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十八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六)

蔡禮旭老師講述

 

第十八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我們談到第七個大項,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自我教育當中,首先第一,要認知「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因為傳統文化的承傳、倫理道德的教育我們接受得少,讀了師範學院,或者在因緣當中出來推廣傳統文化,學生就稱我們是老師,其實我們基礎都還不牢固,所以我們這一代人都是亡羊補牢,是補習教育,決定不能因為別人喊我們老師,我們就錯估自己的程度。因為孟子提醒我們一句話,「人皆好為人師」,等於是這個習氣,是很容易被調度起來的,所以更要非常慎重的來調伏這個好為人師的傲慢。

  比方學生教不動,那不能說去批評學生不受教,能夠反過頭來,是不是我的耐心不足?跟這個學生互動的過程,我自己有沒有動氣?這個就是在自我教育。假如我們沒有先要求自己,就先去要求學生,那在人情上,他是不可能接受得了。比方說讓孩子不要發脾氣,但是我們在跟他講話的時候已經發脾氣,那不只學生不能接受,一般的人也很難接受。所以要讓這個好為人師能夠調伏得了,還是要回到只有一個人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我們的監考老師,看我們的修養到不到位。

  其實我們很容易在一件事當中,要去爭個對錯,好像一定要爭到是我對他錯了,才肯罷休。其實冷靜想一想,五倫關係都是講道義、都是講情義,爭個對錯不是傷情了嗎?所以人一執著道理去看別人、去要求別人,執理則傷情,只要傷了人與人的情感,傷了人情,其實已經非理了,已經不在道理當中了。所以通達人情都了解,比方在家庭當中,不是講理,不是拿理去要求家人。家人不能講理,講理會氣死你;要講情,講情義,講情就互相疼愛了。

  既然是情義,就要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們提醒自己,本來我是為他好,怎麼最後變成要跟他爭對錯?可是往往都是這樣,明明是為先生好,在勸他,勸到最後著在「我為他好,他怎麼是這個態度?我受不了,這口氣我嚥不下去。」那都跟本來的初衷都變了。

了,所以人要始終如一用真心,我們的心不能始終如一,叫變心的人。諸位長輩、學長,你們有沒有遇過變心的人?有沒有讓你三天吃不下飯,還是三年睡不著覺?細細想想,難道自己不是變心的人嗎?對父母有沒有始終如一的情義?小時候信誓旦旦,一定給爸爸媽媽好日子過,現在娶了老婆就忘了娘,這個也是變心。走入婚姻的夫婦,有沒有想到當初的承諾,有沒有始終如一?

  所以一個人想要不用道理去要求別人,真的是挺困難的。有一個方法,我們剛剛也提到,就是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比方對方變心了,就教育我們,我不能像他一樣,他也在教我。所以他變心,我始終如一。一個真正始終如一的人,一定感動他旁邊變心的人,大家相不相信?你們沒有反應,是非常嚴重的問題,very serious(非常嚴重)。為什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首先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一個真心現前的人,怎麼可能不感動旁邊的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這點我們不能認同,我們可能打從內心裡不相信這個真相。然後假如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就會覺得,「你看你看,這個根本就是沒有辦法回頭,根本就是沒有善根,你看我跟他講多少次了。」那愈偏愈大,對人就不信任、有成見了。

其實實在講,我們講別人沒有善根的時候,請問是誰沒有善根?我們已經懷疑他人了,懷疑「人之初,性本善」了,是我們沒善根,不是他沒善根。如果不回光返照,往往都是在看別人錯,沒有觀到自己的心態有沒有偏頗掉。

  所以一個人能夠不意氣用事、不動情緒,首先要練一個功夫,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每個人都是老師,來提升我的功夫,他變心,我不變心。我不能感動他,就是我的德行不夠,哪還會看他的過?「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這個話不是拿來背的,這個話是拿來自我提醒,就不會見人家的過了。

我們祖先大舜,他當時在雷澤一帶,整個風氣都是在爭、在奪,他看了非常的憐憫。大家注意,看到這一方的人都不懂得禮讓、都是在那裡搶奪,舜王有沒有見他們的過?有沒有指責?沒有。所以仁者無敵!反而是憐憫。怎麼身為炎黃子孫,怎麼身為人,天地人三才,居然被習氣控制成這個樣子,做不了主?那種爭奪,只會讓自己、讓這個地方風俗愈來愈壞,人愈來愈無福。他憐憫他們,因為舜王懂得真理,要禮讓、忍讓、謙讓,才和諧、才有福報。

