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的一些誤解!如果人人都出家,那麼人類不就滅亡了嗎?

  我經常在現實中以及一些新聞網站、貼吧、公眾平台等等地方看到人們對佛教的評論,有評論便有分別,有分別便有好有壞。對於社會問題、世間法現象的評論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佛教以及信佛人士的品頭論足便是極大罪過,因為佛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佛法是了生死、出輪迴的究竟法、解脫法,對真理的抨擊必須導致嚴重的因果報應。

  世人愚痴,個人知見嚴重,執著自以為是。因為不瞭解佛法,便總是用世間法的觀念去評論佛法,斷章取義,這是嚴重的認知問題。對於不瞭解的事物,不能枉加評判,對於一切事物尚且應該如此,更何況是佛法。在這裡需要為不瞭解佛教的人士闡明一下,以免再生誤解,再造惡業。願讀者能夠深度思考,消除偏見,以正視聽。

  問題一:如果人人都出家,那麼人類不就滅亡了嗎?

  回答: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即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可能人人都出家,這種說法不成立。佛教講因果,提出的這個問題連因都不具足,自然形成不了果,更談不上人類滅亡。就好比如說:「如果所有女人都變成男人,那麼人類不也滅亡了嗎?」一樣的道理。所以說,這類問題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其次,信佛學佛不是必須出家才可以,在家也一樣可以信佛學佛,這是有根據的。

佛住世時,有一位大弟子叫維摩詰居士,便是在家菩薩,有家室。至於出家在家,完全是個人的因緣,有出家的緣分,那就出家,沒有出家的緣分,在家也可。只是在家修行確實不如出家修行好。再次,佛教的人類起源說認為,人類是從天界的色界二禪第三天的光音天變化而來的。而人類在欲界,光音天在色界,也就是說,人類是從色界眾生變化到欲界的,這說明墮落不僅僅侷限在欲界眾生之間,色界眾生一樣可以從他方世界墮落到此方世界,誇張一點,即使人類發生病變或者災難集體滅亡,只要我們的世界不滅,早晚還會有從他方世界變化到我們世界的人類的出現。

而我們欲界眾生,之所以叫欲界眾生,是因為天生具有淫食二種根本慾望,只要有慾念,即在欲界,所以人類不可能同時的無慾無求選擇出家修行,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人們追求財色名食睡,執著眼前事物,恐怕是窮極一生乃至多生,都很難割捨放下,沒有真正放下,是無法做到真正出家修行的。空口而臆造出來的假設,是一種無稽之談。最後,願有同樣疑問的人,多多思考,一些所謂的偽命題,本身存在漏洞,稍微思考一下,問題不攻自破。

  問題二:有人說出家了,自己自在了,逍遙了,把自己父母扔下了,不管不顧,這是一種不孝行為,更是一種自私行為。

  回答:須知出家並不是尋找世間法認為的享福享樂,可能世人很容易從字面上去斷章取義,誤認為信佛人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這個「樂」去了。從狹隘的角度看,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非常快樂,但這種樂和世間的樂是不同的。世間的一切樂都建立在有所取和有所求上,有生有滅,所以才叫快樂,即快速逝去的樂,謂之假樂。

極樂世界中的樂,即不是快樂也不是慢樂,而是極樂,無窮無盡的樂,無生無滅的樂,究竟解脫的樂,這才是真樂。這種樂唯有自己去感受和親證方能體會,並不能用文字去形容。極樂世界之所以如此好,是因為那裡的一切眾生皆是通過自力覺他的因行而獲得的果位,而我們所在的世界眾生,迷得不得了,不聞佛法,不思修行,甚至不信因果,所以生生世世在輪迴之中受苦受難。我們中的少數人,機緣巧合或善行緣起,開始了這條解脫之路,是通過自覺覺他的方式處理的。

因為自若不覺,便沒有能力幫助他人覺醒,必須有先行者,出家是為了更好的修行,更快的進步。就好像是進入一所專業的學校,自然比在家自學進步飛快,從而早一天能夠有能力來服務大眾,當然包括自己今生的父母,還有今生的親人朋友,不僅如此,還包括多生的父母。

