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法師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一起即一聲佛號蓋過,保持心清淨。多年修學實踐中,尚有妄念、煩惱時多時少浮現,參學到《優婆塞戒經》在「義菩薩品」中,世尊說自己在因地修行時,把煩惱、惡友當作菩薩道莊嚴伴,甚至長時具足煩惱、痛苦,因為有自在力,絕不讓自己退轉,並成就了義菩薩四條,請法師集合起來做較深入的開示。

淨空老法師解惑

 

問: 法師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一起即一聲佛號蓋過,保持心清淨。多年修學實踐中,尚有妄念、煩惱時多時少浮現,參學到《優婆塞戒經》在「義菩薩品」中,世尊說自己在因地修行時,把煩惱、惡友當作菩薩道莊嚴伴,甚至長時具足煩惱、痛苦,因為有自在力,絕不讓自己退轉,並成就了義菩薩四條,請法師集合起來做較深入的開示。

答:《優婆塞戒經》裡世尊的例子,我們凡夫學不到。為什麼?你看《梵網經》裡釋迦牟尼佛說他這次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是第八千次;換句話說,早就成佛了,這次是來表演的。

在經論上佛常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有八萬四千法門,是不是一個法門對治一個煩惱?不是的,佛在《華嚴經》所說的讓我們了解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夠斷一切煩惱,「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但是眾生根性不一樣,修學環境也不相同,所以,最容易、最穩當、最方便的還是用持名念佛。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用這個方法比什麼方法都方便,人人都會用,問題是你能不能堅持!妄念,無論是善念、惡念、無記,只要有念頭起,你的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就把它換過來。

  所以《大集經》上佛說,念佛是無上甚深禪,比宗門參話頭、觀心、參究方便多了,而且又很容易。我們學習一定要契合自己的根機,應當走易行道,不要替自己找麻煩。《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記載許多人念了三年就成功,真正念佛是這樣殊勝。這並不是他們三年壽命就到了,而是念佛功夫到了,他往生自在,雖然還有壽命,但是不要了,他真想早點去。這個功夫並不是很深,淨宗講一心不亂有三個層次,最高是理一心,其次是事一心,再其次就是功夫成片。說實在話,理、事一心不亂,我們這一生未必能做得到,但是功夫成片是可以做到的。

  理一心不亂,所有煩惱都斷了,那就是法身菩薩,生實報莊嚴土;事一心不亂等於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沒斷。見思煩惱斷了,往生就自在,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想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沒有關係,但是這都不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功夫成片,也就是心裡除了一句阿彌陀佛外,沒有其他雜念,這是功夫,也是最淺的念佛三昧。妄想、雜念沒有斷,但是佛號得力,佛號確實把妄想、雜念伏住,像石頭壓草一樣,真壓得住。這種功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根性利的,七天可以做到;功夫、根性差一點的,我想七年總應該可以做到的。

  那我們學佛總有好多個七年了,為什麼還做不到?不用功!就是警覺心不夠,煩惱起來讓它起,不知道第二念要換成「阿彌陀佛」,這就不行,所以問題還是出在自己。法門一定學一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能換第二個,否則前功盡棄。我們用念佛法門,我們又學《優婆塞戒經》,又學《金剛經》,那麻煩大了。每個經的修學方法都不一樣,常常換方法,你的功夫怎麼會得力?一門才得力,才能把煩惱伏得住。所以要具足信心,這是不能不知道的。21-269-0001

 

▶▶▶返回《答疑解惑》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