  他們本有本善,但是不明理。怎麼讓他們明理?舜王沒有用講道理去勸他們,完全用以身作則去做。他們爭,他不去揚他們的惡。因為「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第一個,被揚惡的人他不能接受,可能惱羞成怒,就衝突。第二個,聽到我們揚惡的人,可能統統加入,在那裡批評別人的惡,那我們也帶錯團體的風氣。講一句話、做一件事得要三思,冷靜想清楚。自利利人的言語跟行為才做,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那個叫不理智了,那個事情不要做。我們上節課強調的「不愚痴」,要有理智。

  結果都是不指責,但是看到別人讓,他就讚歎,然後自己主動去做出讓的行為。一年左右的時間,這個地方的風氣就整個轉過來了。整個地區,不是只有一個人。所以我們現在身邊的親戚朋友,我們不能感動他,那要反省,要以舜王為榜樣,來實實在在的完全落實《弟子規》,落實這些經教。

因為人都有良心,一個脾氣大的人,他身邊只要有一個完全不發脾氣的人,慢慢的他的慚愧心也會被喚醒;一個貪心的人,身邊有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他會不好意思的,這個就是證明「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與人既然都是一份情義、道義,就不應該是用理去壓人、去爭對錯。應該首先從我們做到一點,念念為對方著想。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念頭不能變,一變就變心,一變就貪瞋痴慢都來了,都是意氣用事。

  一開始,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首先受教育。那我們今天談到,一個老師、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教育自己,有沒有念念為學生著想,有沒有成就學生的這份願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要成就他。我們看孔老夫子,很多學生跟著他幾十年了,夫子也是誨人不倦。那「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夫子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希聖希賢來鞭策自己。

  第二個,自我教育很重要,我們從提醒我們自己先受教育,在觀照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只要發現過失,就要下功夫去改過。所以第二點,「改過」。改過的動力在哪裡?還是慈悲心,還是利益學生的心。因為假如今天我們習氣不改,不知不覺會給學生負面的影響。我們走這個路就是要利益學生,怎麼可能願意給他們不好的影響?但我們一日不改,可能就一日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所以師者這個身分,跟一般世間的行業還是有不一樣,既然選擇了,發現自己過失,要有痛改的決心。況且從事教育工作,在學校往往是領國家的俸祿,那要對得起社會大眾、納稅人;假如是在傳統文化的行業的因緣,那是對得起廣大人民的支持,都應該要有這種氣概,趕緊「德日進,過日少」。

  那第三點,我們提到改過當中一個重要的綱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首先調伏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改過從根本、從起心動念改起,從思想意念改起。心裡不起這些邪念,自然不可能有不好的言語跟行為。而嚴以律己是成就自己,寬以待人是跟人和諧相處,這個也是「恕道」。

  上節課我們講到寬以待人,首先第一點要設身處地。設身處地具體表現,上次我們提到,剛好在寫這個提綱的時候寫了這個「1」,這個「1」下去好像不能再用阿拉伯數字了,就寫了這個「a」,這個也表示現在是國際化的時代,有阿拉伯數字,有中文字,還有英文字,好像還有羅馬字,這個是不是?好。我們上一次提到,不給人難堪。

再來,不貢高我慢,不傲慢。曾國藩先生說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很驕慢,就給人很大的壓力,很不舒服,講話都帶刺,都要把人家壓下去、比下去,這個就不替人著想。再來是感同身受,這一點,像我們上節課講,一個新人來到我們的學校、單位,我們也回想,曾經我們也是新人,到一個新單位也是很緊張。我們能替他著想,很熱情的招待他,熱情的帶他熟悉所有的環境跟工作,那他就覺得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樣的安心。

  包含比方家裡娶媳婦,這個新娘到了一個家族裡面,難免還是會忐忑不安,那假如這一家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在很多地方讓她寬心,不要太緊張。比方說她剛嫁過來,尤其現在這個時代,人出嫁前一、二個月才開始學煮飯,好像這個情況現在是比較普遍。那剛嫁過去的時候,廚藝還不是很好,結果蒸饅頭,那個饅頭丟人都可以把人家丟腦震盪,真的。

我曾經聽到一位朋友講,他說他太太第一次蒸饅頭,他說慘不忍睹。他還跟他太太開玩笑,就稍微比了一個動作,就是拿那個饅頭敲頭,然後昏過去這樣。他太太也沒有辦法,就蒸成這個樣子。結果她公公就拿起來吃,雖然很硬,「嗯,還不錯。」她公公故意的。結果當下這個媳婦就非常感動,公公這麼包容,還鼓勵她。後來她跟她公公的感情非常好,就像父女一樣。所以人能夠感同身受,可能會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可能這個五倫關係就非常融洽。

