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敦倫盡分與百不管該如何融會貫通


發布:淨山

  問:師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綱領中有“敦倫盡分,閒邪存誠”的要求,在清朝時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請問怎樣將二者的行持融會貫通?

  大安法師答:“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兩句話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從世間法的立場來看,我們在世間就得要努力盡好應有的倫理道德。

  “敦倫盡分”是從行為上來說,在五倫關系當中,要把自身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做好,盡到相應的道德義務;“閒邪存誠”是從心性上來說,就是要防止邪念的湧動,保持那顆真誠的心。

  那“百不管”老婆婆的公案,是講一位老居士念佛念了幾年,卻一直妄想紛飛,於是請教一位老和尚:“我怎麼樣能念佛功夫得力?”

  老和尚知道這位老太太的問題就是心裡牽掛家人太多,經常不是念著兒子,就是念著孫子,於是就告訴她:“以後你就百不管,家裡人問你這個事那個事,你都一概不管。”這個老居士就依此而行,果然念佛就得力了,最終預知時至,成功往生。

  但是我們要看到,“百不管”老婆婆的萬緣放下,是有條件的,她已經是年紀很大的人,家庭、社會責任已經完成了,可以什麼都不管了。年輕人就不同了,上有老下有小,小孩在那餓得哇哇叫,老人病在床上不能動彈,如果他都不管,只管自己“修持”,那是不行的。安老懷幼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不能不管。

  從真為了生死的修行來說,就是要萬緣放下。但真正的放下是心中無所掛礙,尤其對在家人來說,該盡的責任與義務還是要盡,只是心中不執著而已。

  所以“百不管”,對特殊的人在特定的年齡段,或者在克期取證的一段時間當中,可以這樣做。平時還是要敦倫盡分,然後有時間有精力,就一心念佛,這二者並不矛盾。

  我們作為淨業行人,就應該按照“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十六字去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