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大和尚:學佛必須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


發布:東華禅寺  

  學佛修道、出家,這確實要看“命”。你命裡面有出家的“命”,出家就會覺得很輕松,不會覺得是在受苦。沒有出家的命,甚至沒有學佛的命,如果學了佛,出了家,就會覺得是一種痛苦。譬如說,從命理上來講,命裡占了辰、戌、丑、未這四個時辰,出家是最好的。因為這四個時辰裡出生的人,在他的本性裡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相反,他覺得孤獨和寂寞是享受!而人多、熱鬧、事情多,他覺得是一種痛苦。就拿我個人來講,我是上午辰時出生的,這個時辰出生的人,命裡孤獨。如果我是一個俗家人,命裡面就會犯孤;如果我出家了,就不會感到(出家生活)是一種孤獨。反而覺得是一種清福、一種享受。如果不是這個時辰出生的,譬如說是子、午、卯、酉,或者是寅、申、巳、亥這八個時辰出生的人,你讓他一個人關起門來待在屋子裡,他覺得是一種痛苦。而辰、戌、丑、未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人,真正自由自在的時候,恰恰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

  如果你們懂得這套學問的話,你去看一下學佛的人,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也並不是說不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人不能出家,寺院裡也有許多出家人喜歡串寮,喜歡幾個人在一起熱熱鬧鬧。他不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他還是耐不了孤獨和寂寞,學佛修道他一個人也難以支持,也必須找個伙伴。要是有幾個人在一起,他就不覺得孤獨。

  你們看有的出家人他不喜歡串寮房、不喜歡和周圍的人接觸,甚至兩個人他都嫌多,就喜歡一個人獨處!為什麼他不覺得孤獨,反而是一種享受呢?為什麼有的人一個人獨處就覺得恐懼難受?

  學佛,一是要耐得了孤獨寂寞,二是要有毅力才行。

  那個洞裡的小沙彌怎麼樣了?是不是想出來?(象道師:沒有,……)他寫申請閉關二十年,我還沒批他呢!有好幾個申請三年,結果都是幾個月跑出來。因為閉關實際和他想象的不一樣。你沒有入門,功夫用不上,待在洞裡面、房間裡面,整天打妄想。你必須隨時能夠進入狀態,把自己封在一個屋子裡,才不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封起來了。

  至於小官你的情況,你如果認為你以前出家了以後,又脫掉僧裝,穿著俗裝,你認為有必要重新剃度,十九(六月十九)就給你落發;你要是認為沒有必要,可以直接穿僧裝。(官:我做“當家”管不了。)你不是干得挺好嗎?(官:敲、打、唱、念也不會。)這不要你管,佛事由繼廣管。(官:自己干不了。)這個寺廟管理,每個人都要輪流一遍!不會也要學著管,實際上我也不會管,我也是硬著頭皮在學著管。這幾天我天天跑縣政府,跟政府打交道,我怎麼會呢?不會也要學著會。要做事情,哪裡有天生就會的?不都是慢慢學會的?越是不學越不會,做多了、學多了自然就會總結出一套經驗。(官:我做了幾天了,……)幾天不行!頓漢做了一年了。

  學佛的人都怕麻煩,我說過:怕麻煩最好不要學佛。如果你不學佛,自己怎麼“想”,就讓它怎麼想;自己怎麼做,就讓它怎麼做。學佛了,你就要知道你所想的、所做的。甚至“想”,不能讓它想;做,更不能讓它做!內心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覺察到。這是多麼細心的工作?大家都願意去做;可是世間上的事比學佛簡單多了,大家反而不願意做。哪裡有這個道理?簡單的不會做,會去做煩瑣的事情!

  你把僧裝脫掉以後,穿俗家裝這幾年有什麼感受?(官:挺自在!)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有這個感受。因為我感覺到自己做不到佛門裡規定的這些,所以穿這身僧裝感覺到很沉重、很難受。如果我穿一身俗裝,我怎麼想就怎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可我穿著僧裝就不能這樣想、這樣做!而且還要把這身僧裝穿好,穿不好就有愧於這身僧裝。

  你們穿著僧裝,是否感覺到走到大街上人家都在看著你?你如果不是穿著僧裝,誰會去注意你?穿著這身僧裝,走到哪裡,人家都把你當師父恭敬、當活佛把你捧起來,真話聽不到、真事見不到。我們出家人常說:“恭敬僧寶”,我們作為一個“僧寶”做得到位嗎?根本就不到位。

  你們是否記得我的一個同學?你們都說他神神經經、瘋瘋癫癫的,他就是出家幾年後,覺得到哪裡都接受供養,自己又沒修行好。結果他就把僧裝脫掉了,穿了五、六年的俗家裝了。他感覺到以這種方式鍛煉自己來得更快!他穿著僧裝,好多人都不跟他計較、讓他幾分,甚至把他恭維起來。他這種膽量、勇氣,我還是很佩服的。這種做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做的。

