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傳法師:美女發裸照給師父!師父如何隨順、渡化她?
發布:靜者
寺院官方微信收到了一條好友邀請,寺院義工剛點擊“添加”,對方馬上發過來一張自己的裸照,是一位女士。她發過照片之後說:師父,我心裡很苦,我想皈依,你能收我嗎?義工嚇得馬上把照片和信息轉發給我。
我很肯定地回復:我能收你,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也不論你做什麼,只要有一顆向善的心,向佛的心,我就會收你。
她又發幾張自己的裸照,再問:師父,我漂亮嗎?
我很真誠地告訴她:你很漂亮!你也很坦誠,有一顆向善的心,也很直率,沒有任何隱藏。直率而坦白。
她再問:你會真的喜歡我嗎?
我說:我不但喜歡你,而且還很愛你,全是真愛。
突然間她又發了幾張裸照,問到:師父,如果我見你的時候,一絲不掛地站在你面前,你會怎麼樣?
師父直接告訴她:那你就試試看!
她很失落地說:師父我已經試過,我把我的裸照發給你,我很失望,是我長得不漂亮嗎?你竟然連一句贊歎的話也沒有!
我告訴她:你發了嗎?你發了什麼?我什麼也沒有看到啊!
後來,有幾次她發裸照,都會問:師父,你看到了嗎?我是不是很漂亮?或者各種各樣語言。我都會直接告訴她:沒有,師父什麼也沒看見。你想讓我看到什麼?
她說:那你究竟想看到什麼?
我說:我什麼都想看到,可是,也什麼都看不到。
這是一個簡單又深刻的事情,她在聊天中會提到她的人生不順,婚姻不順,結婚幾個月就離了,現在一個人單漂等各種問題,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師父明確告訴她,這是你宿世因緣所造,這一世要嘗受不同的果報,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佛在世時已經講到,末法時期的眾生,剛強不化,難調難伏,他們都會沉溺在財、色、名、食、睡之中,強大的虛榮心以及貪嗔癡障蔽他們的心源,在痛苦無聊的生活中失去目標,找不到自我,心裡痛苦而又不知道苦在哪裡。天天喊著自己很可憐,其實不是可憐,而是可悲。但是當你一旦有了想要尋求佛法的幫助,解脫人生的種種痛苦的想法,佛菩薩以其慈悲與智慧一定會不捨每一位眾生,佛說眾生平等,不會論你是何職業,處在什麼行業。
但是代佛引渡眾生,方便的尺度怎麼把握?怎麼樣因材施教?尺度把握不准,誰渡誰都不一定。我的師兄曾經給我講過一句話,說讓我去渡眾生,我要是渡像鞏俐那些性感明星,是我渡她們,還是她們渡我都不一定。所以,我現在只能在寺院,把心修定才能出去。每當我代佛引渡不同眾生的時候,都會想起這句話。所以我們要引渡眾生,不是僅僅需要慈悲和智慧,還需要定力,沒有定力和智慧,那就不是你引渡對方,而是對方引渡你。
佛陀時代有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待在外夏歷,那是阿姆拉帕莉住的地方──阿姆拉帕莉是一個妓女。在佛陀時代的印度有一個習俗,任何城市最美的女人都不可以跟任何男人結婚,因為那會造成不必要的嫉妒、沖突、和斗爭。所以最美的女人必須變成全鎮的人的太太。
它一點都不是一件不名譽的事,相反地,她們非常受到尊敬。她們並不是普通的妓女,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或是國王、或是王子、或是將軍,社會上最高階層的人,可以來找她們。
阿姆拉帕莉長得很美。有一天她站在她的陽台,她看到一位年輕的出家人。她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但是她突然愛上了這個年輕人。他雖然還很年輕,但是氣宇非凡,看起來很覺知、很優雅。他走路的方式……她立刻沖了下去,她要求他說:“三天之後雨季就要開始了……”在雨季的時候,僧人四個月不出門,稱夏安居。阿姆拉帕莉說:“我想邀請你到我家來住四個月。”
那個年輕的僧人說:“我要問我師父,如果他允許我這樣做,我就來。”
年輕的僧人來向佛陀頂禮,禀報佛陀這整個故事,說:“她邀我到她家住四個月。我告訴她我要問我師父,所以我就在這裡……不管你怎麼說。”
佛陀洞察了他的眼睛之後說:“你可以去。”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回答。有一萬個出家人……當場變得鴉雀無聲,但是裡面有憤怒和嫉妒。當那個年輕人離開去阿姆拉帕莉那裡之後,那些僧人們每天都在討論這件事。整個城市都很激動,他們之間只談論一件事──出家人跟阿姆拉帕莉住在一起。
佛陀說:“你們應該保持沉默,我信任我的僧人,我洞察了他的眼睛,在他裡面沒有欲望。如果我不同意,他也不會怎麼樣。但是我同意他,所以他就去了。我信任他的覺知和他的靜心。你們為什麼要那麼激動、那麼擔心?”