在輪迴之中,每一世每一眾生都有父母,普度眾生,就是為了一切的父母,還有一切父母的父母。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種精神怎麼能稱之為不孝?出家人辭親割愛,舍小我而完成大我,這種精神怎麼能稱之為自私?出家人的心裡一直都有父母親人,而且是比世間人更甚,所以才出家,是為了這些與自己有著深厚緣分的有情眾生而出家。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們看的絕不僅僅是今生這非常短暫的一世,而是為了我們親愛的人能夠生生世世脫離輪迴苦海,從根本上去撥苦,從根本上徹徹底底去把生生世世的父母度脫出來。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孝敬父母,自古傳承,小時候就被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優秀傳統美德所啟蒙,孝敬父母深入骨血。長大了,有工作能力了,都是無私的用金錢或物資或飲食去孝敬父母,後來發現了佛法僧這三寶,無價之寶,自然希望自己父母能夠蒙三寶之力永脫輪迴之苦。如果非要說自私,我們企盼自己父母能夠離苦得樂這便是唯一的一點「私心」,由此及彼,普度眾生,度盡一切有情眾生。

世間人說出家是自己尋樂尋自在去了,不顧父母很自私,恰恰相反,從提出問題的世間人的世間法觀點來看,在世間人眼裡,吃喝玩樂、歌舞娼妓、名聞利養才是樂,而出家修行在世間人眼中可稱不上是樂,而是苦,甚至是極苦的。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每天只睡四小時,參禪打坐時一坐幾個鐘頭不動,不閒語,不攀緣,世間生活時的習氣毛病通通要克服,要去掉。捨去世間所謂的「面子」,衣服破了補一補,鞋子露了修一修,外出行腳乞食為生,被世間人冠以「乞丐」、「叫花子」,在世人眼中甚至連囚犯都受不了這種生活。

這一切的一切,我想問問世間人,在你們眼中,這叫「樂」嗎?這叫「自在」嗎?上過大學的人都有體會,離家越遠,思家越深。平時你在父母身邊可能體會不明顯,離父母越遠越久,那種思念之情必然是與日俱增的。人出家了,但並沒有死,身體沒死,心亦沒死,而是把思家的情懷轉變成修行的動力,因為我們明白,能根本解決生死問題的唯有佛法。所以佛教的教義中,是非常提倡孝敬父母的,有「盂蘭盆經」、「報父母恩咒」、「地藏經」等等,都是佛為報父母生養之恩而說的法。

對於父母養老送終方面,因為父母並沒有出家,所以出家人沒有世間人那樣的便利條件,但不代表出家人對父母不管不顧。一則若父母願意或可以到寺院居住,那麼是最好的,可以時常照顧父母。二則出家人有還俗一說,可以還俗照顧父母最後時光,然後再次出家。三則可以託付給世間親人照顧,因出家人不捉金錢,也不接受父母遺贈,所以將父母委託給世間親人照料,照顧者自然承接金錢遺贈。四則國家對於養老這塊日益重視,一些養老機構日益完善,條件好的養老院在各方面已超越居家養老,醫療保健等等都有保障,能夠提供比居家養老更及時更全面的服務,或者以小區為範圍的居家養老等等,這都是一些解決辦法。

對於父母,父母生養孩子,是為了孩子好,將來有出息,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沒有一個父母是單純的為了將來有人養老送終才生孩子的。對於孩子的出家,父母不理解在情理之中,養了那麼多年的孩子一下子離開身邊,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但要曉得:「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出家功德太大了,大於一切金錢物資,大於一切功名利祿,這是作為人對現世父母的最大回報,人世間再無任何一事可與之比擬。待了生脫死,便有能力從根本上撥苦,普度生生世世的父親與母親,這才是真孝,這才是無私。

  問題三:有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人無後就是不孝。

  回答:首先,世人認為的「無後」就是指沒有後代的意思,這個問題的提出很片面,矛頭針對出家人,非常罪過。因為從沒有後代的角度來說,無論出家還是在家,都是既有可能有後代也有可能無後代。比如說:單身主義、丁克家庭、同性戀、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導致不育等等。而出家人中很多是半路出家,即結過婚有了後代之後才出家,還有一些是孤兒或父母不在人世的情況。

其次,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於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所說,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從原文裡能看出,這裡的「無後」,並不是指沒有後代,而是沒有盡到後輩之責任的意思。

翻譯成現代的話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所以孟子的原話裡,並沒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是後人曲解孟子本意,忘文生義,所以造成一直以來的謬傳。

