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一上師:菩提心即佛心

發布:華炜彬

  《菩提心即佛心·序》

  《菩提心》雜志編輯部按:滿一上師應國家宗教出版社之邀,以2009年大圓滿禅修中心十一法會開示為藍本,整理出版《菩提心即佛心——佛法成就之路》一書。滿一上師在此書中,以究竟的智慧站在證悟成就的頂點,以荷擔如來家業的大悲願力,提出成就菩提心的過程就是完整統攝佛法修行的框架綱領,系統梳理了人天乘、小乘、大乘乃至金剛乘佛法的修學脈絡,次第安立了菩提心各個階段的修法,闡述了各部修法的共與不共,將八萬四千法門都統攝導向殊途同歸的究竟證悟。此書是一部顯密全圓的佛法修證道次第論著,滿一上師為此書親作序言,並慈悲開許先行刊登《自序》,讓學人近水樓台先睹為快。

  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根本任務就是荷擔如來家業。作為佛弟子應該把荷擔如來家業作為自己畢生的任務來承擔。但究竟什麼算荷擔如來家業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長時間。要想真正弄清楚荷擔如來家業的內在意義,還是要看釋迦牟尼佛的降生、成就和弘法過程。他自己成就之後,到兜率天看因緣,下生以後看到眾生之苦,出家、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證道,證道以後沒有到法界去,而是留世,轉法輪,一生說法三百多場,直到涅磐。無非是一個問題,就是讓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大悲。在踐行大悲的過程中,他自己利用殊勝的方法,證到了空性。

也就是在解救眾生的同時,他得到了解脫和成就,得到了智慧。那麼,我們看佛一生的整個過程,就是大悲心和求得究竟智慧。只有在究竟智慧的指導下,才能有真正平等不二大悲心;只有大悲心才能促使智慧的完成,這是一個整體。所以,荷擔如來家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行菩薩道,一個是對眾生有責任,來度眾生,再一個是使大家離苦得樂,成就佛果。另外就是傳遞聖道,把這個弘法利生的事業能夠延續下去,荷擔如來家業也有弘法利生傳承延續的意思。只有同時以大悲心為因,以般若智慧為中心,才能使如來家業能夠荷擔下去,核心就是這個問題。

  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很多方便法門,釋迦牟尼佛留下的每一個法門都非常殊勝,每一個法門契入進去都能得到成就,都能得到解脫。不管中國的禅教律密淨,每一個法門都能夠從最低到最高達到成就。但我始終有個想法,佛法有其完整性,應該有一個內在的框架或綱領,可以全面系統地統攝各個修法內容。從一個凡夫到成佛,不同方法分配在不同階段,最後成就佛果。

所以每個階段都有很多方法,每個方法都能成佛,每個方法都是究竟的,還是得這麼看。但從整體上說,諸法安立,各有不共的作用。作為一個完整的傳承、完整的修法體系,有必要讓每一個與佛有緣的眾生、皈依學佛的弟子,都詳細了解從凡夫到與佛結緣,一直到成就的整體過程。這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但對修佛者會非常有意義,有幫助。用見地指導修行,用智慧指導修行,明明白白地來修行。

  所以去年我就提出,菩提心,成就菩提心的過程,就是完整統攝佛法修行的內在綱領和框架,是在各個方面體現修法的最好最完整的一個方法。因為咱們學佛就知道,佛心就是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成就了,就是成佛。成就菩提心的道次第和過程,也就是成就佛的過程。如果對這個道次第比較清楚了,那麼學佛就不會走彎道,修行就能直達,也不會偏廢某些學科。可能看起來學科多了,但實際上時間短了。

因為補課就不如基礎好,基礎一好,修法肯定會好。所以我反復思考認為,成就菩提心的道路涵蓋了一切法門的各個階段。殊途同歸,菩提心是各個法門共同的粗線條框架結構、理論體系,最後都得歸到不二法門,智慧成就。所以把這個體系搭建起來,智慧由低到究竟,方法由低到究竟,而且在其中能體現各門各派、各個法門、不同次第的特點,使每個法門在整體修行理論框架中都能有所安立,使每個法門都能起到成就佛果的不共作用。這樣就更利於成就,更利於解脫,更利於完成菩提心的修持。