四個月之後那個年輕的出家人回來了,他向佛陀頂禮,阿姆拉帕莉跟隨在後,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她也向佛陀頂禮,然後說:“我盡了最大的力量來誘惑你的僧人,但是反而我被他誘惑了。他用他的‘在’和覺知來說服我說真正的生活是跟在你身邊。”
佛陀告訴大家:“現在你們滿意了吧?”如果靜心很深,如果覺知很清晰,那麼就沒有什麼事可以打擾它。後來阿姆拉帕莉在佛陀的門下成道了。
所以,我在和這位女士溝通過程中,我說“我什麼都想看到,可是,也什麼都看不到。”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告訴她:身體是四大假合而成,一張皮,一堆肉,體內充滿了膿痰涕唾、血汗糞尿等不淨,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盡管外表裝飾得華麗無比。而人世間的無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萬物皆是空,青春的美麗也是暫時的,不是永恆的,很快就會枯萎,何必去執著,何必去貪戀。有時候,她還不明白,還迷戀自己的肉體,感覺每個地方都比別人美,每個地方都比別人好看。這種心態也就是世俗講的“自戀狂”。但是這樣迷惑於虛妄的美麗,其結果將如同老象沉溺於污泥,越陷越深。
她不明白師父的意思,發很多色情照片和視頻給師父,看師父究竟定力如何,能否上當,被誘騙。她不明白美不美,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對師父來講,都是一樣,一切都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變成黃臉婆,衰老,滄桑,有氣無力,最終人身變成一堆骷髅。這一切只是在試探師父、色誘師父、考驗師父,看看師父的定力究竟如何,有沒有動凡心,是否能破我梵行。從世俗方面來看,師父沒有什麼隱私,我的微信號和手機號都是公開的,微信號有時會義工和我的徒弟輪流登陸,所以我沒有什麼隱私,沒有什麼壓力。而她這種伎倆,很容易看破。從佛法修學上,對師父來講,這更是一個很好的教材,一個考驗師父的課題,師父是否能順利通關,那就看師父真正定力如何。我始終把她看做一尊菩薩,《楞嚴經·卷六》中講: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雲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地藏菩薩本願經·地神護法品十一》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身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就是末法時期,諸佛菩薩為了方便地度化眾生利益安樂眾生,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普應群機,可能是居士,可能是官員,可能是淫女寡婦、奸偷屠販等,應機說法,令眾生獲得諸利樂事。
所以這是對師父定力的考察,我們引渡眾生的前提是要有定力,否則,沒有強大定力做後盾,一切的方便手段都是自欺欺人,已經是被對方引渡了。
除了定力,引渡眾生還需要方便法門,因為每位眾生的根器不一樣,慧根不一樣,對佛法的信仰程度不一樣。引渡眾生有時候需要甜言蜜語,有時候需要嚴肅粗暴,有時候需要笑容和藹,有時候需要憤怒,用不同的辦法震懾,他自然會深入佛法,做出改變,不需要過多的復雜的想法。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針對眾生不同根器說法,所說的內容就不太一樣,深淺、方便、究竟也就會不同,有時候會從生理或作息上來講,有時候會注重因果,或有時候側重心法和實義,又或者針對的方向或主題不同,當然講的就不同。要契合眾生的根性。佛經裡有這樣的故事,佛陀說法有“四種馬喻”。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捨城的竹林精捨裡,出去托缽的弟子們陸陸續續地回到精捨,一個個威儀具足,神態安詳。弟子們靜靜地走到水池旁邊,洗去沾在腳踝上的塵土,然後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開示。
佛陀結金剛座,慈祥地說:“世界上有四種馬:
第一種是良馬,主人為它配上馬鞍,套上辔頭,它能日行千裡,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揚起鞭子,它一見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遲速緩急,前進後退,都能夠揣度得恰到好處,不差毫厘。這是能夠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馬。
第二種是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抽過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掃到了馬尾的毛端時,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馳飛躍,也算得上是反應靈敏、矯健善走的好馬。