  每一種選擇都需要膽量和勇氣!就拿小官來講,你現在不穿出家衣服,誰把你當師父看?誰會向你鞠躬、誰會向你頂禮?大家根本沒把你當作一回事!如果你把僧裝一穿,馬上又成了“師父”了,大家見了你都會向你合掌、向你鞠躬了。那麼事實上你前後是否變了一個人呢?只不過外表有點區別而已。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要看好自己內在的起心動念。

  在座的出家人,是否問過自己:如果我們把出家衣服脫掉,到社會上去做事情,和我們現在穿著這身衣服到社會上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我想每個人心裡都非常清楚。那個時候才能夠看清自己、看清社會。這也是為什麼當初釋迦牟尼佛讓他的弟子穿著“糞掃衣”,出去托缽。

  佛當初讓這些信眾恭敬他身邊的“僧寶”,這些僧寶已經是賢聖僧了!而我們現在既非“賢”、也非“聖”,和凡夫根本沒有兩樣。如果說要拿戒律來檢點我們自己,哪一條戒律都沒有守好!但是造化在造人的時候,生來就是這麼怪,眼睛長在自己臉上,偏偏看不見自己而能看見對方。除非你那只無形的眼睛打開以後,才能夠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看清自己長得什麼樣子。什麼時候大家修到能夠看見自己,這個時候,你不是聖人,也是個賢人了!

  他們經常看到俗家的許多男、女老居士,自己省吃簡用,買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拿到廟裡來供養三寶。我們和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就是因為我們穿了這身衣服,否則的話,他們會這樣對待我們嗎?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像佛制定的戒律那樣,我們受用他們的東西也就無愧了。問題是我們現在都做不到。對於恭敬我們的人來說,他們同樣能夠得到福報、能夠受用;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講,把我們無始以來修的福報都給受用光了!

  你們有些出家人也許覺得讓小官做“當家”不如法。為什麼會不如法?就因為他是個居士?居士管出家人,你們覺得受不了,如果明天我讓他換上出家的衣服,那你們就受得了了?當然,大家這樣想也很正常。因為你們看不到對方的內心,只能看外表!小官本身出家已經多年了,也在一個廟裡管過事情、也閉過關。那麼我們僅僅是因為自己是個光腦袋,穿個出家人的衣服,就接受不了他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到任何一個地方,總要合情合理。

  像“文革”期間被迫還俗的和尚,在宗教政策恢復以後,有許多人又重新穿上了僧裝。這些人裡面有好多人又重新剃度、重新受戒;有一部分人沒有重新剃度、受戒,而直接穿上僧裝。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的人脫下僧裝以後,就按俗人的方式去生活了,沒有按戒律要求,這一部分人在宗教政策恢復以後,他穿上僧裝就又第二次受了戒。另外有一部分人他雖然脫下了僧裝,但在內心依然按戒律要求自己,這一部分人在宗教政策恢復以後,他又穿起了僧裝就沒有再去受戒。這兩種情況在居士中就曾引起強烈的反響:為什麼這個老和尚又重新受戒,那個老和尚就沒有重新受戒?這就是因為他們脫下僧裝以後,彼此選擇了不同的生活。一種完全是俗家的生活,一種是穿著俗家衣服的出家生活!當然這些只能是自己知道。如果小官你認為有必要的話,那麼十九就再重新給你剃度。

  下邊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今天不是新來了幾位同修嗎?

  問:我們能不能見性?

  師:太容易了。我可以講,你們在座的都曾經見過性。不是說前世,就是在這一世。只是見性以後你們沒有把握好,沒有繼續見性,而是見一下子又消失了,所謂的“修行”,是在真正明心見性以後才開始的。在此之前都是為了明心、為了見性,也就是為修行打基礎。

  問:請問師父,何為見性?

  師:你問何為見性,我可以用一句偈子回答你:“眼前月不落,東方日又升”!如果你見到這種境界,又理解這個意思,你就已經見性了;已經見性,你就知道如何繼續修道。有好多人在剎那間都出現過這種境界,為什麼不能夠保持呢?散亂心太重。

  問:師父,一個外星人告訴地球人:“地球上所有宗教都是錯的!”這句話對嗎?