  包含上次舉到的主人對待僕人,知道他們那麼冷的天氣起來,假如肚子裡沒有吃點東西有個熱氣,特別傷身。雖然她都七十幾歲的老太太了,還是這麼勤奮的去照顧這些僕人。所以,其實我們見到一切有緣的朋友都要想著,他也是有父母的,他也是有家人的,他們的家人都希望他在公司裡面受到人家的愛護跟尊重。

假如他在公司裡面受到欺負,受到人家輕慢,所有愛護他的家人不都很難過?假如我們感同身受,把他當作親人一樣愛護,他回到家,一提到自己的同事,就好像知己一樣。他的父母跟家人,光聽他談同事,就安了一大半的心了,「我兒子在公司裡面,還有像兄弟姐妹一樣照顧他的這些同仁」,安了一方家人的心。

  設身處地當中要換位思考。六十四卦有一卦叫「泰卦」,我們常常說「否極泰來」,這個泰卦叫「地天卦」。從這個卦象,地在上,天在下。大自然的現象應該是天在上,地在下。那等於是天跟地換了位置,換位思考。

在團體裡面,比方一個國家有君有臣、有君有民。君是天,天子假如能為人民設想,人民也能體會領導者的難處,那互相體諒,這個國家會強盛起來。這個是從君臣關係來看,在家庭裡面,丈夫、父親是天,母親是地。

先生能體諒太太的辛勞,太太能體恤先生在外的不容易,夫妻一和睦,夫妻互相感激,念對方的恩德,那夫婦有義,二人就同心了,其利就斷金,這個家就可以興旺。但是假如沒有換位思考,先生都是嫌棄太太,太太也笑先生沒有能力賺不到什麼錢,這個可能家裡面就沒有寧日了,就是互相指責、互相要求而已。

  整個五倫的關係,其實我們只要冷靜去觀察,人與人當中出現矛盾衝突,您假如是旁觀者,往往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情,都是執著自己的角度,沒去體恤對方的難處。你說現在做一件事情,從人來講,可能當事人自身他也在學習當中,他又不是聖賢。可能他在做這件事的過程,還要很多人配合,那大家也還在學習,怎麼可能做得盡善盡美?但可是假如我們只一直盯著他的錯誤,在那裡放大,那對方也覺得,我都付出那麼多了,你怎麼都不體諒一下我的難處,這樣就沒有交集。

  轉個念頭,什麼事都沒有了。體恤他的不容易,讚歎他的不容易,肯定他的付出。一肯定,「沒有沒有,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足。」讓人家更有積極性去付出,同時,他們自身也會自自然然提起一種自我反省、自我在提升。因為人家一稱讚,會誠惶誠恐、受寵若驚,「還有很多不足。」所以人與人相處,不要吝嗇於給人家肯定、給人家讚美。不要變成只會嚴苛的批評要求,這樣不好。要練習口吐蓮花,常常都是給人肯定,給人信心的言語。

  第二,寬以待人,要不計較。學習聖教首先要從心地擴寬心量做起,不能心量狹小,走到哪鐵定跟人家斤斤計較。聖賢人都是胸懷天下,大肚能容,要從心上學起。怎麼學?剛剛我們講,念念為對方著想,就是具體的做法,包含遇到事情,不要跟人家計較,肯吃虧,這個也是在擴寬心量。

或者看到別人的優點稱讚,看到別人善事、好事稱讚,心量就大。因為我們假如沒有明白做人的道理,在這個時代成長,嫉妒心是很容易起來的。諸位學長,有沒有人沒有嫉妒心的?請舉手。我想可能是七十二賢再來,不然他居然沒有染上嫉妒心,那太厲害了。我是很早就染了,看到別人考得好,「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這個嫉妒心就增長。多看看、聽聽古聖先賢他們的行誼,會讓人起慚愧心。

  記得看到明朝的楊翥,他是做到尚書的職位。尚書就是現在的部長,那都是國家重要的幹部。他確實充分展現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像他們鄰居,把房子都建到他們家的屋頂上了。一下雨,隔壁家的雨水都打在他們家,然後家裡的人就很不能接受,就在那裡發牢騷。他笑一笑說,「下雨天少,晴天比較多,沒關係。」好像很多事情,心量一擴寬就沒事了。天下本無事,是我們不肯擴寬就有事了。

  說到這裡就想到,我們安徽桐城有一個名勝古蹟叫六尺巷。是清朝張家,他們好幾代都是宰相、大官,張英他們家就住在桐城。(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另外一個人,叫張廷玉。你們也不知道?那是雍正時代的一個名臣。)剛好隔壁家建房子,建到他們家裡面來了,他們家裡人就寫一封信到京城,去讓父親了解。

那一般聽到,「豈有此理!怎麼建房子建到我們家裡來了?」可是張英看完了,就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千里家書只為牆」,就為了人家圍牆蓋過來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那秦始皇他當了皇帝又怎麼樣,現在不是化為黃土了?所以人生什麼都帶不走,有什麼好爭的?

