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法師:做了功德千萬要警惕,四種事情可以摧毀功德

發布:清心

  功德會被摧毀的因可歸納為四類:嗔恨、誇耀、後悔、不回向。

  嗔恨

  舉例來說,比如你聽課時本來挺專注,恰巧旁邊飛來一只嗡嗡作響的蚊子。你開始還具足正知正念,把它扇開了。但一會兒它又回來了,你心想:你別在這兒了,不然我對你不客氣!如是生起了嗔心。

  可蚊子還是會咬你,可就算被它咬一口又能怎麼樣?不會缺胳膊少腿、少塊肉,就那麼一點點血,但它卻能以此飽足,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

  作為大乘佛子,我們本應布施給它。然而,因為你覺得痛癢,所以一巴掌把它拍死。

  如此一來,因嗔恨和殺蚊子的惡業,之前聽課的善法功德還剩多少呢?是不是已被嗔恨心所毀?就不得而知了。

  炫耀

  平常行持善法後,我們都會滿心歡喜。

  比如放生時,本應在結束時專注地念誦《普賢行願品》將善法回向,可還沒來得及回向,你就趕緊自拍、拍人、動物、船,忙不迭地把照片發到朋友圈裡,還說明是“我們今天在行持善法”。

  其實觀察一下自己的發心,是真的想讓別人隨喜這個善法,還是在炫耀自己的功德?如果是炫耀,那在沒有回向的情況下,功德是不是又被摧毀了?

  懊悔

  懊悔經常和懷疑聯在一起。我們之所以對自己所作的善法生起懊悔心,是因為對善法的力量有所懷疑。

  比如,聽課是最有意義的事,但可能有人會想:不聽這堂課就可以很快完成工作或做這做那,總之別的事都比聽課有價值。如是,對當下聽課的善法生起懊悔。

  再比如,本來早上起來參加了蓮師金剛七句共修,可修完之後覺得特別困,於是生起一念後悔心:多睡一會兒就好了。正是因為我們懷疑當下所作善法的價值和功德利益,所以才生起了懊悔心。

  不回向

  原因有很多,比如忘了或不知道如何回向等。

  一旦失去專注,煩惱趁虛而入

  綜上所述,嗔怒、誇耀、懊悔和不回向的根源,都是心散亂於世間觀念或顛倒想法,未專注於正法。

  拿蚊子來說,如果我們能一直專注於慈悲心等善心所,就不會覺得蚊子有多可恨,從而起嗔心拍死它,善根自然不會被摧毀。

  假如始終謹記行持善法是大乘修行人應做的事,自然就不會在朋友圈中誇耀,善根也不會被摧毀。

  由此可見,盡管我們經常被教誡要防護自心,不要生起摧毀善根的四種因;然而,一旦失去專注,心散亂,煩惱就會隨時隨地趁虛而入。於是,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善根功德,也很有可能毀於一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