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普賢行願品》懺悔業障之一

  大家請看經文: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

  這是第四行願懺悔業障。懺依照梵文來念是懺摩,譯成中文是悔過,梵文和中文綜合起來譯為懺悔。懺悔這兩個字,如果分別來講的話,懺是披露先前的罪過,悔是改往修來,就是改正以往的錯誤,修持善法。

  眾生無始以來迷真逐妄、起惑造業,生生世世造了無量的惡業。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活在世間,苦處多障礙多,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反之,稱心如意的事情很難遇到,這些障礙就是過去生中,所造惡業產生的後果。對於我們佛弟子來說,像身體的疾病、以及修行時的昏沉、掉舉、散亂、妄念多、甚至煩燥都是業障造成的,這些業障障礙了我們的清淨心,使得修學無法成就,所以必須要懺除業障修行才會順利。

  《佛名經》中說:“然其罪相,雖復無量,大而為語,不出有三,何等為三,一者煩惱障,二者業障,三者是果報障,此三種法能障聖道,及以人天勝妙好事,是故經中目為三障,所以諸佛菩薩教作方便,懺悔除滅此三障者,則六根十惡,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皆悉清淨”。眾生的罪業,相狀雖然有無量種,但是歸納起來不出三種:煩惱障、業障、報障,就是果報障。這三種障,因為煩惱而造惡業,由於惡業因緣而得苦果,所以我們要先懺煩惱障。

  世人大多把煩惱都理解錯了,以為遇到逆境、不隨自己的心、心情不愉快叫做煩惱,其實煩惱是粗細迷惑心的總稱,根本煩惱有六種:貪、嗔、癡、慢、疑和邪見,我們一個個的來講。

  貪心,貪得無厭,要這要那,有了一萬想十萬,有了十萬想百萬千萬,欲壑難平,貪心。第二個是嗔心,不順自己意的,或者見到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比自己強,心裡就會產生怨恨。如果不能用慈悲心來化解心中的怨恨,就容易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第三是癡心,癡就是執迷不悟,以妄為真。

對於世間的名利財色等等,認為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就產生了欲望,想擁有的心、擁有的欲望,不停的去追求,得不到時心裡就產生嗔恨。如果我們能夠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都是假相,實際上它並不存在,都是因緣和合,那還會去瘋狂地得到、瘋狂地去占有嘛,誰會為了空花水月,去和別人爭得你死我活呢?

所以說癡是貪和嗔的根源。第四就是慢心,慢就是貢高我慢,我們現在人說傲慢。貢高我慢,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認為自己總比別人強,看別人的短處,用自己的長處去衡量別人的短處,處處瞧不起別人。人一旦有了我慢心,就聽不進去別人的忠告,也就是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第五是疑心,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要想修證成功,最重要的,我們在上一節課講了,就是信。沒有信根,根本談不上修證,不信則疑,心中一有懷疑就壞了,就不能夠竭盡全力地去修持,就不能證得佛果。

第六是邪見,比如常見、斷見、撥無因果,這都是屬於邪見。常見就是認為人死了還為人,羊死了還為羊,羊牛這些生下來就是被人所吃、被人所奴役,這是常見;斷見就是認為人死了,就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撥無因果,沒有因果,都是巧合。這種常見、斷見、撥無因果,這都屬於邪見。

上面這六種是根本煩惱,它是種種煩惱的根,從這種根本煩惱能生一切枝葉煩惱,比如懈怠、放逸、昏沉、散亂、無慚、無愧、谄曲、嫉妒等等都是枝末煩惱,由這六種根本煩惱,能生出八萬四千多種枝末煩惱,這些煩惱能夠惱亂眾生的心性,所以稱為煩惱障。

  諸佛菩薩、入理聖人對於煩惱有種種的呵責,並且把煩惱稱為冤家,為什麼呢?因為煩惱能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也將煩惱稱為劫賊,這是由於煩惱能劫眾生的功德法財,我們剛有一點清淨心,因為煩惱來了,清淨心就沒有了,能劫眾生的功德法財。也稱煩惱為瀑河,因為煩惱能將眾生漂入生死苦海。也稱煩惱為羁鎖,由於煩惱能將眾生系在生死獄中不得出離。由此可知,眾生輪回六道、四生不絕、惡業無窮、苦果不息都是煩惱所造成的,所以必須要懺悔煩惱障。

  摘自 宏圓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義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6/56269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