  師:釋佛在臨終時說:你們不要以為我說了許多法,實際上我一個字也沒說。如果認為我說了法,你們是在誹謗我!真正的東西我還沒有說到。因為真正的東西已經超越了見、聞、覺、知!所能表達出來的,都是有形有相的,它還必須借助於見、聞、覺、知。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我講出來的都不是道,真正的道我還沒有講出來。

  禅宗裡面講:“見月通過指,指畢竟不是月,不要把我的指當作月!”所以你剛才說的這句話又對又不對。它只是對某一個層次的人講是這樣。為什麼我們把“三藏十二部”當作經、律、論,而開悟的那些祖師、菩薩說這些都是破爛、廢紙,沒有用,都把它燒掉取暖、引火做飯了?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講的。那麼我們作為一個沒有開悟的人,若這樣看待經典,這樣糟蹋經典,我們就會有罪過、有因果!

  好多人都想閉關,剛才我說那句話的境界大家都沒有達到、都沒有出現,閉關干什麼呢?當然也可以去體驗一下子,可以去靜靜心。但這些對於你真正修道來講,都無濟於事。你的心態都沒有通過外面的接人待物而訓練好,還看不見自己的起心動念,那麼你通過靜坐,又怎麼能夠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呢?你把自己關起來,既沒有人惹你,也沒有人跟你過不去,又沒有人說你不中聽的話,所以你不會起念。

  如果你到外面做事,遇到這些境界,你有修行的話,就能夠隨時隨地看見自己當下在起什麼念頭!譬如說頓漢,我讓你做那個木牌,說了這麼久了,你一直沒有做。我跟你說了一個多月了你一直沒做;我把你罵了一頓,你心裡氣鼓鼓的,自己還挺有理。你如果真的是很會做人、很會做事的話,就會問自己,為什麼我跟你說了一個多月了,路牌還沒有做好,沒有豎起來?為什麼現在罵你還會心裡不舒服呢?為什麼那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呢?

  問:師父的書上講灌頂的意義……

  師:灌頂,一是滿大家的願,二是你真正想修行,自己的力量不夠,通過灌頂以後你內在的本質起了變化,你修行就容易和“道”溝通、和“法” 相應。

  有好多人學佛想撿便宜,當然他表達得很好:是想得到某某大師的加持!實際上是想撿便宜,沾光!灌完頂以後,如果自己不修,又有什麼用呢?就像拉車上坡的時候,前面的人不用力拉,後面的人用力推沒用;如果前面的人拼命拉,後面的人用力推一把就上去了。

  好多人對灌頂是好奇,但也知道灌頂是好事,所以接受了無數次的灌頂。他有了這個力量不去修,他這個力量又減弱、消失了!因為他散亂的心沒有降伏,盡管灌完頂了,有了加持力了,最終還是被散亂心給干擾了!如果說灌完頂以後,馬上接著“行”,不讓這個雜念繼續增長,那麼自己內心靈性的力量就逐漸、逐漸出現,而占了主導地位!

  明世師:師父的開示太好了,我很感恩,自己很慚愧,到現在還是個老沙彌。……

  師:空有老和尚一輩子都不受戒,為什麼呢?他說:“眾生得佛戒,方為真佛子!”我們現在得到的戒,都不是開悟的人給我們傳的戒,因此戒而無戒。這是空有和尚的理論,但是大家不要學他。他有這個膽量,他已經得道了,他就不會執著形式了。如果他沒有得道,他一定超越不了形式,一定會按照形式、規定去做。

  他一輩子做沙彌(嚴格來講他沙彌都不是,沙彌十戒都未受),從小剃度出家後跟著一個老和尚修行。最後他悟道了、得道了!所謂的“沙彌”,是受過沙彌十戒方為真正的沙彌;他沒有受沙彌戒,連沙彌都稱不上。(道基:可他是聖人!)但是在座的都不是聖人,都是凡夫,那麼就要按照戒律去做。如果說偶爾你個人內心已經超越了,你是賢人、聖人了,你在團體裡面還是要按照團體裡的規矩去做。因為團體裡面的人素質參差不齊,就必須立一個標准。什麼標准呢?清規戒律!實際上戒是戒,規是規。清規是寺院針對此時此地的風俗習慣和發展需要定出來的規矩,戒律則是佛祖親自制定的。

  實際上大家學佛不需要明白那麼多,但是有一條必須要抓住:當你自己面對一件事情或者處在一個地方的時候,內心的起心動念要能夠覺察到、看到,這才能夠談得上修行!如果你認為自己修行非常好,但是當你面對一個人、一件事的時侯,自己內心的反應覺察不到,那說明你修行連門還沒有入!

  這句話的意思,不知道大家聽懂了沒有?譬如當我罵你的時候,你馬上和我對著干,或者不對著干,此時此刻你內心的反應,自己能不能覺察到?你若是覺察不到、看不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那說明你修行還差得遠。如果你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你跟對方對著干,說明你也能夠把握自己的起心動念了!

