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戒殺放生,無憂無慮一生順利

發布:仁澤

明代人吳文英,一生歡喜勸人放生戒殺,多做善事,可是常常被人討厭。朋友諷刺他說:“你勸人做善事,畢竟他人得好處,對你有什麼益處呢?何必苦苦地讓人討厭?”可是,文英一點也不後悔,還是勸人放生,多做好事。

後來他求教於聽雪大和尚。大和尚說:“我聽佛經上說:一個人勸一個人做善事,得福兩個人分,一個人勸九個人做善事,得福十個人分。這個道理要堅信不疑,也可以推及類似的其他事情上。”從此文英更加勸人戒殺放生、多做好事了。而他一生沒有不稱心和憂愁的事出現過。

  布施生命為功德里第一大,放生同時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壽,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

  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所有的善事中沒有比放生更徹底更完美的。

  這是因為一個人嘴巴吃的,肚子裝的十分有限,

  所以一個人如果戒殺吃素,少殺掉的生命,免造的殺業,仍然有限,即使我們努力相互告訴,輾轉勸說周遭親友,然而一部分的人相信,一部分的人不相信,真正能夠聽從我們的勸告從而感化他們不殺生吃素的人也只是寥寥可數。

  惟有放生,功德最為無量無邊。我們一輩子行善的願望,可以在一天短短的時間內滿足實現,千千萬萬人累積善事的功德,我們自己一個人便可單獨成就。

  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災禍危難可以馬上消除,福報感應可以馬上到來,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一個人會有例外。

  而且一般的善事,雖然也可以匡正大意,改變命運,但必須等待機緣,必須遇上機會才能有所作為。比如說複合別人離異的夫婦,找回別人失散的骨肉,歸還別人貴失的錢財,

  拯救別人垂危的生命等等,功德也都是很大,但這些都不是常常可以有的事情,未必我們能遇得上,就算遇上了,也只是偶然而已,絕對不可能有常常可以持續去做的機會。

  惟有放生,最為殊勝。無論什麼地方,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錢多的時候,我們便買多一點,多放一些物命,錢少的時候,我們便買少一點,少放一些物命。自己可以衡量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沒有什麼金錢上多少的限制,並且人多人少都可以進行。

  所以當一個人身患重病,遭遇急難的時候,自己立下誓願,願意廣行善事,彌補罪業,藉以延長自己的壽命。當時的發心並非不懇切,但卻苦於沒有機會碰上適當因緣,而只是苦苦等待,磋砣命光,徒有善願卻無法著手進行實現,如此怎麼能夠求得除病消災延壽免難的種種感應呢?

  不如我們自己趕快去放生,短短的時間內即可滿足我們的願望,而且短短的時間內馬上會得到成效。放生這件事情,看起來非常簡單,做起來也非常容易,

  感應效果快速普且所得功德廣大,一個人放生,可以免除一個人身家的疾病災難,眾多人放生,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改變世界的命運。

  如此看來,想要自己所行的善事既深又廣,真的非放生莫屬。所以說,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