謝後,要弟弟和他馬上上路,帶了梨子趕回家裡。弟弟困惑地說:「不就是小小的兩個梨子嗎?皇上賞賜給你的,我們帶在路上,你什麼時候渴了就吃掉,沒人會說不公平,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趕路帶回去呢?」鄭濂卻說:「雖然是小小的兩個香梨,意義非凡,你就隨我快點帶著梨子回家吧!」

一回到家裡,鄭濂馬上召集了全家一千多人,一齊對著皇上賞賜的梨子謝恩。謝恩後,鄭濂搬出兩個大水缸,放了兩大缸清水,把香梨搗碎,一邊一個放到大缸裡面,然後讓家裡的每個人都分一碗含著梨汁的水,這樣全族人都公平地分享到了皇帝的賞賜,很是開心。

鄭濂也藉此向族人示範了公平有序、孝悌友愛的重要性,從此整個家族更加齊心和睦了。鄭濂品德高尚,又充滿智慧,懂得以「和」持家,也懂得怎樣才能做到無私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後就和諧安樂。當然,悌之道除了「理」之外,很多時候展現出的是它溫情的一面。

提起徐茂公,我們知道他是唐朝開國的元老。其實徐茂公本名叫李績,因受唐高祖李淵的賞識,賜姓李。李績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正是這樣一位開疆拓土之人,同時也是一位溫情的男子。

李績為宰相時,有一次回家探親,正值姐姐患咳疾很嚴重,他就親自上山採來百合為姐姐燒火煮粥,一陣風來,竟把李績的鬍鬚燒著了。李績身為一品朝臣,能夠親自為姐姐煮粥,實在是難得。因為這段感人的故事,後人就把兄妹姐弟之間的深厚感情與關愛體貼比喻為「焚須煮粥」。

如果說孝之道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使命,那麼悌之道便是人遵循宗親關係、維護家族順序的一種良好品德,更是處理外在關係的一種延伸,把悌道親情推展至社會之中,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是汎愛於天下,不管陌生與熟悉。天下如同一家,世界大同,又怎麼會不太平呢?

  大道至簡,好一句「過年好」!就讓這句承載著和睦家庭、和諧社會之意的「過年好」,在春節這個特殊的節日中響徹瑞雪豐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