  並不是說修行的人不吵架、不罵人,而是在他吵架、罵人的時候能夠看清自己此時的念頭,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有什麼反應。又譬如我們出家人,當信徒向我們頂禮的時候,你心裡是什麼反應;當信徒不向你頂禮、向你吆三喝四的時候,你心裡又是一種什麼反應?你如果看不清此時的反應,那說明你離道還很遠!不管你心裡有什麼反應,你必須看得到。

  就像十五那天,我正忙得不得了,翁源那個居士買了個財神來叫我給他開光;我心裡剛剛產生了一點抱怨,立即覺察到這種抱怨不對,我馬上放下手裡的事情,還是給他幾分鐘的時間,給他念念經。為什麼會馬上這樣決定呢?就因為我能看清自己當時的起心動念。覺得這樣抱怨不對。如果我看不到自己當時抱怨的念頭,有可能會罵他:你沒長眼?沒看見我忙得不得了,還給你開什麼光!當我念頭一出現,我馬上就轉變了念頭。

  道基:給師父和常住提個意見,師父有時太慈悲。對於想閉關的人,兩頭(一個是出於好奇,想住幾天山洞體驗一下;另一個是有境界,能住下去的)可以滿他們的願,至於自以為行的,師父是明眼人,應知其不行,就不該批准他,他自己也難受,大家受累,沒意義的護持,也損他的福報!

  師: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回答過。我也有虛榮心,也好面子!有許多人一來就鬧著要閉關,我一看他根本就不行。從內心來講,也不願他閉關,可是他一定要閉關,他說:你有這個空的地方——閒著的閉關洞,為什麼不成全我?我為了證明自己慈悲,就滿足了他。他要閉關時萬丈雄心要進去;結果閉上十天半個月,雄心萬丈砸門沖出來!誰都攔不住。我如果不讓他閉關,他會心存抱怨,說是“閉關中心”,結果去了又不讓閉關。

  今年來的某某師,你看他那麼浮躁,連一般常人都不如,還要閉關。出關以後,一點變化都沒有!說話那麼激動。連最基本的生理上的氣都沒有沉下去,氣還非常浮。這是背後講人家的壞話,不太好。不過這個話,當著他的面我也講過。

  好多出家人你一說他半個“不”字,他要想盡一切辦法和你辯論,而且還要辯贏你,來證明他的“是”!連最基本的好勝心、維護自己面子的虛榮心都沒有破除掉,怎麼稱得起自己是個清淨的僧人呢?

  連這點膽量都不具備!什麼膽量呢?我不能因為你說我“好”我就好;你說我“壞”我就壞;你說我開悟,我就開悟。不能因為你說我什麼樣就什麼樣,連這點自信都不具備,還怎麼稱得上是個出家人,甚至連一個俗人都不夠,俗人還有這種膽量!

  就像這些學佛的人,每一個都想成佛,都有成佛的膽量,可是沒有一個人有下地獄的膽量。你要說這個人:你成不了佛,你要下地獄,他當時嗔恨心就會起來!你有這個膽量成佛,為什麼沒有這個膽量下地獄呢?成佛的膽量和下地獄的膽量是一模一樣的!譬如說你有100斤的力量,你干好事有100斤的力量,你干壞事的力量也有100斤。你有膽量成佛,就應該有膽量下地獄!

  事實上你說一個學佛的人會下地獄,他馬上嗔恨心就起來。即便是嗔恨心不起來,也要跟你辯論得臉紅脖子粗,為什麼呢?因為他沒這個膽量、沒這個胸懷!他以為自己有膽量成佛,既然是有膽量成佛,為什麼沒膽量下地獄呢?不用說“佛”了,羅漢就有膽量下地獄,何況佛呢?

  問:造口業能否下地獄?

  師:這些都很難講,如果一個人的腦子裡成天是“地獄、地獄……”臨命終時一定成不了佛,很可能到地獄;如果一個人滿腦子什麼都不記得了,都是“道”,殺、盜、淫什麼都不記得了,每天就是“道、道……”臨命終一定是和道相應。如果一個人起心動念、開口閉口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臨終時一定是和阿彌陀佛在一起。因為他整個八識心田裡只有一個念頭——阿彌陀佛!

  如果一個人開口閉口:持戒、持戒,這說明他離道還遠得很,他只是在“戒”的條文上轉來轉去。一個人一心修道去了,哪裡還有那些條文在腦子裡呢?整天心都在道裡面,和道相應了,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想到這些清規戒律!不過這是針對入了道的聖人講的,大家聽了以後,可別又起誤會了。

  ……

  究竟什麼情況叫做“開心”?當你開心的時候,你知道自己在開心,它就不開心了;當自己在煩惱的時候,你知道自己在煩惱,它馬上就不煩惱了;當你在嗔恨的時候,罵對方的時候,你馬上意識到自己有嗔恨心時,嗔恨心立即就沒有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起了嗔恨心,那麼它就一直在起、在蔓延、在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