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很多有成就的讀書人借住在寺廟學習

▲老法師:讀書人都借住寺廟

  從前寺院都是教學的場所,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古代的學校少,學校都是公立的,大多數讀書人到哪裡讀書?到佛教寺院,佛教寺院的藏經樓,就是現在的圖書館,不僅是佛教典籍,它搜集的豐常廣泛,在中國過去所謂是朱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典籍都收藏,內容非常豐富,出家人都是有學有修的學者,所以住在寺院裡,可以利用它的藏書,也可以向出家人請教,這在中國歷史上,諸位都能看到,讀書人都借住寺廟。

  * * * * *

  ●僧舍育出的賢相——狄仁傑

  狄仁傑是唐代最有名的賢相,他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特別是斷案如神,賦有傳奇色彩,因而後人編了一本《狄公案》。狄仁傑雖是我國歷史上賢相之一,但他人格的鑄造源於佛教,這卻鮮為人知。狄仁傑(607 - 700),字懷英,山西太原人。

自幼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寒,不能供養他讀書,父母商議把他送到本地有名的寺院寄讀。因為寺院的住持是一位既有修持又有文化素養的高僧。他一見狄仁傑,年少英俊,衣著雖舊,但卻透出一股英氣,不待父母多說,就同意收下。狄仁傑也不負父母苦心,日裡足不出寺,夜裡秉燭待旦,埋頭讀書。住持除了教狄仁傑讀書作文,諷詠作賦之外,還用淺顯的道理傳授一些佛法給狄仁傑。埋頭寺院整整十年,學業有成,而且明白了作人作官之道,住持通知父母,允許狄仁傑進京應試。臨行之前,住持和尚又作一番告誡。

  狄仁傑赴京應試,途次一家旅捨,秉燭讀書,忽闖進一美婦,以美色挑逗狄仁傑。狄仁傑詢問,其婦人乃曰: “吾夫剛死,今見君年少,膚潔如玉,豐神俊朗,面貌和悅,萌發和歡之念。”狄仁傑想起寄讀寺中之時,和尚告誡:“汝雖大貴,謹慎戒色,並教以戒色的‘不淨觀法”’。於是正色訓道:“你不守婦道,害己名節,陷人不義,非你之所為。,’美婦受教,慚愧致謝,後堅守婦節,受朝廷之封诰,狄仁傑專一其心,一舉奪得該科狀元。

  武則天稱帝後,狄仁傑由大理丞、侍御史升文昌右丞,出為豫州(治今河南汝南)刺史。一次,因政見與元帥張光輔不和,頂撞了張元帥,張心懷不滿向武則天告狀,說狄仁傑對武則天不滿,因而貶官,先是復州刺史,後又改洛陽司馬。後武則天心血來潮,於天授二年(691)起用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鸾台平章事,位同宰相。

  一天,武則天召見狄仁傑,談話中問道:“你任豫州刺史時,做了很多好事,可有人卻說你的壞話,因而將你貶職,你想不想知道說你壞話的人是誰?”

  狄仁傑向武則天拜了一拜,懇切地說:“十分感謝陛下對臣的信任,至於有人說臣的不是,陛下若認為是真的,則請允許臣改過; 陛下若知道臣並無過失,則是臣的榮幸。臣實不願知道說臣不是的人,這樣相處得好些。”武則天啧啧贊道:“真宰相也!”

  據薛用弱《集異記》載:狄仁傑,愛研究醫學,尤長針灸。顯慶年間,他路過華州,看見一群圍觀的人,近前發現,一個10余歲的小孩,鼻子長了拳頭大的腫瘤,把臉都拽變了形……。狄仁傑把孩子扶起來,詳察病情之後,從囊中取出銀針,在病人腦後穴位上直刺進去。估計到了患處時,詢問針感,病人點頭。這時猛將銀針抽出,那腫瘤應聲而脫,病人卻安然無恙,面部也恢復正常。孩子父母,驚喜萬分,跪地謝恩,並奉獻綢絹。狄仁傑堅辭不受,並說:“我行此術,完全是為了救孩子,不是貪圖綢絹”說完登程而去。後來孩子父母才打聽到,此人正是當朝宰相狄仁傑。

  * * * * *

  ●茶神出自僧房——陸羽

  唐朝茶葉專家陸羽(733 - 804),舊時被奉為茶神,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家世不可考,據傳說,幼時為親人所拋棄,被僧人收養,既長便以僧人之俗姓為姓,草字鴻漸。在寺院之中,以僧為師,事師如親,跟從學文化,授內外典籍,能詩作文,深為僧師愛撫。僧師圓寂,陸羽隱居苔溪(在今浙江西北),自稱桑苎翁,與女詩人李秀蘭、僧皎然友好。唐肅宗李亨聞陸羽之名,於上元元年(760)征召,拜為太常寺太祝,並賜朝服、朝簡、魚袋,拒不入朝。仍然,素食布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昏禮拜不辍,諷誦佛經從不間斷。同時,撰佛經疏注和茶道理論,尤其是茶道理論如《茶經》三篇,對茶之源流、飲法及茶具述論特詳,故舊時奉為“茶神”。所作詩賦,今存若干首。

