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一看經書就想睡覺?愈修行障礙愈多?


發布:學樂  

  問:《無量壽經》雲:「不當瞋怒嫉妒』,《文昌帝君陰骘文》雲:「勿嫉妒人之技能」,《太上感應篇》講到「常行嫉妒」之罪過,可見古聖先賢常勸人放下嫉妒心,請問如何才能遠離嫉妒?

  答:這件事情確實是非常嚴肅,因為這個煩惱如果不能徹底改過,在菩提道上決定產生障礙,不但道業沒有成就,墮三途的機會也特別大。如何改法?《了凡四訓》說,有從事上改,有從理上改,有從心上改。

  從事上改的功夫淺,勉強把自己的嫉妒心壓制住,這是石頭壓草,根沒有斷,只是想到嫉妒障礙的果報之可怕,才把嫉妒心稍微壓住。

  從理上改,則是想我與別人是一體,別人的長處就是我的長處,別人的德能就是我的德能,我不但不能嫉妒,而且要成人之美。為什麼?他的事業成就,社會大眾得福,自己也得福。所以,我障礙別人,實際上就是障礙自己,是障礙社會許多眾生的福利。如果此人的作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響社會及歷史,我們用嫉妒心破壞、障礙他,這罪過多重!想到這個道理,嫉妒心自然就淡化了。

  從心上改,佛教導菩薩要「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最高明的。嫉妒是不善,怎麼可以放在心上?這會破壞了你的善心善行。你這一生本來可以作佛、作菩薩,因為一念嫉妒心而墮地獄,所以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

  《感應篇》、《陰骘文》是從因果報應來講,這是最明顯的。若從利害上說,一個人要是沒有嫉妒心,確實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尊敬;有嫉妒障礙,諸佛菩薩、一切善神都會遠離。要常常想到別人的善,就是自己真性裡面的一分勝德,而且一定要成全別人,絕對不破壞別人,就算是自己的冤家對頭,也要把恩怨放下去幫助他。為什麼?幫助他就是幫助社會、幫助一切眾生。21-090-0083

  問:財色名食睡沒有斷盡,請問可否往生?

  答:當然可以往生,這是帶業往生,斷盡就不帶業了。雖然沒有斷盡,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讓它發作,它發作就會造成障礙。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還想到某人欠錢未還,這怎麼能往生?所以,一定要有能力把煩惱控制住。學佛的人對這些事情愈淡薄愈好,對自己決定有利益,如果過分執著,一定會造成障礙。21-090-0083

  問:我現在學佛修清淨心,可是面對曾傷害過自己的人時,就是不能面對面解決問題,請問我應如何獲得智慧,來解決消除這種心理障礙?

  答:你的修學態度非常好。你要讀經,讀經才能明理,斷疑生信。修行一定要從生活當中做起,標准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和《十善業道經》,如果再能以儒家的《弟子規》和《了凡四訓》來輔助,那就更好。真正想改過自新,斷惡修善,不從日常生活當中回頭,就無法成就。

  善惡的標准,就是「十善」,身三、口四、意三。我們要把不善的念頭斷除,因為行為斷了,念頭不斷還是沒有斷。如何能把念頭斷了?我們修淨土法門,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方法好,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真正做到「晝夜常念善法」,我們心善;「思惟善法」,我們想善法,不再想惡法;「觀察善法」,我們的行為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要努力,要爭取時間,我們才會有成就。21-090-0085

  問:一看經書及錄相帶就想睡覺,請問該怎麼辦?

  答:讀經書時,精神提不起來,就不要讀很長的時間,譬如讀半小時,讀二十分鐘,或者讀十五分鐘,這樣就行了。你可以早晨念一段,下午念一段,晚上再念一段,慢慢的把時間加長。看錄相帶也用這種方法。你的心就會慢慢的定下來,業障漸漸消除了,智能就漸漸增長。

  沒事的時候,就多念佛、繞佛。繞佛就是散步,無論在什麼地方,心裡面就默念這句佛號。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對於外面的境界,學著不去理會它。在繞佛時,我們只注意前面的路,不要顧及路人及兩旁的狀況,這樣就能收到「都攝六根」的效果。念佛是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這樣去做就好了。21-090-0088

  問:請問為什麼愈修行障礙愈多?