  結果家裡的人一看,以前的人,父親的話不敢違背,有孝道的承傳,不只不跟他計較,自己家退三尺,你們要蓋給你們蓋,退三尺。結果對面也是官員住的,他看張家退了三尺,就你們君子,我就變小人?我也退三尺。所以就退出了那個「六尺巷」。

這個故事也證明我們剛剛說的,對方貪你不貪,他生慚愧心;對方爭,你讓,他生慚愧心。這歷史當中都可以證明,人都有良知的。剛好有機會我真的去走那個六尺巷,發現一件事情,只要汽車看到前面有人在走,在六尺巷裡面,只要看到有人,他馬上連動都沒有動,他就把車停下來,等行人走過來他才走。因為在那個巷子裡面,假如車子、摩托車繼續這樣開,對方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壓力。所以他們也懂得讓,不要讓人家有壓力。所以一看到人,他先停下來,等人家走過去,前方沒有人他才走。

  我說這幾百年之後,這個讓的風氣還在這個巷子裡面。所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處事待人的精神,有沒有在自己的家族承傳?最近我們很多學長們在述祖德。他的父母很勤奮,他的爺爺奶奶樂善好施,從他們的身上都看到祖輩、父母的德行的承傳,所以他們的父母,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的風範對得起後代的子孫。那像張英這樣的聖賢讀書人,他的精神幾千年還在為人們所稱道跟效法,這一生沒有白來,這是有意義的人生。

  楊翥,您看他轉個念,哪有什麼事要去計較?他厚道到什麼程度?隔壁生了小孩,小孩子很怕聲音驚嚇。他因為每天上朝都是坐驢子,但是驢子有時候會叫,他怕驚嚇了嬰兒,他就把驢子賣了,自己走路。這不簡單,他是官員,一般官員都有官氣,我高人家低,他居然替一個孩童著想。我們看到什麼?他們的仁愛心是沒有分別的,他們對人的恭敬心是沒有分別的,這才叫真心。

  對他很好,對這個人不好,那個不叫真心,那叫分別心,那叫愛憎的心。「可是他真的對他很好。」他對他很好是現在,假如對方不合他的意、不照他的意思做了,或者是回饋給他的他不滿意了,「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那愛會變成什麼?恨。相處久了,會不會很多不歡喜的地方?那不就變恨?所以那個愛也是貪愛,不是真愛,真心一定跟不分別相應。所以對人平等恭敬、平等慈悲才是用真心。

大家冷靜去看看,恨都從哪裡來的?開悟了沒有?恨都從愛來的。今天你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剛好不高興罵你兩句,你會痛苦三年嗎,不會吧?算了算了,不要跟他計較了,可能他買股票輸得很慘,你不跟他一般見識。但是假如是妳丈夫,突然有一句話讓妳深深的不能接受,跟他冷戰兩年都有可能。那個怨恨從哪裡來?所以諸位長輩、學長們,我們現在心上還有怨恨的人,不是他變心,是誰變心了?是我們變心了。要調整到本來的那個初衷去待人,始終如一才對。

  但我們冷靜觀察自己,請問我們對成人守信用,對三歲的小孩守不守信用?假如不守信用,這個對成人守信用也有點怪怪的。為什麼對他守信用?我要不守他的信用,我以後跟他借錢就借不到了;他出去講給別人聽,我名氣受損。可是那三歲的孩子,他可能對我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先糊弄他幾天沒關係。這個也是錯誤的態度。

  德育故事裡面「郭伋亭候」,非常有意義,他是一個漢朝的大官,剛好孩子們看到他,應該是慈眉善目,這都是會互相交感的。諸位學長們,你們有沒有遇過,一個小孩子看到你,一直哭,不敢走近你?這個時候你要反求諸己,可能身上有殺氣。

郭伋,孩子看到他就很喜歡,統統圍過來,「大人,你下次到我們這裡來是哪一天?」他算算日子,「某某天我會來。」就放在心上了。結果他早回來了一天,為了實現當時給孩子講的承諾是哪一天來,他在城外的亭子裡過了一夜才進來,他不願失信於小孩,所以這個平等恭敬才是對的。

  從楊翥對一個孩子他那種體恤入微,我們可以想像他當官,那一方的百姓是非常有福報的。後來有一天又發生他們家的祖墳,古代人都很慎終追遠,對自己的祖墳都還派人去看守。剛好小孩不懂事,把他祖墳那個墓碑給推倒了。