  * * * * *

  ●先天下之憂原出於僧捨——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常為志士仁人作為座右銘。此語乃北宋仁宗皇帝宰相范仲淹的名言,流傳至今而不泯。

  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北宋時吳人。兩歲失恃,家貧母嫁,待曉事之日,泣辭母去,居於裡中僧捨,刻苦讀書,大中祥符時,進士及第。初任秘閣校理,每慷慨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皆效法,氣節之尚,足見一斑。仁宗皇帝知其名節拜相,經略陝西,以御西夏。仲淹為軍,嚴號令,重賞罰,撫士卒,威懾敵國,西夏不敢犯境。後又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裁削冗員佞吏。聯合富弼實行“慶歷新政”,提出十項改革意見,即:明黜陟、抑佞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不到半年,為饞所中,出任陝西宣撫使,繼遷戶部侍郎,徏青州,皇祐四年(1052)卒,壽64。卒谥文正,贈兵部尚書。

  范仲淹,幼時居佛寺,常聞正法,嚴持戒律,刻苦砺志,借佛道之菩薩行以御政事,“先天下之憂而憂”之語,即源於菩薩利樂有情之意也。是故,出仕為官之後,不違聖教,喜近高僧,積極參究禅法,樂善好施,自奉節儉,佛戒寓心。將所節之俸祿,廣置義田,瞻養缺食之族人,又興學校教育孤弱。當逝世噩耗傳出,巷闾悲嚎,如喪考妣。

  范仲淹以法傳家,世代興隆,子范純仁又繼而為相,世所欽羨。

  * * * * *

  ●常居佛寺的宰相——劉秉忠

  劉秉忠(1216 - 1274),初名侃,字仲敏,本遼世族,邢州(今邢台)人。武人出身,祖父及父均任武職,秉中十七歲任節度府令史。未幾便棄官入山讀書,對易學及邵康節皇極數很有領悟。隨著歲月推移,知識面增加,遂又接觸了佛典,讀之有省,盡棄前學,入武安山中(河南彰德)剃發為僧,法名子聰。拜萬松寺行秀禅師,行秀器重,留住多日。行秀命他拜谒海雲寺印簡大師,簡師又推重。當此之時,元世祖忽必烈召見印簡大師,秉中偕行。世祖欲任印簡為官,拒不接受。世祖無奈請求推薦人才,簡不得已而推薦秉中。秉中初不接受,印簡開示菩薩利樂有情為道,萬松行秀亦馳書勸慰,方接受世祖之任。世祖見面與之交談,出語珠玑,心中大悅,命主機要,每征戰必要秉中同行,而中又每以戒殺為勸,大軍所到之處,活人不可數計。

  元世祖忽必烈踐祚稱帝,命其還俗,賜名秉忠。領中書省事,拜受太保,制定朝廷制度儀規,推薦人才,建設大都,皆有特殊功勞,深受世祖歡心。於是世祖賜以華宅美女,秉忠正色以待,居於佛寺中,素食如常,誦經不辍,其清儉之行,一貫如初,唯一收養一子用作私事。至元六年(1269),預知時至,遺言以僧禮安葬,世壽59歲。帝十分哀悼,贈號為常山王谥文正公,有《長春集》行世。

  * * * * *

  ●僧捨中的狀元——張元忭

  《古文觀止》有篇《徐文長傳》,乃明代“湖北公-安派”文學家袁宏道所寫。徐文長是一個狂放不羁的才子,後雖為官,但官聲不如他的文聲。而他有個狀元同學叫張元忭,卻鮮為人知。

  張元忭(1538 - 1588),字子荩,號陽和,明代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乃張天復之子。少年之時,勤奮好學,寓居香爐峰寺中,足不出戶,埋頭十載,後在隆慶年間高中狀元。然在高中之前,卻有一段奇趣的故事。

  張元忭,一夜作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長者彬彬有禮的向他施禮後講:“我是山裡的龍,已修煉千年,去年一天就該出去,只因你座位在我頭上,你是大貴人,若傷了你,影響我的道業。後天正午又是我出頭之期,錯過了又要等三百年,乞你把座位移一下,助我成道,定當後報。”張點頭同意,但提出兩條:一要給寺裡一口泉水,二不要傷害村民。老者點頭應允。

  張元忭,醒後只覺是夢,也未在意。不料隔日正午,密雲四合,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這時,他猛然一驚,想起前夜的夢,隨即將座位移動,座位之地,立冒一股清泉,一條若蚯蚓的小蛇隨水而出。到了山門,被攔住,張用手掏開一洞,蛇隨水而出。頓時,霹雳一聲,蛇變成帶角巨龍騰空,龍旋又入地,旋又騰空,向張頻頻點頭。

  此時村民驚動出房觀看奇景。雖大雨滂沱,卻秋毫無犯。張元忭看見,龍鑽的地方,變成一眼清泉,這泉到了清代還存在。張元忭後於1571年高中龍虎榜,頭名狀元。張為紀其事,樹碑泐文泉旁。張後來官翰林侍讀,著述甚豐,成為明代文學家。晚年喜佛,參究有省。

  以上歷史小故事,都來自《歷代名人與佛教》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6/56473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