  我當時想,佛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完成的過程就是修行成佛的過程,這最能代表佛陀的思想,荷擔如來家業。整個體系應該以五乘佛法為理論構架,首先要論證佛心就是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完成勝義菩提心的過程,也就是成佛的過程,再轉入五乘佛法的次第闡述。五乘佛法安立了,就有五乘佛法的修行方法。把五乘佛法的見地闡釋清楚,五乘佛法的次第安立以後,再安上不同階段法門的修法,整個架構體系也就完善了。

  本書闡釋佛法修學體系有七點不共:

  第一是強調了以往多被忽視的人天乘佛法,特別是人乘佛法,這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人乘是佛講的,任何教派都不否認是正法,不管禅教律密淨各宗,還是中國、韓國、日本、印度、藏區等地,都承認人天乘是正法。但是漢傳佛教在歷史上把人乘忽略了。安士高時期翻譯了很多佛講如何做好人的經典,比如《愚人經》、《人經》、《善生經》、《道業經》、《教誡經》等,這都是指導人道的經典,怎麼作一個好人,怎麼做一個合格人,怎麼保證下一世作比這一世更好的人。安世高翻譯了不少,但是後面沒有人講,也沒有人注釋,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才有人重視。

這說明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人們盡管承認人天乘是正信,是正法,但是被忽略了。人天乘佛法被忽略的後果是,佛教入世受了影響,佛教宣傳自己受了影響,培養信眾也受了影響,甚至使佛教隊伍都受了影響。學佛者、佛法修行者不能與世間結合,求得世間圓滿,再出世間圓滿。隊伍受影響,弘法受影響,社會形象也受影響。直到太虛大師提出“人間佛教”,後來印順法師提出“人生佛教”以後才受重視,但由於那時候戰亂也沒起多大作用。目前正是國家昌盛時期,也是政府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時期,很多人提倡傳統文化,所以現在把人乘佛法講好了,在教內大家都明白了意義,要按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先做好人,就是入世精神,菩薩精神。

這樣也能讓每個人與儒教相應起來了,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使家庭好了,細胞好了,整體國家才能好,天下才能太平,所以對入世有好處。這對每一個修行者求得世間圓滿和出世間圓滿也是必要的,為更上一個台階的修行打下基礎。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人乘應該好好補上這一課,多講一講人乘的修法和人乘的要求。不僅要講佛怎麼教作一個人,儒教怎麼做人也可以提,中華傳統文化做人也應該吸取,這是聖人對做人的教導,要展開說。

  第二是佛教講做人的不共。佛教講做人和儒教、傳統文化不同的地方,也要體現出來。首先,前面講的不共是這一世如何做人,做好人,做合格的人,佛教並不只是為這一世,為此世和後世都要好,好上加好,一次比一次好,是有因緣有條件的,這就與儒教與傳統文化不一樣了。其次是指導思想不一樣,佛教是從因果來認識做人,在明因果的基礎上,就有了根據,有了內在的力量。內在力量在修法上就會體現出來,修法上講究五戒和清淨心,以清淨心生起善心。善心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戒,一個是作善事。戒本身是清淨自己,也是善心,也是菩提心的顯現。所以修行的第一個階段是成就人道,人道的清淨心、善心是成就世俗菩提心的第一個階段。其實,世俗菩提心就是主要解決人道的問題。菩薩要在六道中度眾生,脫開人道,修菩薩行就難以落地。

人道的善心是從清淨自己入手,自己想清淨就要持守戒律,如五戒,斷除煩惱,使自己身心清淨,與此同時又不傷害別人,也是菩提心的一種顯現。清淨自己、持守戒律的同時,還要做善事。因為佛法修行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所以要多行善事。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育,做善事能使自己身心快樂,做善事能夠促使下一世的提升。以上就可以促進成就世俗菩提心,這是在人乘體現的。所以人乘佛法既與國家構建和諧社會合拍,也與社會需求合拍,符合佛法的入世菩薩行,也能為修行打下基礎,更符合自己修行的道次第。

  在人乘佛法方面,我們強調了戒律。有些人把戒作為一種約束,就錯了,戒本身是清靜,戒的東西是煩惱,戒掉就使自己清靜,把煩惱的東西消除,這叫戒。煩惱是造業,既是造業又是煩惱,守戒既清靜又去除業力,那就得戒。為什麼人們戒不了,主要是沒有深入分階段、分層次,用不同的方法去戒。那就是違反性煩惱、困擾性煩惱、隱伏性煩惱沒有分出來。如果分出來這三方面煩惱,身口意所做,分別對治,再加上從根本上智慧解決了,就沒有煩惱了。做人如果從這個層面,從高層次入手,從清淨心入手,就很容易使自己清靜,再守戒也就不痛苦了,感到是一種清靜,是一種善業,就會很自然地做好人。修佛守五戒不會感到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享受了,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提升。強調戒律,大講人乘,這是一個不共。

