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師:佛陀教我們如何理財

發布:悟悠
 
    
    

如孝法師:佛陀教我們如何理財

  所有人的生命當中都有一筆財富。一加一不等於二,我們每個人都集一元錢,最後這些錢就可以做一些事情,能創造更多的財富。財富當中的變化,真的是比思想的變化還要復雜。所以我們會搞不清楚,財富一會兒來,一會兒沒;國家一會兒很富強,一會兒很貧弱。為什麼財富會變?財富沒有變,對宇宙來說,它是守恆的,只是因為人心的感召,所以財富會隱沒也會顯現。顯現的時候,人就得到了。如果人不能合理運用它,財富就像水一樣往低處流,流向大地,經過太陽一曬,它就蒸發到虛空去了。

  所以,財富就是我們流動的生命,正是因為它本身是命,它才可以養命。它是我們無形的身外之身,是我們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另外一個感應區。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虛空無形,也說明了我們的心無形;這個財富無形,也說明了我們的思想無形。思想雖然無形,你有時候也會很快樂,因為你得到了一個“道”——因果之道!

  我們現在是在“果”上求,沒有一個人不把他的苗頭指向“果”的,並沒有在“因”上去培養。

  佛陀有著無限的慈悲,無限的智慧,所以他才能夠善用這無限的財富。我們現在作為佛弟子,就是要去了解生命的不可思議,了解這個宇宙的慈悲,這樣才有可能了解生命的模式。佛陀是一雙眼睛,通過這雙眼睛我們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們看到了財富,也看到了它的源頭,就可以創造財富。創造財富,有的人從“有”當中去創造,也有的人從“無”當中去創造。從“有”中如何創造呢?實際上就是對世間財富的一種合理運用,不浪費,這就是從“有”當中產生出來的另外一個區域。從“無”中如何創造呢?靠的是清淨和慈悲。清淨和慈悲能夠讓山河大地釋放出它本有的生命力,可以讓它增長,所以我們的財富不可思議!

  我們現在學習佛法,就是想要從無中生有,從清淨、慈悲當中產生福報。清淨不是空,清淨是和宇宙相和。宇宙就像一個水庫一樣,關鍵是我們的這根管子能不能夠通到宇宙當中去,如果通到了,這個財富就找到源頭了。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源頭,它是清淨,是慈悲,佛陀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你就朝這個地方打洞,一定能找到財富。正是因為有智慧,你不是在石頭裡面取財富,而是朝著水庫的方向在努力。這個水庫的水不可能是只屬於一個人的,宇宙的財富一定是屬於所有人的,這是自然的法則,人人有份。

  佛陀在經典上曾經說過,這個財富五家共有:水、火、盜賊、父母、冤親。水災、火災當中,財富就失去了。父母、妻子等家人也是共有財富的。一個家庭裡面,如果出了一個福報大的人,那就意味著他們整個家庭的一個因緣出現了。在家庭裡面很容易發生財富方面的糾紛。這個財富,盜賊也有一份。這就是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類是群居動物,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地存在,所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是很深的一種自然關系,它形成了生命的對流。如果單從財富來看,人間只是財富觀;如果單從情感來看的話,人類有一種群居的趨向,人一定要找到同伴才能生活。

  一個人來到世界,一個正確的財富觀是什麼?你命中有多少,是你很容易能夠兌現的,如果到了一個量,你就不能夠再兌現,你就會知道自己的財富大概是這個量,不能超越一分,如果超越了一定會出現問題。

  那麼如何讓你的財富安全?要讓財富周流,要讓它加快新陳代謝,因為財富本身來源於虛空,它就像水一樣周流於法界,生生不息。它是動的,不是定的,如果定的話,財富就會變成災難,就變得無用。就像水如果變成冰的話,水的功能就沒有了。如果我們身體裡面結冰了,會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的生命就終結了。

  財富是來養命的,沒有命,財富就沒用了。反過來說,財富是冰的話,命也就沒有了。

  佛陀說的理財方法是什麼?拿一份孝養父母、家庭,分享給六親眷屬;拿一份做自己的投資發展;再拿一份去做布施之需。最起碼你要拿一份讓它去周流。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它們叫做恩德田和功德田(見注釋)。對於我們有恩的人,要去回報,這個財富才能新陳代謝,有序發展,達到一種平衡。

  注釋:

  三福田——功德田、恩德田、悲田,猶如農夫耕田,能有收獲;敬事三田,可生福德。

  功德田——於佛法僧三寶,尊崇、供養,能生福德。經言:“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

  恩德田——父母、師長,有養育、教誨之恩。

  悲田——於貧窮悲苦之人,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