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


發布:彌陀切願

  人生佛教切中現實性 人間佛教側重社會化

  記者:中佛協前會長趙樸老在世時,力推“人間佛教”的思想和實踐,這也是中佛協至今堅持貫徹的主張;六十年過去,如今人間佛教的思想廣為兩序大眾接受和踐行,結果我們發現雖然佛法離群眾生活越來越近,但是問題也逐漸增多,無底限地商業化、庸俗化發人深省。您作為樸老佛教思想的踐行者,曾經長期伴隨樸老,能否結合自身的實踐诠釋一下如何正確理解樸老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思想? “人間佛教”思想與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有何區別和聯系?

  學誠法師:從精神本質來說,“人間佛教”的思想和實踐所秉承與闡述的,即是“會三歸一”“不離不即”的大乘佛法正見。無論是太虛大師還是樸老,在回應佛教現代化與社會化過程中所必須面對的種種問題時,他們所提倡的一切理論思想與實踐指導,都是根本於在現實的時空緣起下對大乘佛法精神的重新闡揚。二者的思想體系中都包含了從人乘到佛果的全過程,以及成佛的必由之路——菩薩行,只是針對現實問題,在表述上更側重於實踐的起點——人生追求與社會責任。

  太虛大師將“人生佛教”按目的分為四個階段:一、人生改善;二、後世增勝;三、生死解脫;四、法界圓明。並特別說明:“然今之所講人生佛教,為對治向來偏重於如上二者(按:指偏重‘後世’和‘解脫’),故特重於‘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圓明’。換言之,今之人生佛教,側重於人生之改善,突出者即能依之發菩提心而趣於大乘之佛果,即於此上,消極的則對治佛法向來之流弊;積極的則依人生之改善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此中自亦含攝‘後世勝進’與‘生死解脫’,故第二第三,亦即融攝其中。故人生佛教雲者,即為綜合全部佛法而適應時機之佛教也。”(1944年,《人生佛教開題》)在太虛大師這裡,“人生”佛教絕不等於“人乘”佛教,而是從凡夫到成佛的全過程,不過為了糾正傳統佛教的消極避世,特重做人及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已。

  而對於一個行菩薩道的人來說,智慧與慈悲同等重要。太虛大師說:“佛教中所指的菩薩,並非指泥塑木雕的偶像,是稱謂一種有改造宇宙、改善人生的偉大思想的人。我們各各都能發這樣大心,那麼,我們各各都是菩薩了。但附帶的有一個條件,須要把整個的佛教有全般深刻的認識和實行,方當得起這種稱謂。” (1930年,《佛學在今後人世之意義》)

  在樸老的“人間佛教”思想體系中,一方面強調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身,另一方面則要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並且“自覺地以實現‘人間淨土’為己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崇高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從‘人天乘’直接趣入‘菩薩乘’,中間看似省略了‘聲聞乘’出離心的部分,一方面此是針對更廣大的佛教信眾來講,另一方面,出離心的內涵實際已含攝於後面的菩薩行中。

  樸老認為:“菩薩行總的來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以救度眾生為己任的。修學菩薩行的人不僅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還要觀察、認識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的,要認識到整個世間,主要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種不斷發生發展、無常變化、無盡無休的洪流,這種迅猛前進的滾滾洪流誰也阻擋不了,誰也把握不住。……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樣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無常變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沒,依靠菩薩六波羅蜜的航船,出離這種無盡無邊的苦海。……所以,只有利他才能自利,這就是菩薩以救度眾生為自救的辯證目的,這就是佛教無常觀的世界觀和菩薩行的人生觀的具體實踐,這也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佛教常識答問》)從這段回答中可以看到,樸老的人間佛教思想實際上是包含了出離心的,只是這個出離心有別於小乘的個人出離,而是以帶領所有人一起出離的菩薩心行為前提。

  “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是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下對大乘佛教思想的不同闡述。太虛大師要解決當時人認為佛教虛妄無用的觀念,故提出佛教對現實人生的作用。趙樸老要解決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所以提出佛教對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太虛大師主要解決的是佛教現實性的問題,趙樸老主要解決的是佛教社會化的問題。現在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社會化問題,還有全球化問題。

  繼承並堅持“人間佛教”思想,意味著堅持“契理契機”的弘法精神,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回應時代的要求。在佛教界努力與社會接軌、與現實協調的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影響。尤其現在是商品經濟與全球化的時代,物欲泛濫,道德淪喪,價值觀混亂,各種利益團體紛紛想從佛教資源中分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佛教如何既能秉承改善人生、利濟群生的人間性,又保持其超越性、神聖性、純潔性,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同時我們看到,如今當佛教團體在文化、教育、慈善等各項事業上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世俗化、商業化、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針對這些問題,趙樸老認為,“佛教自身建設的好壞是決定中國佛教興衰存亡的根本內因”,所以曾提出加強佛教的五大建設(信仰建設、道風建設、人才建設、教制建設、組織建設),在這五大建設中,“信仰建設是核心,道風建設是根本,人才建設是關鍵,教制建設是基礎,組織建設是保證”。其中,“自身建設的重點是以戒為師,大力加強建立在具足正信、勤修三學根基上的道風建設;自身建設的關鍵在於培養佛教人才,提高四眾素質”。因此,佛教團體自身素質的加強是避免世俗化等問題的關鍵,這其中又是以戒律清淨為根基。

  因此,建立清淨和合的教職人員隊伍,住持正法,依律攝僧,以僧導俗,使得濟世的慈悲有智慧的攝持,如此才能使“人間佛教”的思想和實踐不偏離其“一佛乘”的初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