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一切眾生功德,非常殊勝,修者具有無量無邊福德

  隨喜一切眾生功德, 這個法門,非常殊勝,修者具有無量無邊福德,而且不管你有沒有修行大乘都可以修, 改變現世命運!

  一、隨喜功德重要說明

  1、一般的布施、放生之類,果報雖然大,但是福德也有用盡的時候。

  2、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福報,是沒有極限的, 真正的無窮無盡的福報。

  3、供養如來的福報有用完的時候,但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

  4、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

  5、在做完禮拜88佛一百拜之後,在它支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每一拜所積集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

  6、自己做了善事之後,讓他人知道並隨喜功德,則自己的功德會更增長。

  7、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

  8、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

  9、隨喜是清淨的修行法門,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多多隨喜,功德無量!

  二、佛經記載佛陀所說的隨喜文

  曾經佛經記載,我佛如來在極久遠之前,做大國王,供養過一位如來整整七年,所得的大福報,到現在已經清光了,但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用不完的!

  隨喜,即便不修行大乘也能修。這個法門,路子很廣,不管你有沒有發菩提心,都可以修,一樣可以修得無量功德之聚!

  現在,讓我們大家都來恭敬的念這些紅色的隨喜文吧!

  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男子女人,於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雲何能得隨喜一切眾生功德善根?

  佛言:善男子!若有眾生,雖於大乘未能修習,然於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作隨喜時,得福無量,應作是言: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

  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

  又於現在初行菩薩發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至不退轉一生補處。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贊歎。

  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贊歎,亦復如是。

  復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應、正遍知,證妙菩提,為度無邊諸眾生故,轉無上法輪,行無礙法施,擊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勸化一切眾生,鹹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無盡安樂。又復所有菩薩、聲聞、獨覺功德,積集善根,若有眾生,未具如是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隨喜。

  如是過去、未來諸佛、菩薩、聲聞、獨覺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隨喜贊歎!

  善男子!如是隨喜,當得無量功德之聚。如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斷煩惱,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常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而為供養。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隨喜功德千分之一。

  何以故?供養功德,有數有量,不攝一切諸功德故。隨喜功德,無量無數,能攝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長勝善根者,應修如是隨喜功德。

  若有女人,願轉女身為男子者,亦應修習隨喜功德,必得隨心現成男子。

  三、隨喜功德問答

  按: 末學修行以來一直沒有重視到隨喜的利益。得益於妙音師兄的指點,看到了以下文字。不勝感激。隨喜確為修行必要。

  問 :隨喜有什麼利益?

  答 :一般來說,隨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門,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就像收到銀行存款的利息一樣。銀行不會隨時給我們利息,但是每當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功德立刻加倍。

  如果在做完禮拜35佛一百拜之後,在它支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我們每一拜所積集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同樣,如果隨喜無始世以來,我們所積極的功德,功德會更增長,令人無法置信。

  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我們獲得的功德超過另一個人積集的功德。例如,帕祊喀仁波切在他的菩提道次第教法中說,如果我們不是菩薩而隨喜菩薩一天所積集的功德,我們也因而積集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薩半天所積集的功德,假設不隨喜的話,我們大約要在13000年才能積集到那麼多功德,精確的數字有待查考。

如果我們隨喜佛陀一日積集的功德,我們積集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我想這當然是由於佛已成辦了一切功德的積集,而且遠高於菩薩。佛菩薩眾有無量多,所以每當我們隨喜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便積集了浩如虛空、無法置信的功德。還有,有情在無始世之中已經積集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幾秒鐘之內,我們因隨喜所積集的功德就超乎想象。隨喜是清淨的修行法門,沒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為積集隨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而已。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為清淨的修行。

  四、善巧的隨喜功德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見到其它人好事臨頭,我們應當隨喜。

  2、看見一部好車,隨喜車主的一切功德。

  3、看到一棟漂亮的高樓,隨喜高樓房主的所有功德。

  4、每當見到莊嚴的寺院,甚至是一張寺院的照片,也應當隨喜,隨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眾所積集的功德。這樣一來,雖然你沒有任何工夫籌款或建寺,也可以積集他們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5、還有隨喜別人事業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

  6、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菩薩致力於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