  第三,天乘安立為世俗菩提心的第二個階段。對於神仙,有些人比較模糊,好像談天不究竟,或者佛教徒不具備這種資格,或者不正信。很多教界特別是出家人,談仙色變,左得不行。但是天道仍然是正信的佛法,不但正信,而且要想當天人還很不容易。因為他不知道,更不去研究做天人要具備什麼條件。這一次就開始講,當天人是一種正信的佛法。以往別人沒有提及或不重視作天人,這一世當人,下一世怎麼能作天人?具備的條件,具備的標准必須說清楚。所以是按照正法來說作天人的標准。

  道教講究當神仙,其它宗教也是當神仙。道教當神仙跟佛教正好有相符之處,其它也有相通之處。比如善法,當神仙都要遵循善法,施行善法,行善。而佛教特別突出的就是十善法。道教講必須立善,當小神仙三百善,大神仙千二百善,這都有要求。佛教講十善法,是從身口意高層次上的善法。同時還得修禅定,所以我在這裡講了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作大神仙的必備條件。只有禅定才能促使更清靜,才能使善法做的究竟、圓滿。反過來也只有做了善法才能進入禅定。因為他清靜了,戒律也清靜,好事也清靜,才能由色界天到無色界天,達到最高點。我又認為應該多講教界不大注意的天乘,因為人們對天乘有偏見,所以才造成人們不講這個天道。

所以這一次講天就是不共,而且不僅講天,還把天人的形成、位置,以及到天上當天人的條件,具備的標准等等都說清楚。借助天乘講四禅八定是成就世俗菩提心的第二階段。同時也把神仙、天人差在哪,不究竟的地方,如何才能進入涅磐,也給大家說清楚——就是不夠滅盡定,心行處沒有滅。若心行處沒有滅,再高再微細的禅定,仍然是我們識裡產生的東西,就是心裡產生的東西,還有心行。有心行,就是世俗,就不能達到最高的清靜和究竟。所以這就給大家說清楚了,只有心行處滅之後,再生起的清淨心,才是真正佛說的清淨心,達到究竟涅磐。

  所以這一次講法安立上闡釋菩提心,從人乘戒律善心和天乘四禅八定兩個階段成就世俗菩提心,這在漢地大乘講法是不共的。包括藏傳佛教對人天也不注意,更不去鼓勵人們怎麼這一次做人,下一次作更好的人,能當天人,講做人天的條件,以前沒人講。這幾個不共的特點,是按照五乘佛法的次第安立進行的。同時還是講了佛法人天乘的不共在哪裡。

  第四個是成就解脫菩提心,就是解脫道。這也糾正了以往佛教對小乘的看法。在過去大乘密乘對於小乘是有偏見的。很多人認為小乘根本沒有菩提心,不是菩提心成就,就是證悟了空性,自己解脫了,這麼個過程。但是我總是覺得,小乘如果沒有菩提心的平等性,是進不去的。我覺得小乘是有菩提心的。

後來看了一些小乘的書,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所以這一次提出來,小乘是成就解脫菩提心的一個階段。這也是菩提心,也是解脫,是菩提心的范疇,而且修這個菩提心得到了解脫,但是自了的解脫。為什麼說他是菩提心,因為具備了菩提心的性和相。菩提心的根本有體相用三條,體是空性,相是光明。他見性之後基本具備了這兩個,雖然光明不太強,但畢竟具備了,具備了菩提心的基本的體和相。所以應該斬釘截鐵說他是菩提心,而且聲聞有聲聞的菩提心,緣覺有緣覺的菩提心。只是小乘缺少更完美究竟的大悲菩提心。

我們這一個不共是講了,小乘是菩提心的范疇,而且能得到解脫。小乘有無量的慈悲喜捨的菩提心,但他這個菩提心是願心,這個願心是願意讓眾生好,願意讓眾生高興,願意讓眾生離苦得樂。小乘這種願心也是無量的,因為眾生無量,他這種心也是無量。只是這種無量不究竟不徹底。而且目的和大乘也不一樣,他目的是為了自了,才修四無量心,他是為了自了,才修菩提心。所以我們還揭示了小乘的不完善的地方,他只是願,而且是為了自了。

