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用好錢財,積功累德

發布:清心
    
    

  ⒈積財有方 用財有術

  如果我們把金錢用好,就會產生相應的功德,這個功德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因此,學佛人一味看破金錢也沒有必要。作為在家人,通過正當途徑積累一些財富也是允許的。佛陀在《雜阿含經》和《善生子經》當中都說:金錢可以分為四份,第一份作衣食用,第二份和第三份作投資營利用,第四份作儲蓄應急用。可見,佛教並不要求所有農業、商業、工業,乃至正常的生活全部停止。所以,廣大在家學佛人也不用害怕。

  當然,有些工作、生活與造惡業有關系,這是需要遠離的。若自己從事的行業與造惡業有關系,又不能離開,那就盡量不要親自去做,比如殺害眾生等,心裡也不要去隨喜,這樣自己就不會得到所有罪過,因為殺生等要具足四個條件才會成為究竟的惡業。

  前一段時間,我遇到一些在賓館工作的人,通過學習佛法,他們很苦惱、很傷心,因為在賓館裡面有時會造惡業。後來大家在探討的過程中,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若為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對員工負責任等,自己不得不在賓館工作,但自己並沒有親自去殺害等,也沒有作隨喜,心中還產生憐憫心,也不會得到所有罪過。當然,也不敢說絕對沒有罪過,因為因果只有佛陀了知。

  話說回來,在財產這個問題上,佛陀並沒有讓我們將所有財產或財富全部拋棄,因為我們不可能像蚯蚓一樣,天天吃土就可以了。尤其作為在家人,若不賺錢養家糊口,生活就沒辦法過下去。

  因此,我們一定要清楚,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對佛教不理解,並不是因為佛教有過失,完全是社會輿論錯誤引導等原因導致的。比如宗教剛剛開放時,中國有幾部比較出名的電影演出家人,說他們在走投無路時被迫出家,還有其他傳媒也這樣宣傳,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在生活中受到刺激和挫折,實在沒辦法時才會出家。總之,在錢財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了知,佛教的思想非常廣闊,它既贊歎以財富積累資糧的功德,又呵斥用財富造惡業的過患。

  佛陀在《大乘寶雲經》中講:“以財物利益事,攝受眾生。”意思是說,我們在有了錢財時,可以承辦種種善事,可以攝受很多眾生。所以,很多人認為:有了錢財後特別痛苦,要馬上放棄,這是需要觀察的。當然,在有了這樣的因緣後,行持善法、積累資糧很重要。我看到有些人,財富全部沒有用在社會上,一輩子都成為錢財的奴隸,這是不合理的。

  ⒉踐行慈善 和諧社會

  在《史記》中有范蠡的故事,在座的應該清楚。我認為他是中國第一位慈善家,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創下了“三聚三散”的歷史佳話。第一次,他放棄高官厚祿,把所有財產布施給窮人,跟妻子一起過隱居生活。因為他有很好的生意頭腦,不久又發財了,並成為宰相;之後他歸還相印,把全部財產布施給平民百姓,又再次隱去,這是第二次。後來他又從零開始發展,不久就積累了很多財物,並再次施捨出去,這是第三次。

  在世間當中,確實有人能把金錢用在社會上,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我在“慈善論壇”上也講過:不可能每個人都變成世界首富、亞洲首富、中國首富,就像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等那樣,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福報。但是,每個人都要有行持善法的心,哪怕是一元錢、十元錢,對可憐的人來講,這也是很珍貴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生活貧困的人。前兩天汕頭智悲愛心成員走訪了上百戶貧困家庭,他們深深了解到,還有很多人住在破房子裡,吃穿等生活標准非常低。所以,我們應該行持布施等善法,不應奢侈、浪費。以前,儒教、道教等中國古文化都是這樣強調的,並沒有一味否認錢財。但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作為君子,對積累財富並不否認,但應用合理的途徑來取受。

  前些年有句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最近人們也說:“不管黑虎白虎,能治小人的就是好虎。”)但很多人都認為:不管是好的途徑,還是不好的途徑,只要發財就可以。所以很多人都想升官發財,但升官發財也許對你的人生是有害的。如果生活平平淡淡、干干淨淨,那短暫的人生既不會違背世間法律,也不會違背因果法則。若對錢財無比貪婪,自己就會做許許多多壞事,造相當多的惡業,犯眾多法律,在即生中也會感受極其痛苦的果報,來世就更不用說了。