那個守墳的僕人趕緊回來:「大人,我們祖墳的碑被小孩給推倒了。」結果他並沒有生氣、計較,他還趕緊問:「哪一戶人家?」就跑到那一戶人家去了解,說:「孩子有沒有受傷?」首先關心孩子。

講到這裡,我們就想到孔子家裡失火了,孔子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傷人乎?」有沒有傷到人,身外之物沒有放在心上。馬廄失火,可能馬就沒有了,那等於是你的一台豪華轎車沒有了,心不心疼?你們都不心疼,佩服佩服。那可能是幾年的俸祿才夠買一匹馬。所以人修養在哪裡看到?突如其來的事情就看到他的心地功夫,完全沒有那種指責別人的存心,都是處處為對方著想。

  所以問完,「沒受傷?沒事沒事,不要害怕。」交代他的父母看好這個孩子,不要再讓他做出這些危險的動作,怕他被壓倒了。我想當下這個父母慚愧又感動,這樣的好官,一點都不指責他們,還關心他們的小孩。那楊翥(ㄓㄨˋ)不計較,從這幾個事例當中我們就很感佩了。

他的嚴以律己,其中有一個例子,他有一天睡覺,夢到自己走到一個果園裡面去,結果摘了人家兩顆梨子吃。他醒過來以後非常的自責,說:「夢中沒有經過人家同意,摘兩顆梨子,就是我平常這個義跟利分不清楚。」結果幾天不吃飯,處罰自己,嚴以律己

諸位學長,故事聽完了,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改天做夢,夢到不好的,有這些妄念、邪念,隔天面壁思過,或者餓一餐不吃飯,印象深刻。但也別餓得太嚴重,不然到時候做夢都是夢到肚子餓。

  從這個事例我們就看到,古人自我鞭策是非常嚴格的。為什麼?他們非常清楚,人一天萬境交集,念頭一不覺察,一個念頭錯了,整個錯誤的念頭就一直相續。就像剛剛我們舉的例子,不能換位思考,一直盯著對方的錯。他會放大,不只放大,又講給別人聽,是非愈來愈多。沒事變有事,小事就變大事。

所以這個錯誤的態度念頭要止住,或者是那個憤怒要止住,不然無法收拾。「忿如火,不遏則?」上節課講過,「則燎原」;「欲如水……」,你們沒有背起來,因為你們覺得還有明天可以學。所以,我有個建議,下節課,請諸位學長上來講,我保證這個禮拜,你看到什麼都記起來,所以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我們以前在學校教書,趕鴨子上架,自己的積累都不夠,但是每天都得上課,都被逼出來的,你們的日子都很太平。

  這些句子說不定你今天記起來了,當天回到家,就一個人遇到那個問題,你這句話一出去,像一個甘露水、清涼劑一樣。「謝謝你,我真是茅塞頓開。」你這句記住的話就功德無量。你看一個人氣得不得了,「忿如火,不遏則燎原」,你會把自己的福報跟你家裡的和諧都燒掉,他突然冷靜下來。因為現在這些好的教誨,人他假如沒有遇到緣分,他可能忙忙碌碌四、五十年都還沒有學過。

以當時我們辦一些講座,尤其印象最深,看著那七十幾歲的老人,拿著那個《弟子規》的課本在那裡流眼淚,「我都七十幾歲了,我才剛學到,我要好好學,我七十歲才開始學做人。」我們炎黃子孫講出這樣的話,你看祖宗有多心疼?代代都留給我們,就這幾代忽略掉了。

  所以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要有志氣、要有使命感,我們把漢學院好好辦好。大家注意,「馬來西亞漢學院」,代表什麼?馬來西亞的華人要承擔起來,任何因緣有主伴關係,主就是主角,伴就是配角。所以馬來西亞漢學院的主角就是馬來西亞的華人,你們不要覺得我在推卸責任,我不是這種人,你們要相信我,我當配角也會很賣力的,我也很賣力。

但是你要看,這個主角、這個主人愈盡心盡力,你能感召更多的全世界的華人來共襄盛舉。假如主人都不積極、都沒有使命感,人家說來了之後,我看也幹不長久,我看先考慮考慮、先觀察觀察吧。任何因緣都要了解主伴關係,假如這個因緣是我們負責,我們絕對當仁不讓去承擔。

今天你們回家可能會做夢,夢到要上台講課。你就突然夢到自己在那裡,一直看書一直看書,醒過來以後,就從那天開始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好好努力。我們早一天有智慧、有學問,遇到我們的有緣的人跟學生就早一天得利益。