再次,中國的傳統認為,繁衍後代是一種傳承,將自己的姓氏和基因延續下來是一種繼承,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執念。在世人眼中,特別是那些不相信因果輪迴的人來說,認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意義了,那麼還執著於這種肉體基因的延續又有何意義?其實,正是因為世人不信因果,不信輪迴,所以才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所以才執著於自以為是。人死只是肉體的滅亡,人的自性不生不滅,由善惡業報決定投生,肉體只是在世時造作業行的工具,與世間事物交流的「媒介」而已,只是一附「皮囊」。

所謂基因其實是緣的化現,父母與孩子是因前世的緣分今生才成為一家人,包括「中陰身」時的因緣。所以說,執著於肉體基因的複製是毫無意義的,比如說克隆人,甚至於克隆人在目前為止的理論過程乃至於未來的實踐中都無法將之定義成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執著於這種愚昧的肉體延續,不如追求精神的傳承。

古今中外,英雄偉人令人們代代相傳,那不是因為他們的「種」一代代毫無差池的繁衍下來,而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人類的發展中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最後,即使沒有後代,也是因緣所致,凡事不可強求,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沒有後代,沒有後代並不能代表什麼,也不是可恥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那樣就是片面。以片面的角度看事情,什麼事情都會看出問題。其實有問題的往往並不是事情本身,更多的是看者的心。

  問題四:養兒防老和兒子出家矛盾嗎?

  回答:這個問題完整借用然教法師開示: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當大力倡導子女經常看望慰問老人。孟子見梁惠王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這就是中國傳統的養老之法。孟子提到的包括養老在內的社會保障,是低水平的。五十歲的人能穿絲帛衣服,七十歲的人能吃上肉,頭髮已白的老人不需要挑著擔子跋涉在道路上。但就是這樣的低水平,對孟子而言,只是一個理想。因此,在中國人的心裡認為,一個人要想老來無憂,就要老來有靠,那就是要有兒子。

  多有志於獻身佛教弘法事業的青年,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來自父母的阻止。父母會有種種的理由阻止孩子出家,但其中最大的顧慮便是老無所養。「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句話出自宋朝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由於中國從古代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耕社會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科技欠發達,商品交流不頻繁,有限的土地難以承載過多的人口。再加上專制社會政治清明時期總是十分短暫,政府對居民的養老保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法定義務,養兒防老是不得已的選擇。

  雖然現在社會經濟發達、法制健全、養老等方面制度也日臻完善。但養兒防老的舊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中國人的腦害裡面,奉為金科。舉一個例子就知道,一旦一種思維模式形成,很難改變過來。中國人見面習慣說:「您吃了嗎?」為什麼這麼問?因為,當今時代菜籃子工程是得到解決了,但在國民經濟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的溫飽問題是頭等大事。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熟人見面詢問口糧問題,是老百姓唯一關心的話題。

因此中國人說話總是離不開吃:謀生叫「餬口」,工作叫「飯碗」,受僱叫「混飯」,花積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開」,受人歡迎叫「吃香」,得人照顧叫「吃小灶」,不顧他人叫「吃獨食」,受到傷害叫「吃虧」,嫉妒叫「吃醋」,靠父母養活叫「啃老」等等。已經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之後,現在吃飯雖然已經不是問題,但很多人還是習慣這樣的問候。

  「養兒防老」既然已經形成固定模式,作為父母的面對當今時代下的兒女,注定要痛苦一生。法律是滯後的,對於把道德引入法律,進行引導雖然也是一個辦法,但歸根到底要解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問題,關鍵就是要從老年人的心理轉變認識著手。

  首先要明白,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太大,並且從小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孤立,孝道思想淡漠,很難照顧別人。比如有的孩子就這樣認為:父母生出自己完全是為了老了有人養老,這很自私呀,有必要感謝他們給了自己生命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學問題專家張文娟認為:新的規定比較具有針對性,當今家庭孝道倫理觀念在現在年輕一代不斷淡化,這也是強化年輕人對老人的責任的舉措。

  就算孩子心裡孝順,擺在許多年輕人面前的現實是:他們在就業初期的收入並不高,而且,他們還需要進一步接受職場再教育。另外,在年輕的時候,他們還需要社交、談戀受、結婚、養孩子、買房子。哪一樣不需要花錢呢?剛入職場的年輕人,自顧尚不及,為父母養老作打算,少了現實的可能。反到是,現實中有不少子女背其道而行之,成了「啃老族」。這些人能順利娶個老婆、有個地方住,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如果把老有所養完全寄託的孩子身上,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就算孩子工作好,收入多,要知道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在目前的情況下,得到收入的同時,相對個人時間也就少了許多。一年只有幾個短暫的假期,還要有陪孩子的時間,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時間,自己修整的時間,還有就是會有雙方父母。在這樣的一個事實面前,如果在需要人照顧的時候,養老完全寄希望於兒女,不是自尋煩惱嗎?