  ⒊知足少欲 積功累德

  因此,作為修行人,對錢財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我們能把它用上,就可以積累許多功德。比如我有一百塊錢,如果用來買酥油供燈,並在佛前發清淨願,就會像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前供養發願一樣,終會獲得如來的果位。雖然這一百塊錢對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講,不算什麼,但的確能在阿賴耶[7]上種下對生生世世都有無比意義和價值的金剛種子。如果把這一百塊錢買一些活的旁生,跟狐朋狗友一起吃了,或做一些壞事,那這一百塊錢乃至今生來世都害了我們。

  所以,對金錢也不能當作上帝那樣來崇拜。在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裡面,有一句話說:“錢財是好奴僕、壞主人。”雖然這是世間的語言,但與佛教所講的內容卻是相同的。如果我們把它當作奴隸,就可以用錢來買適當的飲食、衣服等,而過一個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把它作為主人,自己成為錢財的奴隸,那就特別痛苦。

  但現在很多人都成了金錢的奴隸,形勢已經成了這樣。若不變成奴隸就跟不上時代,因為不買房子不行,人人都有房子;不買轎車不行,人人都有轎車。所以,為了房子、轎車,一直需要打工掙錢。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還不完,心裡產生許多痛苦。因此,看到大城市裡的生活,我就特別羨慕寂靜的地方,因為過寂靜的生活,很多城市的煩惱都沒有。但也沒辦法,社會已經變成了這樣,逐漸人們就會對金錢產生極大的貪執,繼而帶來許多方面的不利,尤其對修行不利。

  ⒋高屋建瓴 利世濟人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應該認識金錢的利益和弊端,每一個人不一定要很富裕,但要有正確的金錢觀念,不要特別耽著,應該隨緣,這樣心裡就不會有痛苦。在有因緣時,還應把它用在慈善等善法方面。現在社會跟以前不相同,很多人都對慈善事業有興趣,若我們能將餐飲、交通、通信等方面浪費的錢財用於慈善,那就能夠救護很多病人,資助許多沒有錢財讀書的大學生,以及孤寡老人等。多年以來,基督教等宗教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成功。

  其實,從大乘佛教的教義來講,遠遠超過他們的精神。通過學習《入菩薩行論》、《般若攝頌》等大乘經論,我們完全能了知佛教是無私的,而且它的無私精神特別寬廣,並不僅限於人類,或跟我關系好的,或跟我一個宗教的,等等。大乘佛教幫助的對象是所有人類,乃至所有有生命的眾生,而且對不共戴天的敵人,也會全力以赴地幫助。這麼偉大的精神,在如今社會當中,從我的觀察來講,確實找不到。雖然人們認為,無私奉獻是最崇高的,但與大乘佛教所講的無私比較起來,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通過詳細觀察,我們就會知道,大乘教義最適合幫助他人。當然幫助不一定非要用錢財,但我們有了這樣的心以後,就會盡力資助,這樣錢財也有真正的價值。有時我會幫助一些貧困大學生,比如一個人幾千塊錢、兩三萬塊錢,本來他們沒有上學的機會,但後來就有這個機會了。所以我覺得,有時錢財對人們確實是有利的。

  而一些富人把錢全部存在銀行裡,或為了子孫天天都積累,這樣一點意義也沒有。為什麼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人,寧可讓孩子貧窮,也不願意讓他們富裕,就是因為這不會給他們帶來不利的後果。

  所以在座的各位,對孩童的教育很關鍵,對待錢財的觀念也很重要。因為,當今社會給人們帶來了許許多多不良惡習,如果沒有及早發現、對治,恐怕在臨死時也無法醒悟,最終將一敗塗地,非常糟糕!

  因此,在這方面,我們應該以清晰的頭腦和高度的智慧來對待。佛陀早就說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雖然世間很多事物,表面上看來絢麗多彩,但真正觀察時,就像一片葉子上的一顆露珠一樣,在陽光照射下,一瞬間就消失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將拼命積累的財產,用在上供下施等積累資糧方面,那對自他都沒有真實的利益。

  總之,錢財能給人們帶來痛苦,也能帶來快樂,大家要認識它的本質,並隨緣對待。最後我以一句話來作結尾:“微笑是無邊的美麗,知足是無盡的財富。”

  ——來源:索達吉堪布《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於汕頭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