  宋朝是文人政治的時代,出了非常多的宰相、名臣。我們熟悉的范仲淹先生、司馬光先生,還有韓琦、富弼、王旦、王曾,這都是我們非常仰慕的名臣。他們的身上都看到「宰相肚裡能撐船」。像富弼,其實富弼這些名臣,都受過范仲淹的教導跟栽培。范公最大的貢獻,培養了朝廷很多的棟梁,還有辦義學。他把他們家那個風水寶地捐出來蓋學校,聽說現在也是名校,好像歷朝歷代,他那個學校、那個地方出的狀元好像就有八十幾個人,進士就幾百個人

  富弼,小時候就看出肚量,不跟人計較。有一天,有人在罵他,結果他的朋友就過來跟他說,「他在罵你。」富弼說,「他可能在罵別人。」結果這個朋友說,「他指著你的名字罵。」指著你的名,一個字都沒有錯,富弼說,「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就沒有放在心上。

我想,這個罵的人,假如後來有聽到別人轉述這個情況,可能也不好意思,不再罵了。看人家一點都不計較,怎麼可能還罵得下去?所以人跟人能罵得起來,就是雙方都動氣了,愈罵愈來勁。人與人會打架也是這樣,就愈打愈來勁。假如一個人打,一個人都不還手,他打幾拳打不下去,不好意思了,他的怒氣就下來了。

我們師長就有講到,他跟人,人家打他,他從來不還手。對方假如推的力量太強,他就倒在地上,結果後來就打不下去了。

  而都不跟人衝突,上司最欣賞,領導人最欣賞這樣的人。因為領導人他看的是大局,他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都會提拔那些不會跟人衝突、會為大局著想的人,會栽培這樣的人,考績都會給這樣的人甲等的考績,馬來西亞的考績叫A等的考績是吧?所以不跟人計較吃不吃虧?一點都不吃虧。反而你不跟人衝突,所有旁觀者看到的都是欽佩,都是認同你這樣的處事態度

  剛剛講到的韓琦,也是不跟人計較。曾經人家贈送他玉杯(用玉做的杯子),很珍貴,他也不佔人家便宜,也是用很多錢買了一雙玉杯。有次招待客人,那客人都是官員,官員當中的下屬,有一個不小心撞到了那個桌子,把他兩個玉杯給摔破了。大家都知道,他高價買回來的玉杯,當場所有的客人都傻了。

那個下屬嚇得發抖,跪下來求饒。結果韓琦(他封魏國公),魏國公還帶著笑意,把那個人叫起來,「別那麼緊張,每一樣東西它能用多久都是有定數的。今天就是這個杯子該壞的時候,你又不是故意的。來,起來起來,大家吃飯,大家吃飯,大家喝酒,沒什麼事情。」這個寬以待人做到家了。

  又有一次,魏國公他在看書,好像也在寫書信。旁邊的士兵幫他拿蠟燭,這個士兵拿著蠟燭,稍微有點分心,就一分心,不小心那個蠟燭燒到了他的鬢角(鬢髮)。魏國公繼續做他的事,只是一個手勢,把那個火給熄掉了,繼續專注的做他的事情。結果過了一會兒,他可能發現一些動靜,一看,那個士兵換人了。

他說,「你怎麼換士兵了?」「他剛剛拿蠟燭把將軍的鬢髮都燒了,我們換人了。」「把他叫回來,他已經知道如何不燒到我的鬢髮,他會拿得很好,趕快把他叫回來。」不跟下屬計較,更重要的仁慈,因為他能推想到,這個士兵假如真的被叫下去了會怎麼樣?一定會被嚴格處罰,所以不計較。

我想光是這件小事就振奮整個軍心,這個事情一傳出去,我看士兵可能哭成一片,太感動了。這麼好的將軍,死都要跟隨他。那打仗就在一個士氣,團結一致,士氣如虹。

  所以有段格言講得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沒有不能包容的,根本就不可能去計較;「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這段話看古人處世的那種氣概恢宏。「萬物一體,謂之仁」,我們儒家就是教我們契入仁愛之道,把萬物都當作自己一樣愛護,不只人,還有一切生命,謂之仁。普天之下沒有不能包容的人,沒有不能原諒的人,沒有不能愛護的人。

  還要虛心受天下之善。比方說一個長期講學的人,講學跟教學不一樣,講學是上台講堂課;教學是什麼?教學相長。而且那個「教」字,是以身作則,手把手帶,才叫教學。講了課沒有帶學生,叫講學,不叫教學。而且以前在私塾的教育,私塾老師都是跟學生住在一起,那個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大。