  答:因為你的冤親債主太多了。你欠人的命還沒有還命,你欠人的錢還沒有還債,生生世世跟多少眾生結冤仇,所以你修行時,這些冤親債主都來找麻煩了。如何排除障礙?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他們。「我修行不是為我自己修的,我是為你們修的」,他們知道就會歡喜。如果你自己修行,是想跑掉、想賴賬,他們不會饒你,魔障是這麼來的。

  因此,我們在世間,別人騙我們、欺詐我們,我們很歡喜。為什麼?債還清了。縱然不是討債,他是真的欺騙我們,我們也隨他,也不要了,這樣才能出三界。「別人欠我的,我統統不要了;我欠別人的,我盡量的還」。如果你還有絲毫留戀,就離不開六道輪回,那個麻煩大!因此,一切要放下,真正了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連自己身體都不能保住,更何況身外之物!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有,很快樂;沒有,也很快樂。決定不為這些事情操心,真得大自在!21-090-0090

  問:現代生活步調非常快,請問如何將步調減緩?如何減少煩惱?

  答: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問題就少了。最具體的方法是不看電視、報紙、雜志,你在家修行六波羅蜜。與自己生活行業有關的信息,可以知道,可以接受;與工作沒有關系的事,不須操心。如此就日日天下太平,自在快樂!因此,必須放下與自己生活不相干的事物。中國古人常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身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當別人向你請教時,有智慧則能為人解答疑難。18-014

  問:念佛、讀經好幾年,煩惱習氣仍在,對往生還是沒有把握,請問怎麼辦?

  答: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何在?佛教我們做的,沒有做到;佛教我們不能做的,偏偏去做,結症就在此地。所以,儒家教導我們「克念作聖」,念是妄想、雜念,你能克服妄想、雜念,你就是聖人。凡夫為何不能作聖人?就是克服不了妄想、雜念。念佛必須放下萬緣,而你沒有放下。執著裡最嚴重的是我執,說得粗顯就是自私的念頭。起心動念為自己,這個念頭不能克服,就是作聖最大的障礙。

  佛法將「善、惡」的標准,訂在為我就是惡,為人就是善,這當中有道理。「為我」是增長我執,就是增長自私自利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六道輪回的由來,只要有這一念,輪回境界就現前,就不能超越,所以為我是惡。幾時能把我、私的念頭斷了,做到「無我」,六道輪回就沒有了。若再把分別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就住一真法界。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有我、私,就是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你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你會愛人如己,你會以真誠、慈悲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糟蹋人,也不會欺負人,因為欺負人、糟蹋人是欺負自己、糟蹋自己。

  道理明白之後,真正功夫從何處下手?一句佛號把分別、執著念掉;分別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一句佛號能破二障。我們雖然天天念佛,念了幾年,而功夫沒有用在破障上,因此功夫不得力,生活不自在。

  我、法二執破一分,就得一分輕安,就開一分智慧;能破二分,就得二分自在,就開二分智慧。確實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真正覺悟「三心不可得」、「萬法無所有」,才是世尊所說的「無依道人」。因此,修行要著重效果,效果在破障,效果在開智慧。

  最要緊的,還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除,斷不容易,先要能淡薄、能放下。別人喜歡的,我們給他;別人用奪取、霸占的,我們也給他,歡歡喜喜,絕不在意。如果還有一念不平之心就錯了,你還有「所有」。其實這都是一場空,誰要就給誰,你就會得自在,你才能自在往生,沒有障礙。20-013-1224

  問:讀經、念佛已有一段時日,妄念還是很多,請問應如何對治?

  答:這個問題很好,這是許多人的問題。如何對治?繼續讀經,繼續念佛。換言之,妄念不能降伏,是讀經、念佛的功夫還不夠。若讀經、念佛如理如法,效果就快速;不如理、不如法,效果就緩慢。真正做到不退轉,能伏住妄念,功夫得力,不外兩種原因。一、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有許多年歲大的念佛人,甚至於不識字,也沒聽過經,有人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老實念,兩年、三年就能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這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念了許久,功夫仍不得力,無法控制妄想雜念,這就說明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如他們。

  二、能不退轉、功夫得力是明理之人。佛經上的道理能透徹明了,可以彌補善根、福德之不足。所以,在佛法教學中,聽經、研教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幫助善根未成熟之人提前成熟。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未曾中斷,學生經過四十九年聽經聞法熏習,個個都成就了,最低成就也是證須陀洹果,絕大多數是證阿羅漢果,真正是了生死、出三界。