  就算在自己需要照顧的時候,孩子可以放棄工作,專心來守護床前。他的老婆孩子願意嗎?房貸車貸誰還,孩子的學費生活費誰出?你忍心看這他們一家妻離子散嗎?你還能安心養病嗎?

  就算兒子的老婆孩子也孝順,一家人放棄工作床前盡孝。人是守在床前了,醫療和養護的錢誰給?都不工作了,別說養老,今後怎麼生活?

  此時此刻靜下心來思考,之所以養兒防老行不通,關鍵在於兒子的背後有巨大的精神負擔,那就是他已經是另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他要犧牲包括自己興趣愛好在內的一切,來使自己的老婆、孩子過的幸福,最少不比別人太差。因此兒子不能全身心的陪在父母身邊,作為父母一定要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古代農耕社會可以做到的事情,現在不可以,因為不上班就沒有錢養家。世間就是如此戲劇,當人們擔心兒子出家之後,會老無所養的時候,恰恰出家人因為他沒有家庭的後顧之憂,在父母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以全部身心的照料起居。

  常言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一個人不能走在一條自己設計的死胡同,應該因時因地改變方針政策,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在需要法律出台為盡孝保駕護航的時候,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知足長樂,體諒兒子,也是體諒自己,如此以來幸福就會伴隨左右。

  問題五:植物不是生命嗎?佛教說不殺生,吃植物難道不是殺生嗎?

  回答:有類似疑惑的肯定大有人在,而且有這樣的問題也並不奇怪,因為對於佛教的教育體系不瞭解的人,可以說對佛教充滿了問題,又豈止吃素這麼一個問題呢?

  現代科學把生命的形式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因此受現代科學教育和熏陶的人們自然而然就認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麼佛教徒的不殺生就是解釋不通的,甚至還有人以「佛教徒不是沒有區分心嗎?為什麼對動物一個態度,對植物是另外一個態度?」以此來說明佛教徒的虛偽。這真是大大冤枉了佛教徒。在佛教的教育系裡面,沒有把生命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因為佛教認為,生命不僅僅是以這兩種形態存在的,還存在其它生命形式。佛教對眾生的劃分是以有情和無情來區分的。我們所認知的植物在佛教裡是被劃分在無情眾生中的,我們吃的五穀、蔬菜、瓜果都在無情眾生行列。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就會問了:如何區分或者定義「有情」和「無情」呢?在佛教中,「有情」是指有情識(也有一種近似的說法:心識)的眾生,這類眾生能感受八苦,有喜怒哀樂等種種覺受,人類和動物都屬於這類眾生,因為都有這樣的覺性。什麼是八苦呢?八苦是悉達多太子總結的有情眾生所能覺受的痛苦,它們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蘊熾盛苦。

  眾生因為可以感受上面所說的八苦,因此悉達多太子把這類眾生成為有情眾生。所以我們常看到佛教裡有「覺有情」、「有情眾生」、「一切有情」等字詞,指的都是這類能感受八苦的眾生。而植物則屬於「無情」眾生,植物雖然有生機,但無情識(沒有心識的投入)。植物雖有生長的現象,有神經的反應,卻無知覺的心性,不能感知八苦,沒有快樂悲傷等感受。因此植物雖然是生命,但是它們不在六道輪迴中感受生死。

  有情眾生所造作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覺知」,倘若像草木一般無知無覺,如何能分辨善、惡價值?又怎會受善、惡業的牽引而輪迴呢?佛教所說的不殺生,是指不傷害有情眾生,因為佛教認為:有情眾生從無始以來都做過我們的父母,殺害他們並且吃他們的肉如同吃自己父母的肉,是顛倒覺性的表現,也是起惑造業,在六道中流離生死輪迴的主要原因,因此佛教戒殺,提倡素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