第三種是庸馬,不管主人多少次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不但毫無反應,甚至皮鞭如雨點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無動於衷,反映遲鈍。等到主人動了怒氣,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軀上,它才能開始察覺,順著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後知後覺的庸馬。
第四種是驽馬,主人揚鞭之時,它視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無知覺;直至主人盛怒之極,雙腿夾緊馬鞍兩側的鐵錐,霎時痛刺骨髓,皮肉潰爛,它才如夢方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化的驽馬。
佛陀說到這裡,突然停頓下來,眼光柔和地掃視著眾弟子,看到弟子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心裡非常滿意,繼續用莊嚴而平和的聲音說:“弟子們!這四種馬好比四種不同根器的眾生。
第一種人聽聞世間有無常變異的現象,生命有殒落生滅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奮起精進,努力創造嶄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喪身失命後悔莫及。
第二種人看到世間的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無常侵逼,也能及時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馳騁。
第三種人看到自己的親族好友經歷死亡的煎熬,肉身壞滅,看到顛沛困頓的人生,目睹骨肉離別的痛苦,才開始憂怖驚懼,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膚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種人當自己病魔侵身,四大離散,如風前殘燭的時候,才悔恨當初沒有及時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馬,受到徹骨徹髓的劇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為時過晚了。”
作為師父也要隨機應變,更要因材施教,以人而說法,根據根器不同、行業不一、想法不一,以隨機應變的思維來解決更多復雜性人性心態。師父會隨著她的思維變化去溝通去引導,盡量讓她沒有痛苦而快樂接受佛法,引渡到彼岸。不能因為她的身份和她做的一切而捨棄她。她的根器很好,只是被他人和物質環境給障蔽了心源,她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因為宿世的因果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對她心理上產生有一定陰影,因為她對因果關系還不是很明了,所以她走了很多彎路,也經歷了各種痛苦,深知做出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她的心底還是善良的,人也很聰明,悟性也很高,就是沒有明師引導她,如果她不能真正進入佛門實在可惜。很多話,前期,我都會順著她的意而去說,她每一次發來照片,師父都會贊歎她漂亮,稱贊她。因為她的虛榮心很強,如果說實在話,她會受不了,而且很痛苦,可能就失去引渡她的因緣。或許她會真正失去菩提心。她問:師父,你想我了嗎?我會說:哇,我想你了,我特別想你,我每時每刻都在想著你念著你。她聽到這種話語的情況下,我相信她會很開心很樂意,在樂意接受佛法的情況下慢慢告知因緣果報的道理,告知空苦無常的人生本質,告知……師父把本意告訴她,希望她從迷霧當中,痛苦當中走出來,走向光明,走向菩提道。不能一錯再錯,已經經歷了不同的煩惱和痛苦,為什麼還要繼續經歷!
所以說,“師父”二字,不是隨便叫的,也不是隨便稱的,責任重大。大家看到,“師”在前,“父”在後,“父”是“父親”的父,是生你養你的父親,不是司機“師傅”那個“傅”。師,是教師,是導師,是天人師;所以“師父”二字肩負教育、引導、關心你,愛護你的責任,時時刻刻都念著你那一顆幼小的心,不希望你受到任何打擊和創傷,讓你快樂幸福而去成長,可是,有多少人,會明白呢?
師父對每個人都要獻出自己的大愛、真愛、真情,沒有大愛,沒有大情,無法引渡眾生,會把她拒之門外。前提是對方有這樣的一個因緣,希望能步入佛門,不自暴自棄,不管過去如何,只要忏悔前愆,都是可救渡的。衣服污穢了,用水洗滌就潔白如初;身體骯髒了,用水洗滌就能干淨清爽;心裡不淨時,用佛法洗滌便能去除垢穢。再污濁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裡去,大海必能淨化它;只要你們能夠信仰佛法,法水必能洗淨污穢的人心,使大家都能悟道得救。最怕自暴自棄,甘溺污沼之中。所以,滄浪之水淨兮濁兮,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