  在小乘裡面,我們還講了修小乘成就最根本的方法,修四聖谛,修十二緣起法。四聖谛、十二緣起法弄清楚,什麼是苦,佛的基本理論都在這裡面。佛講的核心內容就是四聖谛,人間的實質是苦,苦的原因等。實際上這些應該是我們學佛前行的內容。在講解小乘這個問題上,我們把三十七道品做了詳細介紹。三十七道品是佛法修行最根本的方法,八萬四千方便法門都離不開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一變十,十變百,變成無量法門,都是從這來的。

因為人們過去對三十七道品不了解,所以對自己所修的法門,上師所教導的方法,顯宗所說的這些修法,就沒有從根本上明白,這也是修行的一種缺失,對修行極其不利。

所以這一次又把過去認為修小乘是自了漢、自私的這些方法,好像就屬於小乘被看不起的修法,三十七道品,作為整個佛教修行的根本大法,一個母法,介紹給世人面前。這個想法是不共的,也做了一番思維和策劃工作。這樣認識三十七道品,我們每一個人修法就都有了根基,有了來處,各法安立就更明確,更清楚。這還是不共。

  第五是關於大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主要是一個願,一個行,這兩個問題。這個可以說的內容很多,但主要就是解決一個願,一個行。菩提心發不起願來,就談不上行。再者,菩提心沒有大願,也成不了大菩薩,也不能往前走。關鍵在於發願發不起來。發願非常難。這一次顯密圓融,漢傳藏傳,加到一塊,探討怎麼發起願來這個課題。第一我們對漢傳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做了重點介紹,基本能代表大乘發菩提心的想法和做法。第二是以阿底峽尊者的七重因果作為發菩提心的很好方法。七重因果方法的基礎仍然是佛的基本理論——空性,生生世世六道輪回,是無量的,眾生無量生生世世都做過自己的父母,從基本認識和觀念上,把眾生都變成做過自己的父母。

但是光知道還不行,還生不起大願,必須從自己最親近的母親觀起。現在有的人說不觀母親,而是想獨生子更容易生慈悲心,但獨生子沒有報恩的說法,再全身心去付出還是還債。無論如何還是要觀母親,然後根據都做過母親的推論,把眾生都看成如母的眾生,一看如母眾生甚至為自己在受苦,就發願,要救度。這就與小乘不同,承擔起了救度如母眾生的責任、重任!發菩提心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用七重因果的方法就是這樣發菩提心。

  修菩提心也有顯密,我們主要介紹兩個方面。首先,密乘修菩提心,行菩提心,是自他相換。自他相換的理論也有安立,是怎樣安立呢?是平等智慧的安立,必須在自他平等的基礎上安立才能成功。比方說,我是緣緣合成,你也是緣緣合成,都是空性,根本是一致的,而且互相還有轉換,都是根性平等。自他相換的根本也是空性,做的事也是空性,就是三輪體空。有了三輪體空的理論,再從人的凡夫俗子的感情上去自他相換。

凡夫俗子誰都願意讓我好,我幸福,我圓滿,或者親人圓滿,或者不認識的也圓滿,但仇人生不起來。現在是切換調換一下,把利我的思想轉過來,眾生都是一樣,人家也需要幸福圓滿,我成就人家的幸福圓滿。原來是對別人漠不關心,現在是對別人要關心,對自己漠不關心。這都是平等性智,以凡夫俗子的我執自利來切入,通過自他相換,解決了修菩提心問題。自他相換的修法,漢傳佛教是沒有的。

我們以顯密圓融,運用這個修法,切實提升修行,彌補了缺憾。其次修菩提心,大乘必須受菩薩戒,必須按菩薩戒的要求清靜自己。該做的不作也是犯戒,嚴格要求自己。從清靜自己的必要性上,為荷擔如來家業的重要性上約束自己。然後就是六度四攝,以六度圓滿福慧資糧漸證成佛,以四攝度化眾生,這就是大乘。這和大家講的基本都一樣,我只是從重點上加以簡要介紹。我們特別強調了作大乘菩薩要具備的三個條件,明確地講了,要想作大乘菩薩的三個標准,就是責任心、成佛和弘傳佛法,三個根本。

  第六是最後圓滿成就究竟菩提心。成就究竟菩提心按說也包含在大乘裡,宗喀巴大師講大乘發心就是佛乘。我們的不共是專門列了個佛乘,為什麼這麼講呢?雖然按說大乘修完就是佛乘,就不用再講了。但是他沒有涵蓋所有關於成佛的不共教授。大乘的目標是成佛,也就是圓滿證悟究竟菩提心——佛心,有基、道、果三個層面的教授。