  7、每當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車子或其它東西的人如願以償時,都應當隨喜。例如,見到有人坐在奔馳或其它昂貴的車子裡時,應當隨喜。這樣,我們會積集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樂,因為免除掉嫉妒的惡業,那只會妨礙自己現在及未來的成功,包括成佛在內。

  8、見有人高興,或有好事臨頭,或在修行佛法,我們應當感到歡喜。應當像母親見到鐘愛的獨子找到一百萬元般高興。

  9、教法中提到一個隨喜的方法。思惟:「我實際上已經受了菩薩戒,幷承諾要解除眾生的苦,帶給他們安樂,令他們修行佛法幷積集功德。現在有情自己那一方面主動這麼做,真是太妙了!」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當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寶藏一樣。在《證道歌》中,宗喀巴大師解釋道,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積集大功德。還有,一位證量很高的安多喇嘛說,當我們躺在床上(或海邊)時,如果想要積集大功德應該修隨喜。

  五、多多隨喜,重視回向方法

  為了在解脫道上獲得更多的功德,我們最好還加上隨喜這一修法。隨喜極易做到而利益又極大,是佛陀以及上師法王如意寶等高僧大德一再強調的修法。佛曾在《教誡勝光王經》中說:一切以貪著現世之心或因世間八法而發心所造的善業,不如以清淨之心,隨喜他人所作善業並回向無上菩提後所獲的功德殊勝。

《般若攝頌》中說:「三千須彌秤稱可量取,隨喜善法無能量取者。」佛世時波斯匿王發心供佛,有一貧女見後連續三天誠心隨喜,故佛在這三天中都以貧女為首回向功德,因為其功德已超過了親自供養的波斯匿王。恰美仁波切也說:「聞他人行善法時,當斷嫉妒不善心,至心欣樂隨喜者,當得福德與彼等。」彌勒菩薩的《現證莊嚴論》第二品中也講述了隨喜的修法。我們每次在回向善根之前,應消除嫉妒與傲慢,對十方三世從佛到菩薩、羅漢直至凡夫的一切善根都誠心誠意地隨喜,以此殊勝方便迅速積累福報。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後,願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種發願(與發願的區別在於發願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則是在作善事之後),回向與不回向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為父母健康而誦咒後,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這一功德,否則,父母並不能得到這一功德。而且在以後生起嚴重的嗔心和邪見之時,這些善根都會因此而長時不能感果,另外,回向的對象不同,所感的果也會有極大的差異。

如果只為現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長壽、消災免難、升官發財等回向,則所感的果極小,而且也只會成熟一次,要想所作的善根能恆久不滅,也有個殊勝的方法,即把功德回向無上菩提,這樣所作的善根能恆久不滅,而且還會逐漸增上。若仍執著於世間利益的一些人可以這麼觀想:我在獲得出世的功德甚至是無上佛果之後,何愁還得不到這些世間小利呢?諸佛菩薩的福報即已極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回向時發心應盡量廣大。

佛陀與祖師們關於回向的開示極多,如在小乘的戒律中,經常遇到佛陀親口宣說的這個回向偈:「此布施善根,皆隨逐餓鬼,消餓鬼惡身,得生善樂趣。」佛在《慧海請問經》中說:「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至尊彌拉日巴也說:「山林禅修大修士,與彼給養功德主,同獲成佛之緣起,緣起精華為回向。」即山林中閉關的修行人,與為其供養的施主,只要他們誠心回向,都會同等獲得成佛的緣起。

噶舉派的覺巴仁波切說:「二種資糧猶如摩尼珠,若不發願亦即不拭淨,所求之果最終不得成,故於回向當勵力修持。」意即摩尼(如意)寶珠若不擦拭清淨,人們便不可能從中求到財物,同樣在積累福慧二種資糧時若不發願回向,則佛果也不可能得到,因此應勵力修持回向。《般若攝頌》與《現證莊嚴論》第二品也都強調了回向的重要性,在上面所舉的貧女隨喜獲福的公案中,貧女因沒有將隨喜的功德回向,而在以後生起了瞋心而失壞了善根。

  六、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做大隨喜功德

  互聯網具有傳播信息快、受眾面廣、信息量大的有點,有緣佛友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做大隨喜功德。

  怎麼做?

  1、看見或聽見有好的善行、功德,不妨發布在互聯網上(論壇、博客、QQ好友等)。

  2、轉帖好的弘揚佛法的文章(例如本文,弘揚佛法的功德福報非常之大)。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7/56563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