而長期在講課,假如講的內容都沒有能夠從很多其他講學者當中去吸收、去學習,這樣心量就不夠大。因為每個人他講學當中,都有他很好的優點,或者都有他論述得非常精闢的義理,我們聽了收穫非常大。假如我們講的都沒有別人的優點,那鐵定我們在聽別人講的時候,沒有馬上領納別人可貴的地方。那在弘揚講學的這個因緣當中,就要觀得到自己不懂得欣賞別人、不懂得「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比方像我們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她在講到怎麼對治瞋恨心,她講得非常精闢,她用「六忍」。我們當時聽劉教授講課,「太好了!」一聽趕快,我們要趕快吸收,之後課程就可以供養他人。人家劉教授度量大,她沒有「版權所有」。所以師長說,你看書可以先看後面那一頁,看有沒有版權所有,沒有版權所有,這樣心量比較大。

她「六忍」講,反忍、忘忍、力忍、觀忍、慈忍、喜忍。我們馬上聽懂、吸收就可以去供養別人、利益別人。「平其心,論天下之事」,要心平氣和,不要帶著指責跟批判去談事情,這樣對自己、對他人沒有好處。而且這個時代更應該寬恕、包容,就像經上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

這幾代人都沒有學,我們去指責他,不是很苛刻嗎?《三字經》說「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說「人不學,不知道」,他就沒學,我們幹嘛苛刻對他。應該怎麼樣?從我們自己帶動起,我們有學。

  可能有人就會說,「他已經學五年了,還做得這麼差。」所以人很容易著相,從現象看事情,我們假如換位思考,他學五年了還愈學愈退步,他不是很可憐嗎?站在我們自己,「他五年了,他應該學得很好,他不應該是這樣。」都是自己的角度。

學五年的人愈學愈退步,他是掉到一個陷阱裡面去、一個坑洞裡面去,哪有人願意愈學愈後退的?你們有沒有遇過哪一個學中華文化的人,「我好高興,我愈學愈退後了。」那你更可憐他,他精神有問題,誰都不願意這樣。你們有沒有遇過修學的人,他要突破一個習氣,三年、五年,他痛哭,「我很想改,改不了!」所以,真正突破自己習氣的人,對人決定不苛刻,因為他知道不容易。

  一個人會批評人家脾氣大,保證自己脾氣也小不到哪裡去,因為一個真正把脾氣改掉的人,他對別人發脾氣一定能包容,甚至能憐憫。因為他已經享受到不發脾氣的喜樂了,他在看別人發脾氣,他會覺得對方這樣會傷害身心,「我以前也是這樣」,他是憐憫。過來人不會跟人家計較,所以別人的行為能夠激怒我們,其實我們內在可能也有那些習氣。一看到別人傲慢我們很生氣,我們也傲慢了。所以別人是我們的鏡子,還是要回到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人都是老師,這樣我們才不容易在見人過當中不觀照到自己的問題。

所以看到學久的人,反而愈偏離道,應該要更憐憫他,因為他可能比還沒學的人更可憐、更難回頭,那就要更用善巧。為什麼?他背的因果很大。因為學愈久的人,別人都以為他是真學傳統文化,那他的行為可能就會給傳統文化抹黑,那他也要負因果責任。所以真的天底下沒有人我們應該指責,做錯的人我們應該包容跟憐憫才對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潛心修學,我們心浮氣躁,不可能能夠體悟聖賢的存心跟義理。所以一個縱使在外有講學的人,都要常常調整自己的身心。比方出去講幾天課,回來沉澱,回來用功,用功一段時間,又有因緣,再去利益大眾。

假如說我們今天出去講傳統文化,一年講三百六十五場,那就像空中飛人一樣了。一個人一年跑那麼多地方,心是定的,這個我做不到,這個人的功夫嚇死了,一般我們還在學習當中,不可能。那假如我們跑到心都不定,請問我們講課能利益多少大眾?那我們是為了趕場而趕場,還是為了利眾去講學?這個得要很冷靜,不能變成趕場。

  有時候我們做著做著就會忘了初心,而且我們要很冷靜,假如不潛心修學,這講學的因緣,幾百人、幾千人來聽,那個掌聲會不會陶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掌聲不迷人,人也會自迷。一下課下來,底下的人很激動,跑過來握著他的手,「你真是孔子再世!」第一次聽的時候誠惶誠恐,聽到第七次,「嗯……好像也有點像。」那就完了。假如沒有充分厚積薄發的時間跟空間,在這因緣當中人會退轉的、會染著的。都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調整。

