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人生最重要的是放下慾望,提升靈性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聖人為腹,他求個溫飽生活安定,就是知足常樂。他不是去過分的追求這些享樂,為腹不為目,這目就比喻去追逐這些聲光刺激。

人要很冷靜一點,這一生人生的目的在哪裡?價值觀在哪裡?他的整個思想,假如他的人生目的就是享樂,他身心沒有不出問題的。可是問題來了,真的現在多少的孩子他的思想,覺得享樂就是我人生的目的。一放假了,就是想要玩什麼、要吃什麼、要用什麼,甚至以後賺錢干什麼?享受。這樣的價值觀相當相當的危險,享樂、刺激完之後,自己一靜下來獨處的時候,特別空虛。現在得憂鬱症的人很多,他們沒錢嗎?他們沒有地位嗎?不見得。很可能是他們把精神都用在這些追名逐利上,很多東西求不得,又很擔心、擔憂,所以(根本原因還是)嚴重忽略了心靈的成長、心理的素質。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有時候覺得那成績不好的,是有問題的學生,其實成績最好的學生,可能更有問題,什麼有問題?心靈有問題。這個感受,我是到大陸去以後特別強烈,在大陸那幾年,遇到大學生畢業,碩士、博士畢業,很多大學生畢不了業的自殺,或者畢了業之後,恐懼找不到工作的自殺。我們聽到這些消息,非常的難過,因為大陸是獨生子女,那孩子一跳下來,我們都不知道他的父母、爺爺奶奶,他的親人後半輩子怎麼過?可是這些問題,有在解決嗎?有從根本在解決它嗎?

我們重視外在的欲望,重視外在的學歷、成績,有沒有忽略了心靈的成長?所以古人知道生活夠用就好,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靈性。

人什麼時候有智慧?人能真正在現在就看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幕、最後一步,他真看懂了,他再回來經營人生就不一樣。告訴我們什麼?什麼都帶不走,有什麼好貪、有什麼好爭、有什麼好奪的,那人不就懂得放下該放下的!帶不走的不要苦苦貪求,這是智慧;要努力帶得走的,努力留得下來的。什麼留得下來?德行,成為後代的榜樣。

所以為腹不為目,回到一個生活的基本就好,不是去縱欲。剛剛跟大家講到的,就是對生命價值觀的認知,是提升靈性重要,智慧帶得走,靈性的提升帶得走。

我們看《德育故事》裡面,很多人一生孝順公婆,臨終的時候天人來接都奏樂,這在《史書》裡面都有記載。我們身邊狗、貓,牠也是有靈性的,可是牠為什麼作狗?我們為什麼作人?人其實很可惜,得了天地人三才的人身,卻被欲望給障住,寶貴的人身只是墮落用。

「故去彼」,彼就是指欲望,聲色的追逐,外在的誘惑懂得放下,不要貪著。「取此」這個此是什麼?用道家講反璞歸真。回歸到性德、本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恢復自己本有的明德,這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而明德事實上本有,但被習氣障礙住,所以「苟不教,性乃遷」。我們讀這麼多書,記了這麼多經句,假如不是回歸到心性上來用功那麻煩了,記了很多,很傲慢,到處看別人的過失,那個心每天都盯著別人錯誤,看別人不順眼,對學問、對靈性沒有幫助,還有害處。

孟子有一句話很重要,「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的心去哪裡?我們的心貪在五色裡面,貪在五音裡面,貪在五味裡面,貪在這些外在的誘惑上,精神全部耗在這些物質的追求上,靈性一直下墮了。我們懂得放下欲望,放下習氣、貪瞋癡慢、名聞利養,這些貪求都放下了,本有的性德就往外透出來。所以欲望比喻作烏雲,撥雲就見日,清淨心生智慧,人愈來愈清明,智慧愈來愈高,那清淨都是從放下欲望來的。

「五色令人目盲」,我們假如都專注在外在的這些人事物上面,就會貪著外在的境界,一貪著心就染污。必須把這個貪著放下,整個精神要收攝回來,所以人要常常能靜下來。而且要提醒自己,在這些境緣當中不可以貪著,比方說吃飯會不會貪著?很好吃再來一碗,那愈吃貪心愈重。可以轉一個念,用什麼心境吃飯?感恩心,而不是用貪心去吃飯。感謝農夫,我們每天吃飯以前念感恩詞,念感恩詞也是去彼取此,去掉貪心,回到本有的感恩心,那就不會被這些外在的境界染著了。

比方我們今天當領導了會不會染著?會不會染上官氣?對人講話很傲慢,有時候還罵人。罵人以後還加一句話:我是為你好!大家冷靜,在這個花花世界不沉淪談何容易?都要很清楚在每個境界不貪著。

所以《弟子規》也是讓我們回歸本善。「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對待下屬、底下的人愛心,在當領導他的責任心、愛心不斷的擴大,當領導愈來愈有德行。所以問題不在外面,在我們這顆心,有沒有善用其心?善用了,在每個人事物當中靈性提升;不善用,在每個境界當中靈性墮落。

當然老子給我們講這句,提醒我們要反璞歸真,剛剛提到的吃、聽、還有這些玩樂要慢慢練功夫,要慢慢淡、慢慢放下,一定會感覺身心愈來愈輕安。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11/6/1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