  為何讀經功夫不得力?我們只是讀,不解其義。讀經要「深解義趣」,解得愈深、愈廣,功夫愈得力。單單很專心的讀,也只能說是攝心。讀經一小時,這一小時沒有妄想,或是妄想少了很多,只能得此效果。若每天讀經兩小時,二十二小時打妄想,功夫怎能得力!但是深解義趣就不同,這個力量大。初學佛之人不能不聽經,要多聽,反復去聽,才能收到效果。

  唐朝終南山道宣法師,是中國律宗第一代祖師,他聽《四分律》聽了二十遍。要聽二十遍談何容易!現在我們聽經很方便,只要有一套錄像帶、錄音帶或光盤,就可以天天聽,不必跋涉山川那麼辛勞。

  聽經是定慧等學,不但修慧還修定。專心聽經摒棄一切妄想,這是修定;觸動善根,豁然大悟,這是開慧。所以,聽經是福慧雙修,對於中等根性之人,這是開智慧的好方法。

  唯有教理透徹了,念佛功夫才會得力。不但念佛如是,參禅、持咒,無論用何種方法都會得力。凡是修學功夫不得力,都是解得太少。智慧不能伏煩惱,不能轉煩惱,就會有此現象。這也是自古以來每位修行人都會經歷的,不必害怕。我是天天讀經、講經,四十多年才能漸漸伏住煩惱;回想過去,十年才功夫得力,對於經教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十年的功夫锲而不捨,沒有一天空過才行,若是斷斷續續就很難了,可能一生都沒有成就。

  佛所講的一切經,古人稱作「妙法」,它妙在每部經都具足「教、理、行、果」四法。不但一部經具足這四法,每一句經也具足四法,乃至於每一個字都具足四法,那就真妙了。「教」,是世尊真實的教誨,真誠的教導。「理」,字字句句都是依真實道理說出來的,字字句句都含著真理。「行」,字字句句都是至善的「行為」,中國儒家講的「止於至善」,佛法落實了,善到極處。「果」,就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沒有妄念的享受,並不是富貴的享受。

  佛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就是「信、解、行、證」。教,決定相信,絕不懷疑;理,要透徹了解;行,要認真落實;最高的享受就可以證得了。我們讀經、念佛若具足信解行證,功夫就得力,進步就非常快速。近幾年,同修都非常精進、用功,但是功夫得力的人少,使我們意識到「深解義趣」之重要。若對於經教要深解,就要多講。

  此次我以深廣的方式,來講解《無量壽經》。每次只講幾句,有時一句講五、六個小時,甚至於還超過,就是希望大家能透徹理解。《華嚴經》也采取此方式講解,目的是希望聽眾能得真實受用,而且字字句句一定要落實到日常生活行為。無論從事於哪個行業,處事待人接物、交際應酬統統都用得上,佛法對我們就有真正利益。佛法是我們生活的指導原則,依照此原則生活,就過佛菩薩的日子。

  所以,對治的方法,依舊是多讀多聽。多讀是修定,幫助記憶,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對人對事對物都能想起佛的教誨,好處在此地。解得愈深是慧,智能開了,對於佛的教誨的應用愈靈活、愈自在,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就得大自在、大圓滿。入了這個境界就得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人能生活在歡喜中,就真正離苦得樂,也不容易衰老。古人常講:「憂能使人老」,天天生活在歡喜裡,衰老、疾病、患難、災殃就逐漸遠離,佛法講消災免難,確實是真的。

  我勸同修一定要多聽經,聽經時間愈多愈好,到你真正理解、明白了,就可以專門念佛,你念佛的功夫決定得力。只要功夫不得力,趕緊多讀經、多聽經,對你決定有幫助。很多修行人疏忽了這件事情,認為研經、聽經不重要,雖然很勤奮、很精進,功夫還是不得力,原因在此地。現在我們講經的光盤都相當完備,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只要有計算機設備都能收得到講經畫面。今日佛法傳播,就要利用這些科學技術,將佛法送到每個人的家庭。20-014-0323

  問:念佛、讀經多年,仍未能攝心降伏習氣、煩惱,請問原因何在?

  答:原因是習氣、煩惱太重,讀經、念佛的功夫還不夠,要認真努力繼續念佛、繼續讀經。若希望早一天能收到效果,一定要依教奉行,該放下的要放下,該看破的要看破,真正能做到看破、放下,就容易攝心。20-014-03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