  「人能弘道」,不是誰講的場次多能弘道,這個都要很冷靜。那個弘道的人是什麼?他是真正經典都做到、力行。像胡小林老師他很用功,他一出來講學,大家都非常受益。他怎麼調伏自己的貪瞋痴慢,人家那是真正一點一滴這樣突破過來了。大家一聽很感動、很感佩,就效法。

所以實修,真實的修行功夫才是弘揚正法、弘揚文化最重要的基石,是這條路能走得長遠的大根大本。所以曾子這句話不能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那每個人的體力、修學狀況都不一樣,但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修學穩不穩、自己的修學有沒有在不斷提升。

  最後「定其心,應天下之變」,人的定力、人的沉著穩重,往往在突如其來的事當中見增長。所以我們雖然學了這些經教,都要經過很多事情的磨鍊跟歷練,才能夠老成持重。歷練不夠,有時候做起事來,雖然理上明白,還是會慌張、手忙腳亂。所以人,因緣成熟的事,要勇於承擔、勇於去鍛鍊自己。那種做事的能力提升了、閱歷豐富了,然後對人的一種寬容也會更多。因為經歷的事多、看的多了,什麼事都會發生,不要去指責跟計較。

  好,我們剛剛講到的,寬以待人第二個重點,不計較。第三,能厚道,第三個大項。想到「厚」,寬厚;想到「厚」,就想到大地。萬物得到大地的滋潤,然後卻把骯髒的排泄物給了它,它不只沒有生氣,又把那個排泄物一轉,又變成營養。所以母親就像大地一樣,我們三歲以前,多少屎跟尿給了母親,母親濃濃的愛給我們,好的教育給我們。

「道」就是道義。那厚道在哪裡培養?

第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一個人連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祖先都感恩,哪有不感恩眼前恩德最大的父母?而且這種感恩心一內化之後,他會很自然的在面對每件事情,他都會慎終追遠。「這件事情都是以前這些人付出的,我們今天才有這樣的受用。」就閩南話講的,「吃水果要拜樹頭,吃米飯要供鋤頭」。就是說,你吃水果要謝謝這個樹、樹神,你吃飯的時候要感激農夫,要感激那個鋤頭,都是有這些付出跟工具因緣,我們才有米可以吃。

  這種慎終追遠內化以後,每件事他都懂得去感恩,因為他知道因緣都不容易。甚至會變成什麼?走到哪裡接觸各行各業都感激人家。看到人家,出去外面吃飯,端菜來了,很自然:「謝謝你,辛苦了,天氣這麼熱。」很可能對方說:「來,我再炒一盤,免費請你吃。」他受到這麼多這麼好的尊重、肯定,你又結一個很好的緣,以後他看到你來就歡歡喜喜招待你。當然不是為了吃免費的,是我們很自然做人的態度。

  那慎終追遠,「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人一天生活所需,各行各業你算算看,可能一百個行業在服務我們。大家相不相信?你今天睜開眼睛洗臉,洗臉液要不要用?再來,自來水要不要用?再來,你用完水,擦抹布,那抹布要不要買?然後你用的那個浴缸,那個洗臉盆,也是人家生產的。你所有的用具,食衣住行全部,多少人?人怎麼可以不感恩?還挑剔,就折福了。人念念知恩報恩,他是最快樂的人,他一點都不吃虧。所以幸福其實沒有那麼複
雜,一念之間。把要求轉成感恩,就幸福了。

  厚道的人惜緣,知緣、惜緣、造緣。慎終追遠是念恩;惜緣是念舊,人很重感情就不會刻薄。像我們現在這個年齡,每次回家過年,看到那老朋友,「我們認識三十年了」,那講起來彼此都笑得很歡喜。我小學六年級那時候我滿十週歲,那時候交的同學,現在算起來,整整三十年的老朋友。

這些朋友,我們一回想,當時候一起讀書,一起吃便當,他有好吃的菜還夾到我的碗裡面來。其實人也很奇怪,好像別人的飯菜都比較香。可是經歷一件事之後,就不會這麼覺得。出去讀大學,好一段時間沒有吃爸爸媽媽煮的菜,回來不一樣了。什麼最好吃?還是媽的菜最好吃。這個是念舊。

  在《論語》當中也說,「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老朋友不嫌棄,縱使有錯的地方,還是盡心盡力愛護他。像孔子那個時代,他就有一個朋友德行不算很好,但夫子還是非常用心的在幫助他,這就是「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偷」就是刻薄。

再來,在哪裡培植厚道?「看人要看後半段,浪子回頭金不換」。你比方厚道的人,他就會肯定人家現在的狀態。比方聽到別人:「你不知道他以前怎麼樣。」「好了好了,那個都過去了,不要講了」,就是厚道。

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 

返回《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目錄:

http://jeise.pixnet.net/blog/post/67171908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