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菩薩何以不邪淫?

 

  節錄自 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邪淫是不正當或違背法律的性行為。即非己妻而用某種手段引誘他人妻,或用強暴凌辱他人妻,而達到性行為的滿足,這都是犯下了邪淫的罪惡。古諺雲:「萬惡淫為首,死路不可走」,意思是在萬般的罪惡中,以邪淫為罪魁禍首,我們千萬不要去犯邪淫的罪。犯此罪惡,是自找死路。犯上這罪,死後墮三惡道中,受完一切罪報後,如生人間,要得兩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因為他曾使別人的妻子不貞良,今生也要受自己妻子不貞良的果報。二者得不到如意的眷屬,總是眷屬不和,沒有幸福。

  【 性不邪淫。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

  前面所講的殺戒與盜戒,菩薩在最細微的地方,亦謹慎守持,絲毫不犯,對於淫戒,更是視為特別重要。在自性裡雖然具有淫業,可是它不邪淫。邪淫就是非法的淫欲,非道德的行為。淫欲是怎樣產生的?是因貪心而起。貪財貪色,都是由於貪心,若無貪心,淫欲之念也沒有了。所以說淫欲之念也是從貪而來。貪就使人不辨是非,不知黑白。在十二因緣法來講,這便叫無明。男歡女愛,便是根本無明,人們常溺於愛欲,而不能自主,不知道原因,這就是無明的魔力。有了無明就發生性行為,所以說無明緣行。無明生起,接著就有行為,這便是誘導人往死路走的邪力。

  人是從色欲而生,終因色欲而死。從染污的地方來,仍舊向染污的地方去。這種不明不白的力量,令人有種種罪業行為,然後便有了識。因識而有名色,有了色質,然後便生出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然後有了觸覺,因觸覺而生受用。受用中有舒適之感,便有了愛欲心。有了愛欲跟著就有取,取便是執著,一切都想據為已有。因有,便有生、老死。

  這十二因緣,循環不斷浮沉於六道輪回之中。如果滅了無明,一切便按著順序滅下去。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沒有光明。如果有了智慧的光明,便不會被無明所染,便可轉染污法為清淨法。轉,說起來很容易,可說易如反掌。煩惱即菩提,轉煩惱為菩提也是這個意思,人們為什麼有煩惱?就是有貪欲心、自私心、自利心的緣故。因不能如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自己的貪心,便生煩惱。這也是「我見」太深的原因,尤以邪見與欲念,更是作祟。人如斷了欲,便無煩惱了。性不邪淫,就是在自性中,根本沒有淫欲的念頭。菩薩對於自己的妻妾,都沒有淫欲心,能知足,因為他知道修行,必須「斷欲去愛」,他能不被愛欲所動搖,雖處在妻妾群中,不為染污的境界所轉移。不求他妻,於自己的妻子尚且無貪欲之心,又怎會對別人的妻妾起邪念呢?至於有家長保護的女子,或親戚族人中已憑媒文定的閨女,或為家族法律所保護的少女,以及所有的女性,他都不會生出貪染的思想,何況那種不合道德的行為,他更不會去做的。

  【 況於非道。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菩薩何以能不邪淫呢?因為菩薩有真正的定力,他能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如如不動,了了常明。所以他的定力具足,不會被任何美色所動搖。所謂「一善一切善,一真一切真。」因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所以他也不會妄語了。妄語的動機,是因為自己得不到某種利益,才想用妄語欺騙別人。或者為了逃避對自己有所不利的,怕受損害,明知打妄語是不對,還是打妄語。菩薩沒有這種自私心、自利心、為我心,菩薩對一切的好事凡是利益的,都施贈他人;一切不好的,無利益的便自己承受,所以他不需要打妄語。因為他的心裡,根本沒有妄語的因,也沒妄語的緣,更不會造妄語的業。菩薩是常作實語,說真實話的。在凡夫眼中,菩薩不打妄語,是有點兒愚、笨、癡,但在佛的心中,菩薩是最好的弟子。佛常稱菩薩為善男子,有大智慧的好人。愚癡與智慧,是以看法而決定其差別。世俗凡夫所認為的智慧,那是凡夫智慧。佛所指的智慧,就是大智慧的聖人。

彌勒菩薩自稱老拙,意思是又老、又笨、又愚癡的人。孔子對顏回有幾句贊語。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說,我對顏回說話,他從來不違背我的,總是回答好或是,真像一個傻子。可是當退而省其私時,這句可以解釋為當他處理事情時,我說的話,句句他都能發揮它的作用。顏回嘛!一點也不愚癡。古語說「大智若愚」。說真實的話,不說假話欺騙人。應當說的話,便說;不應當說的話便不說,當說時要說,不當說時不說。甚至在睡夢中,也不掩飾自己的過錯,或诳說自己的功勞,若根本沒有打妄語的存心,那裡還會故意的打妄語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