大乘菩提心是從基位、因位講成佛的修法,需要很長的時間,漸證成佛。還有道位和果位的修法,即從道位和果位直接修究竟,最有代表就是金剛乘。道位金剛乘修法是依靠上師傳承的力量,把自己變成本尊佛,直接契入佛菩薩的境界,至本尊成就,並在本尊中行菩薩利生事業度化眾生。同時根據學人的不同根器,亦可加修圓滿次第,即通過氣脈明點的特殊修法,轉識為智,證悟空樂、空明和無念妙覺智慧,成就究竟菩提心。當然細分還有側重氣脈修法的父續密集五次第和側重光明修法的母續勝樂那洛六法。在這以上,密法裡對金剛身和金剛心的論述就非常透徹了。

果位金剛乘最具代表的就是大圓滿,見地跟禅宗見是一樣的,就是人的心和佛的心是一樣的,都具有清淨的本覺智慧,或稱佛心、本心、真心、如來藏,也就是究竟菩提心,均本來具足,從來沒有改變過,而且無二無別,從這點上說都是佛,只是眾生多了個障礙,而佛是清靜無染,去除障礙也就行了,就本具的佛性上說,是無需修無需證的。這個“東西”也沒好,也沒壞,也沒多,也沒少,就是原來那個“東西”赤裸地顯露出來了。

所以,修法是從果上修,就是直接從佛上修。從金剛乘上說,佛乘基位菩提心就是前面講的大乘菩提心,主要是對眾生的大悲心和成佛的願心。佛乘道位菩提心的密義是佛光的密收密放。佛乘果位菩提心就是大圓滿講的一切安住在本覺智慧中。佛心是什麼樣呢?成佛以後是什麼樣呢?就是大圓滿法所闡述的最透徹的體相用一味,即體性本空,性相光明,其功德是大悲周遍。

  在本書中,金剛乘重點介紹了大圓滿。因為大圓滿見便是佛知佛見,而且這個見最高。從凡夫俗子到佛的七層見地,一層高一層,一層深一層,直達到佛知佛見。而且大圓滿修法,根據七層見地,附上了七個階段不同修法。見與修法相輔相成,有什麼見配什麼修法。依次分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極密三乘,最後是大圓滿,也是按這七層見地走的。世間法就是人天乘,出世間法就是九乘。大圓滿法從佛乘來說,表現得淋漓盡致,比較切合。所以關於成就菩提心的幾個次第,成就世俗菩提心,成就解脫菩提心,成就大乘菩提心,成就究竟菩提心,這是我們講的不共之處。

  第七是怎麼作度眾生進入佛門修行佛法的增上緣。在這一點上,我們有一個不共的思想,由三個階段完成。第一個階段是眾生跟佛的緣分,緣分深的接觸深,緣分淺的接觸淺,跟佛有緣分就能接觸到佛教。接觸到以後就是第二個階段,這時候作為一個荷擔如來家業的佛弟子,荷擔如來家業最重要的任務是作眾生學佛的增上緣。他要是跟佛接觸,你要想辦法灌輸佛的知識,他要是有學佛的要求,你要介紹佛的法門,介紹老師。只有作增上緣,才能讓學佛的種子成熟,讓更多的眾生接觸佛。這裡有一個不共,弘法利生要有主動性,不能被動。過去中國文化就是,好像在這等著,你既然找我來你就求我了。

這裡面有個作增上緣的不共,荷擔如來家業就是要積極地去弘法利生。沒有緣的讓他接觸佛教,有這個緣;有了緣,讓他盡快抓緊了解認識佛教。第三個層面就是皈依,要想有成就,發菩提心最關鍵最基本,第一大關,第一課就是皈依。皈依是發菩提心的根本,也是發菩提心的開始,也是發菩提心的保障。只有在三寶加持下,諸佛菩薩引導下,皈依以後,有了課程教授以後,才能夠完成四個次第的成就,不管是成就世俗菩提心,成就小乘菩提心,成就大乘菩提心還是成就究竟菩提心,皈依是最根本的。作增上緣就是使大家盡快認識菩提心,認識佛教,然後帶著他皈依佛教。我們把皈依也講成是發菩提心的重要方面,這也是一個不共。皈依的本身就是發菩提心,是真正發菩提心,是發菩提心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成就的基礎和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